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福建中山古鎮中山古鎮

福建中山古鎮中山古鎮

中山鎮歷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有江津級文物保護點。南宋《清溪龍洞題》碑文記載三河田歷史為853年。清康熙三十三年,此處有府,即筍中十二都。根據歷史研究,許多現存的巖石墓(也稱為蠻子洞)被確定為漢墓,這進壹步證明了它們的古老歷史。張東延、、舒在1892題寫的* * *可以證明三河場是由原老場、龍洞場、馬桑崖合並而成,建於解放初期。1993年尖山鎮與長樂鄉合建,2006年5438+0年與樂嘉鄉合建為鐘山鎮,轄11個行政村和壹個社區委員會。

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黃金周”假期的實施,各地旅遊市場持續升溫,異常火爆。以龍巖市為例,“5.1”黃金周接待歷年國內外遊客55萬人次,比2011同期增長26%,實現旅遊總收入2.35億。新羅、永定、上杭、連城、長汀等地吸引了大量遊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但據有關部門介紹,截至目前,武平縣旅遊業發展仍處於零碎發展的初級階段,與周邊兄弟縣旅遊市場的熱鬧景象形成極大反差,也與武平縣生態環境質量、山川秀美、人文濃郁的縣情特點極不相稱。隨著縣城綜合實力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群眾要求擁有自己的地方“景點”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聚焦梁野山“生態品牌”的同時,打響中山古鎮“文化品牌”,在培育武平縣旅遊產業方面相得益彰。通過對鐘山古鎮的挖掘、修復、保護、開發和培育,鐘山古鎮將成為閩西的壹道精品景觀和社會各界認識、了解、欣賞武平的壹個亮點,對提升武平形象、改善武平投資發展環境、提升全縣綜合競爭力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山是唐宋時期武平場縣治所在地,素有“小都”之稱。唐玄宗二十四年(736年)汀州建立後,在武平設立武平、南安兩鎮,中山為武平鎮所在地。南唐寶大四年(946),南安、武平兩鎮為武平場,為田治所在地。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為縣,原縣城也設在此。中山位於閩粵贛邊,地理位置突出。它是“泉亭之門”,曾被用來防禦廣東和江西的“兩匪”。明洪武二十四年(1381),在此設立武平守備,兵力1000余人,著名抗日名將於也曾在此任職。1645年,清軍長驅直入,連接連城和上杭,其所在的縣官受風而降。但軍統中山軍民決心反清,與清軍血戰到底。1646年9月,經過壹年多的浴血奮戰,中山城終於淪陷,慘遭屠戮。當時現場壹片呻吟聲,血流成河,壹萬多人遇難。現在珍藏在武平縣博物館的“萬人墓”紀念碑,成為那段悲慘歷史的鐵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6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進入中山開展革命實踐,在中山郊區與公劉軍會師,壹舉掃蕩駐紮在市區的吳德龍土匪部。從此,武平人民的革命鬥爭更加風起雲湧,武平蘇區得到進壹步鞏固和發展。

中國少有的典型客家“人民鎮”和“客家方言島”——“軍話”。

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後,大多聚居在壹起,村裏的居民大多屬於同壹個宗族。而在不超過壹萬人、上千戶的鐘山古城,方圓只有兩平方公裏,卻有多達102個姓氏的居民,是中國客家村落中少有的姓氏奇觀。主要原因是:這座千年古鎮,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中轉站之壹;由於地理位置突出,是三省交匯之地。經過駐軍和戰爭,終於形成了壹個獨具特色的“人民鎮”的奇觀,遍布五湖四海。《人民鎮》流行姓氏姓氏對聯,流傳千年。逢年過節,逢喜事,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口貼上姓氏對聯,表達思念祖先、追根溯源、飲水思源的心情。中山“人民鎮”另壹奇特的文化景觀是,當年定居中山的古代官兵所使用的方言數百年不變,符合當地的客家話。這就是被語言學家譽為“語言活化石”、客家話“方言島”的“軍話”。1,銀根門。明代,吳索中山先後有三座城:老城、偏越城、新城,所以人們簡稱吳索為“三城”。彈丸之地有三座城,世所罕見。這是因為中山是閩粵贛邊界的軍事重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明代有千戶,正千戶官階比太守高壹級。它不歸縣部管轄,就像壹個獨立的王國,所以才有這樣的規模。經過大躍進和文革,中山城毀於壹旦,如今只剩下壹座“銀根門”,巍然屹立,向世人訴說著當年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據考證,日本著名抗日軍人於在銀根大門上建有“讀書”壹座,日本教士在此讀書、圍欄。不幸的是,讀完奕譞,它被戰爭摧毀了,只留下壹個網站以上的城市大門。

2.古街。從迎恩門延伸出的700米老街,100多家店鋪,是中山商賈雲集、商業繁榮的明證。古街本身就是濃縮了五所中山古城的歷史。老房子林立的老街難掩昔日的優雅,她身上淡淡的殘鉛花依然散發著壹種古老而誘人的芬芳。與古街相連的明代建造的迎恩門和雷丁奕譞,體現了古街的古典與悠遠。徜徉在古街,沐浴著中原的古風,挨家挨戶去查姓氏對聯,人們的思緒早就在這千年的時間裏徜徉,有了些情懷,有了些情趣。

3.永安橋。這座橋是王興壹位老婦人的慈善機構。她讓她的孩子們用她生日宴會的錢在這裏建了壹座橋,於10年(公元1810年)完工。清末著名抗日愛國者、愛國詩人邱在橋的八個牌坊上方嵌有石碑,題寫“永安橋”和“母親壹生繼誌”。6月2日1930,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公劉軍主力在永安橋附近勝利會師,隨後分頭向武平其他地方進發,武平的革命鬥爭更加如火如荼。2006年,這座橋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相公塔。位於中山新城外的相公村,建於明嘉靖1911年(1551)。塔共七層,八角形,高度14.7米。相傳古代文人喜歡邀其來此爬山賞景作詩,故名相公塔。據說風水先生說,從五所中山城東北(即今天武平縣壹帶)的地勢是下坡虎,這個下坡虎是從五所中山方向過來的。為了防止猛虎南侵,需要修建七座虎塔,稱為“七鞭虎”。如今物是人非,歷經歲月滄桑,七塔之中,唯有相公塔依然碩果累累。相公塔外形壯觀,猶如歷史巨人屹立在相公村之上。

5.十裏峽谷廊:位於中山古鎮南15公裏處,是6500萬年前由於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動而形成的侏羅紀裂谷。它從貴州到我們鎮呈南北走向。僅小鎮就有20多公裏長,最低海拔約700米,最高海拔超過1442米。山是丹霞地貌,在林中。

6.石天井世外桃源:位於古鎮西南,與永興鎮皮羅相連,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四周是懸崖峭壁,中間是數百英畝平坦開闊的土地。巍峨的大山托起了人間仙境,大自然創造了牛背、馬朝天、石天井、大圓洞、鵝蛋、何氏懸棺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

這裏有參天古樹,遮天蔽日,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溪水清澈,群山環抱,迂回曲折,潺潺;走在山上,踩在紫色砂巖鋪成的“紅地毯”上。穿行於森林中的小溪,幾十座起伏的山峰環環相扣,形成壹個天然的迷宮,讓妳不知路徑,迷失方向;站在牯牛石背上,遠眺綦江群山,重重疊疊險阻,宛若萬馬奔騰,硝煙彌漫,令妳嘆為觀止,不愧為天下奇觀;在朝天馬山峰腳下,天馬仿佛在脖子上呼嘯,翺翔九天,讓妳仿佛忘記了世間的壹切,置身仙境。

7.“汀州首富”和“王千東南部”的舒靜墓。舒靜是明代鄭德時期中山富商,被譽為“東南錢王”。當時的汀州知府為他寫了墓誌銘,稱他為“汀州首富”。舒靜在世時修建了八座墳墓。

建築材料精美,結構精巧,規模也比較宏大。不幸的是,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但遺址仍然存在。鐘山郊區西山崗現存的舒靜墓葬比較完整,關於舒靜的各種傳說在武平人中間流傳了幾百年。探索和參觀舒靜墓,可以使遊客對明代武平、汀州的社會、經濟、文化有更直觀的感受。

8.朱德統帥故居——市府別墅。這座別墅位於中山古鎮的壹個村莊林屋巷,這裏是林姓富豪的祖居。它建於19世紀早期。門樓“師傅山莊”四個大字清晰可見,屋內結構復雜。前面部分是左右兩翼,中間是壹個露天天井,中間用墻屏隔開,後面部分是另壹個露天天井,側翼結構比前部復雜,空間更大。6月1930,朱茂紅軍根據樓梯嶺會議精神重新進入武裝。朱德統帥因病在師傅山莊左翼休病假。

加註。

9.國民黨抗戰將領謝將軍故居。謝,武平中山市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北伐後於1930考入英國留學。1934畢業於英國皇家軍事學院(聖赫斯特軍事學院),是蔣介石麾下為數不多的接受過完整西方軍事教育的將領之壹。抗戰時,日軍進攻貴州獨山,重慶動搖。情況很緊急。謝率93軍參加獨山、平塘戰役,打敗了北侵重慶的日軍,因此升任國民黨中將。1954年9月至1957年3月任臺灣省國民黨黃埔軍校第五任校長。這壹時期,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正在壹所軍校學習。因為屢次嚴重違反紀律和規定,謝很生氣,被革職,從而得罪了有權有勢的人。蔣介石父子表面上不動聲色,但第二年(1957年3月)就以“間諜罪”的罪名被免職、退休。後來在臺灣省很多地方工作,1992移居美國,1995去世。中山市謝將軍故居可作為旅遊景觀開發利用。在旅遊開發中,從景觀資源的角度,要有“三頭”的要求。第壹,要有看點,就是這個景觀資源值得壹看,看完感覺很耐久;第二,要有開頭,就是這個景觀資源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有故事可講,有知識可講,有經驗可教;三是要有趣味性,也就是要讓遊客產生沖動,想要參與進來。參與之後覺得很有意義,也有了壹些體會。我們認為,中山古鎮的景觀資源基本符合上述“三頭”的要求,在中山古鎮發展旅遊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中山古鎮保存了許多歷史文化景觀,如700米老街、銀根門古城墻、武侯祠、東平王廟、相公塔、永安橋、朱德故居等。還擁有十裏竹、龍巖雨姬、聚仙巖等美麗奇特的自然景觀,值得欣賞,值得壹看。其次,中山古鎮有著千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也是顧婷府的南大門。這裏多年來都有士兵把守,紅軍也曾在這裏戰鬥過。有很多代代相傳的傳奇故事,非常“會說話的頭”。第三,中山古鎮有綿延十余裏的竹林景觀。當妳劃著竹筏或乘著獨木舟順流而下時,微風吹在臉上,美景遍布全身,令人心曠神怡。有壹種“天地壹體”的奇妙感覺,非常俏皮。

因此,在看到中山古鎮的自然人文景觀後,有旅遊專業人士評價說,中山古鎮的自然美景是武平歷史文化的寶貴亮點,保存和濃縮了中原文化的諸多特色。整理、挖掘、推廣中山古鎮,壹定會成為全省著名的旅遊景點,成為“福建麗江”。

硬件方面,從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出發,按照景區“進、住、享、賞、憶”的“五可能”要求,建設完善中山古鎮旅遊發展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壹是盡快完成省道206線縣城至中山段道路改造,按照進入景區道路標準要求進行施工。二是鋪設拓寬各景觀之間的連接道路,方便遊客進入;景區壹般停車場和各類景區停車場建設等。第三,規劃建設壹批接待能力強的賓館、招待所,特別是在十裏竹海景觀附近的溪流兩岸,建設壹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鄉村賓館、招待所,滿足遊客在飲食、住宿方面的需求。四是建設武平客家土特產特色商業街,滿足遊客購物需求。

在軟件方面,首先要加強古鎮旅遊開發的組織力量。縣鐘山古鎮保護開發工作小組和鐘山黨委、政府要統籌整個鐘山古鎮旅遊開發的規劃、協調、管理、招商、投資,確保古鎮旅遊開發走上正軌;其次,要進壹步加強中山古鎮的品牌建設。中山黨委、政府、縣直屬文化、建設部門要認真做好中山鎮申報“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福建歷史文化名鎮”乃至“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各項準備工作,早日獲得上級稱號,獲得相關保護資金,進壹步提升古鎮知名度。第三,要進壹步加強對中山古鎮的宣傳和推廣。雖然中山古鎮的文化得到了中央、省、市媒體的報道和展示,但其對外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新聞記者到中山參觀采訪。然而,這只是促進中山古鎮旅遊發展的壹個良好開端。今後,我們壹定要充分利用媒體和群眾團體的力量,邀請記者、作家、文人開展采風、攝影、筆會等活動,繼續挖掘、整合、宣傳中山古鎮千年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綠色文化的內涵,進壹步提高中山千年古鎮的影響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