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壹個古鎮,位於上海的西南部。歷史上,她因地處吳越交匯處而被稱為吳越名鎮。如今,它與上海和浙江的五個縣(市)(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和平湖)接壤,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最重要的“西南門戶”。
楓涇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周圍水網密布,鎮上有52座橋。現存最古老的橋是元代的何誌橋,已有近700年的歷史。這個城鎮規模很大,有29條街道、廣場和84條小巷。截至目前,共有和平街、生產街、北街、友好街四個古建築群,總面積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區保存的古建築)。是上海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楓涇鎮在宋代成為壹個城市,建於元代。是壹座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橫跨吳越。楓涇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水網環繞,區內河流縱橫。素有“三步兩橋,壹望十埠”之稱,小鎮小巧玲瓏,形似荷葉;境內綠樹成蔭,鱗次櫛比的蘆舍房舍,湍急的清水,荷花遍布境內,清雅秀麗,故又稱“清風井”、“楓溪”,別稱“芙蓉鎮”。
楓涇文化發達,是聞名中外的金山農民畫發源地。楓涇人民熱愛生活,藍印花布、家具雕刻、廚房壁畫、燈籠、剪紙、刺繡和編織等民間藝術歷史悠久。豐富的民間文化藝術孕育了金山農民畫。以楓涇農民畫家為主的金山農民,創作了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和獨特藝術風格的金山農民畫,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鎮上有很多畫館,著名畫家的祖居也數不勝數。程世發在和平街的祖屋已經修復開放。北大街的丁聰漫畫展覽館位於壹座中西合璧的建築的二樓。樓前是壹棵古老的銀杏樹和壹簇大杠。博物館裏陳列著丁聰的生平和100多幅漫畫,幽默的繪畫常常讓人駐足流連。南街唐生巷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位於清代狀元蔡壹泰的讀書樓內。很優雅,但是壹副圖透露出濃濃的鄉土氣息。在國內外有相當影響的農民畫和丁聰的漫畫,程世發的國畫,顧水如的圍棋,都集中在楓涇鎮,這是中國少有的地域文化現象。
鎮政府對面的紮西河邊,有壹座長600米的古宅,建築面積654.38+0.2萬平方米。古戲臺以西,位於和平街92號清郵局舊址,灰墻黑瓦,結構堅固。兩邊的門框都是石柱,高高的門口上方“郵局”幾個大字很顯眼。這是上海現存為數不多的清代郵局舊址之壹。楓涇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齊全的古鎮。早在南朝梁元年(502),楓涇南門就已建有道觀。明清時期,佛教盛行,大街小巷、小巷、廣場上到處都是寺廟。鎮上有三座寺廟。清末,天主教和基督教開始傳入楓樹資源。去性感寺、廟、祠堂等人文景觀,都能找到楓涇鎮古代南北分治,壹半吳,壹半邊關的歷史痕跡。
馮京清正廉明,崇尚種田讀書,重視教育,重視為官。孕育了3名狀元、56名進士、125名舉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包括100名知縣、3名六部尚書、2名宰相)、639名有史可考的唐代以來的名人。古代有唐朝宰相魯直;宋朝外交大臣陳,狀元許;明代跟隨鄭和下西洋的太醫院醫師陳以成;清朝狀元蔡義泰,內閣學士兼吏部左侍郎謝勇;民間詩人沈榮成等。近代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朱學範、圍棋國手、著名漫畫家、國畫大師程世發、袁、呂龍飛等革命前輩。他們為楓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跡和典故、傳說。
楓涇鎮在宋代成為壹個城市,建於元代。是壹座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橫跨吳越。楓涇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水網環繞,區內河流縱橫。素有“三步兩橋,壹望十埠”之稱,小鎮小巧玲瓏,形似荷葉;境內綠樹成蔭,鱗次櫛比的蘆舍房舍,湍急的清水,荷花遍布境內,清雅秀麗,故又稱“清風井”、“楓溪”,別稱“芙蓉鎮”。2005年9月,入選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進入三室四柱的“楓涇”石牌樓,沿著古城周邊的城河、汊河穿過“東柵”石坊,沿河走過壹條又壹條青磚青瓦的老街,跨過壹座又壹座石橋,沿著五裏河街鋪展出壹個又壹個古建築群。每天早上,河邊橋上的茶館裏都洋溢著茶香。四鄉的漁船經過夾河的水岸陽臺和石河港,在長長的河邊走廊棚前的魚市場聚集。河上水波蕩漾,就像民謠“壹月螺螄飛二月桃花飛三月……”
穿過石牌樓,進入生產街,壹長排蜿蜒的黑色走廊和沿河的工棚,黑色的小瓦頂,黑色的小磚鋪在地上,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屋檐下,就是所謂的古巷通幽處。明清時期,米行在這條街上挨家挨戶走。當時每家門前都有風雨廊棚,近代已雕零,如今廊棚重修。平時年輕人上班,老奶奶們在玄關把河堤當平臺,殺魚淘米,洗菜洗衣服;臨街的老房子雖然門面不大,但狹長,可見院落之深;楓涇的河街,四周都是睡在河邊、面朝河的人;河對面是和平街枕頭河邊的老房子。在東方,壹座飛梁畫樓和中國戲劇初具規模。到了宋金時期,正式形成了古代專門用於表演的壹種室外舞臺——古戲臺。中唐時期,有三種文學形式。當時戲樓統稱戲樓,唐詩中有“樂棚”、“唱臺”、“戲臺”、“露臺”等名稱的記載。宋代演變為勾欄和邀棚,勾欄的平臺有固定的屋頂。到了元代,中國戲曲達到頂峰,正式出現了“戲臺”。楓涇古戲臺建在城隍廟廣場,臨街臨河。每當演出時,從水上坐船過來的人都可以坐在船上看戲。清代南北城隍廟都有廟會。《續風井小誌》載:“至末時,士婦湧至室中觀之,百裏之內來者,聚舟而河塞。”可見其宏大。當時的攤販,京劇班,馬戲等。會齊聚楓涇,古戲臺熱鬧非凡。現在古戲臺重建了。重建後,古戲臺臺面寬64米,深44米,戲臺面積28平方米。它有壹個倚山的屋頂和壹個飛檐,充滿了古老的含義。舞臺對面,壹排臨江的老房子,就是晨會茶樓。遊客可以坐在窗邊休息,壹邊品茶壹邊欣賞歌劇,欣賞窗邊的風景。據傳說,遊廊裏的美女就在河對面可以看演出。
踏過生肖石,長廊東側有壹處顯眼的西式紅色立面,是東部消防管理委員會舊址,也是上海唯壹較為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門前的河裏停靠著壹艘紅色的消防船,這是上海最後壹艘消防船。和平街上的原房管所大院正在改建“三百園”,有石門和三晉大院,是收藏和展示數百件民間物品的三個收藏館的統稱。現在,百籃館已經建好,正式開館。百籃亭位於建築的中間壹排,前面是壹個庭院,庭院的壹側正中擺放著壹個巨大的仿古代金元寶,成為了百籃亭的標誌。館內有100個用途多樣、造型各異的籃子,充分反映了歷代籃子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況:有出生時睡覺用的搖籃,有讀書用的書籃,有家裏的禮品籃,有日常用的飯籃、菜籃,有祭祖用的香籃,有長壽用的生活籃,有女工用的縫紉籃,有蒸東西用的烤籃、煙籃。“早上提著竹籃,孩子們買春菜。”白居易的詩生動地描繪了籃子已經融入江南百姓生活的景象。從反映楓涇風光的民歌“多河多橋多巷多藍頭”中,可以看出籃子在江南民生中的地位。和平街上還有壹個地方保存著19世紀下半葉的歷史痕跡,值得壹看。
北街是古商業街中保存最完好的壹條街。走過石板街,走在平坦的棧道上,壹眼望去,狹窄的街道兩旁都是兩層小樓。擡頭看天,只能看到狹窄的天空,木窗露出原木的本來面目。建築臨街的壹面都是平面結構,看不到每棟建築的特點和規模。從後門的城河望去,家家戶戶都枝出河外,或屋檐疊瓦,或騎樓高聳,或勾欄亭,或底樓緊臨水塔,層層石階直通河港,或倚諸葛和小軒窗,形成水鄉多彩的景色,偶爾有大大小小的江南遊船經過,人與景相映。
北街古店鋪、作坊集中,手工業壹直很發達。早在宋代,鐵、木、竹、農具、日用品都是手工制作的。隨著紡織技術的引入,紡紗和織布盛行。明清時期,楓涇地處全國棉紡織生產和貿易中心,“日產布數萬匹”。據史書記載,“前明數百布名,皆在松江、楓涇、朱涇,染坊、踹坊、商賈隨之而來。”當時楓涇鎮有200多個土布村。清代在鎮上布局較多,江南織造也在楓涇設立機構和作坊,生產和收購棉紡織品。楓涇布銷往全國。楓涇由此成為與盛澤、南潯齊名的江南最著名的古鎮。清末,米糠業取代了衰落的土布業,使楓涇工商業重新繁榮起來。到了近代,楓涇瘦米、楓涇豬成為家喻戶曉的農副品牌。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楓涇已成為中國黃酒工業的重要產地。流傳了壹百多年的黃酒、楓涇丁緹、桂花狀元糕、天香豆腐,今天被人們稱為“楓涇四寶”。到了近代,大部分古代作坊都已破敗不堪,保存最完整的是375號的石臺山藥房(藥店),為了展示古代手工業的生產情況,當年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北街,現規劃為手工業作坊,配備生產設備,培訓相關人員。屆時將向遊客展示編織、熨燙、制藥、制作竹木器皿等古代手工藝制作技藝。遊客也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和體驗。在這些作坊裏,妳可以選購到原汁原味、質樸的手工藝品。當然,妳也可以嘗試自己做小竹筒、鏟子、鋤頭、布鞋、土布頭巾。......
楓涇鎮古鎮水網環繞,大部分人沿河建房。河上有船,所以購物很方便。鎮內河流、橋梁眾多,素有“三步兩橋,壹望十埠”之稱。到清朝末年,鎮上的橋多達52座,現在保留下來的有10多座。最古老的橋是南街旁邊的何誌橋,建於元代。古樸蒼勁,橋身縫隙中長滿青苔,兩橋下都建有石階和水墩。從橋上望去,兩旁綠樹成蔭,古宅河港,前有虹橋臥,後有石橋跨,小橋流水處處。沈榮成在《楓溪支竹詞》中寫道“秋蕩立於瑞虹橋旁,節清而美。”到了虹橋,城河是丁字的,垂直的。看三河,可以看到三橋三橋。據報道,這裏將建壹個九橋亭,供遊客欣賞向巧的風景。虹橋對面的友誼街,河兩岸的住宅群,都是清末的原始風貌。“周莊雙橋名聲遠播,楓涇三橋風光無與倫比。”即將恢復重建的楓涇三橋景區將成為馮靜古鎮的壹道風景。
[編輯此段]朱家角古鎮旅遊區-特色
古鎮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風光,依山傍湖。真山真水,盡顯江南水鄉特色。這座山的名字叫點山山。雖然不高,但是名氣很大。是浙西天目山的遺跡。此山為始,如登高望湖,有“巔峰之夜”之景可賞。
湖泊,天然淡水澱山湖,面積62平方公裏。湖的東部大部分在朱家角地區。杭州有11西湖,面積很大。可以乘船環湖遊泳,湖區蘆葦輕輕搖曳,讓妳感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名鎮朱家角更有魅力,有古鎮的特點。由壹橋、壹街、壹廟、壹寺、壹堂、壹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巷組成。如果說900年水鄉周莊小巧玲瓏,看起來就像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鎮朱家角,則氣勢恢宏,雍容華貴。首先,朱家角古鎮面積1.5平方公裏,是周莊面積的3倍多。它的家很大,有很多天然的地方可以玩。曹剛將朱家角分為北岸的敬亭港和南岸的北街。這裏有蜿蜒的小巷,花崗巖的街道,青磚青瓦的明清建築,兩旁還有無數的歷史遺跡。
第壹橋,上海第壹石拱橋,也是江南最大的五孔石橋,氣勢磅礴。7月27日站在橋頂看快船搖擺是最好的,而其他30座古石橋的雄偉壯觀絲毫不遜於周莊。從施工和技術上來說,朱家角的中和橋和紮西橋都比周莊雙橋強,那些特色橋是周莊比不了的。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種植橋、“卡”齊家橋、“永豐紀念國恥橋”。
第壹街,是上海第壹條明清街的北大街,歷經滄桑,依然那麽原汁原味。“第壹眼”的獨特構造令人驚嘆。號稱“壹條長街三裏,千店萬鋪”的北街,成為江南古鎮最繁華的古街,是江南其他古鎮望塵莫及的。
第壹個寺廟,國保寺,是上海玉佛寺的下院。緬甸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玉佛、新加波贈送的第壹尊白玉觀音和古銀杏並稱為國保寺的“三寶”。
第壹殿,2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青瓦黃墻,飛龍招財葫蘆,長格子窗,呈現出壹派肅穆壯闊充滿古意的景象,香煙繚繞。其中的“鬥拱臺”、“木刻橫梁”、“中堂畫軸”(現已廢棄)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
第壹個大廳是Xi大廳,這是江南富裕家庭建築的傑作。尤其是“墻門磚雕”更是壹絕,圖案精美,雕刻精美,技藝高超,讓人驚嘆不已。第壹個博物館——王昌紀念館,陳列著近百件實物展品,如清代乾隆十九年進士、刑部右侍郎、人稱“吳中七子”的王昌蠟像,詩詞、字畫、碑刻、織布機、老式床等。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水晶地位極高。
第二個花園是科智花園和竹溪公園,壹個古老的,壹個現代的;壹個巨大,壹個精致,相映成趣。科智園是壹座莊園式園林建築,占地96畝。這座花園是馬於1912年建造的,意思是“邊種田邊讀書”。園中有書城,有向濤村,園中有亭臺樓閣,廊坊有小橋流水,有廳堂有房間,各種建築、客廳壹應俱全。竹溪公園則建於1956,占地70多畝。它小巧玲瓏,風景優美。它被裝飾成春、秋、冬三個花園,各具特色。還設有兒童樂園、餐廳、茶館、商店,是休息、吃飯、購物、遊玩的理想場所。
三個海灣,即:三陽灣、膠州灣和托米灣。步行街上,前後左右都是房子。我想,路的盡頭,直角轉彎,壹個街邊市場就在眼前,讓人感覺很奇妙。老街這種奇特的轉彎景觀在其他古鎮很少見,除非朱家角,否則是看不到的。
二十六巷其實不止是朱家角的二十六條古巷,每條街都有巷,通向街、街、巷,形成網絡棋盤格局。朱家角古巷以其豐富、古老、奇特、深邃著稱,是江南其他古鎮無法比擬的。走在弄堂裏,就像進入了壹個迷宮,充滿了樂趣,探索過去,享受北方胡同式的趣味,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近年來,“古代旅遊”越來越受到外國人和外國人的青睞,是壹塊寶貴的處女地,需要進壹步開發。
名鎮朱家角的魅力在於眾所周知的“三多”,即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河港、索石、茶館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環境幽靜,氣候宜人。是研究學習的寶庫。歷來都是文人墨客雲集,人才濟濟。明清兩代,進士16人,其中40余人。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學者王昌、醫家陳、小說家呂圖二、報業巨子子沛、畫像石僧等。
其次,明清建築多。歷史上,許多富裕的家庭和文人在這裏建造花園和房屋。鎮上古宅多達四五百間,隨處可見風火墻、石庫門、墻門的人家。“三岔漁村”、“王昌故居”、“復律歲誌”以及會館、陸氏家族、陳故居、鐘家會館等數十處,以及沿街無數明清建築,飛檐翹角、白瓦粉墻、明清風格,構成壹幅明清水墨畫卷。
第三,河港多,索石多,茶館多。朱家角是水的故鄉。有許多橋梁、河流和港口,旁邊有無數的電纜船和石頭。形態各異的水橋,各種各樣的纜船和石頭遍布小鎮的河流和小巷。這些江南水鄉的獨特景觀,仔細觀察,有趣又耐人尋味。簡直就是歷史、文物、建築、風俗、藝術的綜合體,有凸出的石砌護岸的“雙面河灘”,有凹進的石砌護岸的“單面河灘”,還有人從前門進,河灘從屋後出的“隱形河堤”。鑲嵌在水巷石駁中的花崗巖浮雕纜船石,令人眼花繚亂,妙趣橫生。有的雕成角,有的雕成劍,有的雕成怪,有的雕成如意,呈現吉祥古樸之美。這些歷史悠久的雕刻藝術為古鎮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古鎮有十幾家茶館,大多集中在放生橋和北街壹帶。有豪華新建的放生橋茶館,有老東家茶館,有古色古香的廟曲樓,有門板、桌椅板凳,有簡樸廉價的農家樂茶館,最有趣可喜的是“茶館對遊船開放”。
[編輯本段]引言
豫園位於上海老城區東北部,北臨富友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臨老城隍廟和豫園商城。這是老城區僅存的明代園林。園內亭臺嶙峋,怪石嶙峋,湖水明澈,被譽為“江南壹絕”。豫園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原為盤石私家園林。豫園始建於1559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這裏曾經是明代的私家園林,占地30多畝。有隋棠、大假山、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虞姬水廊、聽濤閣、涵碧樓、內園靜觀殿、古戲臺等亭臺樓閣和假山、池塘等40余處古建築。它設計精巧,布局精巧,以美觀精致著稱。
清末刀會起義時,園內的點春堂曾是城北指揮部。豫園經歷了繁榮和荒蕪,現在越來越荒涼。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豫園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當年就恢復了大部分景觀。整個公園可分為四個景點。豫園裏還有數百塊碑刻,其中大部分是著名藝術家寫的。豫園於1959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於1982年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此段]歷史
豫園的主人潘雲端是明朝高級大臣潘恩的兒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潘雲端開始在上海城隍廟西北角(今吳彤路、安仁街東麻元龍壹帶)壹戶人家石春堂西的壹大片菜地上建園。嘉靖四十壹年,潘雲端出仕,無暇建園。他的《禦苑集》說:“我做了二十年,沒有壹點成績。”
萬歷五年(1577),潘雲端被革除四川布政司壹職後回到家鄉,後又專心經營、擴建園林,“年年耕耘、歲歲收獲,全為春之介”,並聘請著名園藝家張南洋為設計者、疊山。從此,花園越大,水池越寬。萬歷末建成,總面積70余畝。全園亭臺樓閣,曲徑通幽,奇峰異石,池塘溪流,古樹參天,規模宏大,景色秀麗。
明朝中後期恰逢江南文人造園的鼎盛時期,上海附近的私家園林數以千計。豫園的風景、布局和規模不亞於蘇州拙政園和太倉園。山園相媲美,是公認的“東南名園之冠”。
潘雲端在《禦苑集》中註意到“匾上寫‘禦苑’以取悅老人”。“宇”就是“安泰”、“平安”的意思。說明潘雲端建園的目的是讓父母在園中安度晚年。但由於久拖不決,潘恩在花園剛建好的時候就去世了,豫園實際上成了潘雲端隱居享樂的地方。潘雲端經常在園中設宴遊玩,請神仙女神,講算命,祝壽祭祖,寫歌書,打蛐蛐,放風箏,買賣古玩字畫,甚至用鐐銬懲罰仆人。僧尼、算命先生、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頻繁出入豫園。由於長期的揮霍和園藝的花費,家族生意衰落了。潘雲端在世時,靠賣田地和古玩為生。潘雲端去世後,花園日漸荒蕪。明朝末年,潘氏豫園曾屬於總政治部成員張兆林(潘雲端的女婿)。清初,豫園幾易其主,其址也以洋名劃分。康熙初年,上海壹些士紳將豫園的幾個殿堂改建為清河書院,供奉松江知府張生渠的奏折。書院還沒建成,張生渠就被降職,立即停工。園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草滿池塘,有的地方成了菜地,美麗的景色變得荒涼。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上海士紳在城隍廟東側買下2畝多土地,修建寺廟園林,即陵園,又稱東園(今內園)。乾隆二十五年(1760),壹些富紳富商集資在廟堂北面和西北面買下了豫園的壹大片舊地,以恢復當年的園林風貌。四十九年(1784)完成,歷時二十余年。因現存“東園”,因西有復園,故稱“西園”。園林基地原稱70多畝的廣大地區,但清同治七年(1868),不到37畝。
修復後的西園、東園,本質上並不是私家園林,而是成為了城市中士紳、士紳們高雅聚會、嬉戲的廟堂園林。但規模布局仍是按照潘氏豫園,文人家花園的風格是明凈中透著清麗淡雅。原本在荷花池附近的樂壽堂已經年久失修。西園重建時,在原址上修建了高大華麗寬敞的三穗殿。
豫園在鴉片戰爭中被毀。道光二十二年(1842),農歷五月十壹,英軍從北門開進,駐紮在豫園和城隍廟,指揮部設在湖中央的亭子裏。豫園“如畫,春石無色”。鹹豐五年(1855),小刀會起義失敗,清軍進駐豫園。香雪堂、點春堂、桂花堂、德悅樓、花神閣、蓮花堂均有損毀。鹹豐十年,太平軍東進,清政府邀洋槍隊入城防守。豫園也被用作兵營,“西園滿巖山”,建造西式兵營。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上海商業發展迅速,壹些商業行會在豫園設立貿易所,作為祭祀、議事、宴請和觀光的場所。同治七年,西園分設各貿易處,各自集資修繕。此後,園中茶館、酒館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攤販成群。在荷花池西南的壹片空地上,壹些江湖藝人如相面、賣梨糊糖、拉丁片等在這裏擺攤,逐漸成為固定的廟會市場,後來演變成商場。光緒元年(1875),豫園內有豆米、糖、布等21工商業設立了辦事處,部分辦事處還設立了學校,昔日的歷史遺跡正在逐漸消失。民國時期,豫園被壹條東西走向的小路(今豫園路)分割成南北。古建築殘破不堪,面目全非,有的還被改造成了民房。寧惠閣、清芬館、好樂坊、綠波畫廊分別成為餐廳、點心店、茶館。香雪堂在八·壹三淞滬會戰中被日軍焚毀。除了堂前玉質精致的假山,只剩下壹片空地。好在園中的壹些重要部分,如點春堂、三穗堂、假山、亭臺樓閣、古樹名木等,還保留著。
解放後,豫園得到了妥善保護。1956經市政府批準,撥付專項資金,由市文化局直接組織專門隊伍,聘請上海土木設計院、同濟大學建築專家和能工巧匠,對豫園進行全面修復。歷時五年,投入數百萬元,恢復重建了三穗堂、雨花廳、惠景樓、九獅軒等被毀古建築,疏通淤塞的水塘,種植了大量的樹木花草,並把豫園。
修復後的豫園大門從東面的安仁街移到了園內的西南面。除荷花池、胡鑫亭、九曲橋外,全園共有48個景點,大致可分為東、西、中、內四個公園。豫園已經恢復了它美麗典雅的風格。1961九月,豫園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海內外各界人士喜愛的旅遊娛樂場所。
對外開放後,豫園繼續得到修繕。1956 ~ 1961年大修期間,由於當時財力物力的限制,雖然玉玲瓏景區內恢復了玉華堂、惠晶樓等建築,但園內仍顯得較為空曠、失衡,與整個豫園深度曲折,以小見大,不協調。此外,“文革”期間,明朝的龍橋被拆,周邊的曲池被破壞。1982大假山前的胡氏假山螺絲孔和萬華大廈前小假山的花墻出現險情。經區政府批準,拆除了兩堵危墻,並按原樣修復。同時改變了與古代園林風格不協調的水泥路面,調整了花木布局,擴建了東花園大門。* * *已完成大小改造項目23個,零星小項目數百個。
1986年3月,區政府決定投資600多萬元,分三期改造豫園。邀請園林專家教授、博士生蔡達峰,參照清代乾隆時期豫園布局,結合江南古典園林特色,進行設計指導。壹、二期工程主要是對豫園東部景區進行改造,包括玉玲瓏、雨花廳、匯景樓、九獅軒周邊景區。這個區域壹直都是破壞比較嚴重的,修復工程比較大。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環龍橋,擴大水面,修建聚玉假山、幻雲假山、玉玲瓏照壁、百米聚玉長廊。第壹、二期完成於1987。三期工程將修復內花園的古戲臺。由於周邊居民居住在內花園,古戲臺長期被鎖,無法對外開放。在市文物管委會的支持下,區政府搬遷13戶,2家企業。1987年底至1988年8月期間,開始修復古戲臺,兩側新建雙層清式觀景廊。輝煌的古戲臺,建築寬敞,藻飾精美,雕梁畫棟,為豫園增添了壹處環境幽雅,古意濃郁的新景點。陳從周題寫了“屈原”。
1989年發現三穗堂、陽山堂部分梁柱被白蟻蛀空,區政府決定立即修復,耗資50萬元,當年更換了被蛀空的梁柱。1993開工建設仿明清外觀的文物建築和現代文物保護設施,加強園區文物保護。
如今,豫園占地30多畝,大部分已經恢復了最初的規模。園中的亭臺、假山、水榭、古樹、名花,布局合理,間距適當,比當年更勝壹籌。豫園修復後正式對外開放。30多年來,它以其美麗的風景和眾多的文物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客。60年代初,陳雲、、郭沫若、謝覺哉等國家領導人先後來園參觀,有的把作為珍貴文物留下。在20世紀80年代,越來越多的外國領導人參觀了這個公園。1986 10 15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吳等人的陪同下,先在亭品茶聽歌,然後沿著九曲橋走進豫園觀光。10多年來,豫園接待了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