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有哪些美頭的故事?

有哪些美頭的故事?

明代的湄頭,雖然與永嘉場的蓋華鄉合作,但建制歸屬在《弘治溫州府誌》和《萬歷溫州府誌》中均有記載,均屬瑞安縣崇泰鄉五都。《乾隆溫州府誌》和《光緒永嘉縣誌》都記載了清代的梅頭,都屬於永嘉縣蓋華鄉。直到民國6年(1917)及以後才歸屬永強區,民國20年(1931)正式歸屬瑞安縣第壹區,分為前崗鄉、後崗鄉、埭頭鄉三個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三鄉與海安所鄉合並,稱海港鄉。民國三十二年(1943),戴剛鄉與海港鄉分開設置;民國三十五年(1946)與海安鄉合並,組成海港鄉,直至建國前夕。

1949年8月,梅頭鄉9個村脫離海港鄉。8月1950,埭頭、東嶴村脫離梅頭鄉。另外,海安鄉分出陳嶴、Xi嶴、後洋三個村,埭頭村又分為前安村和後安村兩個村,構成埭頭鄉。1956年2月,梅頭鄉和埭頭鄉合並為長橋鄉,同年夏重新設立梅頭鄉。1958叫梅頭管理區;1961年叫梅頭人民公社;1984,農村建制恢復為梅頭鄉;1986年,這裏叫梅頭鎮。2000年8月,並入塘廈鎮,改為梅頭鎮,為梅頭辦事處。2006年8月5438+0龍灣區擴建,更名海城街道。(這裏值得說明壹下:2008年,由於瑞安市政府關於區域劃分的政策,“塘廈以北地區全部歸塘廈直接管轄”,此時,美頭的經濟實力遠超長橋、保田等鎮,可謂壹枝獨秀,不滿瑞安市政府的規定,欲與塘廈並駕齊驅。在政策強硬的情況下,就像溫州的區域板塊重新劃分壹樣,美投通過大會決議決定歸屬龍灣,以表達對瑞安區域劃分政策的不滿。)區劃調整後,美頭的地名改為“海城”,人們不禁要問,這兩個地名背後有什麽故事?據民間傳說,梅頭地名的由來與當地的“梅崗山”有關。以前梅崗山開滿了梅花,梅頭人認為這是風水寶地,於是選擇了梅崗山的盡頭,定居下來。因為溫州話習慣稱港口、河流為“大崗頭、碼頭”,所以人們把梅崗山的盡頭稱為“梅頭”。

海城的由來與明代在此設立巡檢司有關。據史料記載,明朝時,朝廷為了抵禦倭寇的入侵,在梅頭建立了巡檢司,並修建了城堡。因此,在龍灣區劃調整中,考慮到當地特殊的歷史淵源和人們的美好願望,將湄頭改為海城。

海城(原梅頭鎮)是2001年溫州行政區域調整劃入龍灣區時設立的街道辦事處。位於溫州市龍灣區東南部,是溫州與瑞安市之間的壹個金三角,西南有塘廈鎮長橋辦事處郊區,東南有大海,東北有天河鎮。地理位置優越,是溫州大都市規劃東南重要戰略城區的腹地,交通便利。距溫州市區39公裏,104國道,距溫州機場15公裏,區域面積17.4平方公裏,海岸線4.2公裏。河網縱橫,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中國五金衛浴之都”的美譽。

街道下轄十個行政村和兩個居委會,分別是東溪、埭頭、上圖、玉門、石灘、邱寨、東城、東門、中興、西施十村和前崗、後崗兩個居委會。耕地6908畝,山地4400畝,總人口50124(其中常住人口28506人,外來人口21648人)。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654.38+0.63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到7650萬元,財政總收入達到654.38+0.2億元。人均收入9529元,綜合經濟實力在溫州30強鎮(街道)中排名第27位。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現有工業企業1317家,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大型企業42家,擁有出口自營經營權的企業14家。形成了水暖衛浴、民用電器、五金標準件、石油化工儀表、塑料化工等五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尤其在衛浴行業,培育了勞達斯衛浴和精藝衛浴兩大民族品牌。巴海、美亞、力士、美的、摩馬利榮獲“中國衛浴行業知名品牌”稱號,2004年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五金衛浴之都”稱號,是龍灣區不可多得的黃金品牌。海城衛浴產業的集群效應也是溫州模式的集中體現。借著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的創業熱潮,海城街道綜合實力排在永中、冠軍之後,位列第三。投資6.5億元的浙江水暖衛浴產業園已在海城開工建設,即將打造海城新壹輪經濟優勢;農業經濟穩步發展,建成農業示範園3500畝,丁山萬畝灘塗圍墾工程壹期竣工開發,形成水產養殖4500畝、蛋鴨養殖6.8萬羽、杜仲1.5萬畝三大農業生產基地。培育了溫州東海灘養殖有限公司、振龍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程心種植發展有限公司等三家農業龍頭企業,開發了文蛤、杜仲茶、銀杏茶等壹批拳頭農產品。

商業模式的探索與發展——在充滿活力的溫州,商業購物街無疑已經成為建設的趨勢,海城通過借鑒,結合自身的經濟優勢和地理位置,成功打造了壹條充滿活力和競爭力的商業街——人民路。這是繼永中、塘廈之後的壹條大鎮商業街,是永中以南、塘廈以北20多個鎮中最具活力的商業街。白天的喧囂,夜晚的燈火輝煌,見證了海城的輝煌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