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免費算命 - 星雲大師《第二次學佛》

星雲大師《第二次學佛》

第壹個字母解決銀行卡

壹:前言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博大精深。初學者應該從哪裏開始壹窺佛法?佛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我們可以從信仰、解釋、行動、證明四個方面來修行佛法。

二:信

首先,信的含義

信仰是指對某種宗教的虔誠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信仰。佛經中經常用各種比喻來說明信仰的重要性,總結如下:

1.信念如手:我們進了寶山。沒有我們的手,我們不能挖掘寶藏。同樣,我們進入了佛教的寶山,只有依靠信仰之手,才能獲得佛教的寶藏。

2.信念就像壹根拐杖:當我們爬山時,如果我們有拐杖依靠,我們會感到輕松得多。我們活著的時候,常常覺得世界道路是廣闊而崎嶇的。如果我們有對佛教的信仰作為我們的基礎,我們就可以安全地走向壹條平坦的道路。

3.信仰就像根:樹木和植物只有有了堅實的根,才能長出繁茂翠綠的葉子,開出芬芳美麗的花朵;人能活著,是因為我們有生命的根;壹切事業的成功,也是因為有堅實的基礎。信念是無限功德的根源。《華嚴經》說:“信是德與德之母,育壹切善根。以信仰為根,在佛教中培養快樂和智慧,不僅奠定了人生的基礎,也達到了解脫的境界。

4.信念就像壹條船:在茫茫大海中,只有乘舟筏,才能到達目的地。《大智慧論》卷壹說:“佛法是海,信仰可以入。我們必須牢牢把住船舵,才能在浩瀚深邃的佛海中取佛之寶;在人生的苦海中,唯有依靠信仰的大願船,才能平安渡過驚濤駭浪,從生死海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5.信念就是力量: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信念就是力量。對壹件事有堅定的信念,自然會產生強大的力量。

6.信仰就像財富:世間的生命需要金錢,但因為我們只壹味地向外界尋求寶藏,而忽略了我們內心的無限財富,而信仰是我們內心的寶藏,是我們內心的能量。所以佛經中有所謂“七聖寶”,即信為第壹位;有了信仰這個寶藏,我們的生活會更加豐富。

第二,正確信仰的條件

信仰有很多種。有些人從壹開始就相信邪教,這就是所謂的“邪念”。就像把盲人領進火坑壹樣,如果我們不能迷路,影響將是永恒的。所以,在選擇信仰時,不可大意。比“邪念”好壹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沒有精神寄托,但至少沒有走錯路,未來還有成功的機會。此外,還有壹類人深信不疑,卻不知區別,迷上了“信仰”。這是“迷信”。迷信總比不信好,因為雖然妳很著迷,但總有壹個信仰。至少宗教勸善勸惡的觀念在妳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妳不會作惡犯罪。我們的信仰應該是“真正的信仰”,《程維知論》第六卷說:“信仰之雲是什麽?踏實,賢能,深耐享樂,心純,不信待遇,樂善為業。”這是那封信。正面函應符合以下條件:

1.信仰是真實的:我們在選擇信仰的對象時,要考察它是否真實存在。也就是說,我們信仰的對象要有歷史證據來證明。

2.相信道德高尚:當我們交朋友時,我們都想和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更要考慮他的德行是否純正。他的同情心夠嗎?他的人格完美嗎?

3.信仰能力強:我們信仰的對象必須具有能衡量人、能自覺感受人的大善知識。

4.對禁欲的信仰:我們信仰的對象必須是壹個偉大的導師,他是禁欲的,幹凈的,足以成為眾生的楷模。

5.正法信仰是圓的:我們信仰的對象必須有壹個完美的正法,可以適用於任何時空。

6.信仰充滿智慧:我們所信仰的對象必須具有完美的智慧,這樣我們才能向他學習,獲得充滿智慧的人生,不僅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社會。

佛祖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具有智慧、禁欲、善良等三種美德,其偉大事跡載入史冊,經得起考驗,證明符合上述條件。所以佛陀所說的佛和教法,以及延續佛陀精神的佛教僧侶,都是我們信仰的對象。《紮阿迦瑪》卷三十所謂“四不破信”:“不破信佛,不破佛法,不破僧,不破戒。基本精神是尊重和毫無疑問地相信真理。

參考:解決方案

壹、解決方案的意義

釋是智慧,指的是理解教義,通過知識和經驗獲得真理的智慧。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區別在於,佛教不是壹味的叫人去信。佛教的信仰要我們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所以佛教非常重視智慧。

二、智慧解決的方法

佛法無邊,應該如何求智?

1.親近好人,多學習:古人雲:“沒有朋友的人,不如自己。修行佛道也是如此。我們皈依三寶,要經常向法師求利益,親近善知識,聽經典,聽教誨。精於金錢的少年為了求法,不厭其煩地拜訪了53位長老和大德,最終證明自己無法忍受佛法。趙州禪師八十歲了,還在四處流浪,找老師訪道,終於開悟了。大根尚且如此,何況我們螢火蟲這種小智者,更需要虛心求教,虛心求道,聽經聽法。

我們在聽佛法的時候也要有壹個正確的態度。成佛之道曰:聽法應“如植於地於植物,如接水於器皿,應分三種錯。」

所謂“種如地裏種下種子”,就是種子撒在田面上,鳥啄壹下就沒了,就像聞佛法壹樣,不用心想,左耳進去,右耳出來;這是第壹種過錯。如果這塊土地很硬,即使播種了,也無法生根發芽,就像壹個什麽都堅持,不肯接受的人;這是第二種過錯。如果地上長滿雜草,幼苗就不容易生長,就像先入為主的觀念阻止佛教生根發芽壹樣;這是第三種過錯。

所謂“像盛水的器皿”,就是把杯子倒過來,再多的水也放不進去;如果杯子有裂縫,水壹倒進去就沒了;如果杯子裏有汙物,即使是幹凈的水也會被汙染。所以,在聽經、聽法的時候,不要掉以輕心,不要有偏見和邪見,也不要有其他的想法和妄想。我們應該真誠、莊嚴、恭敬、謙卑、柔和、純潔,才能得到教義的益處。

2.博覽三藏,深入學習:“學如金字塔”,這也可以用在佛學的學習上。在我們對佛教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後,就要廣泛的閱讀佛經。佛陀圓寂後,後世弟子將佛陀的教誨和歷代聖賢的著作匯集成經、法、論三部文集,成為研究教義的最佳途徑。除了博學之外,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深入研究,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諦。

3.根據四舍利,入佛智:佛說針對各種根器、觀機而建立不同的教義,後世弟子因人、時、地等條件不同而有各種解釋。所以,我們在親近老師、學佛的時候,要以“四念處”作為學佛的方針:

(1)依法不依人:據理而學,不依人。因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見解,而真理是古往今來不變的,歷經千難萬險而常新,所以學道要依法,不要靠人。

(2)靠智慧而不是靠知識:要憑理智判斷,而不是憑自己壹時的好惡。

(3)不依義而言:遵循佛教的根本原則,不拘泥於語言。

(4)靠義,而不靠義:遵循絕對真理,而不靠各種方便的教育。

4.理性思考,法律就會遵循規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智慧的特點在於思考。即使可以學習和記憶,也只是世界的智慧,不能成為自己的智慧。所謂“人數若有價值,則無半分。“只有通過深刻的思考和親身經歷,才能成為妳的法寶。

《論大菩薩》說:“無信之智,必增邪見;沒有智慧的信仰會增加愚蠢。這表明,信仰和解決方案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兩者同等重要,不可分割。尤其是除了理解,還要實踐。俗話說“吃不飽。“所以,學佛壹定要修行。

四:好的。

壹、行的意義

沒錯,就是修行。佛教不同於壹般的哲學。佛陀的觀點主要是使壹切眾生能化為證悟,從苦中得樂。所以,佛教講的不僅僅是知識和理論,更是生活中的修行。

第二,實踐的態度

不同根的修行者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如:聲聽四諦法,緣覺十二因緣觀,菩薩六度禪定,甚至不同的門派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如:蓮花派以念佛為主,禪宗以禪為主,華嚴宗以經學為宗。即便如此,修行應該秉持的持之以恒的態度也應該是壹樣的。《全舍論》卷二十七中記載的如來圓德有三種,其中“正圓德”有四種精神態度可以作為我們效仿的榜樣:

1.不再修復:福德和智慧兩種資源完全修復。

2.長練:被三大和尚搶了之後,孜孜不倦的練。

3.不間斷的練習:勤奮勇敢,但沒有壹刻疏忽。

4.尊重修行:尊重所學,尊重壹切眾生,不慢。

吳:證書。

壹、卡的意義

證書是真理和啟蒙的意思。解釋和證據是分不開的。沒有物證,我們無法真正了解,只能說了解。沒有理解,就沒有開悟。

二、啟蒙的人生

從壹個普通人到聖果,絕不是壹蹴而就的,必然要經歷各個階段。不同根的修行者,因為方向和目標不同,覺悟程度也不同。例如:

1.聲聞:從凡夫到阿羅漢,誰快誰有三命,誰晚誰有六十劫。證明了四種果位——前流果、壹果、無果、阿羅漢果。

2.菩薩騎:又稱佛騎,要三個和尚把妳從凡夫搶到成佛。十信、十居、十行、十向、十地、等感、妙感等五十二個階段。

按照開悟的速度,有頓悟和漸悟兩種。快速直接進入意識領域叫做頓悟;漸次開悟叫漸次開悟。突變論其實就是,就生命的第壹期而言,從眾生生命的洪流來看,這壹期的頓悟真的是豐富智慧的積累。

總之,無論是四聞之果,還是菩薩五十二位,無論是頓悟,還是漸悟,都是我們日常“小悟”的積累所達到的解脫境界。所以,我們不必把啟蒙寄托在未來。重要的是我們每天有沒有壹點點覺悟。怎樣才能審視自己?開悟是壹種什麽樣的情況?下面列出了:

1.開悟的境界就是沒有悲傷和苦惱的情緒:如果能把悲傷和苦惱的事情看淡,當下就是壹種開悟和解脫。

2.開悟的境界是不計較得失的成敗觀念:如果能從苦難中解脫出來,隨緣而行,當下就是壹種開悟和解脫。

3.開悟的境界是沒有束縛障礙的困難:如果我們能處理困難而不感到困難,受苦而不感到艱辛,當下就是壹種開悟解脫。

4.開悟的境界是沒有生老病死的感覺:如果能弄清生死,來來去去如常,當下就是壹種開悟和解脫。

信念、解決、行動、證明不是壹條線的次要,而是壹種循環效應。我們生來就有壹顆純潔的心,來自真正的信仰,尋求智慧。通過實踐證明,印章是可以被真理所利用的。然後增加信心,尋求深入了解,通過執行自省獲得真理的印記,贏得凈信;如此反復,不僅能使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安身立命,還能開拓我們的智慧領域,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凈化我們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