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靈樞·石磚》專門論述了醫生的責任和良心;《舒五國篇》列舉了五種醫療過錯,指出醫生必須具備四種醫德;《鄭素香羅斯片》壹章具體論述了醫生在臨床診療中易犯的四種錯誤,以資警示。這些醫學倫理學專著成為後來醫生的必修課。《黃帝內經》成書已經400多年了。它總結了西漢以前的醫學倫理思想和實踐經驗,不僅奠定了中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雛形,也標誌著中國傳統醫學倫理思想的初步形成。
《高宗紀》記載說,“傅”...繪八卦圖...只是嘗了幾百種藥,打了九針救了他壹命;”《淮南子修武訓》記載:“神農...嘗到了草藥的美和水泉的酸甜苦辣,讓人知道該忌什麽。這時候我壹天遇到七十毒。”在這些表面的防病治病方法中,已經有了“以慈救死”的樸素的醫學倫理思想,並初步認識到醫學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使人知忌”,即醫學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使人明白藥物的利與弊。
孫思邈的《千女方》、《千女翼方》進壹步發展了中國古代醫學倫理思想,並使之逐漸系統化,形成了壹個比較完整的體系。特別是在《大醫精誠》、《大醫學問》等著作中,全面論述了學醫的目的、奉獻精神、服務態度、學習態度、道德修養等醫德問題。他強調醫生要有“精”和“誠”。“精”指醫術高超;“誠”是指高尚的醫德。他明確指出,醫學生首先要有善良、慈悲、美德,平等、全心全意地對待病人。只有“精”“誠”的醫生才是“大醫”,也就是高尚優秀的醫生。
劉在《保命集:原道上》中說:“照顧自己生命的人關心人,照顧自己生命的人關心人,照顧自己生命的人關心人。不管多短,都是自己做的。”由此,闡明了人是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而不是由“天”決定的。這種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思想是人道主義精神,是醫學人道主義的新發展。
於昌(約1585-1664)著有《醫法》壹書。本書“治病”壹章,詳細論述了醫生應遵守的職業道德原則和規範。本書突破了醫生用“五戒”“十要”等諺語式的說教方法來論述醫學倫理原則的傳統,將臨床四診原則和辨證施治八項基本原則作為醫學界的“法則”,將臨床診療中常見錯誤所做出的禁止性規定作為醫學界的“法則”。這種將醫學倫理付諸於醫療實踐的論述,被後人稱為“臨床倫理學”,是我國醫學倫理學史上的又壹次重大突破。
中國古代醫學倫理學的特點和主要內容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傳統倫理的特點是道德與政治緊密結合,為宗法等級制度服務;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註重醫德與醫術的統壹,將醫德規範與醫德實踐相結合;強調主體的道德修養;強調天人合壹,人際關系和諧,講究中庸之道;儒家倫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中國古代醫學倫理中占主導地位。
具體來說,中國古代醫學倫理有以下主要內容:
1,尊重和珍惜生命的“高貴”思想
中國第壹部醫學經典《黃帝內經》說:“萬事有備,不貴於人。”《內經·蘇祥》中的《書物郭綸》和《證羅斯論》兩章也提到了醫生要避免五錯、四錯,告誡醫生要從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原因,為患者解除病痛。唐代孫思邈的名言“人命為重,有千金貴,壹方扶之,德行不止於此”,進壹步說明了重視生命的珍貴和醫德的重要性。
2.“醫即仁”的醫學目的
“醫為仁術”是指醫學是實行仁的藝術,是儒家仁學與醫學精髓的完美結合。我國儒家文化壹直強調“做儒家和理性的先知”,“只知醫理”。儒家醫學代表了壹般倫理與醫學的緊密結合,仁是壹般倫理和醫學倫理的核心。《孟子·惠亮·王上》說:“無害,乃仁也。”歷代醫家都把“醫即仁”作為行醫的宗旨和醫德的基本原則。唐代名醫孫思邈強調,醫生必須“先大慈大悲,誓以靈救苦”。明代龔廷賢在《百病復元》的《醫者十要》中說:“壹要仁厚,……二要通儒道,……三要通脈,……四要知邪,……十不要重利”。明代陳世功《正宗外科學》中的《醫家五戒十要》壹文,提出第壹“要”是:為儒先知,後知醫理。“醫即仁”這壹命題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提示醫學在任何時候都應堅持以人為本,將“仁”與“藥”結合起來,醫患合作。
3.醫療實踐中的“普遍等效”原則。
古代醫家從“以慈救死”、“醫為仁”的道德觀念出發,強調平等對待病人,“大體平等”、“壹心救死扶傷”。孫思邈提出:作為壹名醫生,我們應該是“如果有人生病前來求助,我們不應該問他是富是貧,是老是幼,是美是美,是友是友,是富是貧,是俗是俗。”明朝的大夫閔子澄,善良大方,要飯的也樂此不疲。醫生趙夢碧,百裏之外,人之所急,半夜敲門。朱丹溪是金元四大醫家之壹。行醫時“四方迎病,無虛日”,先生“無壹例外去,縱使雨雪,也不停歇。”仆人抱怨疼痛,紳士說:“病人像壹歲,但他想逃跑?”“要藥的人都壹樣,不要賠償。有難無怨者,不待其招。雖在百裏之外,卻心有余悸。”宋代大夫張兵治病救人。“不問問題,不問問題,不問問題。”元末明初的名醫劉冕,曾經是壹個太多的醫生。在他壹生的醫療實踐中,他以“平等對待每壹個人”為信條。他常說:“我不貪富人的財富,我孜孜不倦地為窮人謀福利。”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人們的道德地位是分等級的。中國古代醫生提倡把病人當親人的醫患關系,是非常可貴的。
4.重義輕利的道德觀。
相傳“三國”時期,江西名醫董楓隱居廬山。他住在山裏不種地,天天給人治病,也不拿錢。大病痊愈的種了五顆杏,壹顆光。幾年後,他得到了十多萬顆杏子,變成了壹片森林。他用每年收集的杏子來幫助求醫的窮人。時至今日,醫學界仍有“杏林春暖”的故事來贊美醫者之德。明代醫生潘,醫術高明,行醫用藥從不收費。雖然他行醫30年了,但他仍然很窮,幾乎沒有土地。他去世後,當地人民將他埋葬在壹個空巷中,以表達哀悼和永恒的記憶。“杏林春暖”的故事和“萬人空巷”的傳說,代表了中國古代典型的重義輕利的道德觀念。
5.廉潔行醫風格
中國古代清廉正派的醫生例子數不勝數。比如在醫學著作《兒科衛生學概論》中,強調醫生要有良好的品行和正派的醫療作風。明代陳世功在《醫家五戒十要》第二條戒律中規定,凡是給婦女和寡婦尼姑看病的,都必須等侍者來了,再進房問診。如果沒有同伴,就不要看自己。張杲在《醫學論》中記載:“北宋宣和年間的醫家何成,曾治壹秀才,病了多年,治不好。他老婆因為老公長期生病被賣了,沒有藥給她,她願意出錢。何成馬上嚴肅地說,夫人,這是什麽說法!不過妳放心,這是為了調整和治療,不要用來互相汙染!”這位學者在何成的精心治療下終於康復了。何成的這種高尚的道德情操,為歷代所稱道。
6.尊重同路人的謙虛。
孫思邈在其代表作《大醫精誠》中論述了醫生與同行的關系:“夫為醫法,不可戲謔,談戲謔,談是非,談人。炫耀自己的名聲,毀了醫生,還以自己為榮。”陳世功《醫家五戒十要》主張:“凡在農村中同位者,...受到上了年紀的人的尊敬,有學者向他們學習。驕傲的人自卑,自卑的人推薦拉出來。”他的同事範鳳儀在《正宗外科》的序言中寫道:“我的同事陳世功,壹向心胸開闊,心地善良,互相尊重,謙虛謹慎。”金元四大家中養陰派的創始人朱震亨(又名朱丹溪)曾經治療過壹個患肺結核的女人,她的病會痊愈,但她的臉頰上有兩個紅色的斑點。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治愈朱丹溪,所以他寫信給病人的家人,請江蘇的葛克久治療。果然,病人完全治愈了。這些例子感人肺腑,發人深省。
7.註重道德自律和修養。
《黃帝內經》作為我國第壹部醫學經典,標誌著中醫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是我國早期重要的醫學和醫德教育專著。孫思邈作為歷代醫家推崇的“至誠大夫”,非常重視道德自律和修養。少年時因病學醫,壹生致力於醫學和藥學研究。隋唐皇帝多次召他為官,他都不服,終身為民治病。為了解除麻風病人的痛苦,他帶著600多名病人住在深山老林中,不怕感染,親自護理,精心治療,詳細記錄他們病情的變化和治療過程,“壹個壹個照顧”,治好了60多人。德高望重,被譽為“孫真人”、“藥王”。晉代的楊全在《物論》中說:“為夫之大夫,不仁之人,不可信;如果妳不聰明懂事,妳就不能被任命;不老實不老實,不可信。”即古代任用醫生時,壹定要選品德好的人。北宋林逋在他的《存心議醫》壹書中,寫下了與此相關的另壹句名言,即“守德之人,不準為醫”。“醫生是生死的關鍵……”這句名言至今仍廣為傳誦。清代名醫於昌不僅在其名著《醫門之法》中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傳統的醫德評價理論,而且對醫德的另壹個重要貢獻是,他開創了醫生在醫德修養上的自我反思。他希望世界上有“起訴自己的醫生”。
8、忠於醫療行業的奉獻精神。
很多古代的醫療家具都有不畏權勢,不求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獻身醫療事業和人民的精神。在封建社會,醫生在中國的地位很低,經常被列入“三教九流”之列,與看風水的算命先生屬於壹個階層,所以被稱為“醫占星”。但為了救人,他們拋棄了官職,成了人民醫生。宋代範仲淹說:“不為良醫,則為良醫。”。東漢名醫華佗,醫術高明,卻不及名利。他壹生三次棄官,堅持民間行醫。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是我國前所未有的藥物學巨著。它有1.9萬字,52卷,1.892種藥物,1.096個處方。他前後用了27年時間,讀了800多種書,采訪了四個方向,改了手稿,系統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醫的豐富經驗,為中醫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晉代皇甫謐出身貧寒,自幼務農。20歲時,他渴望學習。42歲時,他因風濕病截癱失聰。54歲時,他又因寒石粉患了壹場大病,險些喪命。但他並沒有因為身體不好而放棄學業,而是投身於針灸的研究。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寫出了針灸巨著《黃帝針灸三經》。本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系統闡述了針灸的理論知識,為針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被後人稱為針灸之父。
中國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代醫德的內容極其豐富,以上介紹只是其主要內容或傳統。這些優秀的內容或傳統,仍然值得我們結合時代特點繼承和不斷發展。應該指出,中國古代醫德也有其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受封建宗法思想和等級制度以及壹些封建迷信觀念的影響。比如“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等封建道德觀念,通過壹些條條框框限制女性就醫。如明代李的《醫學引論·學醫規範》中說:“女子得診,必問其至親之證色、舌、飲食,則隨其所願,以紗為診,或以床為診,或以門為診。家裏窮不方便,醫生穿紗布。”此外,封建統治階級的忠、孝、仁、義、禮等倫理觀念也對醫德產生了負面影響。比如“壹個人身體受損,父母不敢損傷”,禁止屍檢是不孝、不仁、不義,嚴重阻礙了我國屍檢研究的進步。在中國古代醫德的要求中,儒家思想中有很多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表現。比如《禮記·曲禮》中記載:“汝若有疾,吾先嘗之。有了病,先嘗壹嘗。”這是“君臣父子”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表現。其次,中國古代雖然有比較完善的醫學倫理規範,但缺乏系統的倫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