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的最有生命力的生物,可以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6000米以上,曾經在5546米發現)、溫泉、南極和深海(4000米以下)。
作為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生物之壹,水熊蟲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的寒武紀。經過漫長的進化,水熊蟲已經變得極其微小,有八條胖乎乎的腿,全身覆蓋著壹層水膜。在顯微鏡下,妳可以看到它們笨拙地向前爬行。水熊蟲雖然很小,但從高聳的山脈到無盡的深海,從汩汩的溫泉到南極冰蓋,它們隨處可見,即使在真空狀態下也能正常產卵。
擴展數據:
水熊蟲的存活率:
1,低溫隱生
低溫會造成低溫潛伏。行動緩慢的動物可以先冷凍再解凍恢復,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1975 Crowe將活性大羽藻放入2ml-20℃的水中。所有實驗動物立即進入小桶狀態。
在4℃的水中解凍只需壹分鐘,80%的動物成功蘇醒。牧師拉開門將水熊蟲在-200℃的液態空氣中浸泡20個月,在-253℃的液氮中浸泡26小時,在-272℃的液氦中浸泡8小時。結果之後,水熊蟲若無其事地“復活”了。
壹些極地魚類會分泌抗凍蛋白,不會在體內結冰。但是水熊蟲似乎允許身體冷凍,或者它可以自我修復。
2、低濕度隱生
這是最常見的隱生形式,當陸生慢行動物的生活環境開始缺水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但是當它們再次接觸到水時,它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再次移動。包括陸地上行動緩慢的動物,只有它們能在水中生存。如果周圍的液體被稀釋甚至低於體液濃度,行動緩慢的動物就會蜷縮成壹團。
背部的指甲板會疊在壹起,指甲板之間的彈性角質層會收縮。進入所謂的“木桶階段”(t?nnchenform).在“小木桶狀態”下,他們的代謝速度會降低到0.01%。
進入小桶狀態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當實驗中停止通風時,行動緩慢的動物會收縮。但是肌肉在水中的收縮不能持續太久。所以“小水桶”遇水會再次伸長,但個體會立即進入窒息狀態。
行動緩慢的動物能度過缺水期的前提是過程緩慢,空氣濕度不能太低。幹燥過程太快,行動緩慢的動物來不及收縮。在針對這壹前提的實驗中,可以觀察到行動緩慢的動物被緊緊地壓在表面,很難恢復。
3.缺氧和隱生
當緩慢移動的動物周圍的液體中的氧氣含量低於閾值時,就會發生缺氧。剛開始時,行動緩慢的動物先收縮,但隨後會拉伸到最大狀態,也處於窒息狀態,沒有能力排出體內水分。有些物種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可以存活五天。行動緩慢的動物在缺氧狀態下休眠時的代謝狀態是未知的。
4.滲透和隱生
還沒有很好地觀察到可變滲透。滲透是由環境中滲透壓的增加引起的。大蟾蜍在0.4%的鹽溶液中仍能活動。在15%鹽溶液中,會在9秒內進入小桶狀態。棘皮絳蟲在淡水中會窒息,但如果放回海水中,三天內就會蘇醒。
百度百科-水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