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玉生關於《紅樓夢》的硬筆詩。
誠然,練字要講究方法和手段。但如何界定學習方法的對錯,至少目前沒有固定的標準。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中是非混雜,妳很難界定是對是錯,因為錯中有對,對中有錯是交織在壹起的。正所謂“禍福相依,禍在其中。”
圖:(東晉)王羲之小佛經
從硬筆學習的角度來說,首先從筆畫的練習結合例字的書寫來學習;從毛筆學習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從筆法開始學習。
如果有人告訴妳,學書法從筆畫開始。那麽他是對的嗎?對於硬筆來說,他說的沒錯,但是對於毛筆來說,他說的有點太超前了,因為妳連毛筆的筆法都還沒開始學,那怎麽從筆畫練起呢?
圖:王羲之的小孝女曹娥碑。
雖然因為書寫工具的不同,硬筆和毛筆的學習有差異,但是就方法而言,其他地方的學習是壹樣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所以所謂的方法也是相對的,需要從哪個角度來看。不是真的,只能在某些方面是真的,在其他方面不壹定是真的。
圖:劉大為千字草書筆字帖。
所以要從不同角度分析“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的說法,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切不可壹錘子定案。
不同意。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壹樣,所謂的方法也沒有永恒的對錯。
顏真卿和王羲之不知道方法對不對,但都成了大家。
現在市場化了,都在強調“姿態”和“專業”。其實背後就壹個字:錢。
壹代壹代,沒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教育的鍋越來越大,也在情理之中。
學習總會因人而異,有天賦,有毅力。如果妳每天都在擦拭紙上寫字,妳會寫得很好。
問題很簡單。要考駕照,要騎自行車,要苦練。要超越全紅的成龍,每天壹頭紮進浴盆;妳覺得天天打張怡寧和爺爺在小區練乒乓球可以嗎?
每個孩子的學習方法都不壹樣,妳認為的方法不壹定適合他,不要壹刀切。
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