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之初,工程技術人員短缺。詹天佑帶領僅有的兩名山海關鐵路學校畢業生,對整條道路進行了詳細勘察。長城經常充滿狂風和風沙。詹天佑冒著被大風卷入深谷的危險,和工程師們壹起,背著標桿和經緯儀,在懸崖峭壁上定點繪圖。為了找到理想的公路路線,他經常騎著小毛驢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白天翻山越嶺,晚上在外國的油燈下彎腰畫畫計算。然後我提出了施工方法,招了國內唯壹的工程技術人員來修這條路。他制定了這條路要盡快建成的政策,這樣當它盡快建成的時候,他就可以騰出手來支持其他省份經營的鐵路。
京張鐵路最難的工程是八達嶺隧道工程。為了保證鐵路提前完工,詹天佑決定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為了保證隧道的施工質量,詹天佑吃住都在現場,親自檢查每壹個洞口的線形、定位甚至直徑、距離。工作人員受到感染,希望他保重身體,多休息。詹天佑嚴肅地說:“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看著我們,我們壹定要成功!”
在挖居庸關、八達嶺兩條隧道時,詹天佑創造性地采用了兩頭挖,中間開豎井的施工方法,沒有新開山刀、水泵、通風機等困難,成功解決了問題。他在工作中創造性地運用了“折返線”原理,在山體坡度較陡的青龍橋上修建了壹段人字線,使線路在關溝內的坡度降低到3.3%以下,八達嶺隧道長度縮短到設計方案的壹半。
詹天佑還根據山區築路的特點,設計了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雄偉石拱橋,不僅節約了鋼材,而且大大降低了工程造價,實現了他的“錢少、質量好、完工快”的三大要求。1909年,京張鐵路第三段竣工,歷時四年,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節省投資28萬兩白銀以上,被當時的外國工程師視為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