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享受佛教的好處,還是要遵循佛教的教義,做實事。做壹分,就有壹分體驗。
大部分凡人眼高手低,只會說不會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更是如此。這些人讀書多,有機會知道很多人的想法和觀點,天生聰明,能舉壹反三,所以說話比別人好。然而,要檢查他們的行為,他們經常說壹套做壹套。雖然他們肯定宗教對社會中人的教育意義,但他們自己並不信教。他們認為宗教是壹種社會現象,只是壹種心理現象。但對於各行各業的大多數人來說,宗教可以撫慰人心,穩定社會,所以是壹個很好的教育工具。而他們認為自己有壹套足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標準,不需要宗教的引導和支持。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已知障礙’或‘已知障礙’。
“知識壁壘”是壹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被自己原有的知識和見識所蒙蔽,然後用這種觀念的框架去批判和否定宗教,阻礙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實踐和內心體驗。他們認為自己是站在壹個純粹客觀的立場上。其實圈內人不壹定客觀,圈外人的無理評論也不壹定客觀。恐怕我知道的不多,而且我認為我什麽都知道。不僅對自己形成障礙,還可能誤導他人,成為宗教信仰的障礙。
壹般來說,學文科的中國知識分子往往沒有宗教立場。似乎接受個人主義的人傾向於認為宗教信仰不符合現實生活,尤其是對佛教。相比較而言,除了堅持唯物史觀的人,學理工科的人容易接受宗教;所以不能說知識好的人在認識上有障礙,就像很多博覽群書的人壹樣,還是會選擇壹種宗教作為自己的終身避難所。
近年來,這樣的氛圍在國內外知識分子中越來越流行。《楞嚴經》中有阿難自述:“雖有多聞,不修行則不聞。”人說吃,就永遠不會滿足。“阿難是眾多弟子中最優秀的學者,但他發現自己只停留在對佛教‘了解’的層面,無法從現實生活中真正體會到佛教的妙用。佛祖常贊阿難,因為多聞是第壹位的,所以也值得嘉許。但是,妳所知道的東西是需要實踐和體驗的,而壹般人只是停留在“知識”和“理解”的層面,就像考古學家調查古代文物壹樣,只是不會成為古人。所以,為了享受佛教的好處,我們還是要遵循佛教的教義,做實事。做壹分,就有壹分體驗;否則在修行的成就上,佛學的博士可能比不上文盲!
噶瑪雲南真的聽了勒加薩的解釋:
知的障礙就是知的障礙,而妳所知的來自於學習和學習,來自於對世界的把握和分離,這就是妳所知。要真正修行佛法,尋求開悟,就要放棄我們所學的壹切,擺脫我們所知的障礙。也許妳會想,如果妳沒有這些知識,不知道其中的區別,妳怎麽在現實社會中生存?誠然,世俗生活需要知識,需要常識,需要學習,需要區分,需要明白善惡。基於世俗的觀點,懂得越多越能在現實社會中生存。然而,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知道的障礙就越多。越難接受別人,分離感越強。
在看到性之前,壹般人都是小心眼的,尤其是在偏袒自己的親戚朋友的時候。例如,如果他們的孩子出了什麽事,父母的第壹反應通常是“不可能”。我兒子善良孝順,肯定是人家的錯。”“要麽安撫臉頰,要麽冒犯臉頰。為了生存,是非善惡往往是顛倒的,更何況正確的善惡標準也是在壹定的時空裏分析判斷的結果。
大真堪布上師的回答:
已知障礙有很多種,主要是持續性三輪。沒有三輪我們什麽都做不了。我們把三輪都當成真實,然後堅持,這就是所謂的障礙。例如,我們吃東西。吃,妳是壹個輪子,吃的食物是壹個輪子,吃的過程是壹個輪子,是三個輪子。我們把三輪都當現實,不知道是虛的還是夢幻的。比如我們做功德,做慈善,做布施者本人,我們布施的東西和布施的過程,為布施做正確的事。這是三個回合。把三輪都想成是真實的,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虛幻的。這種想法被稱為認識的障礙。堅持法律,堅持法律是真實的和真實的,這是已知的障礙。
我們有兩種利己主義——人類利己主義和法律利己主義。人的堅持是煩惱障礙的基礎,法的堅持是認識障礙的基礎。
席若多吉俗人的解釋:
總的來說,我們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壹樣,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感悟。因為個體的差異,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壹樣。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理解來看待事物的,但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理解往往是狹隘的,不能完整客觀地看待事物。這就是佛教中的“知識壁壘”。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壹些障礙。
“已知屏障”是梵語中的jn~eya^varan!答,藏語裏是s/es-byah!I sgribs-pa,在佛教中壹般的解釋是指:執著於已被證實的規律,並阻礙其真理作為根本智慧。《成智論》中說,識障者,先見釋迦牟尼的修行方法。見、懷疑、無知、愛和尷尬(胡?,指恨、怒、怒)、慢等。,無所知反,可礙菩提所知。可見,“已知障礙”對應的是“麻煩障礙”。(註:薩迦亞認為,在生命的五種現象中,有壹個不變的生命主體,這是五觀之壹。它從根本上違背了佛教的基本原則。
通常影響我們對事物全面認識的“煩惱障礙”有幾種:見(認為看到的壹定是真的)、疑(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懷疑和疑惑)、無知(不了解真相,不清楚事物或原因的精神狀態)、愛(感覺導致各種愛)、焦慮(指恨、怒、怒)和遲鈍(傲慢)。由於煩惱障礙,使我們無法真正認識事物的真相,從而導致我們的偏見、判斷、不認同、錯覺等,從而形成我們的“知識障礙”因此,認知障礙也叫智力障礙、精神發育遲滯。
為了更清楚地解釋“知識的障礙”,這裏有壹個唐代鐘會禪師的故事。佛家,俗名冉,越州諸暨(浙江諸暨)人。他小的時候不會說話,也從來不踩家門口的天橋。十六歲時,家裏來了壹位禪師。他向遠方的禪師祈禱。當他的父母和親戚看到這種情況時,他們都對他的行為感到驚訝。當時鐘會請求出家為僧。他聽到六祖慧能大師的名字,近十壹年前去訪學。因此,在禪林中,何、清源航司、南嶽懷讓、神會、永嘉玄覺等四人,又稱六祖宗五傑,與神會壹起,弘揚北方六祖的禪學風格,批判當時南方(江西)闡述“平常心即道”的媽祖,批駁南方禪宗人士不重視經典、信口開河的作風,因而佛教教師平日特別重視經學教學。
後來,鐘會大師遊遍了武陵、羅浮、思明、天目、白崖、紫閣、武當等名山大川,或定居松下,或在山石上打坐。清風明月,白天江河明,身心皆可融。在拜訪慧能大師十壹年間,大約在他六十二三歲的時候,即中宗七年(690年)進入南陽白崖山(河南南陽)的蕩子谷,在那裏生活了四十余年,從而吸引了全世界千余名學者。
太白人說:“我會山、會地、會天文、會地理、會作文、會識字,還會算命。”
山人說:“數數就知道了。”
山人答:“壹個字。”
山人答道:“三七二十壹。誰不知道?”
(三七既可以是加減乘除,鐘會大師也沒有刻意解釋怎麽用,所以有各種可能。太白人猜測鐘會大師說的是乘法,於是落入了鐘會大師的圈套)。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專家學者都是無知的。因為他們可能擅長於自己的特定學科或領域,如果我們從特定學科或領域的專長的角度去看待整個自然和人類社會,必然是不全面的,有偏頗的。所以不能盲目聽信專家的話,壹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佛教給我們提供了壹個打開眼界的工具,這就是佛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