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宋遼夏金元時期的建築風格有哪些?

宋遼夏金元時期的建築風格有哪些?

從唐後期開始,中國進入了長達300多年的分裂戰亂期。起初,侯亮、後唐、後金、後漢和後周王朝被取代,十個地方政府被分離。然後,中國的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建築也從唐朝的巔峰跌落。然而,由於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城市布局、建築技術和藝術方面有許多改進和突破。

宋代是中國古代建築制度的大變革時期。宋代建築規模雖普遍小於唐代,但曲線柔和,造型精美,裝飾華麗,比唐代更加美觀、華麗、多變,出現了各種復雜的廳堂、閣樓、平臺等形式。宋代建築在結構和構造上非常成熟,有非常完備的體系,掌握了裝飾與結構融為壹體的建築結構和造型技術,建築細部的裝飾趨於細致復雜。代表性建築有山西太原晉祠聖母院、福建泉州景清寺、河北正定龍興寺、浙江寧波國保寺等。它的建築特點是屋頂坡度加大,屋檐不像上壹代那麽深遠,重要建築的門窗多采用菱形隔斷扇,建築風格日趨柔和。

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為加強對宮殿、寺廟、府衙、宅邸等官方建築的管理,朝廷頒布出版了《營造法式》。這是壹本關於建築設計和施工的標準書籍,是壹本關於建築技術的完美書籍。書中總結了自古以來的建築技術經驗,制定了“以材為祖”的建築模塊化體系。作為預算和施工組織的標準,建築的工作限制和材料實例也受到嚴格限制。該書的出版反映了宋代中國古代建築在工程技術和施工管理上達到了壹個新的歷史水平。

宋朝的城市和唐朝的城市不壹樣。沒有封閉的小巷和市場,宵禁制度也被取消。宋朝都城汴梁城(今河南開封)演變為沿街開店,以線成街的布局,完全呈現出商業城市的面貌,街道狹窄,臨街商戶密集。由於人口多,建築密度大,經常發生火災,所以城市的消防系統就應運而生了,比如專門設計的看火樓,小區裏還有軍事巡邏店,內置鐵鍬和鉤子,用於防火滅火。壹旦發生火災,將派遣軍事巡邏商店在不打擾人民的情況下滅火。

遼朝時,南京建在北京的西南方,宮殿位於城的西南方。金朝在遼朝的基礎上,進壹步擴大了城市規模,建立了金中都城,以宮城為中心,與宋朝的汴梁內外三套方城制略有相似。

宋代磚石建築水平不斷提高。此時的磚石建築主要是寶塔和橋梁。浙江杭州的靈隱寺塔,河南開封的芬達,河北趙縣的永通橋,都是宋代磚石建築的典範。

在園林建設方面,宋代改變了漢唐時期大規模的真山真水的景觀風格,更註重意境的園林在這壹時期開始興起,規模大大縮小。花園以風景和亭臺樓閣為主。此時假山的材料和建造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宋徽宗建造的東京根月,是在平地上用大型人造假山模仿中國山川的美麗範例,也是寫意山水園林的傑作。艮嶽的主峰是壽山,屬府,向西壹直延伸到平邑山。由瀑布、溪流和池塘組成的水系。在這樣的景觀中,花草樹木植成景觀,亭臺樓閣因情而設。京城西邊的瓊和金皇家園林,的滄浪亭,司馬光的《獨生殿》也是典型之作。

在裝飾方面,這壹時期的建築大量使用可開啟的門窗,與唐、遼建築中的板門、直窗相比,不僅改變了建築的外觀,而且改善了室內的通風采光。房屋下部的須彌山和佛寺中的佛像多為石制,構圖豐富多彩,雕刻精美。柱基的形式和雕刻趨於多樣化。除圓形、方形、八角形柱外,還有瓜形柱,並大量使用石柱,柱表面常刻有各種圖案。同時擴大了室內空間,給人壹種歡快活潑的感覺。屋頂用琉璃瓦覆蓋,或者用琉璃瓦和青瓦組成修剪屋頂。彩畫和裝飾的比例、構圖、色彩都達到了壹定的藝術效果,從而給人以柔和、燦爛的印象。

在宋代,大量的建築使用油漆。由於印度佛教的影響,建築物的顏色被突出為紅色。宋代喜歡穩重、樸素、淡雅的色調,這是以儒家理性主義和禪宗哲學為基礎的社會思想造成的。

陵園建築方面,北宋的陵寢制度大體沿襲了初唐的制度,但在漢唐時期改變了提前建守陵的制度。北宋的陵墓是在皇帝死後才修建的,所有的工程都要在七個月內完成。所以宋代的墓地規模不如唐代。此外,宋代改變了唐代後妃葬於陵中不另設陵的制度,恢復了漢代的規定。皇後被單獨埋葬在陵墓的西南角,但規模較小。除了太祖莊懷的皇後潘石,沒有任何陵墓稱號。

位於珙縣的宋陵,形制為方形,坐北朝南,各陵規模和墓前石刻數量統壹。墓上建有壹座方形的三層陵墓,每個門上有壹對石獅子。從南門向北,神道兩側排列著文武大臣和各種石像。陵園的布局和唐陵壹樣,分為上宮和下宮,分別是祭祀和日常祭祀的場所。不同的是,唐代的下宮建在陵南的西邊,而宋代的建築在陵北的西邊。

宋代墓葬建築講究風水風水,流行“五音姓李”的說法,將姓氏歸於古五音,再根據聲音選定吉利的方位。比如宋朝皇帝姓趙,屬於“角”音,有利於丙仁的方位(北方以西的方位)。

10世紀初至14世紀初,中國北方各民族紛爭興起,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加速了封建化的進程。與此同時,他們憑借新興的軍事優勢,獲得了部分或全部主權,其中契丹族建立了遼國,黨項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族建立了金。這些進入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在陵寢制度中吸收了漢族的傳統文化,同時保留了許多民族特色和習俗,是中國陵寢制度史上重要的壹頁。

遼國現存的墓地有兩處,壹處是遼祖陵,位於遼祖州西部,另壹處是遼青州北部的遼青墓地。遼葬制的主要形式是石棺葬。石棺中的屍體覆蓋著壹層銅絲網,死者的衣服全是左撇子、束腰、褲裝,顯示出遼代遊牧民族馬上生活的特點。如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林動鎮的遼太祖陵,有壹條寬約70米的山口作為墓地的天然門戶,兩側懸崖峭壁,入園處是群山環抱的山谷。谷中樹木參天,清泉流淌,景色秀麗。遼太祖陵墓位於山谷西側的高地上。祖陵原有的地面建築雄偉壯觀,但在晉代時被毀。磚塊、紀念碑和石頭現在散落在墓地周圍。地下宮墻的遺跡已經露出地面,在享受廳還有壹些遺跡。還有壹個叢林溝壑裏的石頭翁仲,頭和右臂都殘缺不全,穿著箭袖窄袍,腰系腰帶,中間有雙紐結,雙手交叉,左手握著右手腕,背上拉著壹條長辮子。他表情自然,衣著光鮮。在中原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他的雕刻藝術明顯帶有契丹族的原始風格。

西夏的墓地位於寧夏銀川西部的賀蘭山腳下。有9個陵墓和70多個埋葬著貴族和英雄的墳墓。由於西夏李姓貴族與唐宋時期交往頻繁,且深受漢文化影響,陵園布局仿照宋代大型建築,強調中軸線對稱格式,以象征西夏的統治權威。墓地還體現了西夏文化特有的埋葬制度,其特點是墓底鋪設橫桿,用圓木和木板封閉道口,用隔板構築墓墻,墓前為多層寶塔式陵墓建築。此外,西夏陵還有壹些與宋陵不同的獨特風格:宋陵是方形的單城,西夏陵是長方形的重城;宋陵靈臺即墓,西夏陵靈臺的位置在墓前,並非靈臺封土的標誌,而是壹座20多米高的塔形樓閣建築。西夏陵園沒有葬陵。

西夏陵的每個陵園都是壹個獨立完整的建築群,占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角落標有角樓,自南向北有城門、亭臺、外城、石像、內城、廟宇、平臺。建築材料的大量使用,如雕龍欄桿,蓮花柱基礎,釉面動物石鉤,動物臉,滴水花和白瓷瓷磚,反映了西夏陵的宏偉和輝煌。西夏書畫院雖然推行篆書,但漢字仍然是民間和政府通用的,這也反映在陵墓制度上。比如仁宗趙仁孝的守陵碑亭遺址就有兩處。東碑亭用楷書書寫,書法蒼勁,雕刻嫻熟,西碑亭用西夏篆書書寫,展現了中原與西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交融密切的歷史事實。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最初活動於黑龍江省阿什河流域。隨著金代政治軍事勢力的南移,在中都(北京)大方山修建了壹座山陵,葬有金代所有皇帝,現存陵墓遺址17處。金陵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琉璃瓦廳堂樓閣,漢白玉石碑,高大石像錯落在松柏之間。可惜明朝以後,大方山的金陵被兵滅了。清代雖有修繕,但已非原貌,被士兵和土匪反復挖掘。現在已經成了壹片廢墟。

元朝(公元1206-1368)的中國是蒙古統治者建立的壹個龐大的軍事帝國。這壹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建築發展基本處於衰落狀態。元代的建築曾經受到外來工匠的影響,主要是北方工匠。它的建築結構大膽粗糙,藝術風格狂野不羈。

由於元朝統治者信仰宗教,尤其是藏傳佛教,此時宗教建築相當發達。從西藏到大都建造了許多喇嘛教寺廟和塔,帶來了壹些新的裝飾主題和雕塑及壁畫的新技術。過街塔是喇嘛教的另壹種建築類型,以北京的雲臺最為著名。在雲臺的券石和券洞內壁上,有天神、金翅鳥、龍和雲等藏族圖案和六種語言的經文。這些雕塑都是高浮雕,有英雄的姿態和面部表情,各種圖案有活潑跳躍的熱烈氣氛,不同於漢族的傳統風格,是元代雕塑中的優秀作品。喇嘛教的雕塑題材和技法對明清建築藝術,尤其是官式建築產生了重大影響。

蒙古人屬於遊牧部落,他們的房屋主要是活動帳篷和氈帳。隨著蒙古人的崛起,他們也開始建造帶有定居性質的都城和宮殿。在進入中原之前,蒙古人曾建有都城哈拉和森林。城市的西南部分是蒙古可汗的宮殿。後來又建了內蒙古的商都城。隨著蒙古人統壹中國,元朝統治者在金朝前都城東郊萬安宮及其景觀環境的基礎上,修建了元朝都城。大多是自唐代長安以來的又壹次規模宏大、規劃周密的都城。明清皇城的規模就是在這個時期創造的。元朝大部分地區都包含了金代的大面積景觀環境,濱水修建宮城和皇城。以宮殿中軸線為城市中軸線,形成了最接近李周考公基城市規劃理念的“左組右舍,面向市場前景”的空間格局。在皇城的北面,海子(北面的湖)的東面,設置了中心亭和中心臺,形成了整個城市的幾何中心,從而決定了大都城的平面格局。

元朝都城的宮殿分為愛宮、宮和宮。三組宮殿建築圍繞著海子和太液池,形成了優美的山水宮殿環境。皇城北面仍有大片水域,與通惠河相連,用於南北商船的聚集和交易。

元朝時,大內宮分為兩部分,前面是大明殿,是皇帝舉行即位、鄭丹等大型儀式的大殿。後面是燕春閣,是天子及其後妃居住的後宮。兩組建築都是“工字廳”。寺廟的兩邊都有附屬的大廳。宮殿裏用的是方形石柱,磨光的石頭地板,掛的是地毯或掛毯。大內宮後面有浴池、劇場等建築。宮城之後是皇家禦花園,西邊是太液池。

盛興宮有對稱花園,圍繞壹個方形水池對稱布置成十字脊廳、棕發廳、恐懼廳等。,用蒙古人喜歡的白色琉璃瓦屋頂裝飾,營造出壹種異域風情的園林景觀。蒙古人還是白人。除了在宮殿中使用白色琉璃瓦屋頂外,他們還建造了宏偉的妙應寺白塔,反映了東方宮殿的景觀,形成了元代獨特的城市景觀。

此外,元朝城市進壹步發展了各行各業的工場、商店、劇院、餐館和其他娛樂建築。

總之,宋代的建築風格雖然不再有唐代的雄壯陽剛之美,但卻營造出了符合自身時代氣質的陰柔之美,建築造型也更加多樣。遼代初期,從唐朝和五代國家掠奪了很多漢族工匠,所以其建築在風格上深受唐朝建築的影響,在細節上有壹些五代的特點,風格宏偉。宋朝興起後,遼代中後期的建築受到了宋朝建築的影響,但與宋朝的建築相比,遼代的建築是古拙和粗糙的。西夏建築同時受到西方建築和漢建築的影響,有自己的特點。金代建築是在宋代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北宋建築繁復細長的特點,裝飾更為精密細膩。比如山西應縣凈土寺的藻井,山西朔州崇福寺晉代大殿的門,都是非常精密精致的晉代裝飾。其宮殿建築大量使用黃色琉璃瓦和紅色宮墻,營造出宏偉的藝術效果,對後世同類建築影響深遠。此外,金代木結構建築的移柱減柱等擴大室內空間的結構變化也愈演愈烈。由於幅員遼闊、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的影響,元代出現了壹些新的建築類型,如喇嘛塔和盔形屋頂。漢族固有的建築形式和技法在元代也有所改變,如官式木構建築直接使用未經加工的木材,使元代建築具有獨特的潦草、直爽、豪放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