早些年,廣西各地都流行采茶歌和采茶燈,但沒有形成戲劇。在流傳過程中,吸收了桂北的民歌和小調,並逐漸豐富起來。清道光年間,曲藝藝人開始在桂北各縣及桂南新寧府(今扶綏縣)任教,以教授和表演曲藝為生,逐漸成為職業藝人。清光緒年間,該調由北向南傳播,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為中心的主要分布區,並繼續向南方傳播。清代道光、光緒年間,湖南移民大量遷移到黔北各縣,將該調(湘南古畫戲的別稱)傳入廣西。清末民初,在古畫戲曲的基礎上,形成了壹種不同於古畫戲曲的戲曲聲腔。受湖南古畫戲曲的影響,曲劇逐漸從醜角和肖丹的“兩戲”發展到蕭聲、醜角和肖丹的“三戲”,並配以人物故事。桂北農村出現了“七緊八松九樂”,即由七人、八人或九人組成的“過山班”,要求藝人專攻多種技藝,便於他們在村落間遊走。他們通過長期在鄉村和節日、廟會上的演出,積累了雙訪、雙鋪、盲人算命、王三打鳥、三走親戚、乞討學錢、去南京等38個“三戲”(即所謂的“三十六出江湖調”)。這壹時期的調式音樂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調、板、調三大類,已有“九調十八調”之說,同時也在化妝、演奏、業務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最著名的草頭為徐調班打破了“女不唱調”的舊習,出現了第壹批色碼戲的女性角色。辛亥革命前後,名家輩出,如“四狀元”:冷貴夫、朱、羅、秦老四;“四大名旦”:吳老年、潘發福、梁如山、劉芳思;“鬼臉王”周朝剛;“音王”李大叔、陳松山等。色調藝術在這壹時期已經成熟。
辛亥革命後,五彩調從鄉村樓進入城鎮舞臺,“過山班”發展成為樂瞳廳、翠樂廳、團遊樂園等二三十人的半職業調班。此時,原有的36首“江湖調”已不能滿足觀眾的要求,於是藝人們根據小說和民間故事,編演了《二女爭夫》、《抓磨豆腐》、《斷勺子》、《惡媳婦變牛》等“大調”劇。與此同時,為了謀生,藝人們也創作了很多“反臺戲”,比如A班表演《媽媽送姑娘》,B班表演《姑娘送姑娘》,B班表演《三訪世家》,A班剪輯《四姑娘約會》。這次對臺比賽的結果不僅豐富了音色的曲目,也促進了音色音樂和表演藝術的發展。彩劇多為反映農村生活、家庭倫理、童話故事的小戲,傳統劇目約500部,錄為劇本的有344部。
1927之後,藝術家們壹蹶不振,色調瀕臨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彩調獲得新生,桂林桂花劇團、柳州農民劇團等專業劇團相繼成立,業余劇團也遍布城鄉。1955年春,廣西文藝幹部學校舉辦了色彩基調培訓班,培養了壹批優秀青年演員,如傅錦華、唐吉、王玉珍、羅亮、楊愛民等。1956年,廣西彩調劇社組建。1959年,柳州市彩調劇團編創演出彩調話劇《劉三姐》,受到區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為彩調藝術的提高做出了貢獻,1965年,廣西彩調劇團編創演出現代戲《三朵小紅花》,被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成彩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