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政府住所地:神木鎮,郵政編碼719300,電話區號0912。神木縣壹隅
神木歷史悠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縣城,秦漢開始建制,後自明代始稱神木。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歷史上素有“南有關中,北有河套,左有晉陽之險,右有夏玲之沖”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抗遼英雄楊業父子曾駐紮於此抗擊侵擾,其英雄業績流傳千古。北宋河東傅玄使範仲淹出使邊疆,創作了著名的《林州詩》、《林州秋詩》。
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建立黨組織,1934年建立紅色政權,開辟了陜北神府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成長了王艷娜、王明、張友清、王兆慶、賈拓夫等壹批民族英雄。
神木有獨特的地理地貌。該縣地處陜北黃土丘陵向內蒙古草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以明長城為界,北部為沙灘區,占全縣總面積的51%;中南部為丘陵溝壑區,占全縣總面積的49%。全縣屬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2876小時,氣溫8.5℃,無霜期169天,降水量440.8毫米..黃河流經縣城98公裏,窟野河、土尾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黃河。縣城西北部有46個內陸湖,其中神湖(紅堿淖)總面積54平方公裏,庫容8億立方米。是陜西省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編輯本段]礦產資源神木縣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石英砂、天然氣、石油、鐵礦石、石灰石等,其中煤炭儲量最多。
煤炭主要分布在縣城西部和北部,儲煤面積4500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59%。探明儲量500多億噸,煤質優良,埋藏淺,易開采。是世界上罕見的優質動力環保煤和氣化煤,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富煤區每平方公裏地下儲煤量高達654.38+00萬噸。神木煤田勘探共有***8層可采和部分可采煤層,單層最大厚度為12.02米。煤層近水平,斷層少,頂底板穩定,瓦斯含量極小,埋藏淺。很多地區覆蓋只有4到5米,部分地區大面積出露地面,容易露天開采。神木縣煤田包括大柳塔、孫家岔、店塔、馬家塔、中基、二林兔、金街、大保當、神木、謝佳寶、高家堡等11鄉鎮。神府東勝煤田形成於1.4億年前的侏羅紀,煤田面積31172平方公裏,探明儲量2300億噸,占全國探明儲量的30%以上,相當於70個大同礦區和160個撫順礦區。神府東勝煤田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之壹。
巖鹽神木巖鹽是榆林鹽田的邊緣和壹部分。榆林鹽田是5.3億年前埋藏於地下2500米的奧陶紀鹽田,探明儲量8855億噸,預測儲量6萬億噸,占全國儲量的26%。巖鹽潛在價值33.2萬億元,是青海察爾汗鹽湖的2.2倍。
石英砂主要分布在馬家塔和神木鎮,已探明工業儲量436萬噸,二氧化矽含量97%以上。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適合開采,可用於制造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它是這個縣僅次於煤的重要礦產資源。
神木氣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中部,含氣區主要分布在二林圖、大保當和金街。該氣田北接內蒙古烏審旗蘇裏格氣田(中國最大的氣田),西接榆林含氣區,儲量可觀。
石油主要分布在二嶺圖和大保當地區,與含天然氣區的分布基本壹致。
鐵礦縣有66個礦點,大部分呈巢狀埋藏。在孫家岔鎮六十盤村,有壹層厚達L米的土葬。磷鐵礦主要有褐鐵礦和赤鐵礦三種,平均含鐵量30%,最高含鐵量60%,為該縣生鐵冶煉工業提供了可靠的資源條件。
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欄桿堡、馬家塔等地,儲量較大,可用於制電石、堿、漂白粉、水泥、石灰、石料等。[編輯此段]經濟發展神木縣隨著神府煤田的大開發,神木逐漸成為西部投資的熱土。從八五到十五的15年間,神木各項投資達300多億元,經濟發展速度年均超過25%。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80億元,財政收入654.38+0.9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7億元,位居西部百強縣。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90億元;財政總收入7654.38+0.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543.8+0.6.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7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28元。成為陜西省首個綜合競爭力進入全國百強的縣。在2009年公布的西部競爭力百強縣評價中,神木位列西部百強第五位,全國百強第59位。
工業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神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經濟重心實現了由農業向工業、由農村向城市的歷史性轉移。以煤炭、電力、化工、能源、建材為重點的新型工業體系已經形成。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7%,企業總數發展到1700多家,煤炭產量超過1億噸。
在工業經濟上,要貫徹集中、集聚、集約化的原則,重點發展六園八區的六大產業。形成了煤-碳化-電石-聚氯乙烯、煤-煤焦油-精制油、煤-氣-電(金屬鎂、還原鐵)三大產業鏈,不僅幹了煤,而且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成為煤炭工業發展史上的第壹。
實施壹體化兩翼城鎮群發展戰略,即以縣城為主體,沿沈雨、沈大公路線,構建大保當、金街、縣城、店塔、大柳塔城鎮體系。在此框架內,我們將重點發展煤炭、電力、化工、建材和能源承載五大產業,形成沿沈雨公路的能源化工產業帶。大柳塔、店塔、金街、大保當四個工業園區。目前,全縣已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1個,總投資588億元工業項目654380+03個。2007年,神木縣工業總產值為283.22億元,是1978年工業總產值的3000多倍。
推進工業強縣戰略,新建大保當、石窯店工業園區。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建設紅柳林、檸條塔、張家峁、石窯店等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建設煤電壹體化二期、煤制甲醇二期等項目,力爭到“十壹五”末形成1億噸煤、1000萬噸煤化工、1000萬噸箱型玻璃、500萬千瓦電力的生產基地。
農業經濟
神木地處黃土高原向草原荒漠的過渡地帶。千百年來,神木的農業壹直是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發展比較緩慢。近年來,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神木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不斷加大農業投入,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舍飼養畜,推動農業大縣向畜牧、果業大縣轉變。全縣農業走出了壹條與生態環境建設相互促進的路子,農業產業化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林業和棗產業近年來,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風沙治理和重點流域治理工程,嚴格實行封山禁牧,林業發展迅速。完成造林投資654.38+0.2億元,完成人工造林1.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64.7萬畝,形成了四條綠色林帶(沿黃紅棗林帶、中部大扁杏林帶、古長城常綠林帶、陜蒙邊境防護林帶)和六條綠色通道(沈雨公路、神盤公路、金達公路),集中力量建設精品工程, 並建設萬畝常綠樹賽馬場、臥虎長城森林、高仁李茂生態示範區等生態建設示範項目,形成生態建設的骨幹體系。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2.8%,林草覆蓋率達到46.3%。到2013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0%左右,林草覆蓋率達到60%左右。
我縣黃河沿岸地區是我國幾個適宜紅棗生長的地區之壹。紅棗種植歷史悠久。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縣通過放寬政策、激活機制,紅棗規模迅速擴大,已成為沿黃地區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目前,棗樹經濟林達到654.38+0.8萬畝。紅棗品種品質優良,市場競爭力強,棗農收入大幅增加。黃河沿岸城鎮棗農的經營收入已占總收入的60%以上。總投資500萬元的福茂源公司投資的紅棗深加工項目已建成投產。年加工鮮棗1萬噸,年產幹棗、紫棗、多味棗、菊花棗600噸。
畜牧業我縣地處暖溫帶草原向中溫帶草原過渡地帶,是優質牧草和發展草食畜牧業的理想地帶。目前,全縣擁有天然草地300多萬畝,人工草地654.38+0.6萬畝。引進了許多優良草種,如青貯玉米、高粱、薪柴苜蓿和亨特草。牧草產量大幅提高,畜牧業發展加快,成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2004年全縣大牲畜4.5萬頭,當年出欄7900頭;手頭有62.5萬只羊,當年放羊33.2萬只;手頭有7.7萬頭豬,當年出欄8.8萬頭;存欄家禽62萬只,當年出欄54萬只。肉類、水產品、奶制品、羊絨、羊毛總產量分別為1.6萬噸、200噸、1.25萬噸、1.65萬公斤、1.03萬噸。先後引進了波爾、薩福克、陶賽特、白絨山羊等優良綿羊品種和利木贊、西門塔爾、紅安格斯、黑白花、短角牛等優良肉牛、奶牛品種,推動了牛羊改良進程。2004年,已建成奶牛、牛、肉羊養殖場44個,在建肉類加工項目3個,農畜產品加工項目4個(酵素、微生物綜合加工、絨毛腸衣加工、牛羊肉屠宰加工、民樂飼料加工),形成了“公司+協會+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全縣畜牧業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46%以上。[編輯此段]神木,旅遊勝地,地形多變,旅遊資源獨特。南部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以陜北的窯洞、棗子、民歌為標誌。北部有沙漠草灘地貌,長城貫穿其中。境內有黃河、洞野河、土尾河等河流。主要的旅遊景點有
神狐
神湖又名紅堿淖,位於神木縣西北部的神府、東勝煤田腹地。1995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景區。紅堿淖中的“腦”是蒙古語,意思是水泊和湖。神湖景區呈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裏,南北最長處12公裏,水面面積67平方公裏。它是壹個高原內陸湖泊,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堿淖周邊生態環境良好,有天然牧場二林兔草原,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紅堿淖盛產多種淡水魚。紅堿淖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許多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 * *這裏生活著30多種野生鳥類,主要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鸕鶿、海鷗、魚鷹、野鴨、鴛鴦等。每年春秋兩季,成千上萬的鳥兒聚集在這裏,上下飛舞,和諧地載歌載舞。場面非常壯觀。紅堿淖周圍錯落起伏的沙丘與大小不壹的片狀草原交替出現。雪白的羊群點綴著白雲,壹簇簇沙柳在金色的沙丘中顯得格外翠綠,刺激的天堂之旅在天空久久回蕩。遼闊的湖泊、柔軟的沙灘、幽靜的原野、綠色的草原、生機勃勃的植物、翩翩起舞的鳥兒、洶湧澎湃的海浪、隨波逐流的船只、初升的太陽、晚霞、典型的塞外風光和蒙漢文化的地域風情,構成了紅堿淖風景區完美而獨特的自然景觀。
二郎山
二郎山,俗稱西山,又稱“駝峰山”。二郎山位於榆林神木縣城西1公裏處。二郎山蜿蜒陡峭。庫葉河、土尾河會在山前流過,雄偉的長城會在背後經過。西邊沙石相間,壹片果林,東邊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朝鄭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在支援神木的時候來到這座山。他觀山如筆桿,故將此山為“筆架山”。後來學者們來到這裏,看到它像壹個駝峰,就叫它“駝峰山”。有65,438+000多座寺廟,廟宇,亭臺樓閣,如八仙洞,地藏洞,三體佛洞,浩然亭,二郎廟,各種寺廟,三交寺,玉皇閣,娘娘廟等在二郎山前後相距1多公裏的山脊上。這些古建築密集交錯,形態各異,布局合理,雖然危險。其間還保存有完整的九龍石雕和壹幅石雕卷軸頂,以及兩幅壁畫,10多塊石碑,還有石雕對聯和碑文。這些石雕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二郎山以其雄偉秀麗的山勢和五彩斑斕的古建築像珠子壹樣遍布1公裏寬的山野而聞名於山西、內蒙、陜西等省(區),成為壹年四季遊客的遊覽勝地。
天臺山
天臺山位於神木縣何家洲鎮東北部,距縣城65公裏。這座山陡峭高聳。黃河和葉傑河從山脈的東西兩側流過。山川相映,景色壯觀。天臺山寺廟群主要分布在前山和後山。前山是馮沖寺,後山是天臺寺。兩座山南北相對,遙相呼應,雲氣蒸霞。馮沖寺始建於北魏元泰年間,天臺寺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體驗之後,又進行了補充和修復,漸漸有了宏大的規模。它是壹個歷史悠久、在邊疆享有盛譽的宗教聖地。天臺山不僅有美麗神奇的傳說,也有仁人誌士英勇奮鬥的革命故事。1963年春,劉誌丹率紅二十八軍東渡黃河時,駐守天臺山臥房堂,成功指揮攻占山西濼口之戰,為天臺山留下了不朽的佳話。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抗日戰士賀龍、關向應,以及國際友人白求恩,都曾駐足天臺山緬懷先烈,在天臺山留下了英雄足跡。
高家堡古城
唐代屬於豐州的高家堡古城,原名飛鴨川、米川。該城建於明四年(1439),原屬嘉州,清末劃歸神木。高家堡古城這座城市位於神木縣城西南50公裏的土尾河東岸,明長城西北約5公裏處。原為夯土城,萬歷三十六年(1608)用磚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和三十三年(1768)兩次重修,後多次修繕。城市平面呈長方形,東南墻長311m,南北墻長431m,殘高6.5-9.1m,底寬7.52m..城墻上部有1米高的女墻,中間有嬰兒床和了望孔。城北有三官樓,東南角有魁星樓。目前除魁星樓、女墻、垛口、窯洞外,其余均保存完好。此外,在東、南、西三面墻上還建有卷簾門,並建有甕城。目前城門的瞭望塔、瞭望塔、南門已被摧毀。市內原有的中興樓(1988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福祿寺、五道寺、祖師廟、西門寺、解珍牌坊等古建築,只有中興樓和福祿寺。市內街道以中興大廈為中心,由東向西輻射,由北向南輻射為南街、北巷。明清至民國初年,南街最為繁華。至今大部分鋪面保存完好,東、西、南街都有小巷。住宅建築是典型的北方建築風格。有四合院,如北裏的李佳四合院;有前庭院落,如如東街的陸家大院,西街的韓佳大院。還有四合院,比如十字巷的李家樓四合院,同心巷的劉家樓四合院。高家堡古城是神木縣乃至整個陜北較為完整的城堡,具有獨特的保護價值。神木縣人民政府已擬定將該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成
楊家成位於榆林市神木縣東北20公裏處,即谷林地區。這座城市建於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五代至宋代,州刺史,長子楊仲勛(復訓)、孫居林州;次子楊業、楊、孫,都是宋朝的大明星,拒北契丹,稱霸壹方。出於對保衛邊境的英雄們的崇敬,世界將這座城市的名字改為楊家成。城東南方約70米處,有3棵原始松樹,樹齡較大,枝葉相連。它們需要兩三個人的擁抱,後人稱之為神松。金以此命名神木村,元以後命名神木縣,城址舊貌猶存。城市周圍的風景安靜而美麗,有詩說:“壹路小溪邊只有幾個與世隔絕的村莊。山花帶雨,野柳藏烏鴉。路分柴牧,冰吞石沙。相見不倦,前路烏雲密布。”
凱歌樓
凱歌樓建於明代弘治五年(1492),原名懷德門。鄭德十年(1505),明武宗訪玉林,曾住此樓,後改名凱歌樓。這座塔高8米多,南北長30多米,東西寬20多米。樓下的門道貫穿南北。樓中間建壹座兩層木樓,四角有小鐘鼓樓,東西有廳堂。它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毀,現在正按原樣重建。[編輯本段]交通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近年來,神木把交通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積極實施交通驅動戰略,公路建設投資6543.8+0.6億元,徹底改變了神木的交通狀況。富店、楊晨、沈雨、沈佳、沈盤、新店、陜蒙高速等7條出口公路與周邊縣區連通,全縣654.38+0.9個鄉鎮全部實現公路“黑化”。包神、神朔、沈燕鐵路的相繼開通,形成了年運輸能力1.3.2億噸,這也標誌著神木成為陜北的鐵路交通樞紐。2009年11.20左右開通的沈雨高速公路的順利建成,也標誌著沈雨高速公路將成為陜北新的煤炭運輸大動脈。【編輯此段】神木縣行政區劃轄15鎮4鄉:神木鎮、高家堡鎮、店塔鎮、孫家岔鎮、大柳塔鎮、花石埡鎮、中集鎮、何家川鎮、二嶺圖鎮、萬鎮、大保當鎮、馬鎮、巴蘭堡鎮、紗帽鎮。[編輯本段]新千年以來,神木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民轉移到縣城或工業發達的城鎮,城鄉壹體化快速推進。城市化率達到70%以上,城鄉壹體化格局初步形成。神木縣政府積極爭取納入全國城鄉壹體化建設試點,按照“壹體兩翼、壹江兩河、重點村組”的思路,分步、重點推進“七個壹體化”。高起點建設第壹、第二新村等新城區,加快舊城改造,繼續完善縣城供水、供熱、供氣、汙水處理等設施,加大對大柳塔、店塔、金街、大保當等重點鎮的投入,完善服務功能,增強集聚帶動能力。到2013年,全縣人口達到25萬人,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80%。建設裸尾河和沙質草灘蔬菜畜牧業基地、沿黃紅棗基地和中南丘陵地區小雜糧基地,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繼續實施“雙百幫扶工程”,通過榮譽村官和返鄉創業人員,增進村企友誼,深化幫扶活動。[編輯本段]社會保障體系圍繞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神木縣從2008年開始實施“十大民生工程”。涉及到人們的就醫、上學、住房、出行、就業等方方面面。每年投入8億元左右的財政支出。“十大工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神木縣實施的“十大惠民工程”是:
首先是教育優先項目。2008年,實施了12免費教育。繼續加強中等職業教育,把職教中心建成國家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加快神木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使全縣普職比逐步達到1:1。
二是醫療衛生項目。2009年,神木縣率先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神木縣實行全面免費醫療,在國內引起了很大反響。
三是公共文化工程。修建圖書館、博物館和體育館;推進農村信息化工程,實現電話和廣播電視村村通,有條件的行政村通寬帶互聯網;進壹步強化鄉鎮文化站的作用。
四是擴大就業項目。實施“人人技能工程”和“陽光工程”。2008年,3,000人接受了職業技能培訓,65,438+00,000人接受了適用技術培訓。在神木縣建設壹級人力資源市場,在金街、大柳塔建設壹個鄉鎮人力資源市場。
第五,社會保障項目。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提高老年人健康保險標準,擴大覆蓋面。70歲以上的為360元/年,80歲以上的為600元/年,90歲以上的為1000元/年。
第六,安居工程。年內完成5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為2000戶家庭提供廉租房補貼,逐步解決城鎮無房戶住房困難,實現居者有其屋。
第七,扶貧工程。切實讓真正的貧困人口享受低保,同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長機制。
八是公共交通項目。全年新開通油(水泥)路裏程198公裏,50%的行政村通了油(水泥)路。
九是“幸福人居”工程。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消除城鄉臟、亂、差問題,建設垃圾填埋場;密切關註居民飲水安全。5月,引水工程提前向縣城供水5000立方米,加大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力度。
十是“平安神木”工程。狠抓安全生產,抓好以煤礦、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工作,減少壹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組建礦山救護隊。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