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介紹,明粥寺原是明政府在此建立的慈善機構。清朝還在這裏建立了粥廠。不過在清代,成都有兩家粥廠,這裏是東廠,北門外的鬥治寺有壹家北廠。清朝乾隆年間,成都府為這兩家粥廠募集了20萬兩銀子,交給城裏各家銀行。以壹分的年利率,每年賺了22000塊利息,作為粥廠的慈善基金。清末成都每天吃粥的人有2000多人,約占全市人口的1%。清朝即將覆滅時,這裏的粥廠遷到了東門外,留下了茶粥巷的街名。
?粥廠只在年底前後三個月施粥。每年農歷十月初壹開,次年年底停。成綿路大人是“總經理”,成都知府是“會議經理”,成都、華陽的官員是“轉運經理”。
粥廠被壹個大欄桿圍著,吃粥的人在欄桿外排著長隊。饑餓的人們在大門口排隊,雜工給了他們壹根長長的竹簽。竹簽上端標有土紅色,頗有“飯票”的味道。吃粥的人迫不及待地沖進縱隊,管粥的人會收到壹個盛粥的“魚缸”。“魚缸”是在窯裏煮的大陶碗。它是普通飯碗的四倍大,能裝大魚,所以被稱為“魚缸”。
正史傳記中很少有專門記載慈善事業的,野史雜書很多,中間只寥寥數語。除了成都的“粥廠”,錦江區還有幾個著名的地方:
玉沙街道的“托兒所”:只收養60個因家庭貧困而懷孕的貧困嬰兒和私生子。每個寶寶雇壹個奶媽,工資和夥食由會館提供。嬰兒在“斷奶”前後被收養...育嬰堂正式運行,“布署使”(類似於現在的省民政廳的職責)任命壹名縣級官員管理堂務。托兒所的街道名稱今天仍然存在。
“慈惠堂”:這條街名至今猶存。始建於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它是省城主要的慈善機構,有數百畝土地作為教堂運行的資金,政府每月也有津貼。由候補道士主持,稱為“宰相”。收養寡婦、盲人等數百名殘疾人,教他們“唱真話”(彈琴唱歌)、“算星運”(當算命先生),直到他們畢業後能自己謀生。
“普濟堂”:在成都東門,俗稱“敬老院”,專門收養孤寡無助的老人。對“孤寡老人”的考慮是周到的。除了在大廳提供食物,每個人每個月還會給三四百便士。
“善心處”:設在市內延慶寺,有“與人為善”之意,做布施、棺木等各種善事。
清末,在成都東校門口的昭忠祠街,政府還先後建立了“苦力醫院”(專門救治社會底層的貧苦病人)和“季良所”(專門撫養願意從良的妓女)。
我爺爺曾經是清末嬌子街的“街長”,他的“官銜”大概和今天的“居委會”主任差不多。據我爸媽說,除了上述官方或民間的慈善機構,每年年底,各街道的“街長”大多還會邀請本街道的“好心人”捐錢給窮人送舊衣服。看來成都民風自古以來就不錯。
?(第二部:成都第壹次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