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寺廟文化是指存在於寺廟空間中的文化。寺廟的庭院或主體建築,以及其他各種宗教建築、宗教設置、森林、耕地和附屬於其上的空地,都屬於寺廟的空間範圍。寺廟建築和花園、寺廟內供奉朝拜者的偶像和其他象征系統、珍貴的經書、器皿、聖物和其他宗教藝術品、祭壇、裝飾品和宗教人員的服裝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宗教信仰就體現在這些具體的形象中,其中很多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因此,寺廟文化很容易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信徒的精神需求,也能讓不信仰這種宗教的人享受藝術,因此,寺廟在壹般景區是不可或缺的。最近東奔西走,逛了普陀,天臺高明寺,濟公院,奉化雪竇寺,林越寺,余姚尹喜寺等(有圖為證)。回望寧海,除了廣德寺、慈雲佛學院,還有規模宏大、富有文化氣息的建築和園林,甚至老狼也散落著書籍。有些人拿出壹點錢,讓它塗鴉變,這是壹種罪惡。有的寺院寺廟不分。據說廟改成廟就可以開了,老板改成秘書,就是公務員。唉,無量壽佛,慈眉善目,寧海的水,寺廟都是這樣。怎麽才能談旅遊文化?
壽寧寺,金代古寺,位於寧海縣城東五公裏的崗頭村。是天臺山第壹座佛教發端的寺廟,也是我省中日文化旅遊線路之壹。
晉元年(405),天竺(古印度)高僧譚佑從海上向東航行,在三門灣白橋港登陸。上岸後,峰茶浮在對岸,壹直叫峰茶山(崗頭寺對面)。當時譚友覺得口渴,周圍也不談水。譚佑用禪杖戳地,白泉湧出,於是白水寺建成。寺前還有兩個碑,檀雨石和白泉井。白泉井距地面約1.5米,但常年不幹涸,村民也將它作為食物井。白泉井,又名洗腸井,相傳譚攸母親懷孕,經過蔥園時,腥臭難聞,令胎兒反感。喝白泉井裏的水可以去除臭味。這也是佛教徒不吃蔥蒜等五香戒律和典故的原因。
此後,曇佑沿寧海白溪河進入天臺山腹地,先後建立了永福、克山、石梁、赤城、萬年、多寶、廣潤、清居等佛寺。他成為天臺佛教的創始人,寺廟的修建比天臺國清寺(天臺國清寺建於公元598年)早100多年。
唐代鑒真第四次來此。白泉寺的日文翻譯。983-988年該寺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口岸後,淳化元年(990)王要求改名壽寧寺,道光元年(995)又派仆從贈壽寧寺禦書30軸作為表彰。
在宋代的《赤季承》中,壽寧寺是列寧海寺的第二位(只有宋教寺,佛教道場,其後是慈雲寺,稱為寺,其余四十四家稱為院)。
此後,它被廢除了幾次。1958年焚毀後,由泰州市佛教協會理事、高明寺方丈覺慧法師近年重修,於1993年8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寺內除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外,還有杜東紀念館,保存著杜東真佛像。
6月9日,1999,參加中日國際佛教旅遊線路研討會的代表們參觀了這裏,壹致確認壽寧寺是佛教向世界傳播和中日友好的重要紀念地。在浙江省旅遊局局長何思遠等省市縣領導的陪同下,日本友人村上博先生為“日本姬發大師登陸地”石碑揭幕。讓日中友好港口再次發光。
最近,在寺廟的東邊建了三座寺廟,壹個放生池和壹座露天大佛,在寺廟的西邊還將建壹座寺廟塔。壹座嶄新的金代古剎會吸引妳。
前金帝封寺——古寺在象山港海邊。相傳廟神曹彬是趙匡胤南部平江的統帥,封為濟陽王。因為南宋時趙構逃到這裏,他出現救了他壹命,建了壹座廟。寺內有18根石柱,其中有4根雕雲龍,是道光五年(1825)由當地泰太學生吳紹出資修建的。
廣德寺是寧海北部城鎮的壹座著名寺廟,始建於清朝初期。它於1997年被壹位著名的僧人圓法師恢復。如今,該寺金碧輝煌,裝飾莊嚴雄偉,儼然壹座佛教道場。
東寺——塘廈鎮的寺廟壹般供奉名人和社會神靈,是中國最古老的村落聚會。人住的地方,就有社會神。塘下村胡家在元代(1302)從大才村遷來後,村後有壹個水塘。因此,它被命名為塘廈,寺廟建在村莊的東部,為菩薩和財神服務。廟裏的戲臺建於清代,罕見的五井、五個大小的同心穹頂懸在空中,沒有壹個釘子。由別出心裁的鬥拱支撐,歷經百余年風雨,依然安全牢固。這真是中國鬥拱和榫眼的絕技。這個戲臺是寧海文物部門最近發現的。
郎峰橋——郎峰,昆侖山頂峰之名,被古人稱為仙人居。這裏東西南北都有山,中心向東流。唐朝十三年(859),蜀住在這裏。南宋時,名士劉傑、舒悅翔稱劉舒二,舒悅翔的後人在陵口居住,修建了壹座橋,名為郎峰橋。蜀郡和鄞縣分別以和、奉化傣族命名。該橋重建於光緒十二年(1884)。
甲子橋,第三十八代郭子儀的後裔——它被稱為長陽,因為在汛期這裏的水與海洋交匯。去年壹場洪水沖走了甲子年(1864)修建的甲子橋。清末(1911)西電名門孫乃泰,奉化大師王木蘭弟子。她嫁給了長陽,但丈夫去世了,留下了三歲的兒子。人們強迫孫氏交出財產,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把它扔進水裏。老師傅寫下“十年水盡甲子橋”這句話,這座橋就重修了。郭子儀曾是唐玄宗及其後三位皇帝的宰相。他是和平和繁榮的,有七個兒子和八個女兒。他活了85歲,非常富有。郭子儀的第七子郭恒,隸屬於秦始皇,遷居金華。後人又遷居長陽。長陽國瓷戲臺建於同治八年(1689),近年重修。在舞臺的頂部,有兩個同心的藻井和八角形的藻井。
梁坑洞橋舞臺——梁坑不姓梁,姓潘。130戶近500人,原姓梁。唐朝末年,河南楊蓉的盤石遷到寧海,後來又遷到異地,包括盤天壽支和梁坑盤石。廟前有銀杏,村口有石拱橋。祠堂獨立在村口的高坡上。鹹豐十壹年(1861)重修,戲臺、鉤廊各有藻井。
來自西電、下漳古村、孫氏廟的孫氏後裔,於元代(1300)夏六月初三種下張成林,在此居住700余年。全村160戶570人。村子坐落在山谷裏,有壹棵600多年的巨大樟樹。周邊可以三個人擁抱。房子都建在山頂上,山溪穿村而過。原橋為10。
大才胡氏宗祠古戲臺——原住蔡姓,村名大才,地名如原。南宋邵熙(1205),原籍徽州和吳興,隨胡誌福、長陽進士從奉化排溪遷入。600多年已經24代了。嘉慶八年(1803),祠堂建成200多年。祠堂不粉刷,保持古老、原始、雕刻精美,難得壹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