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孫永康先生的“筆墨”與“山水”,關鍵在於壹種精神上的提升。長期以來,傳統畫家往往是陳和陳湘陰,這已成為壹個深刻的批評來源。在20世紀中國“風景”畫的發展中,大多數激進和反傳統主義的繪畫都進入了主流地位,例如,從五四時期到80年代。當然,在不同時期,它們的表現情境、理論屬性和行動口號也不盡相同。說中國畫不科學,中國畫不能反映現實,中國畫沒有現代性,中國畫不能走向世界等等。但隨著我們對孫永康先生的繪畫理解的深入,人們會意識到這種片面的否定是多麽的粗魯和可笑。如果有幸與孫永康先生的書畫思想和他的水墨“山水”實踐相伴,其深遠意義在中國藝術發展史的意義上是無法估量的。傳統山水畫自然是以國學為基礎的,儒家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思想是其壹,道家的天人合壹也是其壹。這些觀念構成了傳統山水畫的精神源泉。可見孫永康先生的畫既滿足了傳統觀念,又體現了對國學的反思。正如黃大師所說:“今天的當務之急不是說什麽,而是真正的學習。”“歐陸風格逐漸向東方蔓延,心理上很和諧。二十年之內,中西畫無分別,其精神亦同。”現在看來,孫永康先生的繪畫對中西繪畫精神的判斷,與黃先生是壹致的。
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孫永康先生的山水畫。只要妳不偏不倚,妳就會覺得被鼓勵去突破傳統。這種追求其實也是傳統人所希望的。如果妳仔細看看孫永康先生的筆法和技法,他不僅僅是對傳統的內在提煉,更是將傳統推向了另壹個極端。可以說,20世紀以來的山水畫,如果沒有看到孫先生的山水和筆墨,將是遺憾的,這也許就是孫永康先生“山水”的獨特而自然的意義。雲中之神,霧中之仙,神與仙在筆墨中顯現,情如夢深,情如夢美。願孫永康先生的筆法和山水唱響在更多文人詩人的心中,成為世界相互傳遞中國的又壹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