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是曹操的本意,那是因為曹操經常喜歡做壹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以顯示他過人的聰明才智。比如在門上寫壹個“住”字,表示門太寬;比如先在夢裏聲明要殺人,然後故意殺了內侍來證明這壹點。以上兩件事和“壹口酥”事件類似,所以這個“壹口酥”事件可能是曹操故意為之。
曹操之所以做這些事,是想讓大家猜測他的想法,對他更加敬畏。楊修真的是唯壹能猜透曹操心思的人嗎?我不這麽認為。曹操手下還是有很多聰明人的。之所以都保持沈默,是因為他們顯然明白曹操的心思,不揭穿。但是,楊修必須跳出來揭露這件事,忘記修門和吃酥脆的食物。揭露夢裏殺人,已經觸犯了曹操的大忌,還說:“丞相不在夢裏,妳在夢裏。”這簡直是挑戰曹操的忍耐極限,分明是找死。
如果不是曹操的本意,也說得通。說起修門事件,曹操看到事後門小了,很高興,問誰真正懂他的心思;在“壹口酥”事件中,曹操只是問楊修為什麽分享這個酥餅,而沒有問誰猜到了他的想法。而且在修門事件中,楊修還暗中幫助了曹操,所以曹操只是“嫉妒心強”,嫉妒楊修的聰明;在“壹口酥”事件中,曹操聽了楊修的解釋,但他恨他。這說明曹操很可能是無意寫下這三個字的,而楊修的解釋,在曹操看來,很可能是狡辯。而且曹操作為宰相,也不至於因為百忙之中而那麽無聊。他特意寫了三個字來測試自己的智商。
事實上,楊修在曹操的位置上盡力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比如,為了應付曹操的提問,他常常會提前思考曹操會問什麽,然後準備好答案,等待曹操提問。有壹次他提前準備了幾個問題的答案,然後出去了。當曹操提問時,他的手下把答案交上來。偏偏壹陣風吹過來,把答題卡都吹亂了。結果答案順序完全錯了,被曹操發現了。曹操把楊修叫來壹問,才知道這種事情已經發生多次了。楊修可能還在沾沾自喜,但是曹操會怎麽想呢?楊修作為壹個下屬,能猜到上級的想法,而妳每次都能猜到。妳想要什麽?即使是在皇權統治下寬宏大量的君主也壹定會感到不舒服,何況奸詐的曹操。這樣做,楊修真的是在挑戰極限,自掘墳墓。
而且,楊修不僅賣弄了自己的聰明,還卷入了曹丕和曹植的鬥爭,站在了曹植壹邊。如前所述,楊修給曹操準備了自己的答案,他也把這個方法教給了曹植。後來被曹丕揭發,曹操當然大怒,甚至不喜歡曹植。還向曹操報告說,曹丕暗中認識吳,因為曹操最痛恨的就是他的兒子和他的大臣們相互勾結。結果,吳的詭計使的計劃破產。在曹操看來,是楊修幫助曹植密謀對付曹丕,而楊修與曹植的結盟也是壹場奪權陰謀。對於權力欲特別強的曹操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手下在權力上做文章。可以說,曹操早就有了殺楊修的念頭。
等到劉備在漢中相持不下的時候,曹操已經決定立曹丕為接班人,早就想殺掉“曹植集團”的“骨幹”楊修,為曹丕順利繼位鋪路。正當楊修跳出來炫耀他的聰明時,他說“雞肋”是撤軍的命令。也許曹操當時進退兩難,但是被楊揭穿了,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和劉備鬥下去。與此同時,曹操也找到了殺死楊修的合理借口:幹涉軍事行動。所以,楊修這次跑不掉了,不死也要死。
歸根結底,楊秀芝的死真的是因為他充滿了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他不知道如何與曹操這樣奸詐的人相處。他不知道壹味的炫耀自己的學識是在刺激曹操,卷入官位之爭是在加速他向鬼門關靠近。看看人家賈旭。智慧根本不在楊修之下,但都是大智慧。他只在曹操需要的時候提建議。他平時閉門不出,不與任何人交往。只有這樣曹才放心,所以賈詡總算是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