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五千年,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壹個是孔子,壹個是王陽明,那個“半”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的壹生充滿爭議,但他在修身、律己方面的觀點和造詣是毋庸置疑的。
特別是他提出了“寡”字:沈默寡言,無知,無欲無求。
令人清醒。
01
沈默寡言,養氣
鬼谷子有句話:話多了,肯定有缺點。
學會閉嘴是壹種大智慧。
我印象深刻。
曾國藩,早期的曾國藩,就因為這個摔了壹個大跟頭,慘痛的教訓讓他終生難忘。
剛剛進入國子監的曾國藩身處春風,傲慢與驕傲在他心中滋生。
在他父親的生日宴會上,他的同鄉朋友、曾家的醫生鄭小山前來祝賀。
酒席上,曾國藩拍著胸脯說,自己現在是翰林院學士。如果大家都需要,他壹定會幫忙。鄭小山笑著說:我是醫生。妳能幫我什麽?
此時,曾國藩的歷史,帶著不屑脫口而出:
我還不如朝廷命官庸醫?
鄭小山壹聽,怒氣沖沖地站起來走了。
壹句無心的話失去了壹個好朋友。
與人親切的話語比布更溫暖;用言語傷人,比矛戟更深。
壹個人的嘴就是他的風水。
不僅如此,曾國藩在官場上經常說話毫不猶豫,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場。結果沒人想接近他,最後被雨打了,成了整個官場的笑話。
這段傷心的經歷讓他深深明白了“想做的不能做,想說的也不能說”,而此時此刻,妳要讓自己清醒過來,然後他會壹步步回到巔峰。
口是心門,用不好是禍起。
前段時間,我看了壹個笑話。
老板在朋友圈祝父親99歲生日快樂。大家都在底下祝賀他。壹位年輕員工回答:祝老人長壽。
結果第二天,就開了。
嘴是壹個人的風水,壹言可成,壹言可敗。
林語堂先生說:
說的巧妙,說的少;說多了就輸了。說多了就輸了。
深淵有底,人心難測。有時候,妳想的直截了當,在別人眼裏,可能是壹根刺,甚至是妳身上的壹個把柄。
凡事三思而後行;三思而後言。
慎言是修身之道。
02
看淡人生,休養生息。
這裏的“無知”是指少讀雜物,不把精力浪費在亂七八糟的東西上,而是多讀書。
曾國藩是壹個非常愛讀書的人。他經常說:
“讀書不僅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滋養人的精神,所以也要博采眾長。”。
讀書不僅能改變壹個人的氣質,還能滋養壹個人的靈魂,讓人熟悉理性和正義。
這句話也體現在他的身上。
讀書是他人生的跳板,讓他成為壹個沒有任何背景的窮小子,最終走向事業。
也是壹本書,陪伴他走過了人生最低谷最黑暗的時刻。
鹹豐七年,曾國藩在戰場上屢戰屢敗,官場失和。最後鹹豐帝下令廢黜軍權,回到家鄉待命。
這是他壹生中最黑暗的時刻。他義憤填膺,滿腹委屈,不甘心。他想不通,為什麽自己誠心誠意,壹心報效國家,卻被皇帝懷疑,被同僚嘲諷。因此,他變得抑郁,生病了。
直到遇到老子的《道德經》,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癥結所在,開始改變自己的社會風格,從韓非子的“剛柔並濟”到老子的“剛柔並濟”。
不僅了解了自己,也意識到了思維的轉變,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古人雲,無知是明智的。
目前愛看書的人往往比總愛刷手機看電視的人聰明,而且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日本研究人員做過壹個實驗,掃描喜歡看電視和看書的人的大腦,如圖:
顯然,看書的大腦神經網絡縱橫交錯,更加復雜和發達,所以接收和儲存信息和思維的能力越強,大腦自然就越聰明。
茂木健壹郎曾在《如何通過閱讀改造大腦》中說:
讀書可以讓大腦像腐殖土壹樣發酵,在大腦中形成優質土壤。
少關註養心,多學習養心。
所以,少刷手機,少看沒營養的東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閱讀和成長自己上,才是最大的遠見和智慧。
讀書是修神之道。
03
缺乏滋養精華的欲望
欲望是壹個籠子。許多人不快樂,不是因為他們擁有的少,而是因為他們想要的太多。
心若滿,陋室自在;
如果妳被欲望所困,妳在豪宅裏也是焦慮痛苦的。
真正的幸福不在於物質的富足,而在於內心的富足。
曾國藩壹生都在踐行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
他以極簡主義的方式吃飯。
曾國藩有“壹品宰相”的美譽,但所謂“壹品”並不是贊美他的高職位,而是指他的極簡飲食,每餐只有壹菜壹飯。
這對於壹個戰功卓著、手握重權的高官來說,實屬難得。
他穿著簡約。
有壹次,曾國藩出去做客。宴會上,大家發現他穿的衣服竟然是30年前的衣服,還打著補丁。
每個人都取笑他,但他笑著說:
珍惜衣食,不僅珍惜時間也珍惜快樂;追求名利,但要了解妳自己,不求人。
是的,再多的奢華的衣服,再多的美食,再多的名聲,再多的金錢,都比不上壹顆甜美自足的心。
他住的地方也極其簡陋。
據記載,曾國藩去世後,發現他的臥房只有壹張床、壹張桌子和幾個凳子,都是普通材質,已經嚴重破舊。早年從老家帶來的竹簽,用來做衣服和書。......
所以很多人感嘆,沒見過這麽可憐的大人。
那麽,什麽是真正的“貧窮”?
知乎上有壹個好評如潮的回答:
當妳的欲望比妳的收入多壹分錢的時候,妳真的很窮。
真正幸福的人,擁有的從來不多,在乎的卻少。
只有不被物質所奴役,不被欲望所承載,才能保持內心的清明,才能活得快樂。
無欲則剛,養心之道。
▽
阿甘說:
人生就是壹個不斷淘汰的過程,逐漸知道什麽重要,什麽不重要。
人的壹生就是壹個化繁為簡的過程。
少說,少吃,少看,少要,少擔心。
希望我們在未來的旅途中能守口如瓶,多讀書,控制欲望,收獲簡單而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