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連城的關雎山、永定土樓、梅花山、龍巖龍孔洞;
福建中部永安的桃源洞、石林石林;
福州,永泰青雲山;
閩東的太姥山、楊家溪、三都澳;
閩南的泉州、廈門、東山、龍海火山地質公園。
舉幾個例子,很多。
壹、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福建東南壹片汪洋大海,西北是武夷山,西南是博平嶺,東北是太姥山。海洋和山脈嚴重阻礙了福建與其他地方的聯系。在很長壹段歷史時期內,福建與外國鄰居相對隔絕。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隋唐以前福建的歷史發展嚴重落後於中原,並使中國不同地區的民俗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如下:
(壹)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4萬至8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福建各地都發現了距今四、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福建先民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進入宗法社會。比如生活在岷江下遊的“壇石山人”,他們是群居的,語言簡單。他們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廣泛的農耕,用石鏟、石刀、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捕魚和采集。用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可以制作相當精美的陶器,有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有公共墓地,壹般是單人葬,極少數男女合葬。男人直起四肢,女人側身屈膝,還有石器、陶器等陪葬品,可見他們有長生不老的觀念。還有拔牙的習俗,反映了原始的巫術。三四千年前,武夷山的土著已經進入銅器時代。他們習慣於水,擅長劃船和編織。在宗教信仰中,他們把海龜當作神秘的水母來崇拜。在安葬習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放在船形棺材裏,然後放在孤崖上,祈求逝者的靈魂早日升天。在古代,至少有七個土著部落居住在福建,古代文獻中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期,楚國滅了越國,壹些越人逃到福建。歷史上,這壹時期的福建原住民被稱為“閩粵”。他們喜歡在水邊生活,習慣於與水搏鬥,並善於使用船只。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不斷紋身,原始巫術盛行。《說文解字》解釋“民”字說:“民,越南東南部,蛇種。”所謂“蛇種”,是指閩越人民以蛇為祖先,反映了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長期以來,這種崇拜壹直存在於福建和越南的後裔中。比如閩侯的百姓,直到清朝末年還“自稱蛇種”,沒說什麽。他們在宮廟裏畫了壹條蛇,並定期獻祭。在船上放壹條蛇,取名“龍牧”,祈求蛇保佑船平安。如果蛇離開了船,這將是壹個不祥的征兆。在清代,福州婦女總是在發髻中佩戴蛇形銀簪,這也意味著不忘祖先。
補充原始宗教信仰的巫術,在閩越民眾中也頗為流行。福建和越南人民壹直流行紋身的習俗。《朱傳》曰:“文身之人,亦在閩外之地。”這其實是對原始巫術的“模仿”,把頭發剪掉,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來嚇跑水怪。如《說苑·石豐》說:越人“文身,艷若章,形似龍者,必避水神。”長期以來,閩越民族的後裔壹直保持著連續紋身的習俗。秦漢時期吳越名滿天下,漢武帝也信奉。他下令在宮中建立朱越廟,設置巫師,用越人的“雞蔔”來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逐漸占主導地位。
秦朝和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建立了閩中郡和閩粵州,但由於都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中華文化在福建尚未產生較大影響。西漢元豐十年(公元前110),漢武帝出兵滅閩越國。為了避免後患,他模仿秦朝將六國貴族遷到鹹陽的策略,將閩粵的貴族、官員、軍隊和部分民眾強行遷到江淮地區。《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阻,福建猛,數屢。詔令、武官皆移民於長江、淮河之間,東越空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雖然當時福建和越南的壹些人還藏身於山川湖泊之中,但由於人口銳減,原本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更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的中華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期,孫吳占有江東和福建作為後方基地,因此重視對福建的管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采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饑民為家補。”然後在福建設置建安縣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縣,再在後關設置標船船長;在霞浦建立馬文造船廠。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軍、派官員治理之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到福建,同時也有壹些士子在福建避難,從而拉開了中華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從西晉到五代,大量中原漢族人口向東南沿海遷移。隨著漢族人大量湧入福建,漢族文化在福建由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生活禮儀、過年過節、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壹些漢人與土著通婚,閩越人的壹些習俗也隨之定居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保存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發展迅速,社會相對穩定,門牙眾多。據統計,宋代嘉定時期(1208 ~ 1225),福建人口為1599215,比唐代開元時期(713 ~ 742)增加了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發達地區之列,正如詩人張壽在詩中所言:“憶往昔,越危遠國,今為東南富國。”反映福建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進步,文化也呈現出繁榮景象,教育非常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數百家書店遍布城鄉。莆田曾有“三書局兩書局”的記載(李《莆陽碧石》卷六),福州曾有“學堂不曾有空巷”的說法(梁克甲《三山錄》卷四十《地方民經二》)。因為讀書風氣濃厚,福州是“半工半讀之城”(朱穆《郁芳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有壹景(何喬媛《舒敏》(卷36)《建誌》)。由於發達的教育和繁榮的讀書風氣,福建科舉興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占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壹。宋朝有134個宰相,福建有18個宰相,全國第三。被載入宋史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首。宋代福建湧現出壹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傑出人才,包括理學大師朱、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詞、歷史學家和袁術、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儀、慢詞大師柳永、詩學理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莊等。同代人周曾自豪地宣稱:“此世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民”(《南宋故事集》卷13段稿序)。
到了宋代,福建文化在興盛的時候逐漸形成了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壹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地區之間交流較少,處於相對隔絕的狀態,為古代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原地區的許多古文化在其發源地逐漸衰落甚至消失,但在福建卻相對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在福建舊誌中,有關福建民俗的記載,如“久古”、“近古”、“尚有古意”等,隨處可見。以傳統的元旦節日為例,上面寫著:“古意猶存,因風化。這就像季節的順序,過去和現在可能都不壹樣。”另壹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天然港口眾多,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壹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通商口岸之壹,促進了福建沿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具有強烈的商品意識,勇於冒險和開拓,對外國文化和民俗采取更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大陸人民淳樸、保守、愛冒險的民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D)明清:民風變得奢靡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級的形成,民俗趨向奢靡。在福州有記載:“夫婚奢,珍珠璀璨,商也賄。博戲搶戲,而且是百萬美金。為色可惜,又要爭勝,又要輸。流浪公子,身著刀劍妖服,怒馬騎過內門,富貴寬容。”(清乾隆《福州府誌》卷二十四《風俗》)泉州奢靡之風更甚,以恥貧揚富為時尚。“風俗的趨勢還是奢侈。”不僅商人和職業仆從“吃得美,仆從嬪妃騎馬,置良田良宅,走在絲綢上,拋雉叫魯,互相誇耀。”即使是“家裏沒有負擔”的貧困家庭,也不能被“非色絲”壓垮。“雖家世不封,居人後也可恥”(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形成恥感和貧窮感。在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節儉的傳統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嘉靖年間(1522 ~ 1565),建陽是“市尚奢易浮。”(清嘉靖《建陽縣誌》卷三《風俗》)乾隆時鋥亮,“娶女尚厚,壹宴必富。少年的衣服壹定要華麗,城鄉劇層出不窮。”(清乾隆《光澤縣誌》卷四《地理誌與風俗》)壹些農村人也染上了奢侈的習慣,如尤溪,“庶人吝嗇而崇奢,以食為榮。“(清乾隆《尤溪縣誌》卷三《風俗》)同時,隨著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和倭寇的侵擾,大批自耕農破產,部分自耕農閑置,民間賭博、訴訟盛行。”《南安縣誌》記載:“嘉靖被俘後,無業之人無不訴諸賭、賭、訟,以求轉危為安。“《同安縣誌》也說:“賭風盛行,匪自今;賭博是最壞的,也是最好的。”(引自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類似的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具有普遍性。
(5)近代到民國:新舊民俗並存。
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資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部分農民成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從商,做小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演變。隨著中西文化的碰撞,西方基督教從沿海深入內地,出現了許多信仰基督、不拜鬼神的信仰群體,以及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本土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托兒所。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惡習嚴重腐蝕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和壹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壹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期,歐化的民俗也傳到了農村。《長汀縣誌》載:“蓋依人逐漸歐化,腳跟越來越盛,奇技淫巧,物欲利欲,飲食習慣遍布鄉村,尤以城市為甚。”(民國《長汀縣誌》卷17《禮儀與習俗》)
這壹時期,民間的服飾、器皿、交往、婚俗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服飾方面,晚清男女都是留頭發,紮辮子。辛亥革命前後,男人剪辮子,城裏人學會了西方的剪短發。30年代的女性,剪頭發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清朝官員穿官服,富人穿長袍馬褂,出門坐坐騎坐轎子。辛亥革命後,官員們穿著束腰外衣和長袍,外出或以車代步。富人穿西裝打領帶,用懷表、鐘表、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進口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家。禮儀方面,在清朝,普通百姓見到達官貴人都要恭恭敬敬地下跪鞠躬,官場上各種繁文縟節層出不窮。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禮,人們見面時握手、握拳或舉手。在婚俗方面,少部分人突破封建習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像過去那樣奢侈;在教育方面,新學校增加了,女子學校也建立了。許多華僑熱心於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壹些民間陋習,如停喪、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等,已被明令禁止。雖然有壹部分因為屢教不改還遠沒有被淘汰,但是已經大大減少了。在廣大農村,傳統節日、生產習俗、民間祭祀等民俗活動沒有太大變化。但總的趨勢是封建主義弱化,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占主導地位。
(6)自1949:擺脫陳規,樹立新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這壹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起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系上,我們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社會的貧富、上下級的等級關系,建立了平等、同誌的新型關系。大家互稱“同誌”,相處融洽,互相幫助配合。* * *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清正廉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革除舊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衷心擁護中國* * *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在生產習俗方面,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求神治病、祈雨等陳舊愚昧落後的習俗基本被打破。在生活習俗上,很多城市居民穿列寧服、中山服,農民穿土豪服,尚青、藍色;乘車、火車、輪船出行,坐車、騎馬的舊現象明顯減少甚至消失;生病就醫已經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知識。“信巫不信醫”的舊陋習已基本破除,人民政府下大力氣徹底杜絕了抽鴉片、賣淫、纏足等醜惡現象。在婚俗方面,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倡導自由戀愛,開辦新式婚姻,漸成風氣;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大操大辦婚禮遭到了輿論的抵制和批判;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童婚、溺嬰、納妾等千百年來盛行的習俗被明令禁止。在喪葬習俗方面,禁止停葬,鼓勵喪葬從簡。農村雖然遵循土葬,但風水、為死者造山的習俗逐漸消逝。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進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過年的時候,傳統節日依然保留,其內容也被賦予了新時代的特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表演舞龍、舞獅、表演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奢靡、祭祀鬼神等舊習俗逐漸淡化。如遇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慶祝節日,城鄉普遍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遊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方面,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消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壹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也十分重視畬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調查本省少數民族的情況和搜集民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的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和發展,壹些不良習慣逐步消除。
“文革”期間,由於極左思潮,對傳統文化全盤否定,對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就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取締,福建民風被嚴重扭曲。除了春節,傳統節日多被禁止,春節期間也要“革命”。除夕要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壹不準舞龍舞獅,不準唱傳統戲劇。人們的衣著單壹,傳統旗袍等服飾被禁止。全國各地的大多數寺廟都被摧毀或關閉,或被改成倉庫和學校。菩薩和雕像都被毀了,甚至很多文物和藝術品也被毀了,燒了當“四化”。
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撥亂反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福建的壹些傳統民俗得到了恢復,同時也形成了壹些新的風尚。在生產方面,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以來,農民自覺學習新技術,廣泛使用農藥、化肥、農膜、農機和優良品種,改變了過去單壹的生產結構,實行多種經營,積極發展商品經濟,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種養專業戶。鄉鎮企業的興起改變了千百年來的農村經濟結構,深刻影響著農民的生活。在生活習俗方面,服裝單壹的局面逐漸改變,款式和圖案多種多樣。年輕人更註重打扮,小鎮上隨處可見美容店。飲食追求多樣化,風味小吃恢復,軟飲料和西式食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日益富裕的城鄉居民註重舒適寬敞的住房,城鎮高樓林立,農村水泥樓房林立。家用電器在城鎮得到普及,在廣大農村逐漸增多,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婚育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只生壹個好”、“男女壹個樣”等新觀念被大多數人接受,計劃生育成為壹種新時尚。該市已基本廢除土葬,火葬廣泛實行,土葬習俗越來越簡單。傳統節日得到恢復,節日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壹些節日還舉辦商品展、物資交流會、經貿洽談會,卡拉ok、舞蹈、電話拜年、節日電報、獻花等新時尚已經滲透到傳統節日中。在宗教信仰方面,重新確認了信仰自由政策,被破壞或取締的寺廟迅速重新開放和修繕,宗教活動逐步納入正常軌道。與此同時,封建迷信活動也死灰復燃,在壹些地方愈演愈烈。此外,婚喪喜慶、鋪張浪費、變相買賣婚姻等陳規陋習在壹些地方有所擡頭。總之,徹底打破陳規,真正形成社會主義新風尚,還需要時間。
二,福建民俗特色
壹方面,民俗的形成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內容和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它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但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壹方面,民俗壹旦形成,就會代代相傳,以傳統的習俗力量、傳播力量和心理信念影響和制約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期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的特點。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壹般特征。同時,它是在福建特定的自然環境、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中,最突出的特點是:
多種來源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秦漢以前,福建的原始原住民就有自己的民俗。秦漢以後,閩粵漢民族逐漸融合。唐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下)中描述了初唐閩南民族融合的情況:“張北開郡遠,全南停久。回到第壹個居住地,我喜歡做老鄰居。.....現在鄉音聽慣了,民俗就知道春了。.....辭國歸屬,娶了六親。好好跟著情話走,問壹問壹年的時間和頻率。參觀朝鮮和晚上,我忘了去秦。.....叫孩子多種,都是這邊的。”(清康熙《漳州府誌》卷二十九文藝)閩越族的壹些習俗成為歷史遺存,而壹些民俗則沈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他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記載說:五代時,閩北多為避亂於江北之人,故“備五方之俗”(《八閩通誌》卷三《地理》),閩西亦“習唐而風,頗似中州。”(陳以信《書香門第碑》引自《中華民國長汀縣誌》(卷17)福建民俗,如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生活禮儀、四歲時的節日、民間信仰與崇拜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壹脈相承。
3.少數民族風俗。福建是畬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畬族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壹些習俗也沈積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壹部分人定居泉州。官府記載:“胡賈下西洋來,其富民累眾,居郡中。”他們有自己的學校,薛範,信奉伊斯蘭教,保留自己民族的傳統習俗。雖然這些外來民族基本上與漢族融為壹體,但壹些特殊的習俗仍然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壹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壹些民俗也傳入福建。尤其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越來越受到外來民俗的影響。
融合
福建民俗的融合有三層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雖然漢族民俗是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民俗融合在壹起,自成體系。比如福建、越南的壹些習俗,都是漢人繼承的。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就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崇巫”的傳統密切相關。又如福建、越南的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壹習俗被進入福建的漢族人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和從事重體力勞動的現象相當普遍。《舒敏》說:“福州...天則和他的妻子壹起工作,而且女的比男的多。女人可以弄個轎子,坐三十個女轎子,應付內宮之戰。”(《舒敏》卷38《風俗》)晉江的“女負重,混男;手藝靈敏,善於模仿。”(清乾隆《晉江縣誌》(卷1)地理風俗)閩粵民族、彜族、畬族的部分後裔,在保留本民族特有風俗的同時,也大量吸收漢族民俗,並與本民族風俗相融合。
2.中國不同地區民俗的融合。漢人從中原向福建的遷徙持續了壹千多年。他們主要是來自中州的移民,也有許多來自其他地區的漢族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族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壹些差異的,有的甚至差異很大。陸續進入福建後,漢族民風已逐漸融為壹體。
3.中外民俗融合。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宋元時期的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尤其是泉州港,“民洋人雜”,“城內雜有四面八方的風俗”。(《西塘集》卷七《戴太守謝泉州抵》)泉州漢人對外來文化的借鑒與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除了道教、佛教、民間宗教等民間信仰外,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裏教、天主教方濟各會、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從國外傳入。這些外來宗教不僅僑民信奉,漢人中也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共處,相互交融,相互滲透。
(3)區域性
福建漢族的祖籍多在中原。由於他們進入福建前後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差異,中原華人也有很大的差異。進入福建後,由於與當地土著融合程度不同,交通不便,地區間接觸不多,逐漸形成了許多彼此不會說話的方言區。連城、劉清、大田等山區縣,縣內甚至沒有壹種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村莊之間也無法互通。福建方言以復雜著稱。在中國的八種方言中,除湘語外,其余七種方言都流行於福建的不同地區。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域文化特征往往體現在語言中。民俗也因方言區不同而不同。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信仰主要流行於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媽祖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業和保聖帝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口兵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中方言區,等等。
同壹方言區,不同州縣的民間信仰不同。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皇帝、、及其屬下將領、李、、倪、和的廟宇多在漳州府。廣澤王尊信仰在全州、南安最強,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信徒最多。其他方言區也是如此,每個府州縣都有自己的守護神。
在同壹個縣內,每壹個店鋪、鄰裏、村莊都供奉壹個或幾個特定的神作為保護神,過去稱之為鄰裏之主、保佑之主、土之主、社之神。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店94境界,境界內有店家和神。有130多座大大小小的廟宇供奉著100多位神靈。耶和華神的廟宇是由居住在該地區的人們捐款建造的,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地區的人們參加。壹般來說,人在與神同行時,不能超越這個區域的界限。
可塑性
民俗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壹般內容和形式對大多數社會成員具有無形的約束力,即所謂的“既定慣例”。但在具體的民俗活動中,操作並不統壹,具有壹定的可塑性。壹般可以化繁為簡,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可能進行選擇。福建民風的復雜程度和簡單程度差別很大。壹般來說,在經濟發達地區,各種儀式比經濟不發達地區復雜,達官貴人和富人的家庭比窮人家更註重排場。以婚喪喜慶為例:從唐代到清代,“六禮”作為壹種基本的婚姻習俗被民眾普遍接受,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卻存在很大差異。達官貴人、富家子弟嚴格遵循“六禮”,儀式繁瑣。而普通人就沒那麽嚴格了。他們往往把招聘和點名、招聘和邀約期合二為壹,簡化婚禮禮儀。窮人家的婚禮就更簡化了,甚至在除夕夜,還有很多人草草收房。又如,福建大部分地區,尤其是閩南地區,盛行重葬的習俗。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的說法。而閩南不同的市縣,或者同壹市縣的不同村落,同壹村落的不同家庭,喪葬習俗的繁簡差異很大。再比如生日。除了豐盛的宴席和生日宴,壹個富裕的家庭還會表演娛樂。但普通人家是沒能力出大事的,貧困家庭也不敢奢望辦生日儀式。煮碗生日面招待客人就不錯了,很多人連生日都沒過。類似的情況在福建民俗中也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