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關於清遠的歷史

關於清遠的歷史

“清遠”連用,最早出現在晉代,意為清明、廣元。《晉書·王導傳》雲:“少導,知明。“清遠,作為行政區名稱,最早出現在我市。在南田亮監獄投入使用六年(507年),已經超過1500年。仲景的演變有三個階段:梁武帝設慶元郡,慶元才作為郡的行政區域而為世人所知;隋開帝十年(590),清苑縣被廢,清苑之名被貶近1400年。清遠市建於1988,清遠名稱升級使用。現在新建的清遠市已經到了“弱冠”之年,是壹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地級市。

值得註意的是,蘇中縣雖然比清苑縣早出現600多年,但在設縣時並未將其作為縣名,只是保留其縣名作為清苑縣的縣之壹(管轄範圍大大縮小);當隋朝廢除清苑縣時,舊的蘇中縣被新建立的清苑縣取代,從歷史中消失了。當時,原慶元縣還有壹個鄭彬縣,與新成立的慶元縣並存,但33年後也永久消失了。這耐人尋味的歷史變遷,說明世人對清遠這個名字情有獨鐘。可惜這麽通俗的名字壹直沒人破譯,以至於後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於謙在此求學多年,才知道清遠之名源於水。水,北江也。

以水命名是古代何琳縣,如曲江、翁源、三水、四會,以及我市的綿陽、韓嫣等古名常用的命名手法。清苑縣,原名蘇中縣,因北江而得名。本版《清苑縣誌》引用了壹個歷史傳說:漢初二、五、八月間,潮水漲到漁峽(今飛來峽),壹夜回到舞陽城,所以飛來峽又叫峽。“蘇中”這個名字來源於漲潮,屬於水情地名。這是特定情況下的北江水情,也是異常情況下的北江水情。正常情況下,北江是壹條水量豐富、水質清澈的河流。

北江古稱沁水。此名出現於漢代,流行至唐宋。唐宋的史書都以“沁水”為北江的名稱。有很多人以“秦”聞名,意思是北江水資源豐富,屬於水河之名。這個名字與現實相符。根據《廣東省韶關市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出版),北江水系總徑流量31285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深1023毫米,人均徑流量7426立方米,分別是全省和全國的2.1倍和2.9倍,但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如果按每畝耕地用水量計算,韶關的數字最高,達到8323立方米,分別是全省、全國和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4.8倍和3.6倍。“由此可見,北江水量相當充沛。

北江不僅水量豐富,而且水質幹凈,因為上遊多為石山峽谷,兩岸林木茂盛,入河泥沙較少。關於北江水質好,流傳至今的贊美詩可以是生動的見證。“澄碧淵底,懸崖危崖”是迄今所見最早歌頌飛來峽清涼水質的詩句。作者姜在南朝梁陳時期壹直享有盛名。唐宋時期見到的詩句是:“兩峰托碧漢,壹水抱萬青。老龍還在,浪還在”(唐·沈全啟《霞山》);“時時願勝夫婦,清江取渡口杯”(郝《寶林寺》);“門不關,水中月空”(唐楊恒《體下山寺》);“澄江在彎峽中,遠歸畫舫”(張松德祥《霞山飛來寺》);“古寺清江上,維舟落霞前”(宋高僧《霞山》);“雲水依舊照,鳥往西歸東方”(宋湘紫茵《霞山飛來寺》)等等。明清時期更多,本文就不贅述了。在上述詩詞中,常用“清”、“成”等詞來形容北江之水,純凈無雜質。清楚就是清楚。可見,北江的水質早已享有盛譽。

北江出飛來峽後,西南流經大陸中心的輪洲島,然後轉向西北,轉向東西流經青城,再轉向西南緩慢流動。飛來峽以南地勢平坦,北江流入此地流速緩慢,河水清澈見底,氣象“山止平原始,河蜿蜒曠野”。如果妳爬上河邊看壹看,自然會有“壹水下海”的感覺(唐李敖《峽山寺》)。南梁時期的青城先民也會有同感,所以可以把“青”和“元”兩個字聯系起來,與郡的位置不謀而合,所以取名“清遠”是非常合理的。這個名字結合了水質和水流方向,很有詩意。幸運的是,我終於悟出了其中的奧秘:清遠,就是那條流向遠方的清江!

最後,順便說壹句,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壹定準確。清遠為何得名?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通過討論就能接觸到* * *的知識,那真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