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古代皇帝對墓葬的選擇以及如何看風水

古代皇帝對墓葬的選擇以及如何看風水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壹”,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因此,古代帝王在選擇陵墓位置時非常重視“風水”。其實“風水理論”是中國特色的“環境觀”,它包含了中國古代先民對自然的探索和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神秘定義。

原則壹:註重整體。

“風水”壹詞源於《葬書》:“氣逐風散,界水止。古人聚而為之,行而止之,故謂之風水。”風水理論就是把環境看成壹個整體系統,以人為中心,把世間萬物看成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的作用是把握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這其實與現代科學中的系統論不謀而合。總體原則是風水的總原則,其他壹切原則都從屬於總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征。

中國古代《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體,以泉水為血,以土地為皮,以草木為發,以房屋為衣,以門戶為冠帶。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優雅和運氣的問題了。”這其實是古人在選擇居所時對系統論的簡單應用。

選址原則二:因地制宜

《易經與大莊卦》雲:“適可而止。”先秦時期,姜太公主張因地制宜。《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太公王被封於潁丘,民少,太公勸其為女,絕頂熟練,通鹽。”這其實是我們遠古祖先根據環境的客觀性而采取的適合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達。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和建築與自然相適應,回歸自然,回歸自然,天人合壹,這才是風水的真諦。

選址原則三:近山近水。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實踐的過程中,用智慧總結了許多生活經驗,其中在背後有山有水的地方建造聚落是非常重要的壹條。今天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遺址幾乎都建在河邊平臺上,適合當時狩獵、捕魚、采摘水果的古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其實這也是風水理論中依山傍水原則的由來。

明朝宣德年間,張帶領他的人民來到湖南嶽陽縣衛東鄉。這裏的地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百裏的幕府山在這裏綿延,東北和西部有三座大山峰突起,如三片大花瓣形成壹朵蓮花,是典型的風水中“土坯房”式的爬山形式。於是張帶著大家在這裏定居下來,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500年來,發展成為壹個擁有600多戶、3000多人的大家族。這是壹個好風水房子的典型例子。

選址原則4:觀察形狀和情況

中國傳統的“天人合壹”哲學使中國人對天地和生命有著獨特的看法,尤其註重人與自然的協調統壹。傳統的風水理論實際上是這壹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清代《陽宅十書》指出:“人宜居山川為主,氣勢最大,關系人之禍福最重要。”也就是說,在選擇落腳點時,要註意山地地形,把小環境放到大環境中去考察,也就是所謂的“察形觀色”原則。

龔宇把中國的山脈分為四列九三。風水稱連綿起伏的山脈為龍脈。中國的龍脈發源於西北的昆侖山,三個龍脈從昆侖向東南延伸。北龍從陰山、賀蘭山進入山西,起於太原,止於渡海。中龍從岷山入關,從秦山入海。南龍從雲南到貴州,經湖南到福建、浙江。每個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隱龍、閃龍。要調查風水,我們必須首先找出脈絡,順應龍脈的趨勢。

選址原則5:土壤質量檢查

許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現在已經成為旅遊景點。不難發現,這些墓葬的選址普遍具有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植被茂盛的特點。換句話說,這裏的地形和水土都是極好的。事實上,在為皇帝選擇陵墓的過程中,風水先生不僅非常重視方位和其他因素,而且非常重視和批評當地的土壤質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經常在原地踏勘,用手撚,用嘴嚼土,甚至挖井看深層土壤和水質,俯身聽地下水的流動和聲音。這些看似裝腔作勢,其實不無道理。

選址原則6:水質分析

長江和黃河被我們稱為母親河,因為大江大河的水養育了沿岸人民,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老子說:壹命二,二命三,三命萬物。壹個是天,所以有水生,壹個是地,第三個是水的說法。把老子的這句話翻譯壹下:自然,水生於天地,天地萬物皆水生。由此可見水的重要性。

中國古人叫風水,也叫地理。我們不妨把它和《風水風水地理》壹起讀。我們也可以這樣解釋:闞(觀天)、於(測地)、風(空域)、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研究分析理論)。這裏的風指的是人呼吸的空氣,人吃的水和源頭水,以及種莊稼和穴位的土壤。空氣、水和土壤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物質。眾所周知,如果風(空氣)質量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生物生長就會不好,人就會生病,生活就會陷入災難。這也是現在大力提倡綠色環保概念的原因。

古人認為“草豐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風水壹定好。這其實是壹種通過目測來區分風、水、土質量的方法。

至於如何辨別水質,《管子·地珍》認為土質決定水質,水質是通過其顏色來判斷的。水又白又甜,又黃又澀,又黑又苦。風水經典《博山篇》主張“尋龍認氣,認氣嘗水”。它的顏色是藍色的,它的味道是甜的,它的氣味是香的,它是昂貴的。它的顏色是白色的,它的味道是清晰的,它的溫度主要是昂貴的,它是不夠的。"論《人丁興旺》中的水善惡雲:"清甜無比,十分可口,故稱佳泉昌。春不飽,秋不燥。最好在這裏找個好地方。”“果肉的味道只怕有腥味,就像熱湯沸騰,渾濁發紅是不吉利的。"

浙江泰順承天象鼻山腳下有壹處山泉。泉水終年不斷地冒著熱氣。當地人生病了,就會泡在泉水裏,比吃藥還有效。經檢驗,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化學元素氮。據《山海經·Xi·山景》記載,崔氏山旁有灌溉用水。“有流在其中,使牛馬無疾而畫。”

雲南省騰沖縣有壹處“鵲橋泉”。泉水清澈見底,但裏面沒有任何生物。鴨子等鳥類壹到春天就會死亡。經檢測,泉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定居點必須建在遠離這些水源的地方。

古代帝王在選擇墓葬時也非常重視當地的水。十三陵附近有非常豐富的水源,所以壹年四季都有豐富的植物和樹木,生物多樣性也發展良好。如今,十三陵水庫作為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北京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原則7:坐北朝南。

風水學很註重方向的選擇。風水師在選擇了陰陽房的位置後,還要選擇最合適的建築方向,讓建築接收到周圍景觀空間的活力。這也叫垂直方位,是風水中的壹個關鍵。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建築通常坐北朝南,子山朝午。用現代科學解釋,這是因為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領土在北回歸線以北(北緯23度26分),所以朝南的房子容易接受陽光。這樣不僅能讓房子在冬天更暖和,而且對住在這裏的人的健康也非常有利。

此外,中國的地形使得中國的季風氣候特征非常顯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除西北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外,我國主要有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少數地區如海南、雲南西雙版納等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所以房子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也是為了躲避冬天的北風。甲骨文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雲:“惡風居西北,十月也。按照北方的說法,也是11月。風居東北,正月也。豐住東,也是二月。”清末何光庭在《地學補正》中說:“平陽不怕風,但有陰陽之別。從東到南的暖風和煦的風叫陽風,所以正好。自西向北的涼風、冷風,稱為陰風,宜有近案擋之,否則風吹骨寒,主家敗亡。”這意味著在確定位置時要避開西北風。

風水表示方位有幾種方式:壹、以五行木為東,火為南,金為西,水為北,土為中。二、以八卦為南,以嶺為北,以地震為東,以交易所為西。第三,以甲方、乙方為東,丙方、丁方為南,庚欣為西,桂仁為北。以地支之子為北,午為南。四、東為黑龍,西為白虎,南為朱雀,北為玄武,或稱:“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在我國,壹般的帝王陵墓都是背山面水或者朝南,比如南京的明十三陵,北京的明十三陵。但鳳陽的明太祖陵是朝北修建的,道路略有歪斜。原因是中都城墻宮殿位於皇陵的東北面,要使皇陵面向中都是非常困難的。

總之,風水中坐北朝南的原理,是我們的祖先通過幾千年的實踐得出的認識,這其實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選址原則8:帶著怒氣騎行。

傳統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之源,萬物離不開氣。

中國古代偉大的風水先生、晉代大學者郭璞寫了《葬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感應的原理和作用。《葬書》說:“葬人,乘怒。陰陽之氣,即風、雲、雨。走在地下生氣,萬物生。人從父母處受,骨得氣,身得陰。蓋生者,氣之凝結,骨之結形成,死而獨留,故葬,抗氣入內,同法之影也。俗話說,靈要應鬼福,人要福,這是以西邊銅山崩,東邊靈鈴,春天木花,房中栗芽為前提的。氣行於地,其所為亦因地之勢;其聚也是因勢,古人聚而使之粘。妳能做的是有限的。”意思是陵墓要選在熱鬧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風水之地,萬物有靈。人是氣的產物,人的骨骼是由氣凝結而成的。人死了,氣息沒了,只剩下壹副死氣沈沈的骨頭。屍骨若葬於熱鬧處,則幹爽春光,靈魂得以升華。每個人都是父母生的,就像壹棵大樹。父母是“根”,是主幹,後代是父母在世間的“枝”。父母的骨頭在地下是活的,“本”就會生機勃勃,與“本”相連的“枝”也會受益匪淺,枝繁葉茂,歷久彌新。

明代另壹位風水師廖錫永在《葬經》中指出,生氣要以山川草木來區分。“凡山有紫氣,若淡煙飄,雲蒸潤,石明,若有,氣來息。雲不飛騰,色暗淡,崩裂,巖石幹枯,草木枯萎,水泉幹涸。如果是這樣的話,除非挖斷了山頭,那麽生氣的行程就要靠別人了。”可見,憤怒是萬物的生命力,是生態的最佳狀態。

風水學主張在熱鬧的地方建造城市住宅,稱之為“帶怒騎”。因為只有獲得足夠的生命力,植物才能茂盛,人類才能健康長壽。根據風水理論,房子的門是壹個空氣口,如果有道路和自來水通向它,它就是精神。反之,如果大門位於背面,則不生氣。上火對空氣流通有好處,對人的健康也有好處。屋內亮明為吉,暗禿為兇。只有騎在熱鬧的建築上,對住在裏面的人才有好處。

由於季節的變化,生活和取向也發生了變化。在不同的月份,生氣和死亡的方向會有所不同。生氣是吉,死是兇。人在做事的時候,也要隨著自然的變化而行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自古以來,人們都選擇在仲春的清明節去祭祖掃墓,這除了郊遊的原因外,還與古代風水學說有關。《管子·形勢解》說:“春,陽始,故萬物生。”氣息的交換是轟轟烈烈的,這是死者與生者之間“心靈感應”最活躍的時候。活人拜訪陰宅也是陰陽平衡的需要,會得到壹年的安心。而且古人還認為,生者的居所即陽宅要時時維護,逝者居住的陵墓即陰宅也要定期掃描修繕,並加做護坡,以防“泄氣”。從倫理的角度來說,就是鼓勵後人每年定期祭祀祖先和朋友,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現在我國把清明節列為公共假日,也算是政府順應民意,倡導和諧的壹個好舉措。

選址原則9:普遍綠化

我們的祖先早就註意到環境和人是相互作用的,環境的好壞和樹木的多少密切相關。因此,在活人的房子或死者的墳墓周圍植樹已經成為壹種必不可少的行為。

幾乎所有的風水師都非常重視樹木風水,它的作用並不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是遮陽、美化環境那麽簡單。民間風水師都信奉這樣壹句話:“鄉間有人居住,樹木茂盛,房屋便茂盛。如果樹倒了,房子就會枯死。大欒林大興,蕭鸞林小星。不種樹,人沒衣服,鳥沒毛,妳光著身子,能保暖嗎?”他還說:“前門明凈,屋後要綠樹濃蔭;四季蔥郁不露,久居太平。”只有當它的植被眾多時,它才生機勃勃,護蔭護脈,它才豐富。

風水學講究“形神兼備”,認為有什麽精神就必然產生什麽精神。他們認為人可以根據樹的好壞來升降。這也體現了樹木在風水中的重要作用。風水學認為樹有四種功能。壹、聚氣:尤其是空曠的農村,氣不聚,可靠種樹縮小居住區,使之看起來像團圓。二、避風:山區和沿海平原風大,冬季北風強而刺骨,對人畜和農作物有害。妳可以通過種植防風林來減少風的危害。3.遮陽:如果房子對面有裂山、墻角、墻角、煙囪、高壓電塔,種樹或藤蔓緩解比較靠譜。四、通風與形體覆蓋:房子的生命力就在眼前,但在遠處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種竹子或者間距稀疏的植物,遮住兇形,讓好運過去。

郭璞《葬經》說:“山中不可葬之五人:齊可和睦,銅山不可葬。大地平坦蔥郁,這就是土地的美。如今的銅山,厚重倔強,土脈枯萎。沒有沖突之氣,所以不能掩埋。”特別指出,貧瘠的禿山不能作為陰宅。

舊制規定:“帝墓三歲,樹松;壹半的王子,樹是柏樹;博士八尺,樹大招風;四只腳,壹棵長著蝗蟲的樹;庶人無墳,樹是柳。”這實際上已經把陵墓普遍綠化的原則以禮制的形式固定下來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明十三陵,還是十三陵,埋葬古代帝王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樹木茂盛,水草茂盛的地方,這既是當初選址時對環境的嚴格要求,也是後人為了綠化不斷種樹的結果。

現在,為了減少對耕地的占用,政府發起了“樹葬”的形式,即在逝者埋葬骨灰的地方,後人種上壹棵樹,壹方面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另壹方面也綠化了環境,讓逝者能夠安全地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享受安息。

選址原則10:改造風水

《易經》裏有壹句話:“已經是福了,但要信。文明之說,大亨有理有據,後悔死了。天地四時變,湯武革命以天為基,以民為本。革命之時,義大矣。”在對我們生活的環境有了壹定的了解之後,我們的祖先已經意識到改造環境的重要性。但這種改革絕不是自發的,而是在順應自然的前提下進行的改革。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相傳舜命鯀治水,鯀只知道拉和灌的方法,卻失敗了,被舜殺死。鯀的兒子禹接受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浚的方法,終於成功地制服了洪水。這可能是人類改造風水的最早記錄。

四川都江堰也是改造風水的成功範例。都江堰位於長江支流岷江上遊,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2260年以來,都江堰的引水、泄洪、分水三大主體工程設施壹直正常運行,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後人總結都江堰成功的原因,發現:首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時,遵循的是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治水理念,即“因勢利導,因時制宜”,所以都江堰是壹個沒有水壩的引水樞紐。其次,調節水流的“魚嘴”引水工程、控制流量的“寶瓶口”引水工程、泄洪排沙的“飛沙堰”工程,解決了現代水利設施建設中的流量控制、泄洪排沙等難題。第三,堅持年修制等可持續管理措施。從都江堰的建設,我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和能力。其中,天人合壹的先進思想尤其值得學習。

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在改造風水方面不遺余力。秦始皇陵就是其中之壹。秦始皇陵,南臨驪山,北依渭水,占據了壹塊符合風水原理的寶地。然而,在秦始皇陵的東側,還有壹個人工重建的魚塘水。據《水經註》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源北流。後來秦始皇葬在山北。水過蜿蜒,東註北轉,始皇帝建墓借土。土地很深,水積聚成壹個池塘,這就是所謂的魚塘..池水西北流過始皇帝北。”可以看到,魚塘水原來是從驪山東北來的,水是從南向北流的。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西南修建了壹座東西向的大壩。大壩長1000米,壹般寬40米,最寬處70米。現在殘高還在2到8米,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武陵遺址。這個大壩會把原本來自驪山東北的魚塘水變成西北流,繞過秦始皇陵東北。據《水經註》記載:“魚塘水西南有溫泉水,可治天下之病。”

《聖季芹》雲:“驪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塘水相對應,形成南有山,其余三面為水的趨勢。可見,正是魚塘流向的轉變,才使得秦始皇陵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特色。

在自然山川條件不完善時,人工修、補、填、挖。這種將自然與人文有機結合,創造出理想的“人造”風水寶地的方法,在歷代帝王陵墓建設中都有所體現,也可謂是風水理論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