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白魚和鯡魚的風水區別

白魚和鯡魚的風水區別

撫仙湖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雖然只有212平方公裏,但蓄水量卻達到了驚人的185億m?,占雲南九湖總庫容的60%以上。撫仙湖以其強大的蓄水能力,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淡水資源儲備,堪稱雲貴高原的“大水池”。

撫仙湖不僅水資源豐富,而且水質優良。湖水如碧玉,顏色無可挑剔。根據水質監測標準,撫仙湖水質常年被評為I類水。水體透明度5~11米,最大純凈度可達12.5米,讓湖裏的魚有了視覺感。

近日,撫仙湖水面聚集了大量魚類,當地稱之為“鯡魚陣”,壯觀的場面也驚動了央視媒體。

“鯡魚陣”的風格在航拍視頻中顯露無疑。視頻中,大量鯡魚在湖面上自由遊動,規格大小不壹,數量估計有數百條。場面相當壯觀。值得壹提的是,當地人所說的“鯡魚”並不是四大魚類中吃螺螄的鯡魚,而是湖中的原生魚類:雲南倒刺鲃,是撫仙湖的土著魚類,也是上世紀最重要的漁獲之壹。

據當地村民陳說,湖裏的鯡魚有時會聚集幾個小時,直到下午5點左右才會散去。在集會過程中,鯡魚群的反應非常敏銳,當有人靠近時,它迅速散開,消失在水中。老人還透露,“鯡魚陣”經常出現在每年的5月至9月,最大的鯡魚重達10多公斤。

那麽,“鯡魚陣”是怎麽形成的呢?為什麽這麽少見?

其實“鯡魚陣”是壹種自然現象,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

首先,“主角”雲南倒刺鲃有聚集捕食的習性,活躍期為每年的5月至8月。

其次,雲南倒刺鲃以絲狀藻類和水生植物為食,在光照條件的影響下,其食物主要分布在湖水表層和淺灘區。但每到夏季,幼魚和成魚的食量增加,為了覓食的需要,出現了羊群行為。

有網友推測,可能與繁殖或缺氧有關。其實兩者的可能性都不高。

缺氧的可能性不高,因為撫仙湖透明度5~10m,屬於營養貧乏的分層淡水湖。該湖的特點是有機質含量低,可以忽略“水呼吸”等耗氧因素,白天溶解氧充足,不缺氧。

撫仙湖也是深水湖,平均水深90多米,最深點155米。湖中土著魚類棲息地廣闊,魚密度低,耗氧量低。退壹步說,即使缺氧,浮頭的時間也應該是淩晨左右(此時水中溶解氧最低),而“鯡魚陣”出現的時間是中午和下午,與缺氧的時間明顯不符。

至於“罕見”的原因,當地居民也道出了實情:與人工捕魚有關。20世紀70年代以來,撫仙湖漁業開發程度高,野生資源衰退嚴重。近年來,通過有序的禁漁、增殖和放流,自然種群逐漸恢復,“鯡魚陣”出現的頻率增加。

大量魚群集中,至少說明撫仙湖魚類資源豐富。在1990年代的漁業調查中,撫仙湖記錄的土著魚類有25種,其中最經典的是起“鯡魚陣”作用的雲南倒刺鲃,其次是??揮動白魚

土著魚是撫仙湖的壹大特色,為湖區漁民貢獻了可觀的收益。20世紀80年代,雲南湖裏的光唇魚,?還有大量的白魚、富縣金線魚等。,是主要的捕撈對象。現在情況很尷尬,全部無法形成漁業產出。

用什麽??以白魚為例。80年代??銀魚年產量穩定在300~400噸,90年代急劇下降。根據1998的統計數據,當年僅生產白魚10.4噸,漁民和平民的收入可以用“慘淡”來形容。資源枯竭的局面還沒有扭轉。從2000年到2004年,其產量進壹步下降到0.5~1噸。曾經占據主導地位??波白魚優勢不再,老原住民陷入巨大危機。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撫仙湖外來魚類數量不斷增加,銀魚在10年內“反客為主”,大大搶占了銀魚的生態位,成為新的優勢物種。

根據漁業部門的記載,上世紀雲南省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引種活動。第壹次是在60年代,第二次是在80年代。滇池、洱海、陽宗海都是作為“處女湖”引進的。

1982年,太湖新銀魚引入星雲湖,與撫仙湖僅壹堤之隔。沒想到,這種通體透明、體長僅5~8cm的珍奇魚類,隔江進入撫仙湖,短短幾年就形成了穩定的種群。1990年至2004年,銀魚爆發式增殖,平均漁獲量1554噸,完全取代了瀕危銀魚??揮動白魚

壹方面,銀魚可以吞食湖中的魚卵和浮遊動物,爭奪它??白魚的食物資源和棲息空間;另壹方面,銀魚的釣法也讓??白魚無緣無故躺槍。根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拖網調查結果,太湖每1000g的新銀魚,湖區漁民會壹起捕撈250條??波白魚,大小只有2~4cm,明顯處於幼魚階段。

長期釣銀魚造成的??白魚的幼魚資源正在減少,種群規模正在縮小。謝天謝地,人工繁殖給了??波白魚帶來了救命稻草,其他土著魚也獲得了“劫後新生”。比如雲南滇池,滇池的金魚、銀魚已經滅絕很多年了,也是通過人工繁殖防止種群滅絕。

撫仙湖土著魚類仍處於危機之中,自然種群尚未完全恢復。應避免再次盲目引進和移植,加強生態保護,為土著魚類留下壹片凈土。

撫仙湖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明珠”,水質好,生態好,但位於撫仙湖西南部的星雲湖卻是另壹番景象:湖區因嚴重富營養化而碧綠,藍藻密度居高不下,水質常年處於劣ⅴ類和ⅴ類水平,與撫仙湖形成鮮明對比。

綜合營養指數顯示,星雲湖是壹個氮磷含量較高的營養湖泊,這與上世紀的養魚活動不無關系。為了發展漁業經濟,星雲湖在上世紀被廣泛引進,涉及四大魚類,鯉魚和銀魚,其中不少外來魚類擴散到撫仙湖。

歷史引種資料顯示,撫仙湖僅在1966年引種草魚654.38+0萬尾,此後再無其他引種活動。但在調查中,該湖的外來魚類數量不斷增加,2004年外來魚類數量已達19條。可以推斷,撫仙湖的絕大部分外來魚類應該來自星雲湖。

除了外來魚類,星雲湖的水質也對撫仙湖有潛在影響。從地形上看,星雲湖是撫仙湖的上遊湖泊,前者的水有可能成為後者的汙染源。因此,保護撫仙湖應重視星雲湖的汙水處理,優化出流分流工程,嚴格控制水流方向,警惕雨洪汙染的威脅。

撫仙湖具有重要的蓄水功能。由於其封閉性強,理論換水周期長達167年。所以壹旦湖區汙染嚴重,短時間內很難修復。

就水源而言,撫仙湖主要由降雨和徑流補給,流域內有103條河流。水質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壹是加強氮磷等汙染物的源頭控制,加強流域內河流、星雲湖等重要水域的控制,消滅劣性水體。

二是采取生物治水措施。比如增加星雲湖、撫仙湖的鰱魚、鱅魚等凈水魚的數量??釋放本地魚類,如白魚,將恢復它們的生態位。在湖濱地區,可以增加沈水植物的種植,修復和改善濕地,提高水質凈化能力。

三是加強水質監測。撫仙湖蓄水量巨大,相當於滇池的12倍,洱海的6倍。為保證水質,可在上遊河湖及湖區設置多個監測斷面,對水質進行逐日或周監測,從而形成完善的預警系統,保證壹湖清水的可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