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早定義風水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經》壹書中說:“葬人也怒。氣逐風散,界水止。古人聚而使之堅。有水則氣止風,行則止,故稱風水。”在自然科學史的研究中說:“風水學是尋找建築吉祥之地的景觀評價體系,是中國古代地理位置和布局的藝術”;在《風水學源流》中,認為“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人們選擇和處理自己生活環境的壹種學問”。可見,人們對風水的解讀眾說紛紜。其實風水的意義是很實用的,沒必要把風水這個詞解釋的那麽復雜。“風”是自然界的風,“水”是自然界的水。在兩者都存在的條件下,人們尋找有利於自身生存的自然環境,進行合理布局,使人的生活能夠順暢,這就是風水。
在古代文化中,風水又叫“風水”,意為探索。可視為天,景觀為地,天上風,地上水,人居。風和水是自然的產物。人們利用大自然的產物來整合天、地、人,於是風水誕生了。
所以風水是壹門集天、地、人於壹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它以自然為基礎,通過陰陽五行規律來調節人類生態環境的平衡,有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壹門無形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