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門都有內外兩道門,外面是從城頂降下的“千斤閘”,有堅固的防禦作用;裏面有兩扇木頭和鐵做的門。平時,行人、汽車、馬匹都從城門的洞裏穿過。
城墻四周有13門,東有朝陽門,南有聚寶、同濟、正陽(即廣化門),西有三山、石城、梁青、定淮、宜豐門,北有太平門、廁神、金川、中福門。
正陽門(光華門)是南京城墻的十三個內門,是首都的正門。內外有復合甕,這在中國城墻建設史上是獨創的。
通濟門是南京城墻十三座內門中最大的壹座。是幸運船(魚腹)內甕門。其內部結構極其復雜,其造型在國內獨壹無二。它有壹座塔,兩條住宅區的街道和人行道,三個甕門,四個門和壹些甕洞。骨灰盒周長約690米,立面寬度約90米,均為石材。
聚寶門(中華門)是南京城墻內城十三門中的城堡式大門,規模僅次於通濟門。這是首都的南大門。中華門城堡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復雜的古堡和要塞甕。
三山門(水西門)僅次於聚寶門(今中華門),與同濟門略有相似。有三個內缸和四個門,每兩堵墻之間有缸。內罐為船形或魚腹形,用於駐軍防禦。
石城門(又名漢西門)坐東、坐西,由兩個甕城和三道門組成,均為拱券所建。
清涼門是明代南京內城的十三個城門,由壹個城門和壹個橢圓形的甕組成。
定淮門,位於外秦淮河東岸,是明代南京十三內城的城門,規格不詳。
壹豐門(鐘惺門)是從城北到南京的主要道路,其軍事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壹個單孔城門,上面有兩個了望塔。
中府門坐西朝東,差不多在義豐門對面,也是最近的兩個門。兩座城門以龍和鳳作為吉祥的象征。
金川門坐南向北,因古代金川門涵洞使金川河出市而得名。門外有金川橋,門旁設水閘,控制護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
與其他城門相比,廁神城門規模較小,是南京明城墻十三座內城城門中唯壹壹座左右開口的城門。它也是十三門中唯壹壹個有古外甕結構的大門,而且甕門不是對著大門,而是開在甕的東北角,所以成為十三門中最獨特的壹個大門。
太平門是南京城北的主要入口。原為單孔門,2014改建為三孔門。
朝陽門(中山門)原為單孔檢票口,1928(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修建中山大道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時,拆除朝陽門,挖下大門地基,重修壹座三孔磚門,改名中山門。翁城,古稱越城、曲城,是古代城市中依附於城門外側的附屬建築。大部分是半圓形,少數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外甕城門朝向不同,形成相對獨立的設施守衛城門。翁城是中國古代冷兵器時代長期戰爭實踐的產物,是中國古城墻建設工程的壹大發展,也是守衛城門的成熟建築設施。南京城墻內甕是對中國傳統甕建築舊體制的背離,它大膽地將理論上的甕內甕的設想付諸實踐,並有了很大的發展和創新。所以,內甕城的形狀,最早是由明初的南京城墻創造的。因為內甕位於城門內側,所以可以設置甕洞(即藏兵的洞穴),把城門防禦中明顯薄弱的部分變成防禦作戰中的支撐點,這是外甕做不到的。
13門中,朝陽門、神策門各有壹個骨灰盒,石城門有兩個骨灰盒,聚寶、同濟、三山門各有三個骨灰盒。13門中,保留至今的有聚寶門、石城門、廁神門、梁青門四座。
光華門,原名正陽門,是京城的正門,裏外有壹個復合甕,在國內城墻建築史上是獨創的。
通濟門是南京十三座內城門中最大的壹座,是壹座吉祥的船形(魚腹形)內甕城門。與聚寶門(中華門)、三山門(水西門)為最高規格的三座內甕城門。
聚寶門(現稱中華門)是現存最大的城門,規模最大,東西長118.57米,南北長128米。在城的頂端,有壹座原始的木質瞭望塔,大門配有鐵門和木門。鐵門緊閉,用鉸鏈啟動。骨灰盒兩側有馬道,主城內部上下兩層及骨灰盒兩側有27個隱藏的士兵洞穴。外輪廓城略圓,周長60公裏,多為土造,現已辟為明外百裏風光帶。在南京城墻下,在河流的入口、出口和排泄處,都設置了水閘、水閘或涵洞。秦淮河的出入口分為東、西兩個水閘。東水關至今還保留著,裏外兩個城門,中間壹個鐵柵欄門,城門有三個拱門,每個拱門有11個拱門,有效地分解了城墻的重力。
玄武湖、前湖、琵琶湖、秦淮河出入口都有涵洞。閘門壹般用銅或鐵制作,方形,五孔,邊長約125 cm,內接銅或鐵涵管,直徑約95 cm。大門也裝有銅或鐵柵欄。
南京有兩個水閘,連接內秦淮和外秦淮。東水門和西水門分別位於十裏秦淮的兩端,被稱為龍頭和龍尾。1953西水關不幸被拆,只剩下東水關。東水關和西水關都是600多年前高超水利設計技術的代表。它們是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時進行的兩大水利工程,進行了主城建設和水系重建。
東水關
東水關位於南京城東南部,龍蟠中路通濟門橋西側,是秦淮河進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城墻唯壹的船閘入口。所以,東水關自然成了十裏秦淮的龍頭。東水頭,原名上水門,建於楊武諸城。932年(太和四年,楊武),金陵知府徐誌摩下令擴建金陵城,金陵城成為壹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譽的大城市。東水關就是在這次擴建中建成的。
六朝時期,東水關是通往浙江和蘇州的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商人都聚集在東水關做生意。東水關雖已失去昔日的繁華和往日的喧囂,卻以其雄偉的氣勢屹立在秦淮河東端十裏之內。今天的東水關遺址主要建於明代。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為了控制秦淮河的水位,經過精心設置,把東水關變成了月牙洞,水關三層,每層十壹券,* * *三十三券,下層十壹券,上中層二十二券,供藏兵屯糧。現在它仍然存在。
明朝為了鞏固王朝,繁榮經濟,在通濟門到南京城的主幹道上修建了壹座橋。因地處中外秦淮河交匯處,朱元璋將其命名為九龍橋,以鎖住明朝的風水,希望用龍的神奇力量來遏制南京的風水,從而使明朝的宏偉基業永遠代代相傳。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都是從九龍橋進入南京。
2001修復東水關時,保留了九龍橋的基礎,從橋面上重新鋪了壹大塊青石,橋兩側設置了80道蓮花彩雲石刻欄桿。橋兩端安裝了四個雕花石鼓,全橋用了近4000噸石料,橋基絲毫不動,可見古人精湛的造橋技術。
西水管
因為拆了很久,南京西水關不如偏遠的對口東水關有名。西水關位於水西門南側,背靠城墻上下兩層。它發揮著水利和國防兩大功能,功能設計非常精準。依靠古人的這種地下排水系統,暴雨不容易造成路面積水。明朝遷都北京後,仿照南京地下水系的清淤系統重建。所以北京每次下大雨,故宮壹般不會積水,因為它有很好的地下排水系統,這也是當時西水關、東水關等水利工程發揮的重要作用。
據《古力秦淮地名源流》考證,西水關在五代南唐時稱為下水門,明代建城時改為西水關,並設燕嶽洞。清代在下浮橋和燕嶽洞之間有壹個銀泰洞,又稱雲臺洞。1935,西水關泄洪閘建於雲臺洞舊址。建國後仍是小型防洪排澇設施。可見歷史上西水關對保護南京免受水患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防洪排澇,西水關在軍事、政治、經濟領域也有很大建樹。據說當時修建西水關有壹些“小機關”:西水關有兩個城門,壹座橋,壹個藏兵洞。壹個城門在城墻裏面,另壹個城門在內秦淮河的出水口。城墻下有壹條多孔的拱券進水隧道,用石頭封住,防止敵人的“水鬼”潛入城內。城墻堆在兩個城門之間。
東水關和西水關的建築布局基本相同,相互呼應。自六朝以來,夾在中間的水道就是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文人雲集,儒學興盛,最終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十裏秦淮”。雖然東水關和西水關的建築結構是壹樣的,但是六朝以後,西水關的繁華熱鬧遠非當時的東水關所能及,與現在的情況相悖。
西水關是內秦淮河的出海口,與長江相連,有碼頭。可以算是南京“進出口”的咽喉,也是當時南京最繁忙的物資集散地。除了貨物,外地人要想從水路進入南京,必須從西水關下船,然後通過水西門進入市區。碼頭上也有檢查站,想下船的必須出示證件才能進城。這大概和洪武時期發生的“間諜案”有關,因為當時商業發達,很多外國人會到中國來。這期間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後,進出口管理更嚴格了。西水關的繁榮也可以用考古發現來證明。20世紀80年代末,西水關出土了壹批六朝、隋唐、宋、明清時期的文物。
南京明城墻周圍的護城河(只有太平門以東的城墻外側沒有修建)是南京明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
護城河的水源來自秦淮河、清溪河、金川河、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它是在城墻外疏浚挖掘河道,將河道引入城內而形成的。護城河寬闊的水面映襯著高大堅固的南京城墻,讓入侵的敵人望而生畏。
城墻現有護城河長31.159 km,城墻與護城河距離最寬處334米,最窄處9米。其實“藏兵洞”是壹個內端封閉的磚券門,戰時可用於士兵休息和存放軍用物資。
聚寶門(中華門)最南邊的墻有兩層***13,左右墻下部有七層,壹共27層。每個洞穴可以容納100多名士兵,* * *可以隱藏3000多名士兵。這種設施在中國古代其他大城市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