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能想到,甘肅有壹片遼闊豪邁,青山綠水,有別於西北的霧靄仙境,讓妳仿佛置身江南,也是甘肅唯壹的長江流域地區——隴南。
當然,長江沒有到隴南,而是長江的壹條支流白龍江,向南穿過隴南市,匯入長江,奔向大海...
走在隴南,很難感受到甘肅其他地方的悲劇,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圓。妳會懷疑自己是否過了長江。隴南地形復雜,也是甘肅省數壹數二的。隴南沒有沙漠,只有高山、丘陵、山谷、盆地。隴南北部海拔1800米,南部文縣中廟鄉海拔僅500米,為隴南及甘肅省最低。
壹腳跨南北
打開中國的山脈分布圖,
秦嶺山脈從東向西延伸,
橫斷山脈的岷山山脈由南向北蜿蜒。
在這裏擁抱。
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也在這壹帶交織。
秦巴山區,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
* * *與“擠”出甘肅的四大地理區域之壹——隴南山區。
當秦嶺把它的“動脈”奉獻給中國南北不同的氣候時,卻把她的“脈”留在了隴南,讓隴南在蒼涼中更顯蒼翠,在幹裂中更顯潤澤,既有巍峨的群山,又有江南水鄉的韻味。
地處西秦嶺東西褶皺帶發育的隴南山,地處中國地形階梯的過渡帶,西有甘南高原,北有甘肅中部黃土高原,南有四川盆地,東有陜西秦嶺、漢中盆地。西秦嶺橫跨,隴南橫跨南北。境內山巒、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形成獨特而錯綜復雜的壯麗景觀。
就自然地貌而言,隴南山是甘肅自然景觀的另類。
在我們的印象中,嘉治位於甘肅省,祁連山和鶴立山之間,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之間。是壹個幹旱少雨,氣候幹燥,沙漠戈壁寬闊的地方。
而隴南山區多山,山高谷深,植被茂盛,河流小溪清澈,顛覆了人們對甘肅的傳統認識。這裏山高林密,水網縱橫。在相對幹旱的甘肅省,隴南市有壹級支流近50條,二級支流700多條,三級支流1600多條,四級支流1300多條。甘肅省相對缺水,但隴南市不缺水。因為水資源豐富,隴南的森林面積相當大,城市面積約2.79萬平方公裏,森林約1.1.6萬平方公裏。
名山大川匯聚,產品具有“南”味特色。
翻開中國氣候區劃圖,隴南山區從東南向西北過渡,從亞熱帶濕潤氣候依次向暖溫帶濕潤氣候和高原氣候過渡。是甘肅省唯壹的亞熱帶氣候區,被譽為“隴上江南”。溫暖的氣候和豐富的地貌使隴南山區的水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明顯,形成了“壹山四季,十裏不同天”的景觀。
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也在這裏交織,兩座大山的碰撞和聚合,註定了這裏獨特的山川和獨特的物產。除冬小麥、水稻外,還可種植柑橘、油桐、茶葉、案樹、棕櫚等多種亞熱帶經濟作物,以及水杉、紅豆杉等國家保護植物,以及大熊貓、金絲猴等20多種珍稀動物。擁有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三個國家森林公園,兩個國家濕地公園,被譽為“甘肅西雙版納”。
北方既有烈酒,南方也有茶。
早在西漢時期,隴南人就開始釀酒了。最早見於隴南有記載的釀酒地,包括輝縣的付嘉鎮和成縣的洪川鎮。隴南當地流傳的民歌中,有“天上最好的壹步,沙中最好的時光”的歌詞,也說明隴南釀酒歷史悠久。
輝縣位於嘉陵江上遊。李白在《蜀道南》中說“秦塞不與人接觸”,在路上只能看到懸崖峭壁上的壹些猴子。自古以來就是生態山區,春暖花開,與世無爭。
想要釀出好酒,必須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風調雨順,莊稼才能有好收成,才有多余的糧食釀酒;地理位置意味著釀造葡萄酒的地方必須有良好的水質和適宜的氣候,才能釀造出好酒。輝縣付嘉鎮有釀造好酒的良好條件。付嘉鎮著名的泉水被稱為“神泉海燕”。據說,無論嚴寒酷暑,幹旱洪水,泉水純凈甘甜,水位始終不變。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釀酒的好水源。這泉水的位置在輝縣金輝酒廠內。據說也是因為這泉水,才釀造出美味的金輝酒。
輝縣清涼的水和優質的高粱,讓這裏的酒鋪裏酒滿為患。唐玄宗天寶元年,李白到徽縣青泥嶺,手持酒瓶,飲數十杯,環顧四周,觸景生情,想起自己16年“壹劍環遊世界”的生涯,再聯想到攀登青泥嶺的險象環生過程,清亮的聲音高呼:唉!
李白醉倒在青泥嶺,讓後來的蜀道難。
南宋紹興4年(公元1134年),名兵在仙人關與金大姐作戰後,所有士兵都用金兵頭盔盛徽酒。在當地,因為頭盔和會徽諧音,“金徽酒”的名聲更是深遠。1951年,康慶芳、袁永生等多家金輝酒業老作坊聯手成立金輝酒業公司。在隴南,喝壹壺酒可以表達古代人在戰場上醉生夢死的驕傲和自由。
隴南是甘肅唯壹的產茶區,屬於中國江北產茶區的北緣。隴南茶區位於康縣、文縣、武都三縣交界處,海拔600-1200米。是隴南的茶葉生產基地,也是甘肅省唯壹的茶葉產區。春夏兩季,“晴天的早晚到處都是霧,整天都是山雲雨”,既是北方茶樹生長的適宜區域,也是生產有機茶的最佳地點。
早在宋代和明清時期,這裏就是茶馬貿易的重要地區,以“秦蜀之路”為主線的茶馬貿易遍布全境。受“茶馬古道”輻射的影響,隴南有著悠久的產茶歷史和文化。截至目前,隴南文縣碧口鎮李子壩村有20多棵種植於清朝道光年間(1782-1850)的茶樹,隴南康縣陽壩鎮也有數千年的野生古茶樹。在隴南,獨享壹杯茶,就能沈浸在西北煙雨般的柔情裏,賞花賞柳。
既有“南腔”,又有“北調”,是多元文化交匯的甘肅和四川的城市。
文明的起源和文化的傳播往往與自然地理密切相關。
隴南就像壹個集甘陜川之美於壹身的婀娜女子,氣場十足。隴南自古就是連接秦隴和巴蜀的戰略要地,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毗鄰陜西、四川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隴南文化兼具秦隴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特點。
如果說隴南的“山”是秦隴文化的象征,那麽隴南的“水”就是巴蜀文化的象征。因為隴南的山與秦嶺相連,屬於黃土高原;隴南的水是甘肅唯壹的長江流域。隴南多山多水,處處山川相連。因此,隆慶文化和巴蜀文化在這裏相遇並相互滲透。
歷史上,隴南不僅是龍舒通道的節點,也是川茶北上後唯壹可以換馬的地方。
仔細看中國地圖,位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秦嶺山脈之間的隴南,是中華大地的幾何中心。無論是從地理分布,還是從見蜀、六出岐山的歷史典故,龍樹路上的茶馬古道、岐山路、陳倉路、尹平路遺跡,以及隴南的川音、川味,都在印證著隴南與蜀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隴南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巍峨的山巒,奔騰的河流,無不記錄著隴南的發展和人文演變。無論是文縣的武都高山戲、西河喬奇節、白馬池葛洲,還是禮縣的先秦文化、成縣的西陲賦、康縣的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等等,深深地烙上了隴南的烙印,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這片土地和水孕育和承載的燦爛文明。
經貿往來,文化融合,讓隴南無法完全穿上秦文化的“衣服”,戴上蜀文化的“帽子”。來到隴南,妳會發現,在這裏,滿城橄欖香,但這不是地中海;這裏時不時傳來川音,火鍋遍地香,但這不是四川;這裏雖然屬於甘肅,但沒有大漠戈壁,山高坡陡,水流潺潺。既有北方的豪放,又有江南的小家碧玉。有豪邁的兩首歌,有悠揚的采茶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