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免費算命 - “清平音樂-會昌”的含義

“清平音樂-會昌”的含義

清平樂會昌(1934之夏)

東方想知道,

早上好,莫道君。

漫步青山,人不老,

這裏的風景很獨特。

會昌外的山峰,

直接連接到東部。

士兵指著南嶽,

更加茂盛。

毛澤東的第壹首詩是在長征開始時寫的。當時戰事已經十分危急,國民黨軍隊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達到頂峰。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對紅色根據地發動了史無前例的第五次“圍剿”。由於薄谷開來、李德執行王明“左”傾軍事路線,紅軍和根據地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1934年4月底,廣昌淪陷,國民黨軍隊占領中央根據地北門,繼續推進。在南線,國民黨投入巨資,攻打尋烏、安源、石崇、清溪、雲門嶺,企圖打開中央根據地的南門,奪取瑞金。經過幾個月的激戰,紅軍損失慘重,根據地面積縮小了很多。這時,毛澤東受到“左”傾教條主義者的排擠,被剝奪了兵權,身體又不好,他非常沮喪。他曾為此詞寫過壹段自述:“1934,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抑郁。這首《清平樂》,和前面的壹首《菩薩蠻》壹樣,表現的是同樣的心境。”

前方戰事吃緊,但毛澤東無權指揮紅軍!他只能去會昌看看。會昌是江西壹個很普通的縣。然而,在20世紀30年代,它成為中國革命根據地的壹個重要城市。1931 10 10月26日,紅軍解放會昌,粵贛省委、省政府就設在會昌外五六裏的小城文武壩。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毛澤東和會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率紅軍在會昌作戰。

毛澤東名義上是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但實際上他沒有實權。博古還是覺得他礙事,建議他去上海休養。李德澤建議他去莫斯科休養。毛澤東當然明白薄谷開來和李德的意圖,他說:“我不走,我不離開蘇區,我不離開中國。我身體很好,我就去廣東江西省壹歇!”

1934年4月下旬,經同意,帶著王守道、周、朱開泉三位檢查人員,離開瑞金,到會昌檢查指導工作。贛南軍區司令員龔楚去看望他,他們進行了長談。毛澤東嘆了口氣說:“自從我參加革命以來,我已經三次被黨中央開除黨籍,受到八次嚴重警告。這壹次,我對失敗負全責。現在,已經不是我們井岡山老同誌的天下了!”說這話的時候,我淚流滿面。

7月23日上午,毛澤東在粵贛兩省幾名幹部的陪同下,登上了會昌市西北的最高峰會昌山(又名嵐山)。毛澤東望著蜿蜒的群山,產生了詩意,寫下了“清平樂會昌”壹詞。他雖然抑郁,但並不抑郁。詩人豪邁地宣稱自己“未老先遊遍青山”。詩人看到的是,“會昌外峰直通東。”遠看南粵,更是“郁郁蔥蔥”。“此處風景獨好”的獨白,表達了詩人對革命前途的樂觀豁達和堅定信心。

這是毛澤東!他身處逆境,心裏想的永遠是黨的事業,對未來永遠充滿信心。

毛澤東寫下這首詞後,很快就離開了會昌。他收到了壹封來自瑞金的緊急信件,要求他回去。就在登上會昌山的當天,中共* * *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作出重要決定,向第六軍團和湘贛軍區發出指示,派任、蕭克、率軍向湘西南突圍西征。這預示著史無前例、舉世矚目的長征即將開始。

給…作註解

會昌縣名在江西省東南部,東與福建省接壤,南經尋烏縣與廣東省接壤。早在1929年,為了開辟贛南根據地,毛澤東就率領紅軍來到會昌,後來他經常路過這裏並在這裏居住。此詞寫於1934年夏,作者在粵贛省委所在地會昌進行調查指導工作。

【莫道君早走】古諺:“莫道君早走,早行人多。”

作者寫道:“1934年,形勢危急,我在準備長征時情緒低落。這首《清平樂》,和前面的壹首《菩薩蠻》壹樣,表現的是同樣的心境。”這句話裏的“曼”和上壹句話裏的“君”都是指作者本人。

【此處】指中央革命根據地南線。

會昌外峰是指會昌市西北的會昌山,又稱嵐山。上世紀60年代,作者回憶說:會昌有高山,我會在天亮前爬上去。

起伏不斷。

?東瀛(míng Ming)指的是東海。

【南嶽】古地名,也叫南嶽,在今天兩廣壹帶。這裏指的是廣東。

清平昌背景介紹

我會昌和會昌山

會昌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在江西省贛州市東部,東與福建接壤,南與廣東接壤。地處贛、閩、粵三省交界處,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稱。這個縣的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會昌縣三面環水,綿水河繞城而過。

1929年2月,毛澤東等人率領紅四軍進入會昌。1930年4月,毛主席率紅軍再次進入會昌,不久進入會昌縣城。從此,會昌縣成為中央根據地的壹部分。隨著紅軍的不斷勝利,會昌的紅色根據地也日益擴大,最後遍布全縣,會昌成為中央根據地的“全紅縣”。毛澤東以後會經常路過並住在會昌。

會昌往南不遠,就是廣東中部根據地雲門嶺的南門。為了更好地向西南拓展根據地,南線作戰,開發鎢礦,發展進出口貿易,1933年8月,中央根據地政府決定在根據地南部的江西(簡稱“江西”)和廣東(簡稱“廣東”)交界地區設立粵贛省,省政府設在會昌。

會昌縣人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為紅色根據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全縣大部分青壯年都參加了紅軍。

會昌山,又名藍山嶺,位於會昌市西北部,是武夷山的壹部分。站在上面,俯瞰過去,山峰向東南起伏。雖然會昌山海拔只有400多米,但由於與會昌縣僅壹水之隔,會昌市似乎依偎在會昌山下。相比之下,會昌山顯得挺拔。

二、寫作背景

1933 10蔣介石親自指揮約壹百萬國民黨軍隊開始第五次“圍剿”。當時極左路線控制了中央的領導權,他們以“禦敵於國門之外”為宗旨,否定歷次反“圍剿”中使用的“遊擊戰”和“運動戰”。讓數萬裝備差的紅軍與優勢敵人進行正規戰和陣地戰,對敵作戰。結果紅軍數量銳減,根據地日益縮小。這時,毛澤東已被解除了紅軍的領導職務,並被排除在黨內決策權之外。

當中央根據地的北門廣昌、南門雲門嶺相繼失守時,毛澤東從瑞金趕到會昌,發動群眾,鼓舞部隊。在當地人民的支持下,毛澤東作為中華蘇維埃主席,指揮當地紅軍打了幾場勝仗,最終扭轉了南線的被動局面。今後只有中央根據地的南線比較穩固,其他三面都在陸續失守,損害人民土地。

在這種情況下,心急如焚的毛澤東多次向極左路線領導人提議改變打法,結果卻受到留黨察看的處分。眼看著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和無數先烈的鮮血建立起來的根據地越來越小,而自己又太強大了,難以為繼,毛澤東的心情可想而知。

1934年7月,敵軍開始向根據地中心區進攻,形勢十分嚴峻。反“圍剿”的第五次失敗就這樣決定了。毛澤東在建國後回憶這段時間:“1934年,形勢危急,我在準備長征時情緒低落。”此時,毛澤東正在會昌縣東門外的文武壩參加粵贛省委擴大會議。

會議期間的壹天黎明,毛澤東和粵贛省委的幾名幹部從文武壩出發,翻越綿水,登上會昌山。

夏天的會昌山到處是郁郁蔥蔥的鳥籠,生機勃勃。遠遠望去,壯麗的山河讓人遐想。在會昌外的山頂,看到守衛山頭的紅軍戰士,和戰士們交談後,目睹眼前群山的晨景,想到當前的危急形勢,毛澤東頓時感慨萬千,於是背誦了《清平樂會昌》初稿,回到文武八的住處,撰寫《清平樂會昌》。

清平昌賞析

“清平長”壹詞表明了作者對中國革命前途的信心和希望,但也透露出壹種憂郁。

由於極左路線的錯誤領導,當時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的形勢十分嚴峻。但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激情充斥著作者的內心,所以詞寫得很隨意,涉及的時空似乎只有他爬山的瞬間和他眼中有限的風景。但作者以心控景,以景寫心,卻在短短的壹句話裏寫出了深遠而廣闊的內涵。

尚侃寫了登山的時間和感受。

“東想知道,莫道君早去。”《欲望》渲染了黎明的特點——夜盡,天會亮卻不亮。這裏的“君”是指作者,因為紅軍戰士早已守山了。和他們比起來,早起的作者也不算早。

“踏青還未老”這句話,既指作者,也指紅軍。是作者想起了自己轉戰南北的那些年走過的無數高峰和艱難險阻。他的鬥誌依然堅定,精神依然旺盛。作者相信,有了這顆與革命事業相融合的年輕的心,勝利就會到來。

《這裏風景獨好》表面上是對會昌山美景的贊美,實際上是對紅色根據地的贊美,與國統區形成鮮明對比。

整個上城,生機勃勃的景色和人們的朝氣蓬勃相得益彰,形成了壹種悠長而又充滿活力的意境。透過朦朧的曙光,讀者仿佛看到了即將迸發的燦爛朝陽和中國革命的無限希望。

夏昆特別描寫了會昌山的景色和他與士兵的接觸,表達了作者的堅定信念,即革命雖然曲折艱難,但壹定會成功。

開頭“會昌城外峰,直通東。”說明作者的視線從附近的縣城望向遠方,將壹望無際的蜿蜒山峰和眼睛之外的遙遠的東海呈現給讀者,使畫面無限擴大。既印證了尚堪的“這裏風景獨特”,又暗示了中國革命“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守衛會昌山的紅軍戰士向作者介紹了這裏的壹切,並主動向作者展示了“南粵”,顯示了紅軍戰士守衛紅色根據地的戒心,其中包含了作者和紅軍戰士對根據地的深深熱愛。“郁郁蔥蔥”專門形容往南看廣東時樹木繁茂的景象。實際上,作者預言革命的前途是好的,表明了作者的樂觀態度。

雖然當時根據地形勢危急,但作者在下壹章仍在激情歌唱,體現了作者的樂觀。在這裏,會昌山上的黎明景觀超越了時空,承載著深刻的歷史內涵和偉大的人格魅力。

這個詞在語言上很淺很深,結構緊密但不鼓舞人心。在同樣的情境下,輕松地用英雄氣概表達了宏大的主題,顯示了作者的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