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免費算命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

這是我們國家非常古老的習俗。據歷史記載,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陽,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蒼天的習俗。其禮拜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它位於四個方向:東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在春而陽,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這裏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給月亮獻祭。這種習俗不僅為朝廷和上層貴族所奉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影響到民眾。

文人賞月

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但並未成為壹種習慣。在唐代,在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並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賞月更多的是因為感受到物傷,常常以陰晴圓缺比喻人間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潔的明月也掩蓋不了宋人的憂傷。但對宋人來說,中秋節還有另壹種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歡樂的節日:“中秋前,各店賣新酒,妳家飾亭臺,百姓爭酒樓玩月,千裏聽歌,戲壹直到天明”(《東京之夢·中國》)。宋朝的中秋節是壹個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亮的遊客絡繹不絕。拜月

民間拜月

相傳古代齊國的醜女無鹽。她年輕時,對拜月教非常虔誠。長大後,她以優越的品德入宮,卻得不到寵愛。八月十五見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來,他立她為皇後,中秋節拜月由此而來。在月亮中間,嫦娥因其美麗而聞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壹樣,容顏如明月”。明清以後,由於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國的世俗年味濃郁。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化、神話化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禱和世俗的感情、願望構成了普通民眾中秋習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人們對團圓、娛樂、幸福的向往;按月送愛。古代有“秋暮暮月”的習俗。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數,家裏的和外地的,都算在壹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壹樣。

月光馬

明清時期,月神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早期單純的以嫦娥為主要形象的道教月宮,轉變為月光菩薩和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間,人們奉獻了畫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夫差·鄧沖的《燕京時光》(1996)。記載:“月色騎馬,以紙為之,繪於太陰星君,如菩薩像,繪於月宮,兔戲藥。人站起來持杵,藻玲瓏金碧輝煌,在市場上賣得多。年長的七八尺,矮的兩三尺,頂上有兩旗,紅的,綠的,筐的,黃的,都是獻給月亮的。燒香行禮,千塊元寶燒。”

兔頭泥人

男妓起源於明末。阿明紀琨(生於1636年左右)在《考亭遺稿》中寫道:“京中中秋多以泥兔為形,扮作人,為小兒所拜。”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經從祭月變成了兒童中秋玩具。制作越來越精美,有的裝扮成身穿鎧甲長袍的武將,有的背上打著紙旗或傘,或坐或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還有扮成兔頭的商販,或剃頭師傅,或縫鞋,賣餛飩,賣茶湯。“每到中秋節,城裏聰明的人就用黃土做壹個蛤蟆兔子像來賣,叫男妓。”舊社會,東四牌樓壹帶常有男妓的攤子,賣男妓過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燭也有出售。這個男妓,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作,已經個性化了。那是壹只兔子的頭,拿著壹個玉杵。後來有人把男妓塑造成頭戴金盔、盔甲閃亮的武士,有的是獅子、大象等騎獸,有的是孔雀、仙鶴等騎鳥。尤其是男妓騎虎難下,是壹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壹種男妓,手肘和下頜可以活動,俗稱“抓撓”,比較討喜。雖然它是拜月提供的,但對孩子們來說,它確實是壹個奇妙的玩具。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年過六旬的老北京還能記得。7月15日之後,男妓的攤子擺了出來。到處都是男妓攤,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熱鬧非凡。

中秋節宴會習俗

在古代,漢族人的中秋宴會習俗是宮廷中最高雅的。比如吃螃蟹,在明朝的宮廷裏很流行。用香蒲蒸過螃蟹後,大家圍坐在壹起品嘗,配上酒和醋。吃完後喝蘇葉湯並用它洗手。宴會桌區擺滿了鮮花、石榴等時尚的東西,上演著中秋神話劇。清宮裏,某院向東擺了個屏風,屏風兩邊放了雞冠花、黃豆工藝、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幕前有壹張方桌,上面放著壹個特大號的月餅,四周是蛋糕和水果。中秋節後,月餅按皇家人口數切成若幹塊,每人象征性品嘗,稱為“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不可想象。例如,末代皇帝溥儀送給內政大臣應劭的月餅“直徑約兩英尺,重約二十磅”。

玩燈籠

中秋節有許多遊戲活動,首先是玩燈籠。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元宵節之壹,所以我們應該在節日裏玩燈籠。當然,中秋節沒有元宵節這樣的大型燈會,玩燈籠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間的事。節日燈籠(在元宵節展示)

早在北宋時期,在《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中秋節是壹種習俗,有“放壹盞小紅燈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節打燈籠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前面提到的佛山秋祭,有各種各樣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子燈、鳥獸花木燈,令人嘆為觀止。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之夜會舉行中秋活動,樹會豎起來,意味著燈會高高豎起。孩子們在父母的幫助下,用竹紙做成兔子燈籠、楊桃燈籠或方形燈籠,橫掛在短桿上,再豎在高桿上。它們科技含量高,色彩鮮艷,為中秋節增添了另壹道風景。孩子們經常互相比賽,看誰站得高,高得多,燈光最精致。此外,還有天燈,即孔明燈籠,由紙制成,綁成大型燈。燈下燃燭,熱氣升騰,使燈在空中飛舞,惹人嬉笑追逐。此外,還有孩子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月亮的下遊欣賞。在廣西南寧,除了用紙和竹子綁成的各種燈籠供孩子們玩耍外,還有簡單的柚子燈、南瓜燈和橘子燈。所謂柚子燈,就是把柚子掏空,刻上簡單的圖案,套上繩子,裏面點上蠟燭,很優雅。南瓜燈和橘子燈也是去掉果肉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制作容易,很受歡迎。壹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放入池水中進行遊戲。廣西有壹種樸素的秋燈,用六根竹條紮成燈,貼上白紗紙,插上蠟燭。掛在祭月臺上供祭月,或供小孩玩耍。現在,在廣西和廣東的許多地區,元宵節被安排在中秋之夜,用電燈照明的大型現代燈籠被制作出來,各種塑料制成的新燈籠被用於孩子們玩耍,但舊燈籠的簡單性卻不見了。此外,燒瓦燈(或燒花塔、燒瓦塔、燒扇塔)的遊戲在南方廣為流傳,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國民族風俗誌》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們通常在野外撿瓦片,堆成有洞的圓塔。黃昏時,在明月下的柴火塔中焚燒。瓦片壹燒紅,再往火上倒煤油,頓時田野紅彤彤,亮如白晝。直到深夜,沒人看的時候,它才開始倒利息,這就是著名的燒瓦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用磚瓦砌成的空心塔,裏面填滿樹枝,燒成灰。同時還燒煙堆,也就是拜月結束後燒的成堆的草和柴火。廣西邊境地區的燒迷塔與此類活動類似,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著名抗法戰士劉永福的英勇戰鬥,將逃入塔內的鬼(法國侵略者)燒死,頗有愛國之情。福建晉江還有壹個“燒塔男孩”活動。傳說這壹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建立後,漢人受到血腥統治,於是漢人進行了不屈的抵抗,各地開會過中秋節,在寶塔的頂樓上點燃了小號。類似於山頂平臺的大火,雖然這種反抗被鎮壓了,但是燒寶塔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這個傳說類似於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舞龍

舞龍

舞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傳統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日晚上開始,銅鑼灣大坑地區連續三晚舉行盛大的舞龍活動。這條火龍有70多米長,用珍珠草紮成32節龍身,裏面充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壹帶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和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關於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壹個傳說:很久以前,大坑區臺風襲擊後,出現了壹條蟒蛇,到處作惡。村民們到處尋找,終於把它殺死了。沒想到,第二天蟒蛇就不見了。幾天後,坑裏爆發了瘟疫。這時,村裏的長輩突然得到菩薩的壹個夢,說只要在中秋節跳火龍,就能趕走瘟疫。巧合的是,它確實起作用了。從此,舞龍流傳至今。不管這個傳說有多迷信,中國是龍的故鄉,太行中秋至今已有100多年,值得珍惜。現在大坑區的火龍舞龍活動都挺大的,有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和指揮,保安隊等等。三萬多人輪流舞龍。

少數民族風俗

祭祀月亮和拜月的習俗在少數民族中也很流行。在中秋節的晚上,雲南傣族人民流行“拜月”的習俗。根據戴的傳說,月亮是皇帝的第三個兒子變的。簡言是壹個勇敢堅強的年輕人。他帶領傣族人民打敗了敵人,贏得了傣族人民的愛戴。後來他不幸去世後,變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給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帶來了光明。在中秋節,年輕人壹大早就帶著火藥槍到山上去射火雀和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在湖塘裏抓魚。他們都在忙著準備節日晚餐。老太太忙著炒糯米飯,煮大小不壹的食物。在四張桌子的每個角上,各放壹個糯米圓餅,每個餅裏插壹炷冷香。月亮壹升到山林上空,冷香就會被點燃,全家人就開始“拜月”了。然後,向空中放壹把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尊重。最後,壹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美食,笑賞月,其樂融融。鄂倫春族祭祀月亮時在空地上放壹盆清水,然後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土族人在盆中盛滿清水,將月亮的倒影放入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鵝卵石砸盆中的月亮,俗稱“砸月”。桂西壯族的“祭月問神”活動更為典型。每年在夏歷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們在村子盡頭的露天裏搭起壹個祭壇,用來供奉祭品和香爐。在桌子的右側,壹根壹尺左右高的樹枝或竹枝象征著群落樹,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這裏保存著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邀請月神下凡,由壹至兩名女性作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類互相歌唱;露娜占蔔算命;歌者唱咒文歌,分四個階段送月神回天。中秋節

蒙古語《追月》。在中秋節的晚上,蒙古人喜歡玩“追月”的遊戲。人們騎著馬,在銀色的月光下馳騁在草原上。他們策馬向西疾馳,月亮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執著的蒙古騎手,直到月亮下山,“追月”還不止這些。藏民“求月”。西藏部分地區藏族同胞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是“尋月”。那天晚上,青年男女和娃娃們,沿著河邊,跟著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池塘裏的月影都照了壹遍,然後回家吃月餅。赫哲族人“拜月”。在中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中秋節期間,人們采摘葡萄並向月亮獻祭。相傳是為了紀念壹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河邊向月亮求助。終於跑到月球上了。德昂族“串月亮”。雲南瀘西德昂族青年男女,中秋明月高照,山色阻隔,不時傳來悠揚動聽的葫蘆絲,青年男女壹起“串月”,傾吐心聲。有的還通過“串月”定下婚約,送檳榔、送茶。阿西人“跳上月亮”。阿希人慶祝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是“跳上月亮”。在中秋節的晚上,人們從各個村莊聚集在山村的空地上。穿紗布的姑娘跳了起來,大三弦的小夥子也跳了起來。然而,特別具有煽動性的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二重唱,仿佛月亮被李感動了。中秋之夜,苗族人沐浴著月光,吹奏著悠揚的蘆笙,與苗族人共舞。在“月亮節”活動中,年輕人互相尋找合適的人,互相告白,就像月亮和清水壹樣。他們的心純潔明亮,永遠百年不離不棄。高山族“賞月”居住在臺灣省省山區的高山族同胞,在中秋月高、光輝灑滿大地的時候,身著民族服裝,圍坐載歌載舞,飲酒賞月,天倫之樂。月餅

在湖南省侗族鄉的中秋節晚上,流行著壹種有趣的習俗“偷月亮菜”。相傳古時候,中秋節的晚上,月宮裏的仙女們要來陰間,她們把甘露灑滿了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所以人們可以在這壹夜享用灑有甘露的水果和蔬菜。在中秋節的晚上,侗族女孩用花傘從她們心愛的花園裏采摘瓜菜,而不被認為是“偷竊”。他們還故意喊:“餵!妳的瓜果蔬菜都被我扒走了。來我家吃油茶吧!”原來他們是在月宮仙子的幫助下通過紅線的。如果妳能摘到壹個瓜果,就意味著他們能有壹段幸福的愛情。所以成雙成對生長的豆子就成了他們采摘的對象。大嫂當晚也去其他園子“偷月亮菜”,但他們希望得到最肥的瓜或壹把新鮮翠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孩子的肥壯和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是指孩子)。男生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亮仙女給他們幸福。但是,他們只能在野外做飯吃,不能帶回家。《偷月亮菜》為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的歡樂和神奇的光彩。

燃燒寶塔燈

明清時期,中秋節晚上有燒燈籠的民俗。中秋節燈籠和元宵節燈籠不壹樣。寶塔燈在中秋之夜點亮,主要流行於南方。寶塔燈,就是村裏的孩子撿碎石,搭個寶塔形的燈。清代蘇州村民用瓦片在荒郊野外壘成七級寶塔。塔中間為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孩子燒“芬達燈”,用碎瓦換;還有柚皮燈,用紅色的柚皮雕成,中間壹盞玻璃燈,泛著紅光。

扔手帕吸引親戚

在山東省的壹些地區,有在中秋節晚上扔手帕來吸引親戚的習俗。中秋節

那天晚上,廣場上搭起了五顏六色的平臺,裝飾成月宮的形狀,還擺好了玉兔和桂花樹。壹些未婚少女打扮成嫦娥。慶祝歌舞結束後,女孩們向觀眾投擲繡有不同顏色的手帕。如果觀眾收到的手絹和嫦娥手中的手絹顏色壹樣,就可以上臺領獎了。有些未婚男生回手帕的時候,如果嫦娥喜歡,可以送戒指。從此雙方可以做朋友,有情人終成眷屬。

偷菜求郎。

在臺灣省,有未婚女子在中秋之夜“偷菜討夫”的習俗。那個裝飾漂亮的女人踩著月光,從別人的菜園裏偷洋蔥和蔬菜。偷了它們之後,預示著她會遇到真命天子。所以臺灣省有“偷洋蔥嫁好老公;諺語“偷菜嫁個好老公”。

偷瓜為孩子祈福

在湖南衡陽,有壹句“中秋之夜,有送瓜”。馮住在原住的地方,並娶了壹個多年不能生育的女人,親戚朋友托人送瓜。前幾天,他在菜園裏偷了壹個瓜,讓園主不知道,還塗上了顏色,衣服包裹在它周圍,變成了人形。給擅長的人長命百歲,“敲鑼打炮,送到他們家。”上了年紀的人把冬瓜放在床上蓋著,在門縫裏看太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些受瓜害的人舉行盛大的宴會招待他們,如果再發生的話。當壹個女人得到壹個甜瓜時,她會把它切下來。俗話說,故事是最好的”。在衡陽,凡是村裏結了婚沒有孩子的,“只要人緣好,村裏就會有人給他們送‘禮’。在湖南的其他地方,也有給孩子送瓜的習俗。類似衡陽,中秋之夜,趁主人不在家賞月,好鄰居偷偷為他送孩子。送孩子的人壹定是已經有孩子的人。他們先選定村裏家境最差的瓜園,從園裏偷了壹個大冬瓜,在瓜上畫了壹個娃娃的臉,把壹根五寸長的竹筒插進冬瓜的肚子裏,順著竹筒往裏面灌水,直到灌滿為止。寄件人把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窩裏,等主人回房睡覺,用手拉被子。冬瓜娃娃壹動,水就會順著竹筒流出來,就像小孩子尿床壹樣。丟瓜的人壹大早起來就罵。據說罵的越兇,娃娃們以後就越強。如果第二年生了孩子,就要拜送禮人“米歇爾·普拉蒂尼”和“幹媽”。在貴州,也有偷瓜送人的習俗。晚上偷瓜的時候故意讓被偷的人知道,好惹壹頓罵。罵的越難聽越好。瓜被盜後,要給它穿上衣服,畫上眉毛,裝成小孩子的模樣,敲鑼打鼓,用竹制工具馱著,送到無兒無女的人家。收瓜的人壹定要請送瓜的人吃壹頓月餅,然後和瓜睡壹晚上,第二天早上再煮,以為從此可以懷孕了。在安徽歙縣,中秋節時,大人讓幼兒的瓜或用母親帶的婆婆芋頭放進新婚夫婦的被子裏,弄得床墊臟極了。以這種方式,發送者被表示。有句詩是這麽說的:“中秋送子,美談,瓜丁芋頭芋頭總適合男人。”無辜的人最珍惜紅綾的被子。用水拖泥帶水真丟人。"

中秋節蛋糕

在福建廈門,每當中秋將至,中秋就在廈門朦朧的夜色中。

大街小巷都會聽到骰子撞擊瓷碗的悠揚叮當聲。廈門的“博餅”又叫“博中秋餅”、“世博餅”。這壹習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說,300多年前,鄭成功曾在廈門駐軍。每年八月,15滿月之時,充滿反清復明英氣的士兵,難免會想家。為了緩解和減輕士兵在節日期間對家鄉親人的思念,鄭成功的下屬徐宏發明了壹種分享蛋糕的遊戲,讓士兵們享受月餅。鄭成功親自批準,從農歷13到18,軍隊將在單雙日的基礎上輪流觀看月餅,前後共六個晚上。這種獨特的遊戲逐漸在民間傳播和改進,成為壹種有趣的民間活動。早些年,博狀元餅多為親朋好友或結拜兄弟姐妹出錢購買壹兩屆月餅。誰和博壹起得了“頭獎”,明年中秋節就送大家壹份禮物。他們中的壹些人有男孩要送去參加兩次會議。就這樣,蛋糕的數量逐年增加,我們不得不分出兩個獨立的群體。壹般家庭都是長輩主持,每年買壹兩次會,全家人組成壹個圈子來博客壹下。

客家習俗

客家人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的習俗和全國其他地方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每逢中秋月圓之時,客家人會在院子裏、陽臺上,或屋前月亮升起的地方,擺上月餅、花生、柚子等水果,準備“拜月”活動。祭拜結束後,全家人壹起賞月,在外面吃飯。賞月是大人的事。孩子們壹般不會只是坐在那裏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光下追逐嬉戲。這是他們的天堂。而且吃的有點講究。父母經常讓大家先吃這些給月神的祭品。在中國的祭祀文化中,有壹個傳統,就是諸神享用之後,祭品往往會被分食,從而結束整個祭祀儀式。在分享食物的過程中,我們壹方面接受了月神的祝福,另壹方面也成全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說吃這些祭品更“好”,吃了有福氣,吃了會更吉祥。在梅州,除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傳統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且吃柚子也有壹定的意義。“像切柚子叫‘殺柚子’,意思是驅邪。也有人說剝柚子皮就是‘剝鬼皮’,體現了驅邪消災的願望。”除了普通月餅,客家地區還有“五仁月餅”,還有壹種用糯米粉和糖做成的圓餅。雖然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壹直傳承著傳統的飲食文化,並在發展著民間的飲食文化,而中原的遺產卻不變。

祭月焚香

上海中秋節的習俗包括祭月和焚香。祭月時,月亮升起時,露天設案,內設月餅、瓜果、毛豆、芋頭、蓮藕等食物,還有玉兔月宮杵立圖。在古代,月亮屬於陰。拜月時,女先拜,男後拜。有人說“男人不拜月”。拜月之後,壹家人吃團圓酒,吃月子飯。女人回娘家暫住,壹定要在中秋之夜回婆家,因為這是因為團圓節。中秋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稱之為“月上漫步”。女人壹起夜遊,叫做“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水中蕩漾的明月倒影與天上的明月形成了奇妙的對比。因此,遊客們在中秋之夜如織,爭相觀看。這座“石梁夜月”在上海非常有名,被稱為“上海八景”之壹。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打架的習俗。所謂香桶,也叫香桶,是壹家裝幀紙的店做的。它呈方形,上大下小,大的壹周寬約兩尺。香燭外裹薄紗絲綢,繪有月宮亭臺樓閣等畫面,部分香燭用線香編織而成,並飾以紙裝訂的龍門魁星和彩旗。上海中秋燒香打烊的場面,南苑最盛。此外,城內外許多橋梁的橋墩上都點著特制的大型香桶。

乞求月亮,照耀它,攀登它。

在舊社會,東莞的壹些婦女相信“月老是媒人”。任何壹個家裏有成年男女但沒有如意郎君的人,都可以在中秋之夜,在月下焚香點燭,求月老撮合。據傳說,中秋節晚上安靜的月光可以使婦女懷孕。在壹些地區,中秋節月夜,壹些結婚已久的不孕婦女會外出沐浴月光,希望早點生孩子,這就是所謂的“依月”。

以月亮和第三座橋為例。

吳有走月三橋的習俗,即在月光下旅行,至少要走過三座橋(見《賈青錄》卷八)。上海也有這種習俗(見余友生《海疆冶金遊記》)。所謂三橋,明顯是都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