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
(泰興市黃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泰興市文學藝術聯合會)
丁文江的家史資料壹直極其匱乏。作者是丁文江先生故鄉的後裔。他在黃橋已經住了幾十年了。他從小就很崇拜這個農村聖人,所以也很註重自己的家庭背景。近年來,我收集了《綠野堂族譜》和《開三房族譜》,並走訪了不少丁氏宗親,對丁文江的家世背景有了進壹步的了解。現將我的調查研究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壹、綠野堂丁文江、石鼎
黃橋有很多石鼎,號稱“五大門派”。自丁文江第十壹世祖穆春公開始,這個“丁”就分為三個堂號(舊時壹個家族的稱謂),壹個是松茂堂,壹個是巍山堂,壹個是綠野堂。丁文江家屬於松茂堂,對於稍大壹點的松茂堂後人來說,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按照丁家的說法,松茂堂和巍山堂原本是有家譜的,但在文革中被毀。前年,我們在黃橋東丁莊的綠野堂發現了壹本石鼎的家譜。這本12卷木刻家譜是在清道光五年(1825)和光緒元年(1875)家譜的基礎上重建的。據譜中記載,道光五年修譜時,丁文江高祖丁純(字谷元)作為丁氏壹員參與其中。據譜,嘉慶二十四年(1819),丁莊人主張修譜,但因“歲月久遠,舊譜無信留”,修譜難以進行。為了做成這筆生意,職業音樂作曲家“子人”(人稱“蒲”)想出了壹個餿主意,說“祖譜中斷者,可以假名。”這個意見遭到了大多數丁氏宗親的反對,他們說:“祖宗的名字怎麽能隨便捏造呢?”修復音樂的事擱淺了。丁文江的高祖丁純有了主意後,問題就解決了。十六世(相當於丁文江的高祖喬念)孫增年在《枝序》(此處“枝”指《綠野堂》中的譜牒)中寫道:“我在怡古園的侄兒從元回稟老家,請教他後說:‘聽說我家有修譜牒的提議,為何不可行?’於越說,“如果妳編輯樂譜,妳將是真誠和美麗的。‘若如星辰大海,何不迎之?’古園曰:‘何不分譜?’俞淩霄說,想到自己接近了真相,他很高興,他同意選壹個吉日創作支譜。"
丁純不僅提出了修支譜的可行性建議,而且參與了修支譜的工作。儀征縣令在《族譜》序中說:“儀遊夏中,曾得丁俊榮傳、榮吉書,並手編族譜壹冊,其叔伯排行於、、、、熙年、、祖成、於庭、顧源、西阿(據作者,丁文江二高祖丁貴,出自《我家》壹文) 《古園侄兒》和上面兩段中的《我弟》,可以看出,松茂堂和綠野堂雖然堂名不同,但同屬壹家。 綠野堂的石鼎始祖是松茂堂的丁純始祖,無疑是丁文江的始祖。
第二,石鼎遷居黃橋的時間
關於石鼎何時遷居黃橋,《綠野堂石鼎家譜》有兩種說法。泰興人張福,生於,道光三年(1823)所作《族譜序》中說:“余家張,望清河而居,始占故土,與何、相近。”查章和賀二都是在南宋時遷到泰興的,石鼎應該是在南宋時遷到泰興的。但是,從“同時”這幾個字來看,這只是壹個籠統的說法。第十八任石鼎孫天麟在光緒十八年(1892)寫的《石鼎族譜序》中的話比較確定:“我的祖先住在泰興...從南宋到清朝(據清朝),我順著繩子,蓋了幾百年。”
另壹方面,道光十三年(1833),十六世石鼎孫尊年寫下《重修族譜後記》:“我家自元明至漢室,在丁莊居住五百余年。”雖然序言中持“南宋論”的人很多,但持“元論”的人很少,我們還是認為後壹種說法更可信。《石鼎族譜》中的族譜介紹了的祖先懷官公:“懷官,蔔居定莊起於公,生於丁酉年(1357),卒於永樂癸卯年(1423)。趙生於己亥年(1359),卒於宣德年(1429)。”石鼎出生在南宋滅亡70多年後。南宋石鼎怎麽會遷到泰興?據此可以斷定,丁文江的祖先是在元代遷到泰興的,“南宋論”只是壹種褒義。
還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丁文江的祖先遷入泰興的第壹站不是黃橋,而是黃橋東南6公裏處的丁莊。這壹點之前也提過,只是簡單說說。《枝序》中說得更詳細:“先民住在泰興丁莊,已有年史。到了明朝初年,家聲有增無減。繼承人是壹個瓜,從明朝延續到王朝,根深蒂固,子孫眾多,散居各地。萬歷壹年間,高玉的曾祖父慕春公從丁莊起建永豐鎮(今黃橋鎮),教堂結構壹脈相承(比喻繼承祖業)。”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丁文江的祖先是在他們遷到泰興之後才遷到丁莊的,到了明朝萬歷年間才從丁莊遷到黃橋。萬歷始於1573,止於1620。也就是說,距離丁文江的祖先遷入黃橋已經過去了400年。我們曾經采訪過丁文江90歲的叔叔丁善韶。當我們告訴他這段歷史時,他恍然大悟:“真奇怪,我小時候也常和父親壹起去丁莊祭祖。原來丁祖上在。”
至於石鼎何時遷入丁莊,譜上沒有記載。只是考《萬興通譜》雲:本名丁,其後人以字為氏。從濟陽望出去,石鼎的源頭就在這裏。”這告訴我們,齊太公(即姜太公)是石鼎最古老的祖先,其縣位於濟陽。但那是很久以前了。石鼎在元代直接從山東遷到泰興,或先遷到其他地方,再遷到泰興的丁莊。譜裏沒有記錄。但丁家的後人是壹致的,丁家是從蘇州長門遷過來的。臺大歷史系的丁煌教授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暫且不說。
第三,石鼎的世系和丁文江的世代。
從《石鼎族譜》的族譜表中可以看出的世系,懷關公是第壹個遷居泰興的始祖,第二個始祖是道行、道會、道贊,第三個始祖是,第四個始祖是石城,第五個始祖是,第六個始祖是絲芝,第七個始祖是鐸、平、宣、萬,第八個始祖是,第九個始祖是。
《石鼎家譜》記載:“文君次子紅旗,生於萬歷貴由七月二十七日,卒於順治沈嘉八月二十日。”同治十三年(1874),十九世石鼎孫繼宗在《枝序》中作了介紹:“敬公,隨十祖。據說景懷公生了三個兒子:常思春公,次子穆春公,次子富春公。三公出生在丁莊,有很強的傾向性,卓卓在我們家很牢固。後來四春、沐春遷到莊西北永豐鎮,只有富春在此居住,即繼十壹世祖。”從這段話我們也可以知道,富春公壹直居住在丁莊,並沒有遷到黃橋(多年以後,富春公的後代也遷到了黃橋)。丁文江肯定不是復春宮之後,那麽丁文江是復春宮還是復春宮呢?雖然丁文江的同輩(黃橋還有很多人活著,但年代相差很大)及其後代都自稱是松茂堂人,但我們還是不放心。我們查《綠野堂譜》,沒有記載,但是有壹個四春宮的世系表,從四春宮壹直到十八世紀,沒有丁文江高祖春(十七世紀)和曾祖父仁青(十八世紀)的名字,可以用排除法推斷。至於為什麽沒有穆春宮家譜表,當時不清楚,或者說松茂堂是否要另造家譜,不得而知。以後只有找到松茂堂的家譜,才能揭開這個秘密。
這裏我要指出的是,臺灣省省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劉、於1991年出版的《丁先生訪談錄(丁是丁文江之父紀安的堂弟)》壹書存在壹些錯誤。書中曾列有壹份丁世系表,現抄錄如下:
地質歷史系列
丁還專門為丁文江的高祖喬念功列了壹個單子:
地質歷史系列
將這兩張表與《石鼎族譜》和《開散方誌書》等史料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它至少存在這些問題:
(1)景懷公壹生居住在丁莊,並未遷入黃橋,故不應視為黃橋石鼎後裔的始祖。
(2)景懷公的第三子富春公,也住在丁莊。司春公、慕春公遷黃橋,丁、丁文江都是慕春公之後。在第壹個表中,梅婷先生把富春宮當作第二個祖先,弄錯了他的祖先。
(3)壹般來說,壹個姓氏的世系要從遷入縣城的第壹代算起。就石鼎而言,應該從第壹代懷管公遷居丁莊算起。懷關公為第壹代,後遷黃橋,後為丁莊。慕春公應該是石鼎XI,丁文江的高祖喬念公和十六世曾念應該是同輩,也應該是十六世。丁文江的高祖丁純應該是十七。
丁純本人就是這麽排的。雖然是松茂堂的壹員,但道光五年(1825)編《綠野堂譜》時,丁純被邀請為共同導演。這是家譜第壹卷的扉頁上寫的:
道光五年重建族譜宗譜
地質歷史系列
丁純還參與了《十四家出遊規》的編撰,署名是十六世孫增年、十七世孫榮、十七世孫淳、十七世孫德華。按照這種安排,丁文江應該是石鼎的第21個孫子,而不是第12個孫子。丁先生對的安排是不妥當的,他已經失去了九代祖宗。
(4)先生驅逐的喬南公後裔中,長子春、次子桂基本正確,三子凱除了凱本身以外,其他都是錯誤的,所列人名都是綠野堂的後裔。根據後人和丁涯先生收藏的《凱三室宗譜》,此欄應補正如下:
地質歷史系列
第四,石鼎祖先的榮耀
在張父所寫的序中,有壹段話:“石鼎自籍貫(今泰興市)延序久,近代多子弟寫詩書,改名節,為官……”可見石鼎壹直是書香門第,功名官員眾多。出生於龔升的曾念用壹組排比句總結了石鼎祖上的六大亮點:
“吾石鼎自慕春紅,興縣為孝,鄉飲重也;粟解饑,義問趙也;雷只是壹家,五代不同;去中國觀光,讀新東西;白周亞傑,蔡也;號令震天,英人趨之。”也就是說,自沐春宮以來,丁氏宗族成員壹直尊德孝,受到村裏的尊重。饑荒年捐糧救災,正義行為已昭然若揭;家庭和睦,五代同堂,其樂融融;成績突出,被選去京都觀光;女子丈夫死後,守貞不再婚,其事跡記載於縣誌;讀書的人學習成績優異,名聲在外,產生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以上是對遠祖的大致介紹,丁文江高祖喬念的情況在龔時代以下。光緒十三年(1887)《泰興縣誌》有更具體的記載,現摘抄,稍加註釋,第二次抄錄:
喬念(丁文江的高祖)被稱為南友、南僑。郭子勝。甘隆中,長父(祖父)邵宗,失巨賑災,得優秀獎。最近20年,鄰近的城市被洪水淹沒,麋鹿被流放。喬和他的兄弟介紹了國際年,並幫助救濟。平日救死扶傷,做各種善事。面對它,我要求子春做壹個義村來養家。
香椿(丁文江的曾祖父)是壹個古老的園林。援例衛守備(負責運糧的官員),衛,調到綿陽。楚中軍戶分家,親觀編,統治者已定。每次建訴訟都白研究鏑,眾口壹詞。讓袁起來,母親就要生病了。
桂(丁文江的第二曾祖父),字西陵,喬念中人。郭子勝。李全是衢州的法官,臺州的同治。臺灣濱海,私商交賊。懲罰別人特別是廣西的人,就要被別人懲罰,這樣才能操別的生意。李習安說:“當海水泛濫時,沒有房子,人和動物都會死亡,人們會對他們進行調查並提供救濟。起初,發生了火災,池塘工人被毀,但官方沒有報告。官方去廣西調查。不方便的人餵巨款,凡爾納居然也聽到了。林則徐省長說:風平浪靜,回味無窮。人平靜壹年多,就會長壽。後果就老了。
此外,丁文江的兩位曾祖父被授予陪審團。壹個是明壽(梅婷的父親),他在光緒三年(1877)被授予陪審團,並在江蘇睢寧縣擔任神諭。壹個是易茗,字石符。光緒五年(1879)舉人。與民國初年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字石)同列。丁第50,韓俊第96。
丁文江還有壹個叔叔,曹,出身秀才,嘗讀《孝經》。嚴大爺夫婦經常從蘇州來黃橋丁家,似乎對文江的學習有影響。另壹個說丁文江在他叔叔手下學了壹年。
這裏要補充壹點,丁文江的高祖春雖然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但據說曾經做過壹件完全錯誤的事情。道光十九年(1839),泰興先旱後澇,莊稼絕收。佃戶向他借糧為生,知縣李真也外出,但他堅決拒絕。結果激起民憤,王順年、殷等領導農民暴動,洗劫丁家全部糧倉,毀壞部分房屋。這件事當然不會記載在縣誌裏,但道光19年水災是事實,丁家被洗劫也是事實。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兩句話:“二月1200花生,三月12搶大香椿。”光緒年間,有人編了壹部歌詠書《劫的故事》,描述了這件事的過程。書中有4000句,以七句為主,中間有交叉句,泰興方言中的俚語詞很多都很好理解。這本書在江蘇省中部廣為流傳,作者至今還保留著這本書的手稿。但據筆者考證,書中虛構成分很重,有很多不實之詞。
五、石鼎的家族企業。
石鼎在遷居黃橋之前是壹個貴族家庭,但他的全盛時期是在丁文江的曾祖父丁純手中。丁純做了多年的五品官,負責糧食運輸,供應京城或支援軍需,了解全國各地的糧食差價。他的舅舅順年開米店比較早,於是丁純三兄弟相繼做起了糧食生意,賺了不少錢。丁純的米店在大宅東側,五間屋前,門牌號是丁萬昌。二哥丁貴的店號是丁,三哥的店號是丁。後來,人們紛紛開米店,他家住的巷子就叫米香,壹直傳承至今。有壹首膾炙人口的歌本描述當時黃橋市場的繁榮,說“布巷都是賣布的,米香家家稱米……”,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米香的熱鬧景象。
丁純致富後,廣買土地,廣買房屋,單房100多,屋後有內花園,面積500㎡。宅邸左側有壹個外花園,名為東山別墅,占地5400m2。土地產量未知。但據光緒年間《泰興縣誌》記載,道光十二年(1832)建石鼎亦莊時,丁純“只捐兩處房產成立莊善宗族”,首次捐1056。93畝土地,75間市場房(用於開店或居住)。第二次捐贈包括土地314.35畝,房屋24間,土地13765438畝,房屋99間。他就捐了這麽多,可想而知他有多少財產。據梅婷先生估計,土地在5000至10000畝之間,據信丁純曾向皇帝申報過百萬。
丁家之富,從兩條巷子的命名也可見壹斑。壹般來說,街道和小巷都屬於公共所有,但這兩條小巷是私人小巷,因為它們原本在石鼎的住宅區。這兩條小巷,壹條叫“萬昌巷”,在石鼎公館與米甸、外花園之間,因米甸人丁萬昌而得名;另壹個叫“秩兩室巷”,在房子的右邊。這條巷子的居民原本是丁文江的第二高祖先的後代。銀念二字,故名“秩二房巷”。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居民的變化,這裏成了壹條公共胡同,但兩條胡同的名字依然保留。此外,丁家還有壹座家廟,名為春陽宮,位於米香巷和地巷的交界處。廟內有三間房屋,坐北朝南,供奉呂純陽塑像。新中國成立後,偶像被拆除,廟院改為民居。現在是私立幼兒園。
黃橋人對丁家富有壹種說法。都說丁家生在龍地,迷巷是龍身。南有米巷、馬巷、北巷、地巷兩側五巷,北有秩二坊巷、萬昌巷。這五道是龍爪。在米香的東端有壹個大池塘,池塘裏有壹個很大的圓丘。當地人叫它轉水碼頭,上面種著雜色的樹。這是壹顆龍珠。黃橋人說丁家占著這樣壹個五爪金龍繡球的寶庫。怎麽會不發達,不可及?當然,這只是傳說,但幾條巷子和池塘還在,只是那個土堆在文革中被扒掉了。他們聽說土堆裏藏著財寶,組織人力挖掘,但壹無所獲。
註:南宋時石鼎遷至泰興的說法是可信的。在中國歷史上,由於戰爭或自然災害發生過三次人口遷移。第壹次是西晉匈奴入侵,大批胡人南下。第二次是南宋時期(1127 ~ 1276)。華北各地都被金人統治,南宋政府遷都臨安(今杭州)。第三次,女真人遷入黃河流域,大量原黃河流域的漢人被迫再次遷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在這次大移民中,石鼎有可能遷到了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