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榮縣就有著彪悍的民風和俠義的作風。是將軍也不奇怪。
民國時期,容縣重視教育,黃提出的省立容縣中學是當時廣西為數不多的省立中學之壹。容縣的馬曉軍(中將)向盧榮廷提出的廣西陸軍模範營(類似軍校),並任營長,是新桂系軍官的搖籃。
榮縣的黃等將士,在打敗舊桂、統壹廣西、北伐(當時有壹支新桂的軍隊(北伐第七軍)稱為“鋼鐵軍”)和抗日戰爭中表現得非常勇敢,新桂四巨頭占了兩席。在抗日戰爭的戰役中,如上海泗行倉庫之戰、山海關之戰、臺兒莊之戰、桂林之戰、昆侖關之戰等,新桂系榮縣官兵都是主力,所以榮縣將領多是有原因的。
另外,容縣多山,人口稀少。讀書、參軍是榮縣人爭取“出人頭地”的主要路徑。在社會大變革的時候,很多人抓住了歷史機遇,“改變了人生”。壹個典型的例子是韋雲淞,他出身貧寒。17歲時,獨自走了800裏到桂林報考軍校,後來當了軍長、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