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東漢時期從印度傳入中國。僧侶是男人,尼姑是女人。和尚住在寺院,尼姑住在安堂。佛教宗派很多。宋代以後,佛教在中國屬於禪宗曹洞宗。
西魏元年(535年),境內建有1中興寺(又稱登禪寺),是佛教傳入縣城的開端。西魏以後,佛教在中國迅速發展,修建了許多佛寺。到唐代蘇宗、戴宗時,佛教已初具規模。據《博待記》記載,永輝年間(650-655),菩提祖師朱在老莊鄉興化山創立了博待記。當時有200多座房屋和寺廟,700多畝香田,170多名僧人。在接下來的壹百年裏,僧侶的數量增加到了300多人。唐會昌三至六年(843年-846年),武功使團告知天下“滅佛揚道”,境內香場和教職人員減少。隨著宋朝的建立,佛道並重,佛教重獲生機。金朝時期,由於地方政府的限制,中國的佛教衰落了。
到了元朝,統治者對宗教采取“兼容並蓄”的政策,境內佛教復興,相繼修建了許多寺院。惠宗鄭智元年至二十八年(1341 ~ 1368),博代吉高僧德欽重修了博代吉和楊穎鄉賈莊村的登禪寺、縣城東門的延壽寺、石佛寺鎮的焦紅寺、馬殷寺、三交寺(舊稱石佛寺)、老莊鄉修建的元多寺、寺山鄉的寶多寺。明朝朱元璋皇帝推崇佛教,佛教興盛。永樂至萬歷(1403 ~ 1620),先後修建了老子莊子鄉的嶽明廟、宋佳鎮的圓通寺、梁青寺、王剛鄉的廣泉寺、張琳鄉的郎中寺、六泉鋪鄉的大莊寺、朝批鎮的彌陀寺、安子營鄉的圓明寺、二龍鄉的坎農集、雙泉寺。明洪武十壹年(1378),高僧玄智重修中興寺。弘治四年(1491),重建二龍鄉坎農吉。
嘉靖四年(1525),寺山鎮寶林寺重建。萬歷九年(1581),安國寺大佛殿重修。十三年(1585),秦檜和尚在馬莊鄉重修後莊寺。四十二年(1614),安國寺塔重修。四十五年(1617),重建了博代吉藏文教室。天啟元年(1621),重建二龍鄉雙泉寺。明末清初,由於戰亂,縣城大部分寺院已無僧人。乾隆十九年(1754),高宗下令全國取消“官制”,此後佛教活動迅速發展。乾隆二十年(1755)和光緒三年(1877),除重建博代基等原有佛寺外,還新建了二龍鄉的鴻運寺、白雲寺、華嚴寺。境內歷代修建的佛寺31座。
其中,博代基、延壽寺、彌陀寺、寶林寺、羊安寺、中興寺規模較大,代代相傳。博待濟是南陽地區著名的寺廟,風景秀麗,建築宏偉,佛教興盛。光緒三十年(1904),鎮平奉南陽知府之命,將部分宗教場所改為學校。除了博代基和有影響的佛寺,其余都荒廢了。民國初年,縣內多座寺廟因戰亂、戰爭被毀,17年(1928)。19年(1930),彭於晏主張自治的同時,也將部分寺廟改為學校。鎮平解放前夕,全縣有佛教寺廟1座,寺院122座,僧人87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博代基是唯壹比較完整的寺廟,有30名僧人和100多畝香田。1951土地改革時,田翔按國家政策分給了當地的貧農和中農。對寺裏的和尚,每人分兩份地,讓他們自己種,自己養。1953年,只有石然芬等10個和尚。1959年,縣裏設林場,僧人耕種的土地歸國家所有。那時候和尚都老了,都轉向“非農業戶口”國家給生活費補貼。
民國八年(1919),侯莊寺僧人修建了黃圖河、朱世赫河二橋,連接鎮平、登仙路。義倉清同治十年(1871),薄黛姬設立義倉,將豐年的余糧和僧尼的禮物存放在寺內,在荒年施舍窮人。光緒三年(1877),農業歉收,開米粥。
學校規模較大的佛寺都有培訓佛教弟子的課程,開設“讀經”或“外國經典”課程。光緒三十壹年(1905)春,博代基在寺莊創辦了“救濟小學”,但因日本入侵,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春停辦。那年秋天,抗戰勝利後,僧人創辦了佛學院,招收年輕僧人和農民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