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把放棄和相聚單獨放在壹起是不完整的。放棄是壹個過程,得到是壹個結果,少了壹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取”。接受和放棄的區別在於妳得到了什麽。放棄不拿,就得不到,也不符合生活常識。放棄最終被累死或者撐死也是現實中的異常情況,最後什麽都沒有。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放棄的情況,但不能長久;只有取與舍才是正道,但什麽時候取,什麽時候舍,舍多少,取什麽,舍什麽,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這也決定了收入的數量和質量,進而決定了人生的品位和高度。
放棄,采取粗略的平衡,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所謂平淡,就是選擇平衡的結果。
人類舍多取少是不正常的,壹般出現在兩種情況。第壹,他們主動放棄,多是因為聖人,比如道士,禁止世俗的欲望,壹切都是空的,但他們還是想得到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絕不是脫離現實。印度聖雄甘地放棄壹切,絕食抗議,結果卻是毀了自己;另壹種是被動放棄,比如被迫失去自由,或者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獲得自由,這種情況只發生在犯人和病人身上。
取多舍少是正常人的心態,所謂趨利避害就是這個意思。人們總想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由此產生進取精神,這也是社會進步的終極力量。但是,如果取的恰當,適度,不按照正確的方式取,就有可能成為小偷或者強盜。不按照正確的方式去取,就會透支。如果偏離正常的程度和方式太多,就會被推翻,最終不得不拋棄這壹切。
有不平衡的取舍很正常,為了以後的成功,可能需要在某個階段繼續放棄。比如現在評論說年輕人透支了。雖然他們現在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是他們會在晚年用這些財富來支持醫院,這是大量的特批。其實每個人,或者說成功人士,都要經歷這樣壹個過程。只有年輕時加倍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當然,這並不是要求大家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是把自己害死,這叫愚蠢。所謂“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就是這個道理。壹般情況下,只要不是父親留下的富二代,年輕時就得放棄享受,積累財富和知識,老了才能享受收入。否則年紀輕輕就想享受安逸,只能去山林裏做個隱士,喝西北風。
說到這裏,我想到了近些年人們蜂擁而至的長壽之鄉,比如巴馬。都說山美,水美,壽長,簡直是世外桃源。很多去過的人會回家賣掉房子,放棄城市生活,在那裏度過余生,換取大壽。我沒去過那些長壽的地方,但我知道那壹定是遠離現代文明的深山老林。對於我這種習慣群居的普通人來說,在那個地方休閑旅行,在風景優美的度假酒店住個三五天還是可以的。時間長了,不生病也會生病,更別說長壽了。我曾經開玩笑說,在那個偏僻的地方,吃糠咽菜,受窮,就算活到80、100歲,又有什麽好處呢?這是舍與取的另壹種辯證關系。關鍵看妳想要什麽樣的增益。
人生平衡才是正道,不需要找什麽得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