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個叫淑芬的學者。淑芬,江西南昌人,明代鄭德十二年(1517)中得狀元。他是壹個清正廉明的官員,以忠孝著稱。他被譽為“忠孝冠軍”。而且,淑芬的學識非常淵博,他壹生著述甚豐,包括《文淑龔潔全集》。
淑芬從小聰明好學。他7歲就能寫詩,被家鄉人譽為神童。12歲時,淑芬寫了壹首詩《雁訓賦》,使他壹舉成名。南昌知府稱贊他,推薦他為有學問的弟子。鄭德第二年(1507),在淑芬鄉中舉。鄭德十二年(1517),淑芬參加了考試,並順利進宮,被明武宗欽點為狀元。
舒芬之所以在考試中得了頭獎,當然是因為他的知識面很好。至於和他祖墳的風水有沒有關系,我就不妄下結論了。然而,在阿明焦紅所著的《玉堂叢話》壹書中,有這樣壹段關於風水的記載。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壹下,作為談資。
根據書中的記載,淑芬的父親得到了壹塊地,打算百年後作為自己的墓地,特意請了壹個風水算命師來看看這塊地的風水怎麽樣。
算命先生仔細勘查後,對這片土地的風水贊不絕口,說:“此地本該繁華,但要四代之後。”所謂“定遠”,就是狀元。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妳葬在這裏,妳的後代肯定會得頭獎,但妳必須等到四代以後。
淑芬的父親對淑芬期望很高。他本以為兒子會是狀元,卻聽算命先生這樣說,失望地嘆了口氣:“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那時候淑芬還小。他對父親說:“父親,不要擔心。如果此地真的是風水寶地,請將三代祖宗移葬於此,好讓孩子考中頭獎。”
淑芬的父親認為這是個好主意,算命先生也認為可行。於是他選了壹個吉日,把舒家三代祖宗都埋在那塊風水寶地裏。淑芬的父親去世時,也葬在那裏,壹共湊了四代人。最終,34歲的舒芬真的拿到了頭獎。
淑芬的父親被賜葬地,邢嘉說:“此地應冠之以繁華,但必在四代之後。”舒父道:“不能留。”世芬小時候說:“我爸爸沒有煩惱。如果土地贏了,請把三祖的屍骨移過來埋在這裏,我兒子就沒事了。”父隨之,果豐。(見《玉堂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