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看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大地上結出的極其豐碩的果實:
1.教育。傳教士設立了震旦大學(上海)、商學院(天津)、輔仁大學(北平)、燕京大學(北平)、齊魯大學(濟南)、金陵大學(南京)、東吳大學(蘇州)、滬江大學(上海)。據1932年統計,學生人數為6800多人。歷屆畢業生約7000人,大部分從事文化工作者,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根據1937年的統計,當時有100所男子中學、95所女子中學和53所男女同校中學,學生總數約為5萬人。
至於小學,根據1922年的統計,有956所高級小學,學生超過32,000人。有5637所小學,學生超過15萬人。此後發展更為迅速,可惜沒有最近的統計數據。
第二,出版業。1936年,中國雜誌有211種英文雜誌,27種英文雜誌。1935年,有4000種基督教書籍出版。
三、醫療。根據1936年的統計,教會建立的醫院有260所,每所醫院都有護士學校培養護士。1930年,住院病人超過17.8萬人,門診病人超過310萬人。
四、慈善。
孤兒院——根據1914年的壹項調查,中國有37所孤兒院,其中大部分是由教會設立的,養育了約2500名孤兒。除了日常的普通教育,他們還被教授謀生的技能,天賦和智慧,有些人甚至出國留學。
托兒所——由世界各地的教會設立的托兒所,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徐家匯聖母醫院開辦的托兒所,在過去30年裏收留了25,000多人。
盲人學校──明道女子盲人學校(福州)、盲人學校(九龍)、盲人學校(漢口)、盲人學校(長沙)、盲人學校(奉天)和盲人學校(保定)。據1926年的統計,有38所盲人學校,容納了1000多名盲童。此外,福州、杭州、煙臺和九龍都有聾人學校,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麻風醫院——中國有不少於壹百萬的麻風病人,尤其是在福建和廣東省。教會不遺余力地幫助麻風病人,在北海、杭州、廣州、孝感、滄州、蘭州、梧州、仙遊、煙臺、昆明等地都有麻風救濟工作。1914年,浸信會在小樽島修建了壹所麻風病人醫院,規模最大,可容納5000名病人。
養老院——老人精疲力盡,無法工作。如果他們沒有孩子來養活,他們經常成為乞丐,他們的飯菜總是朝不保夕,這讓人感到憐憫。基督教會經常為養老院籌款,盡最大努力。
在中國,洪水、幹旱和自然災害是很常見的災難。每次這種自然災害發生時,基督教會都把負責救濟和服務災民作為唯壹的義務。1914年廣東水災、1918年華北水災、1920年華北五省大旱和1931年長江流域水災。受益於教會的受害者不計其數。
五關改進。基督教反對八卦、法術、風水占星、崇拜假神、偶像等迷信,竭力消除煙、酒、嫖、賭四害。
還有的,比如幫助女性改掉纏足的壞習慣,組織“天足會”。同樣服務於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群教育的“基督教青年會”,最早是在天津起步的,後來在上海各地成立,服務於社會。比如1914年歐戰爆發,中國有15萬華工赴歐洲參加後方工作,100名基督教青年會特勤人員隨其服役。“九·壹八”東北事變和“壹二·二八”淞滬抗日戰爭發生時,基督教青年會組織了“戰區服務社”處理傷員招待所,提供照顧、安慰、訓練和娛樂。還建立了壹個“難民庇護所”,以聯系當地的基督教團體,協助救災工作。
中國以農業立國,農民數量最多,基督教大力推動農村服務。到1932年,已經建立了80多個農村合作社。“基督教協進會”在華北定縣開展群眾教育和農村合作運動,早已為世人所知。唯亭的華東教會被劃定為“農村服務區”,上虞的浸信會、淳化的金陵神學、江鳥的金達農學院、渝蓉的華西教會都有農村服務工作。基督教青年會為平民編寫了數千字的教科書,促進了平民教育,消除了文盲,提高了農民的知識水平。
總之,上帝派西方傳教士給中國孩子帶來了豐厚的福利。而這些好處只是福音的副產品,可以改變人們的心,使人們原諒自己的罪,得到救贖。基督福音是西方文化的精華,它把西方的野蠻民族變成了優秀的先進民族。中國同胞如果能擺脫虛榮心,虛心接受,也將從落後、貧窮、苦難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國內很多人不觀察、不研究客觀歷史就隨便譴責基督教,被西方人視為“文化侵略”。其實這是“文化”的更新,是質的改變,這正是中華民族最需要的。
回顧近代中西文化的接觸,中國從西方輸入了優秀的東西,那就是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傳教士帶來的基督福音;還有極其惡劣的,就是唯利是圖的商人販賣的鴉片。可惜很多守舊的人與統治者難分伯仲,兩者都排斥,就像西方人說的“把嬰兒和它的洗滌汙水壹起倒掉”壹般愚蠢。面對21世紀的到來,中國人民覺醒了。希望我們能從天上得到智慧做出最好的選擇,讓上帝的恩典繼續照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