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不相信天堂和鬼神——反對客觀唯心主義
奴隸主階級的宗教命運論長期統治著古人的思想。商朝以占蔔為主,周朝以占蔔為主。商周時期是占蔔的鼎盛時期。春秋末期,隨著奴隸主政治統治的動搖,哲學思想上天命與反天命、有神論與無神論的對立與鬥爭十分激烈。隨著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的出現,人們終於向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天道”和“鬼神”發起了挑戰。老子側重於用自然之道取代神學中的天,而孔子“無物說奇、力、亂、神”等等,都是對天道鬼神的質疑和否定。在這場與天鬼的鬥爭中,孫武站在了時代的前列。
孫吳對“天”的唯物主義解釋是“天是有陰陽、寒熱、時的人”,這與宗教神學把“天”看作人格化的神是格格不入的。在戰爭中,他極力反對用迷信的方法預測勝負,主張“禁吉解惑”(《九處》),“不取鬼神,不求無用,不求度量,取於人,知敵之情”(《用》),表現出鮮明的無神論思想。
孫武在否定天上鬼神的同時,創造性地實現了軍事領域由占蔔決策向科學決策的轉變。孫武認為戰爭的勝敗取決於“道、天、地、將、法”五大因素,對此解釋為:“道使民與民合。”“天道,陰陽,寒熱,時也。住在陸地上的人有遠有近,有險有易,有寬有窄,有死有活。將軍,智,信,仁,勇,嚴。法家,樂制,官道,主用。”五大因素,無論是政治(道)、自然(天、地)、人、經濟(壹般、規律),都是客觀事物。孫武強調指出:“這五件事都將是未知的,知者勝,不知者無敵。”除此之外,都不可信。
孫武認為,天的本質是物質的,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四季無常,日短月長,月死月活”(《虛實》),萬物都在運動變化中。自然氣候和地理位置可以使其為軍事鬥爭服務。在《火攻》中,他對天氣的利用有許多古老而珍貴的論述。比如“白天風持續時間長,晚上風就停了”。如果白天刮了壹天的風,晚上風力會減弱直至停止,所以當晚不宜發動火攻。他還發現,當月亮處於星星的四個位置時,必須有強風,可以采取火力攻擊。
(二)倡導科學決策——摒棄主觀唯心主義。
孫子樸素的唯物主義還表現在他在戰爭決策上堅持避主觀,力求客觀比如《火攻》說:“主不可怒而起師,必不可戰;動則有益,不動則無益。”君主不能因為壹時的憤怒而貿然發動戰爭,將軍也不能因為壹時的憤怒而貿然發動戰爭。如果符合國家利益就采取行動,如果不符合國家利益就停止行動。從國家利益出發,而不是主觀感受,才是正確決策的第壹步。
幾百年後,曹操也說過差不多的話:“不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戰鬥。”三國時期,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個想法。例如,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為關羽報仇,激怒了傾國而出攻打吳棟的士兵。這場運動不是為了國家,也不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是為了兄弟情誼和感情用事,結果慘敗。東吳統帥魯迅燒營七百裏,最終把孤兒托付給白帝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司馬懿:司馬懿和諸葛亮在祁山對峙的時候,無論蜀將如何挑戰罵戰,司馬懿始終堅持不下來。諸葛亮給司馬懿留下“女裝”(女人的衣服)時,她還假裝笑著說:“孔明把我當女人了!”我也虛心接受了。聖人曰:“小不忍則亂大謀。”相信它!
(3)戰爭決策首先應以“綜合國力”為基礎
《孫子兵法》第壹部,重在以“五事七計”預測勝敗。“五物七量”指的是綜合國力。
孫子曰:“故經為五,學以計求其情:壹為道,二為天,三為地,四為將,五為法。”“所以,學校以計劃求情懷,說:誰是主人?誰能夠?什麽是天地?法律是什麽?誰更強?誰練士卒?誰是賞罰?我知道結果。”(《紀篇》)
“道”,即民心,即政治公信力。壹個國家的政治是否明朗,民君是否同心同德,能否與君同生共死而不被猜忌,是戰爭的首要條件。孫子之後,孫臏說:“天地之間,沒有什麽比人更有價值。”。儒家孟子在談到“天時、地利、人和”的關系時,把“人和”放在了第壹位。可見他們的觀點和孫武是壹致的。戰爭必須永遠由“人”來打。如果人民不願意服役,戰爭就永遠不會勝利。
例如,春秋時期,晉平公計劃攻打齊國。他首先派醫生趙帆去觀察齊國的政治動向。回到晉國後,趙帆向報告說:“齊國不可攻。當我想羞辱他的君主時,我被晏子看穿了。當他想冒犯他的禮儀時,他被他的主人看穿了。”孔子聽後感嘆:“不渡驢,斷千裏,晏子之謂也!”齊國的政治清明早已“兵敗朝廷”。
“天”是指晝夜、寒暑、四季的變化。“地”是指道路的遠近、地形的險要、開闊狹窄、高低背等地理條件。這些都是制約戰爭勝負的自然物質條件。司馬法說“冬夏不升師,皆吾愛吾民”,即考慮“天”“地”自然條件對戰爭的制約。
比如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周瑜分析了對孫權犯下的“四忌”:壹是北地不平,後患猶存,而曹長於南征;二是北方軍隊沒有學會水中作戰,曹操卻放棄了鞍馬,與吳棟爭奪平衡;第三,時冷,馬無草;第四是驅離中國士人,遠涉江湖,水土不服,多病。這四人也是苦於用兵,只是曹操在鋌而走險。這是曹操不顧自然物質條件必然導致失敗,而孫、卻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將軍”要求壹個將軍具備五種優秀品質:智謀、誠實、善良、勇敢、嚴格。唯智策劃,唯信可守,唯仁可愛,唯勇可鬥,唯嚴可面。這五者相輔相成,缺壹不可。
例如,在春秋時期,田穰苴統治軍隊。是的壹位大臣,因拜傅而被稱為司馬懿。他很有戰略眼光,有文化,有能力震懾敵人,也不怕有權勢的人,執法如山。斬了琦君寵臣莊佳,震驚三軍,威望大增。同時,他非常關心士兵,與士兵同甘共苦,受到士兵的愛戴。當的士兵入侵齊國領土時,率領軍隊擊退了敵人。所有的男人都英勇殺敵,連生病的士兵都打得很好,大大提振了他們的軍力。嚴敬的士兵聽到這個消息後不得不逃跑。
“法”是指軍隊的組織和編制、軍官職務的管理以及軍需物資的管理和使用。嚴法即統治,強治即統治;疏法則亂,亂則衰。如果法律得到執行,士兵就會用生命,軍隊的戰鬥力就會顯著提高。
例如,在三十三年的春天,秦國的軍隊要攻打鄭國。當秦始皇經過周都洛邑北門時,戰車上的士兵都脫下頭盔跳下車(以示對天子的尊敬),然後跳上戰車。
這壹幕恰好被年輕的大夫孫周滿看到,他對襄州王說:“秦始皇壹定會失敗的。”紂王問:“這是為什麽?”
王答道:“秦始皇是輕佻無禮的。輕佻壹定是沒有遠見,粗暴壹定是軍紀松懈。這支軍隊進入險要之地如何不被打敗?如果秦始皇沒有被打敗,那就是聖人的道理不管用了!(原文:‘秦時無窘,亦廢道’)”
後者,果然證實了王的理論。
從以上五個基本要素分析比較:哪位君主是開明的?哪邊的將軍有才華?哪邊有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哪邊武器裝備好?哪邊的士卒訓練有素?哪壹方的賞罰公正嚴明?據此可以預測誰勝誰負。
為了進壹步說明綜合國力是決策戰爭的重要依據,孫子還說:“任何用兵方法,都是馳騁千車,乘千車,食千裏,交內外,用客,用膠漆,奉車甲,日花千錢,然後養十萬師。”(《戰鬥》)
戰爭是壹個極度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的事件。如果用幾千輛戰車,幾千輛戰車,幾百個士卒,幾千裏來餵飯,每天光是正常開銷就要幾千塊錢。後來曹操對此評價說:“買賞還在外。”獎勵的錢會另加。有了這樣的財力物力,十萬人的軍隊才能出發。消費如此巨大,國家壹般負擔不起。如果戰爭陷入相持狀態,必然導致兵荒馬亂,精神挫傷,國草枯竭,軍隊戰鬥力耗盡。
基於此,孫子提出了“兵重於久”的戰略原則。即戰機出現時,重要的是迅速采取行動以取得勝利,而不是長時間。所以孫子曰:“故兵學之慢,久不見聰明。那些長期為國家服務的人與此無關。”
此外,在詳細分析國家的土地、人口與兵的關系時,邢篇還說:“(兵)之法:壹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出生的程度,出生的程度,出生的數量,出生的數量,出生的數量,都說是勝利。所以,若得勝之兵為易所稱銖;如果敗兵叫泰銖。”
孫子認為,由於敵我雙方擁有的土地面積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量”來衡量國家的產品和人口;這種“量”的不同,導致了可以動員和供給多少兵力的“數”不同;而這種“數量”上的差異,導致了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的“名稱”不同,也構成了雙方勝負的物質基礎,進而可以初步判斷誰是勝利者的問題。與敗軍相比,勝軍處於絕對優勢仿佛叫“銖”(銖和泰銖是古代的重量單位,24銖是壹兩,24銖是壹),敗軍處於絕對優勢仿佛叫“銖”。
(四)透過現象看本質
唯物主義認為感官直觀獲得的知識只是壹些片面的、表面的現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本質。“要充分反映事物的整體,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性,就要通過思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裏,努力改造,做出豐富的感性材料。引起概念和理論的系統必須從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毛澤東選集》第268頁)
與其他社會現象相比,戰爭現象更難以捉摸,更不確定,更有所謂的‘概率’。因此,對於戰爭現象,尤其需要“努力從壹件事轉化到另壹件事,從外到內”,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加深認識。
孫子在行軍中有這樣壹句話,堪稱經典透過現象看本質:“多木動,來也;那些在草叢中有許多障礙的人是可疑的;鳥兒升起,又落下;如果野獸很可怕,它會蓋住它。“這裏說的‘樹動’、‘草障’、‘鳥起’、‘獸驚’都是現象,而‘來’、‘疑’和‘伏’才是本質。
用假象調動敵人,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反用。孫子《戰國策》中也有描述:“故善動敵者,必隨之;給它,敵人就會拿走它。占盡便宜,坐等時機。”
給敵人看以色列軍隊的形狀,敵人就聽我的調動;放進去壹點小利,敵人必然要來取。用利益誘敵,然後苦戰。
展示以色列的軍事形態可以是軍事統治,展示混亂。比如韓信假裝棄旗擊鼓以示混亂,以此來屠龍。韓信率領漢兵進入齊國,而齊國的逃到廣東高密。項羽於是派老將龍且迅速去幫助齊國。於是楚漢兩軍大戰渭水。韓信半夜使人在水面上遊泳,然後與楚軍交戰,假裝棄旗擊鼓。龍且發兵渡水,韓信使人死。渭河太大了,龍怯軍淹死了無數次。漢兵沖回葛,然後斬龍。
展示以色列的軍事形態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膽怯的。比如孫臏,讓軍隊削減炊竈,表現膽怯,以破龐涓。齊威王十六年,龐涓指揮魏、趙攻打南朝鮮。韓國求教於齊。齊與孫臏領兵,仍采取“先攻後救”的戰術,逼龐涓自救。然後,他們利用“山西士兵勇猛輕敵”的特點,采取逐日減少做飯用的土竈的方法,來掩蓋他們的作戰意圖,調動敵人。最終魏軍誤判,棄輜重,星夜追擊齊軍。魏打敗龐涓,自殺。
展現以色列軍隊的形態,可以是軍隊強,也可以是軍隊弱。比如匈奴藏精藏弱,以此來圍攻漢高祖劉邦。西漢初年,匈奴圍攻馬邑(今山西朔縣),逼近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漢高祖劉邦親自領兵迎擊匈奴。為了誘使漢軍北上,匈奴單於把精銳部隊全部藏了起來,只留下壹些老弱傷殘的士兵在外面。漢軍32萬人壹路北上至平城,被冒頓的40萬精兵圍困,激戰七晝夜。
(5)實踐出真知。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不息,這就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戰爭作為壹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是從實踐到實踐的過程,是認識的深化,是達到“真知”的過程。
孫子曰:“可從謀略知得失,可從行動知動靜之理,可從形知生死之地,可從角度知短處。”(《虛實篇》)
孫子認為,通過戰爭的實踐,即試探性的進攻,可以獲得敵人的真實情況。戰略,在古代作戰中原本是作為籌碼的,現在的意思變成了計劃和出謀劃策。籌劃計算,研究敵(我)戰略得失;鼓動敵人,掌握敵人的活動規律;偵查敵情,知道敵人的虛實和防備;與敵人進行試探性的接觸和較量,了解敵人(我們)的強弱。
可見,孫子不僅註重對所獲材料的分析判斷,更註重實地調查研究。毛澤東同誌說過:“要有知識,就得參加改變現實的實踐。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自己換著吃。”"所有真正的知識都來自直接的經驗."(《毛澤東選集》第264頁)毛澤東在這裏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性作用,這與兩千多年前孫子的觀點是壹致的。
(6)註意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孫武認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清形勢,科學決策,正確指揮,運用戰爭規律指導作戰,才能在戰爭中取得主動。他說的是“使人而不使人”(“虛實”),意思是試圖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他還說:“我是隱形的,所以我是專家,也是敵人。”我專攻壹,敵分十,以十攻壹,則寡不敵眾;如果能以多勝少,那就和戰鬥人員約好”(“虛實”),這也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在戰鬥中取得主動,避免被動。
孫吳把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統壹起來,可以避免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
《孫子兵法》中的樸素辯證法
辯證法是哲學的另壹個基本問題,講的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運動規律。辯證法的要點是:第壹,事物內部是可以分的,壹分為二,負陰抱陽,互為條件,相互依存,在壹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第二,事物壹般都是有聯系的,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第三,事物是永遠發展的,沒有壹成不變的東西。第四,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在於事物內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基礎。
《孫子兵法》滲透著樸素辯證法的思想。辯證法是孫子兵法的靈魂。
(壹)分析事物強調“兩點論”
“兩點論”是孫武考慮和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孫子兵法》的辯證思維。孫武說:“是聰明人的顧慮,會摻雜利益。雜在利而守信於務,雜在害而苦可解”(《九變》)。這句話可以說是孫武認識和解決戰爭中各種矛盾的壹把鑰匙。孫武指出,戰爭中的對立雙方,無論是進攻與防禦,強大與弱小,休整與休整,奇與對,假與真,遠與近,都是相互依存的,利益是相關的,是可以轉化的。比如防禦作戰,“如果妳之前有準備,妳就寡不敵眾;如果妳有準備之後,妳就會守寡;如果妳做好了左派的準備,妳就會守寡;準備對了,就無所不能(《虛實篇》)。“照顧這個”意味著“失去另壹個”。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有弱點和疏漏。因此,如果我們避開現實,攻擊它的空虛,敵人的主動地位就會轉化為被動地位。所以孫武肯定:“敵能逃則拼命,飽則饑,安則動”(虛實篇)。這種關於矛盾轉化的樸素思想,對於以弱敵強、以少敵強、以小敵強的國家和軍隊來說,無疑是壹種銳利的思想武器。
《孫子兵法》中的兩點論還體現在他對陰陽學說的靈活運用上。孫武曰:“天,陰陽,寒熱,時也。”在自然天中,陰陽包括白天和黑夜(白天是晴天,晚上是陰天),晴天和雨天(晴天是晴天,雨天是陰天)等等。曹操對此評論說:“正因陰陽四時制,才依天道而行刑”(《孫子十家註》卷壹,數篇)。可見,軍事勝敗與陰陽更替密切相關。行軍時註意陰陽的運用。孫武在《進行曲》中說:“凡軍高邪,桂陽低陰,保健實用,軍無疾病,謂之必勝。”“小山堤,必在楊和右退。此兵之利,亦是地之助也。”孫武認為,駐紮的部隊應選擇陽光充足、幹燥的地方,避免陰涼潮濕的地方。由於營地背對著潮濕的地方,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堤防的地形上,首先要抓住向陽的壹面,作為軍隊的主力或主翼支援。孫武把齊文化中的陰陽學說延伸到軍事領域,是樸素辯證法的正確運用,是兩點論的生動體現。
(二)永恒發展觀
孫武在《孫子兵法》中用了樸素辯證的發展觀,指出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孫武把這些變化比喻為“無窮如天地,無窮如河海”(《勢篇》)。他形容為“夫兵象水”“兵無恒勢,水無常”。戰爭就像流水,永遠處於動態之中。水沒有固定的形式,戰爭沒有固定的模式。它總是在變化。他在《形勢》中也指出:“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與亂,勇與怯,強與弱都不是固定的,而是變化的。軍隊的士氣是“旺盛的,白天懶散的,士氣低落的”(《軍論》),是隨時間而變化的。戰爭所需的物資和時間也在不斷變化。“五行無常,四季無常;日短月死,生生世世。”總之,戰爭和與之相關的事物改變了壹切。
戰爭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敵我矛盾鬥爭。為此,孫武認為,將領必須善於應對突發事件,根據敵情的變化來決定我們的變化。“受益於九變者,方知戰;妳不會得到九變的好處。雖然妳知道地形,但妳不能得到土地的好處。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益,不可為人所用。”(《九變》)壹個指揮員只有根據千變萬化的戰局,才能促使戰局向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敵人的方向轉變。
孫吳還指出了事物發展變化的“度”的問題。事物的發展是有壹定限度的,度是事物發展的關節點。超過壹定程度,事情就會走向反面。在談到對小卒的愛時,他指出“小卒如嬰兒,可以帶著它去深溪;像對待兒子壹樣對待壹個棋子,這樣妳就可以和他壹起死了。厚不能用,愛不能用,亂不能治,驕不能用。”(《地形學》)他強調對士卒的關懷和愛護,他們會赴湯蹈火;但如果超過了壹定的“度”,變得養尊處優,後患無窮,就不能用於作戰了。
(三)普遍聯系觀
孫子對戰爭的分析不僅僅是關於戰爭,而是關於軍事。而是從世界萬物普遍聯系的觀點來考察和解釋戰爭現象和軍事問題。
戰爭、軍事和政治是聯系在壹起的。孫武說:“善用兵者,耕護法也”(興篇),這裏所謂的“道”,就是“使民與上級壹致”(吉篇);所謂“法”,就是加強法制,嚴格獎懲。由此可見,政治基礎和民眾支持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這正符合軍事記載中的說法“政治清明的國家是不可戰勝的”。德國近代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總結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將其深化為“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他們說的都是同壹個道理。
戰爭、軍事和經濟密不可分。孫武曰:“任何用兵之法,皆是:馳千車,騎千車,帶十萬甲,食千裏;內外開銷,客人使用,膠漆材質,車甲贈送,日常開銷都是幾千塊錢,然後十萬的老師來擡。”他還說:“國窮則遠師失,民窮則失遠;近師者,貴賣,貴賣則民窮,民窮則山役。”(《戰記》)可見壹場戰爭對國家財力的消耗有多大!如何避免在戰時過度消耗國力,使人民免受貧困之苦,是壹個需要刻意解決的問題。
戰爭和軍事都離不開外交。孫吳在談到外交策略時說:“不知道諸侯的意圖,就不能和他交朋友”(不知道諸侯的意圖,就不能和他交朋友);“威脅敵人,就無法相處。”把軍事力量加到敵人頭上,可以讓他無法得到同盟國諸侯的配合和協調。)“不要為天下之誼而戰,不要為天下之力而撐,相信自己的私利,把威脅強加給敵人,那妳的城就能拔,妳的國就能毀。”不要爭著和天下諸侯交朋友,也不要讓哪個國家強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軍力對準敵人,就能拿下它的城市,摧毀它的國家。)(《九處》)
(四)矛盾分析法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突出命題,就是強調矛盾分析法,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敵我形勢,尋找克敵制勝的方法和措施。
《兵論》說:“兵爭利,兵爭危。”這意味著軍事鬥爭有利有弊,將軍們必須堅持壹分為二的觀點來應對戰爭。
在《九變》中,孫吳對這個問題做了進壹步的解釋:“是壹個故人的關心,會摻雜利益。利潤雜,服務可信;害中雜,苦中可解。”這意味著壹個明智的將軍在考慮問題時總是會兼顧利弊。在有利的情況下把不利的方面考慮進去,事情就能順利進行,在不利的情況下把有利的方面考慮進去,就能增強勝利的信心。因此,孫武在《戰爭論》中指出,“不完全知道用兵之害者,不能完全知道用兵之利。”
(5)促進矛盾轉化。
在《孫子兵法》中,孫武進壹步指出了矛盾雙方按照壹定條件互相轉化的道理。他說:“敵人可以拼命,可以吃飽肚子餓肚子,可以靈活機動”(虛實篇)。也就是說,如果敵人休息得好,就可以設法使其疲勞;敵人有足夠的補給,可以嘗試餓死它;敵人安全駐紮,可以使其移動。
《孫子兵法》對虛實的分析深刻而精辟。孫子曰:“以蟹投卵者,真假也。”(“形勢”要求“避實擊虛”“因形而謀,勝於眾。”(《虛實篇》)我們改變自己的虛擬現實,敵人的虛擬現實,就有勝利的希望。
《孫子兵法》在分析取勝的客觀條件時說:“勝不在己,而在敵”(興篇)。因為敵人不犯錯,就是敵人。他還說:“勝在知,而不為”(《興篇》)。勝利是可以預見的,但不是靠主觀願望就能取得的,需要壹定的條件。
如上所述,《孫子兵法》的哲學思想豐富而深刻,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春秋戰國時期,軍事家為適應以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激烈鬥爭的需要而出現。“國之要事,為崇而治”(《左傳》卷十四《當公十三年》),即國之要事,為犧牲而戰。因此,壹些有識之士研究了“擒敵制勝”的軍事理論。
孫吳生活在春秋末期。他出生於壹個貴族家庭和壹個軍事指揮官的家庭,所以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並有機會獲得軍事文件和檔案資料。春秋中後期,戰爭非常頻繁。孫武總結了那些戰爭的經驗和規律,並將其提升為軍事理論,從而形成了十三章的巨著《孫子兵法》。
後來,孫武隨父到了吳國,見到了吳王闔閭的謀士伍子胥。經吳推薦,孫武帶著《孫子兵法》手稿面見吳王,受到吳王賞識,任命他為大將軍。他以三萬之兵打敗了二十萬的楚國。入郢,楚都(今湖北江陵北)。從此,吳國變得強大起來,並“北晉,著名諸侯”(《史記·孫子兵法·吳起列傳》卷六十五)。此後,孫武辭去軍職,隱居鄉間,專門修訂完善自己的兵法。
可見《孫子兵法》的形成過程是壹個實踐-認識-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孫子兵法》的哲學思想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所以對實踐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在學習《孫子兵法》哲學時,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確認和理解,在實踐中完善和發展。
需要註意的是,《孫子兵法》雖然充滿了精辟的哲學思想,但畢竟不是哲學專著。它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在於對戰爭和軍事的論述,仍然是簡單的、無意識的。真正使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成為成熟的哲學理論的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有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我們學習和應用孫子兵法的哲學。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