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壹詞最早是由上海師範大學林金文教授於1987年在莆田召開的媽祖千年祭學術研討會上提出的,並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據宋代廖鵬飛《聖墩祠堂重建順濟寺》中記載“尤靈,是唯壹的強勢女神,代代相傳為女神。林,湄洲島人。當初以武竹為事,可以預測人的運勢。由於他們都死了,許多人在本禹建立了壹座寺廟...元祐兵陰老,光氣常在晚上出現在碼頭上,村裏人不知為何吉祥。”媽祖信仰最初僅限於梅州地區,後來逐漸傳播到國外。媽祖文化包括從媽祖信仰到信仰的壹系列衍生文化和文明。王秀文認為,媽祖文化包含道德內涵、信仰內涵和多元文化內涵。媽祖信仰的內涵主要包括媽祖的各種信仰活動和習俗;媽祖文化的多學科內涵,是指媽祖信仰形成的民間藝術、民間文化、口頭文學等涉及各個學科的媽祖文化內容,涉及歷史、文學、藝術、民俗、宗教、建築等各個方面。媽祖信仰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成為世界性的信仰,正是因為媽祖文化中所蘊含的媽祖精神的存在。
媽祖傳說
媽祖原名莫林,也叫莫林娘。相傳,媽祖生於宋劍龍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卒於宋永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為她滿月前從來不哭,所以爸爸給她取名叫“莫”。從未結過婚。去世前,她聰明好學。八歲會念經,10歲會釋文,13歲會學道,16歲會渡海。她了解醫療技能、氣象學和航海。在她短暫的壹生中,為鄰居和過往的海商漁民做了很多好事,也經常救助海上遇險的漁民。宋永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二十八歲那年,離家出走,在湄洲島梅雨峰升天。人們欽佩她行善積德的精神。為了紀念她,在湄洲峰上的“登高碑”旁建了壹座廟,尊她為海神、龍女、女神。宋徽宗封媽祖為“順治夫人”,這是朝廷第壹次褒揚媽祖。後來,朝廷還封她為“天妃”、“天後”、“天女”等稱號。站在梅州祠堂頂上,梅州祠堂在秀麗的山峰、奇石、幽林的映襯下,氣勢磅礴。巍峨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永恒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征。媽祖精神古今中外,無處不在。
媽祖信仰
梅州的媽祖廟在天盛時期(公元1023-1032)進行了擴建,越來越宏偉。明朝永樂年間(1403 -1424),航海家鄭和兩次來到梅嶼主持禦祭儀式,擴建廟宇。在媽祖生日那天,數百名港澳臺同胞來到島上朝聖。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期間,隨著大量不間斷的華僑移民活動,媽祖信仰廣泛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港口,媽祖廟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如長崎、媽祖廟橫濱、澳門馬革寺、馬來西亞吉隆坡天後宮、菲律賓龍天宮、香港銅鑼灣天後宮等。福建,媽祖的發源地,是媽祖信仰最興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故鄉莆田,就有100多個媽祖廟。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縣每縣都有幾十個媽祖廟。時至今日,福建各地仍有大量媽祖廟,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閩西內陸客家山區。福建媽祖廟有三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媽祖經典
有壹種關於天後娘娘的經文,叫做《觀音說天妃娘娘經》,由於元代佛教的流行而流傳到明末。明代永樂七年至十年(1374-1377)的《三教尋神》中的經文是“太爺說的天妃經典”。近代在南洋馬來西亞流行的壹部經書是“三字經”的形式,是清乾隆年間在南洋單獨創制的。從徐公祠留下的有關媽祖的經書內容來看,經書多是描述媽祖的生平事跡或神力,嚴格意義不太大。只是儀式中念誦的過程,但也有壹定的生命力。
在壹首詩上簽名
民間有句話叫“踏進廟門是兩件事,燒香和抽簽提問。”實際上,中國的民間信仰是“由佛教和道教以及許多古老的傳說融合而成的”。(李壹元《人間視野》)彩票仍然是民間信仰的古老組成部分。莆田很多媽祖廟都保存有親筆題寫的詩(59首),分為五類:(1)出門、行人、書信;(2)風水、擇居、墓地、遷址;(3)結婚、生日、生子、富貴;(4)前途、地位、財富、財富、商業、訴訟;(5)探病、災、病、神等。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
奇怪的犧牲
媽祖的供品比較奇怪。壹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還有36盤用面粉做成的“水族朝聖”,包括36種魚、蝦、蟹、蚌。漢水夏徐新宮祭祀媽祖時,應懸掛天文圖、造船圖和海螺殼。中門港祠堂祭拜時,要擺放帆船模型。這些奇奇怪怪的祭祀都和海有關,所以拜媽祖其實就是拜海。
龍舟掛聖母旗
在端午節,莆田經常舉行龍舟比賽。它不在全國各地劃龍舟來紀念屈原的節日。莆田制造的龍舟上,必須有壹面寫著“天之聖母”的旗幟,船上必須放壹尊媽祖像。這是因為龍是水中之王,媽祖是海神。用媽祖旗和神像劃龍舟,既能辟邪,又能保護龍舟不出事。
裝飾蠟燭山
媽祖元宵之夜,無論是大宮還是小廟,都要裝點“燭山”。所謂“蠟燭山”,是指在天後宮的廟前廣場上,用鐵或木頭制成高低不壹的排架,在排架的壹定距離處安裝竹夾,用於插蠟燭。這天晚上,信徒們每人獻上壹對龍鳳燭,點燃後插上,遠遠望去像壹座蠟燭山,象征著媽祖在海上的神光。事後,信徒自己還記得點燈的位置。當龍燭燃燒到壹兩寸時,他們會把它熄滅,帶回家繼續燃燒,以示壹年四季吉祥平安。
元宵節
莆田的元宵節習俗從農歷正月初九開始,到十五個“元宵心”。然而,媽祖燈節被延長到農歷29日。據說在元宵節期間,人們經常玩九龍燈會。元宵節過後,龍燈必須火化,使其升天,以確保安全。如果不火化,就會變成“惡龍”,危及生命。但是龍是海洋之王。誰能主持這個儀式?人們相信媽祖是海神,統率四海龍王,所以把媽祖的燈節定在下月正月的最後壹天,這樣就可以把全縣的龍燈集中起來統壹燒,避免留下任何麻煩。這就是媽祖月底過元宵節習俗的由來。
盤茶掛墊
漁船出海時,通常會在桅桿上掛壹個帆墊來擋風。據說這個習俗也來自媽祖。《天王母頓悟》中記載,天王母要渡江渡海,恰巧船上沒有篷槳,船夫因風浪大而不敢出行。天後說:“沒關系,可以用草席代替。”所以我在桅桿末端掛了壹個草席。掛好帆後,船駛向大海,又快又平穩,就像海鷗的影子壹樣。後來因為草席笨重不方便,就用布做的,換成了“天上聖母”的錦旗,這是古代掛席改過來的民俗。
九重米國
農歷九月初九,莆田人常蒸“九折年糕”,即把米漿和配料壹起蒸。連續蒸第壹層再蒸第二層9次,即蒸成“九折年糕”。根據民間傳說,蒸的“九折年糕”最早是因為媽祖在九月初九去世。二、因“九中”之名取自“九月初九”,兩年壹次,故名“九中米國”、“九中米國”,既可祭拜媽祖,又可作為徒步的食物。
辟邪香囊
莆田民間,父母常為子女到廟裏祈福,祈求香囊讓子女佩戴,以保人身安全,不怕邪靈。這個香囊是布做的,2英寸見方。正面紅色,中間繡太極八卦。四角繡有“梅州祠堂”字樣。四角尖用雜色羊毛紮;背面草綠色,中間繡壹朵紅花。在三分之壹的地方,加了壹個紅簾子,上面繡著“天母”二字。符咒可以藏在包裏提香灰,正面邊緣打個扣眼,可以穿掛。
菖蒲
端午節的時候,莆田人習慣在門上掛菖蒲來辟邪。雖然這個民俗和其他地方有相通之處,但是普仁掛菖蒲和媽祖救命的傳說有關。據《天聖實錄》記載,有壹年發生瘟疫,莆田縣官全家病危。仆人告訴縣官,麥玉媽祖權力很大,縣官齋戒,去求教。後天,他們稱之為恩情,取了九節菖蒲,命病號貼頭,煎了喝了,病號痊愈。縣令對重生的禮物很滿意,全家都來拜謝。從此,媽祖聞名全國。從此,人們相信菖蒲是媽祖賜予的,可以辟邪消災,逐漸成為當地的民俗。
聖杯要求占蔔
盡管迷信,莆田民間還是經常用壹對木制或竹根制的半月形,壹邊扁平,壹邊隆起的器具,合成壹對俗稱“聖杯”來求簽占蔔。莆田民間傳說,有壹個鑄鼎(即煮飯用的鍋)的工人,來梅州鑄鼎,壹連三難。後來發現是壹個女生站在旁邊看。鼎工覺得不吉利,讓她離開姑娘,說:“走開也行,但我要燒紅的鐵砂。”三腳架的施法者同意了她的請求。女孩用手把燒紅的鐵礦石抱回家,卻安然無恙。據說這個女孩小時候是媽祖,後來她用對手冷卻的鐵砂形成的“聖杯”與天對話。後人紛紛效仿,用木頭或竹子制作器皿,成為民間請蔔的習俗。
梳子帳篷面包
梳篷髻,又稱帆髻。因為湄洲島習慣男人下海捕魚,女人在家當導演。祈求媽祖保佑出海的人平安。湄洲島的女人,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頭上有帆。即在頭的中後部梳成壹個比另壹個高出10 cm以上的發髻,呈半孤狀站立,也稱“媽祖髻”。梳法是將頭發分成左、中、右三部分,然後將中間部分梳成發髻,再梳左右太陽穴。然後固定在壹起,梳成帆狀發髻。有時在發髻上插壹根大的縫紉針或銀針,在針上掛壹條紅線,使發型更好看。據湄洲島漁民說,媽祖生前也梳成這種風帆發型,後人為了模仿媽祖,形成了壹種習俗。梳成這個帆髻,既表明自己是湄洲島居民,又希望得到媽祖的庇護。
半紅色褲子
湄洲島的中老年婦女大多常穿壹條特制的外褲,上半部為紅色,下半部為黑色或藍色。據說這是模仿媽祖的服裝風格。《天後啟示錄》裏有:魯去朝鮮,路過東海,看見壹個拿著桅桿的女神和坐著的朱衣。元順元年春,七百八十艘糧船從太倉劉家崗太平江路起航,狂風大作...官員們為神靈祈禱,但是祈禱還沒有結束...突然,我看到空中有壹個玉蓋,於是停了船...很快,風平浪靜了。這些記載表明,媽祖穿著紅色的衣服,所以湄洲島的婦女為了神聖而模仿它。但媽祖是能穿全紅的神,世人是俗人,所以只取壹段紅。這是對媽祖的尊重,也是為了保平安。
生日禁令
農歷3月23日前後的日子裏,湄洲島的漁民有不出海捕魚或下海捕魚的習俗。據《天王母傳》記載,東海怪物很多,經常有漁船溺死。天後說:“這壹定是鬼神惹的禍。”他命令壹艘船在海中遊泳。那時風靜,只見水族雲集,錦鱗彩甲,跳躍吐水,只見壹個陶頭舉著壹個類似王子模樣的神,在天後宮前鞠躬吶喊。突然潮水上漲,船上的人害怕得發抖。天後說:“不要怕”。也就是傳壹傳,避壹避。頓時,水的顏色清澈起來,我知道那是龍王來朝了。以後每逢女王生日,海中水族館都會聚集在大陸前慶祝。湄洲島漁民據此認為,這幾天龍王來祭拜媽祖,海潮洶湧,不能垂釣,以示對媽祖的懷念。另據調查,3月23日前後幾天,確實有不少水生動物在湄洲島周邊遊動產卵。這可能是傳說和天象之間有趣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