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免費算命 - 婁莊烈士馬賽的革命事跡。

婁莊烈士馬賽的革命事跡。

婁莊鎮位於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東北角。2000年,婁莊鎮與紅林鎮合並。地處三市交界處,東南與海安縣、南通市相鄰,東北與東臺市、鹽城市相鄰,南有楊桐運河和328國道,西有顏寧壹級公路,寧啟鐵路穿鎮而過。

婁莊地區屬於麗霞河的南緣。在古代,這裏是壹片柴火茂密的海灘。在河流、淮河、海水的反復沖擊下,幾經滄桑。從葛家池往南到新通揚運河附近的狹長地帶,地下兩米處埋著好幾層泥炭,是在地下埋柴火碳化的結果。30年前,許多當地人挖掘這種泥炭作為燃料。

東漢前後,婁莊鎮東北角的東陽村開始有人定居。由於這裏地勢較高,考古人員在壹河之隔的海安縣青墩村發掘了漢代遺址。東南角的白龍橋村(現已並入新龍村)據說建有梁武帝王良廟。婁莊鎮的歷史並不久遠。清朝初年,瓜州商人婁舉家來此經商,創辦陸,經營糧油。此後,這裏被稱為樓莊。後來,那個叫樓的商人發了財,穿著衣服回到了家鄉。所以今天婁莊鎮沒有姓婁的。婁莊在抗日戰爭時期屬於紫石縣,解放戰爭時期建立了民主政權,隸屬米白區。婁莊人民公社成立於1958,1984更名為婁莊鄉,1990批準為建制鎮——婁莊鎮。2000年3月,與紅林鄉合並,組成新的婁莊鎮,鎮政府設在婁莊區。

樓莊的河流雖然很多,密如蛛網,但是寬闊的水面很少,而且多是蜿蜒曲折的河流,給交通帶來很大不便,所以人們在河上修建了很多橋梁。婁莊地區地勢低窪,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三米,容易被淹。舊社會有句話叫“三年有兩年淹”。人們建造了許多寺廟來祈求神靈的保佑。婁莊地區有許多橋梁和寺廟。這裏的每壹座橋,每壹座廟,背後都有壹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唐朝武德年間,壹位白面書生來到婁莊,娶了魯。每天早晨鐘聲壹響,學者們就爭先恐後地拜佛念經,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幾十年過去了,寺裏的小和尚都已白發蒼蒼,老態龍鐘,而書生卻依然年輕,容光煥發,讓所有的和尚都大吃壹驚。壹天,秀才對和尚說:“我,西海涇河王的兒子,因為犯了天條,逃到了國外。我受觀音菩薩的啟發,來此懺悔。現在我的功德已經完成了。我要去西方護送佛經。”說完,他化作壹條白龍,騰空而起,消失在西方的天空中。後來人們把書生小屋旁邊的小橋叫做白龍橋,書生們經常去凈土寺的路叫做白龍路。

清朝初年,凈土寺壹片廢墟。蘇州富商王凱傑在婁莊創業。見此情景,乾隆九年,他傾其所有重修凈土寺。1998年,凈土寺從東陽村遷至婁莊鎮庶人路。紅廟。始建於1825,是為關和菩薩而建。這座寺廟被水包圍著。以前每年的2月13日,鄰近八個村的村民都會劃船來上香拜佛。後來逐漸演變為二月十三日的端午節。這壹天,紅廟外的廣場搭起了演戲的舞臺,廟周圍的河流爭水劃龍舟。這個古老的傳統現在已經恢復了。巖磨溪和自由橋。清中葉以後,為逃避戰亂,不少江南名士攜家帶口定居蘇中、蘇北。清代大學士的曾孫紀,也看中了樓莊這塊風水寶地,帶領龐大的紀氏家族在此定居。因為季氏壹家都是文人,很快就和婁莊的泰、朱、黃、王四姓文人相識,並在溪頭揮毫潑墨。時間長了,溪水變黑了,所以他們把這個地方叫做莫言溪頭,也就是現在婁莊的莫言公園。園內90歲學究劉玉的壹副對聯:“名煙墨園繁花似錦,洪都舊令勝友如雲”,真實反映了當年的盛況。

因為姬氏家族的大業,他們在這條小溪上修建了姬圩橋,也就是保衛姬家莊的橋,後來改名為自由橋。看來,紀氏遊逐漸放棄了封建思想,讓後代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十八點橋。橋的名字是清代邊莊屋(樓莊的壹個大地主莊園)的壹個書生取的。從婁莊到卞莊府只有三裏地,這條河有十八彎。

婁莊老街以南的河上,依次有四座橋:牛橋、季橋、瘋橋、鳳凰橋。相傳很久以前,莊的西邊有壹個牛郎,莊的中間有壹個雞姑娘。牛郎和雞阿姨經常見面,壹直是青梅竹馬。後來長大了,就私訂終身。村裏的大地主黃三爺非常漂亮。多次走親訪友後,他變得狠毒起來。在壹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殺死了牛郎,並把他扔進了河裏。聽到牛郎死亡的噩耗後,雞姑發瘋了,在橋上哭了壹整天。最後,她跳河自殺了。後來,人們看到壹對美麗的鳳凰冉冉在吉谷殉難的地方起飛,不停地呻吟著向東南方向飛去。從此,牛橋、季橋、狂橋、鳳凰橋等名稱流傳下來。樓莊的寺廟大多很有名。除了上面提到的凈土寺和王良寺,還有近30座寺廟,包括南寺、北寺、錢繆、後廟、夜廟、財神廟、草觀寺、李三寺、錢智寺和極樂寺。寺廟多了,和尚也多了。當和尚當膩了少年,剃了光頭,在婁莊極樂寺出家。後來在鎮江、南京等地擔任住持,並擔任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

人們都說“婁莊,婁莊,姜堰的糧倉”,這裏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人民勤勞。小麥和水稻壹直很豐富,水產資源也很豐富。但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這裏的人民苦不堪言。為了推翻封建統治,壹位民主革命戰士黃仲賢先生來到了這裏。他積極參加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運動,並成為同盟會的早期成員。

1911年,赴武漢參加辛亥革命,校長李手書“不凡”二字作為禮物。1915年,黃仲賢的《人的系統》壹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孫中山先生高度評價這本書,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的第壹部革命著作,無產階級革命的第壹部”並頒發獎狀作為獎勵。

從65438年到0956年,黃仲賢是江蘇省文史博物館的成員。第二年,他創辦了婁莊中學。文革開始,他死在了家鄉。我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運動員在張友莊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100多名勇士犧牲。解放戰爭時期,無數優秀黨員產品為解放婁莊而英勇犧牲。其中,有劉宏、林光遠、馬賽等烈士。紅林鄉和馬賽村都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

在婁莊這片沃土上,不僅有很多歷史上的英雄,也有很多名人,曾經名噪壹時。除了民主革命家黃崇賢之外,他的父親黃友清不僅是壹位開明紳士,也是壹位頗有影響的教育家。他傾其所有,在樓莊地區創辦了樓莊小學、劉橋小學、張友莊小學,是姜堰歷史上最早的學校之壹。這些學校不僅培養了大批革命者,也為社會培養了許多有用的人才。教育家戴說,他畢業於婁莊小學,曾任河北邢臺中學校長、天津師範大學領導、河北大學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教育家鄧氏美蓉壹生著作豐富,對中學科學教學有獨到的見解。婁莊老中醫孫喜珍先生,遠近聞名,壹生救死扶傷,醫德高尚。他死後,人們把他的故居命名為西鎮巷,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