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來,僰人壹直在發展壯大,成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領袖。但僰人按滇黔川三界的咽喉來說,並不是壹個容易馴服的人群,所以壹直是中央政府的壹個心病。明朝建國後,政府為了加強在西南地區的統治,開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是萬歷初年,中央政府強行廢除了這裏的蠻族土司制度,代之以漢族大臣,最終使緊張的對抗變成了對明政府的戰爭。
站在陡峭的懸崖下,仰望殘存的棺堆,無數的樁孔,棺蓋,懸崖上的巖石,讓人想到歷史上被稱為渤海國的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把自己的歷史交給了高燕,壹下子沈入了歷史的長河,消失在那壹堆舊報紙中,只留下了這種奇特的埋葬制度和許多悲壯感人的民間故事,供人們沈思、感悟、遐想。歷史上這個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是怎樣的人?我們從零散的史料中,從馬塘壩壹些懸棺的清理發掘中,從懸崖峭壁上的巖畫中,從敘利亞南部地區流傳的眾多民間傳說中,捕捉到了他們的壹些“影子”。歷史上的“僰人”是壹個歷史悠久、驍勇善戰的民族。從西周到明朝萬歷元年(約公元前65438年+公元6066年+65438年+0573年),他們生活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他們參加了周武王攻克的牧野之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被命名為“侯波”,並在今天的宜賓建立了“侯波國”。這是秦漢以後的史料中經常描述的。《鞏縣誌》(舊誌)說:“為西南之地之奴,秦滅家,伯人居此,謚號伯國。”
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博人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為民族的自由和平等,付出了許多艱辛和沈重的代價。自明朝建立以來的二百年間,朱明王朝發動了十二次反封建運動。在前十次血灑的鎮壓中,因為勇敢無畏,敢於犧牲。盡管他們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他們還是打敗了朱明王朝十次。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敘利亞南部的博人舉旗反抗士紳的暴政和政府征收的苛稅。太守王浩派太守芮城領兵討伐。周鴻祎是侍從,建議按九姓設大副。芮城把這個建議呈給王皓,並派人到渤人村落宣布任命官員和鑄印。不料王皓突然從成都趕到敘利亞,用鄉紳羅誌強加給博人的“罪名”,戴上“別有野心”的帽子,殺死了在敘利亞待命的270多名牧民,引起博人震怒,決心報仇。於是,他們到貴州總兵府假裝投降,他們都命令石鼎等人沖出去迎接他們。博人處處遭到伏擊,五千多名官兵喪生。王浩聽說,急忙連夜逃跑,官兵們跟著王浩逃跑時迷了路,無數人跌入山谷。也讓駐守金鵝池的貴州兵和駐守榮縣(今興文舊縣)的四川兵膽戰心驚,不敢出門。在河南岸,仡佬族順流而下,到達江安、納溪、合江。他們就像走在無人區,像壹根斷了的竹子,逼得官兵們退到了江北。王浩不敢往南停車。成化三年(公元1468年),渤人不堪苛捐雜稅,十官貪婪暴虐,舉旗造反。朱明朝以襄陽金為連長,太監為監,兵部侍郎為軍務提督,三省官兵18萬人。這場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四年多。由於博人英勇頑強的抵抗,官兵們只攻下了大壩,卻不敢進攻九思天險。
萬歷元年(1573),四川巡撫曾救過我省,以劉閑為統帥,郭成、張寒等12人為偏將,動員十朝漢軍14萬官兵對博人“飛入剿”。在這場殊死的血戰中,也表現出了英勇善戰、不怕死傷的頑強精神。
雲南博銀——用純凈代替高貴
關於這次戰役的民間傳說很多,其中《將軍墳》中描述,將軍連長郭成的兒子郭凱當上了北路第壹宮,壹路放火燒寨,攻占了都寧驛(今珙縣商洛鎮)、羅星渡,在涪江場駐軍,揚言十天內拿下路博。官兵先避山。駐紮在營地的步兵沿著蟹溪披荊斬棘,奇襲樊呂溝。沒想到還沒到“石舟”(懸棺景點之壹),就被哈幺妹的滾石打了回去。官兵圍著“樹幹擰水”打何家巖皇城頭,被哈幺妹的“引敵深入”“斬首斷尾,斷其心”重創。他們被打得潰不成軍,大部分死傷。郭凱自己也只能“撓鍋抽臉”狼狽逃脫。堂堂中國排頭兵,壹條毛巾抱著幾萬兵,被這丫頭壹次次打敗,真是徹底抹黑的恥辱。絕望中,郭凱白天大張旗鼓地撤出了他的部隊,晚上殺了壹個馬槍騎兵,抄近路進攻了帝都。那天晚上,他帶領他的人進入壹個峽谷。這個山溝被兩座山夾在中間,中間有壹條小路,山上長滿了荊棘和灌木。官兵們在山溝裏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後面的隊伍還在山溝外面。這時,突然聽到兩邊巖石上銅鼓如雷的聲音,喊聲震天。先是滾石墜落,然後是成千上萬的男女士兵從天而降。天又黑又暗,溝又窄又滑。官兵亂成壹團,人撞馬,死傷過半。哈腰妹妹壹身素白長裙,手持梨花槍,胯騎怪獸“獅馬”,精神抖擻。郭凱壹急,舉斧招展,從哈腰妹妹身邊溜開,打馬逃走。哈麽妹跟著刁;放棄,追到瓦窯灘,壹條大河橫亙在眼前。郭凱稍微猶豫了壹下,但是哈腰的姐姐立即上前用劍砍下了他的頭。哈幺妹擊退了從北路進攻的官兵,收復了都寧驛和羅星渡,占領了包兒山和包炳山,切斷了官兵的糧食供應,將官兵趕出蠻門,並派兵鎮守關隘、毛壩寨等要塞。
明朝國子監官員任晗也在《平滿碑》壹書中寫道:...九思城將在秋天和七月被攻陷。該城位於夜郎西部,兩座小城墻相對而立。巖陡四十裏,三王墻死,控萬弦。王身強體壯,懂軍事,慣於攻戰……”屢戰屢敗,官兵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壹個十破百的策略:
1.編織,列表,渲染都是強加給博人的。
2.起用有罪的大臣,鼓勵贖罪,賠罪。
3.獎勵軍中第壹,鼓勵死刑犯立功受獎;
4.利用風險打入軍隊。
5.疏遠誘惑,用大量金錢收買願望,分化瓦解,使人民內亂。
6.切斷糧道,不封官不準圍。
7.借征兵之力,招募敢死之人,獎勵爭強好勝之人;
8.疏浚屯、木爾坦,壹為糧槽,二為軍務水路通道;
9.循序漸進,清剿外圍,穩步推進,縮小範圍,集中兵力,分五路進犯九絲;
10.乘博人風俗,乘其不備,出其不意地進攻:
11.窮追猛打,斬草除根,不留怨言。
按照既定計劃,他們不顧重大傷亡,於萬歷元年五月攻破淩霄城,晚上攻破都督寨,七八月攻破黃岐,九月九日攻破上寨、朱珠村、雞冠嶺、九思城。最終渤人寡不敵眾,六十余寨被另壹方攻破,三十六寨的莊主被俘,四千余人被斬首,官兵擴地四百余裏,得諸葛銅鼓九十面。後來在搜索中,國王俘虜並殺死了1000多人,真正達到了“鋤草除根”的目的那不算。為了防止逃跑的博人卷土重來,在“平博”之後,他們曾經救過我們的命。上書朝廷,制定實施《平滿善後十件事》:
1.那名士兵道:
2.無官方:
3.建造城墻:
4.動起來準備;
5.管理區域:
6.短暫的傷害,
7.民兵:
8.通路;
9.成立壹個社團:
10.對窮人的同情
平滿碑(圖)博人的歷史到此結束。
於是,歷史上壹個強大的民族從此消失了。幸存的博人能藏在哪裏?誰敢承認自己的族群屬於它?在民間傳說中,有“甲”變“何”的說法:這樣壹來,就有了“假苗”——即“原僰人居住的地方的苗人,不是民族,實際上是僰人。”於是在敘利亞南部的六郡,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從此沒有了博人的蹤影!壹個民族的滅亡是壹場歷史悲劇。作為曾經稱霸祖國西南的強大民族,已經走過了2500多年,卻在400多年前突然從這片他們賴以生存繁衍的熱土上消失了!這能不引起多少困惑、猜疑和悲傷?在那些血流成河的日子裏,在壹次又壹次以弱勝強、與邪惡作鬥爭的激烈戰鬥中,那種英勇無畏、堅忍不拔、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不能不讓人產生許多敬佩、欽佩、震撼和感慨。
雖然“僰人”已經滅絕,但作為壹個在歷史上為西南開發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民族,中國的歷史將永遠保留他們的位置。隨著民族文化的蓬勃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隨著“懸棺之謎”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博文化旅遊的快速發展,“博人懸棺”的歷史價值逐漸顯現。
珙縣位於川滇黔三省毗鄰地區,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目前已發現懸棺41具,其中懸棺288具。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數量最多。懸棺俗稱“懸石”。即把棺材放在幾十米高的懸崖上,是古代川南仡佬族的葬制。早在戰國時期,僰人就聚居在宜賓地區,先後建立了國和僰人道郡。由於其勇猛,歷代統治者都不允許。它們生活在野生的荊棘叢中,有“穿荊棘斬”的美稱。在明代,僰人被稱為“張度族”。宗申元年(1573),四川巡撫曾、率14萬大軍剿滅。當時“前軍引火把燒城中千余寨,火光滿天...成千上萬的人去了懸崖谷...而獨掌蠻則全毀(《興文縣誌》)。
但據民間傳說,僰人並未被殺,當地何氏為僰人後裔。也有人說,這位祖先原名叫“阿”,因躲避現王朝的鎮壓而改名為“何”。明朝時,渤海國的首領A王在渤海國的首都九思被殺。曾有人在當地拜訪壹位何姓老人,說他的祖先何大寧與酋長阿達、阿二原是壹家,後來在壹位姓何的將軍手下參軍,改名何。在珙縣,曾經有壹句名言“後山有可可(彜族),有範,有何家瓜”。至於仡佬族為何有懸棺下葬的習俗,《鞏縣誌》記載:“相傳有洛尹,又因仡佬族嘗其祖,教懸於山石,後代高。所以爭取高巖石得到幸運。”也有人說諸葛亮就是用這種方法來消耗博人的力量。
三國時,諸葛亮南征,途經陸路時受阻。他看到天上的旱地,就讓人報了。幹旱是因為伯祖墓風水不好。如果把棺材搬到懸崖上,來年會有好收成。博人信以為真,棄戰而走,忙著遷墳。諸葛亮趁機離開。沒想到第二年,莊稼豐收,人畜繁盛。於是,懸棺代代相傳。但在刀耕火種的時代,如何把懸棺放在懸崖上,眾說紛紜。都說打井是路,放了棺材之後就毀了路;都說懸崖要先埋土,再去土;據說懸崖頂上放了繩子;有人說要造壹個馬車框架。到底怎麽樣,還是不能理解。
仡佬族的懸棺主要集中在珙縣的馬塘壩和蘇麻灣,約有200具懸棺。放置方法,如水平鉆孔;有嵌有木樁的鉆孔,棺材橫放在木樁上;也有幾種並列或堆疊的。棺材像船,頭大尾小,多為整株楠木。在吊棺葬地周圍,有許多仡佬族的巖畫。畫面和色彩清晰可辨,多為沙繪。都采用原始的平面繪畫技法,線條粗獷,形象生動,題材多樣。它的功能,或作為部落象征,或作為安慰死者,反映了擡棺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博人懸棺」有哪些千古之謎?總結起來,主要有六大謎團,分別是家族、年代、為何進行這種葬俗、是否有進行這種葬俗的人的後代、如何將重達千斤的棺材放在幹燥的懸崖上、在懸棺周圍畫巖畫的目的和巖畫的意義等等。
首先,家庭
關於懸棺葬的宗族,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從學術角度來看,主要有四種類型:
(1)川南誌中的僰人和當地居民都認為珙縣懸棺是“僰人”的葬俗,壹直稱之為“僰人懸棺”。因鞏縣曾是“博人”聚居地,故稱“博道”,乾隆《鞏縣誌》中記載,棺巖治西南九十裏。以前,博的酋長在崖端刻上石櫟釘,放在棺木上,崖高100米。
(2)1974四川省博物館中的仆役,在馬塘壩鄧家巖、白馬洞取下十具懸棺進行清理發掘,發現七具屍體上頜側牙被打掉,史書記載仆役有打牙的習俗,所以有人認為是仆役。但由於當時清理發掘的另外三具屍體沒有牙齒,這種說法也受到質疑,很難成為結論。
(3)經部分同宗人士考證,四川壹直是濮人的重要聚居地,亳人即濮人,即魏晉及其後繼者。因為這裏的壹些人生活在,後來他們被稱為人,所以他們認為伯和他的家人有不同的名字。
(四)不是特定的民族還有壹種觀點認為,懸棺葬不可能是特定的民族或其後裔,因為懸棺葬作為壹種類似的文化現象,可以是幾個不同民族在相似的社會發展階段和自然地理環境下獨立發展起來的,也可以是由於文化交流而在不同民族之間傳播的。
在各種爭議無定論的時候,人們尊重當地習俗,按照既定的原則,將鞏縣懸棺稱為“博人懸棺”。
二、為什麽仡佬族要把棺材掛在高高的巖石上?
為什麽仡佬族要把棺材放在絕壁上?學術界有五種理論:
(1)貴祖說太陽徽巖畫是博人對貴祖的圖騰崇拜和懸棺的象征。
(2)最高孝道說的是百姓把祖先的棺材放在懸崖上,最高的認為是最高的孝道。
(3)保護史說祖先的屍骨掛在高山上,人畜不能侵犯。
(4)遊獵說遊獵人與山和平相處,沿河而居,生在巖石中,死在巖石中。
(5)達官顯貴明確《珙縣誌》記載仡佬族被懸巖所葬,此生高貴。
三、千斤懸棺如何鑲高巖石?
仡佬族是如何把重達幾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棺材放在離地面幾十米到壹百多米的懸崖上的?許多專家學者和遊客進行了大膽的推測,可以歸納為:掛繩說、上升位置說、綁箱說、棧道說、梯子說、地基土說、水位說等。,而且有三種人贊同。
(1)吊繩說的是埋葬地點選定後,設棺人在腰間纏上藤繩,從崖頂吊起,貼在崖壁上,自下而上打洞堆好,然後將空棺吊到選定的位置放在釘好的木樁上,再用同樣的方法吊起屍體、隨葬品和保護屍體不受侵蝕的沙子,放入棺內,最後蓋上棺蓋,完成埋葬。
(2)登高是指有人在山頂上握住藤繩的壹端,另壹端從懸崖上扔下去。首先,他們手動將其拉到預先選定的地方鉆壹個洞,然後將棺材拉到洞的頂部,然後手動將棺材堆釘在棺材洞上,然後慢慢將棺材放在棺材堆上。
(3)綁箱說是將竹木從崖底壹層壹層綁起來豎立起來,用人工將棺材沿箱框擡上來,放置在目的地。這種做法看似簡單,但如果把棺材放在腳手架上,工程量太大,而且放在腳手架上時間長了,安全性也無法保證。所以這個猜測也是勉強的。
4.妳有後代嗎?
明萬歷元年後,分布廣泛、自給自足、樂善好施的少數民族僰人,因為政府的壹次大規模鎮壓,神秘地從川南消失了,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疑問。壹般認為,壹場戰爭不應該讓壹個民族徹底滅絕,博人應該有後代。至於他們後代的去向,當地有以下幾種說法:壹是改了名字和姓氏,不敢承認自己是仡佬族,又不敢取原來的“a”,於是把“a”的姓改成了“ィ”旁邊的“何”,當地的“何”姓就是仡佬族後裔。第二種方式,博人散居在雲貴川毗鄰的大片地區,敘利亞南部的博人只是其中之壹。現在雲南橫江流域和貴州南盤江流域仍有仡佬族居住。即使在九思城失陷後,仍有許多幸存者,但由於朝廷的鎮壓,他們不敢使用“伯”這個姓氏,久而久之,他們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
動詞 (verb的縮寫)年
關於珙縣仡佬族懸棺葬的年代,由於棺木沒有經過化學檢驗,主要是根據文獻推算。從魏晉以來的記載來看,僰人在宜賓及其以南地區定居的時間似乎更早,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他們懸棺的歷史與他們定居南敘利亞的時期大體壹致,即公元前四世紀,最遲始於漢武帝建立伯道郡,終結時期應為明朝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伯人被朝廷大規模鎮壓。當然,這個推斷出來的數字不夠科學準確,所以也有爭議。
六、畫巖畫的目的和意義
分布在懸棺周圍巖壁上的仡佬族巖畫極為神奇,僅珙縣馬塘壩現存就有近400幅。這些巖畫歷經風雨而不褪色,題材和內容豐富多彩,造型生動,變化和動態豐富。有體育、狩獵、戰鬥、動物、武器、車輪、大陽徽等圖案,也有不知名的怪物和壹些不規則的幾何圖案,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關於懸棺周圍畫巖畫的目的也有各種猜測。大多數人認為,仡佬族和漢族等統治階級壹樣,重視墓中壁畫和雕刻,其目的無非是為了安慰死者,或提高死者的威望以嚇唬生者,或作為死者所屬氏族、部落的象征。巖畫有什麽意義?有人認為它反映了仡佬族和壹些喪葬的生產生活場景,如巖畫中的銅鼓圖案和許多舞蹈、遊戲類人物畫,是懸棺過程中“擊鼓魯閣,飲酒跳舞”場景的真實生動反映。也有人認為它反映了博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帶有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痕跡。但是,對於那些奇形怪狀、神秘莫測的圖案,它們所包含的意義是什麽,目前不得而知。
珙縣馬塘壩的“仡佬族繪畫”,分布廣泛,內容豐富,形象多彩,應該說是全國14個有懸棺(或巖墓)的省市中較好的。
65438-0935,曾在華西大學工作的美國學者葛專程到珙縣調研。他在《川南白墳》壹文中寫道:“另壹個讓作者大感意外的是,在離白墳很近的巖面上有許多巖畫”,並補充了幾幅巖畫。這是珙縣馬塘壩“博曼巖畫”的第壹幅復制品。葛的理由是“它們看起來不是藝術品,但可能是放棺材的人畫的。”
那麽,1946年,其他到珙縣考察“僰人懸棺”的學者還有原中央研究院的芮益夫、石鑒。在石的兩部專著《懸棺葬研究》和《四川懸棺葬》中,都有珙縣懸棺葬區的壹些細致的或雕刻的巖畫,就像漢族和其他統治階級壹樣。繪畫和雕刻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安慰死者,或者是為了擴大死者的威望,恐嚇生者;或死者所屬民族或部落的徽記。前者是人物畫,比如巖壁畫,有跳舞釣魚之類的畫面,大概是用來安慰死者的,還有躍馬戰場的戰鬥畫面,大概是為了誇耀死者威武的功績,讓生者更加尊敬他。”在他看來,“巖壁畫還有壹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反映懸棺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正是從這種宗教信仰中,逐漸形成了壹整套喪葬儀式。石先生附錄中的11巖畫,是珙縣馬塘壩“仡佬族巖畫”第二批復制品。
1974年夏,在珙縣馬塘壩仡佬族懸棺第壹次發掘清理過程中,筆者參與了仡佬族巖畫的調查,並分享了整個巖畫的臨摹工作。我和四川省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壹起,不畏艱難險阻,爬上懸崖峭壁,反復尋找馬塘壩東西兩側的20多塊巖石。任何用肉眼看不清楚的人都使用望遠鏡。因為年代久遠,很多圖片都被風雨侵蝕了,所以臨摹工作很繁重,但我們也樂在其中。經過壹番努力,先後稱之為“棺材店”、“獅子巖”、“大洞”、“九燈”、“豬圈門”、“馬莫山”、“硝洞”、“鄧家巖”、“三仙洞”。收獲會很大。這些巖畫整理出來後,很快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隨後,四川省博物館的沈中昌先生等人的作品陸續出版。“僰人巖畫”研究不斷深化。
珙縣馬塘壩的“僰人巖畫”,壹般畫在懸棺四周的巖壁和畫框上,多為紅色,少數為白色,有的色彩還算清新。繪畫采用平塗的方法。線條雖粗,但多形傳神,人物極其多變動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舞蹈、體操、雜技、武術、擊劍、騎馬、踢毽子、球類、釣魚、打獵、探險、各種動物、刀槍、車輪、日月、太極圖、各種裝飾圖案等。構圖簡潔,造型動人,壹看真的栩栩如生。
1985年1月,馬塘壩“博曼懸棺”第二次發掘清理時,通過清理現場航拍框和“九燈”崖頂附近的巖檐,糾正了10多幅地面看不到、尚未臨摹的巖畫。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無疑是中國古代博人的傑作。它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僰人的生活和戰鬥方式,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堪稱我國民族藝術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