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諦就是佛教。因為佛教其實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壹門學科;或者可以說,佛教是普通人通過學習達到佛教境界的壹種方式。所以,佛教就是佛教。
佛教=教+證
佛經對佛教的定義就是兩個字:‘教’和‘證’。宗教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宣講的經,或經釋迦牟尼佛加持許可後由諸菩薩書寫的經,如藏傳佛教的“丹朱兒”7、“甘珠兒”8;證是指個人修行,包括戒(言傳)、禪(禪定)、智(智慧)三個部分。換句話說,教證二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兩個更重要的詞,也可以全面概括佛教的定義,那就是‘智’和‘悲’。今天我們就從智慧和悲哀兩個方面來談談佛教。
佛教=智慧+悲傷
佛教的所有內容,包括大乘、小乘、密宗,都可以用智與悲來概括。智慧和悲傷是整個佛教的精髓。修行是修智修悲;學佛就是學智慧和慈悲。
所以,燒香、磕頭、誦經等等。學佛?是學佛的壹部分,但不是主要內容。
什麽是佛?唐卡裏畫的金面昏昏沈沈的佛真的是佛嗎?那是忘恩負義的佛。
大乘佛教認為,佛陀的化身和懺悔,是佛陀為了改造十處凡夫菩薩而分別顯現的形象。為了與普通人交流,佛陀必須顯示化身9。雖然每壹個眾生都有如來藏10,但是因為沒有開悟,佛的法身對我們起不到作用。要想悟道,走解脫之路,必須依靠化身佛、報佛的指引。然而,化身和懺悔都不是真正的佛,只有法身才是真正的佛。所謂法佛,是指智慧和悲哀兩方面。
我們學佛,要學智慧,要學慈悲。所謂成佛,指的是如來在所有的貪、無明、煩惱窮盡之後,所有的智慧和大悲,沒有別的。
藏傳佛教馬寧派僧人榮森·潘迪塔曾說:佛教不變的定義是智慧和悲傷。除此之外,任何其他解釋都不足以充分表達佛教的內涵。
他認為學佛的方法很多,什麽方法都可以。比如凈土宗念佛就是方法之壹;禪修也是壹種方法。但不能認為念佛之外的其他方法都不算學佛。同樣的,在家守和尚守家訓也有兩種方式。我們不能認為只有出家的戒才是真正的戒,或者在家守戒不能成佛。密宗有開悟脈的修行,但這不是成佛的唯壹途徑。沒有開悟脈還是可以成佛的。這些只是方法,有些可有可無,佛教並不限制用哪種方法;但唯壹不變的本質是智慧和悲傷。如果沒有方法可以培養智慧和大悲心,那就不能成為佛法。雖然這是潘地塔的論點,但卻是所有密宗門派都認同的。
總之,如果從智慧和悲哀兩個方面來表述佛教,完全可以概括出佛教的全貌。
如果有人問:什麽是佛教?妳可以回答:佛教是智慧和悲哀。學佛是什麽?就是學習智慧和慈悲。
(轉自學佛。com:/NR/article 1/13896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