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食物的定義是牽引,長期滋養,堅持。食物不僅是維持生命現象的重要元素,也是吸引眾生死後起死回生的最重要力量,更是智者完成生命層面、擺脫生死輪回的驅動力。所以佛教認為個人的飲食方式會決定其精神狀態。
佛教認為食物有九種,包括四種俗世食物和五種俗世食物。至於四世食,指的是“臨食”、“觸食”、“思食”、“知食”,五世食指的是“禪悅食”、“法喜食”、“欲食”、“釋食”。現代營養學中所謂的飲食,就是佛教世界食品中所指的“臨時飲食”,可見佛教的飲食觀念真的很深刻。
◎什麽是“世俗的食物”和“世俗的食物”
大多數人不明白什麽是世俗的食物,什麽是世俗的食物。這裏的“世界”是指時間和遷移,“空間”是指空間和間隔。綜上所述,“世”意為毀滅、世俗、庸俗,泛指壹切被煩惱束縛而不快樂的萬象和世界。相反,能使人從煩惱、痛苦或輪回中解脫出來的,就是所謂的“食出人間”。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在佛教所謂的“九食”中,除了“短食”,其余八種都是與精神層面有關的精神食糧。在佛教的觀點中,物質食物只能充實身體,而精神食物不僅可以升華心靈,還可以幫助物質食物的消化,提高其效率。可見佛教對精神食糧的重視遠遠超過物質食糧。
●四種世俗的食物
佛教把四種食糧歸為俗世食糧:臨時食糧、觸時食糧、思時食糧、知時食糧。
“段食”是指以香、味、觸為基礎的飲食,能使物質身體受益,如米、面、菜、水、水果等物質,故稱段食。
“觸食”是指精神主體通過感覺器官接觸外界環境,可以滋養感覺、意誌或身體。如果妳接觸到柔和美麗的風景或有教育意義的書籍,它能使人快樂和進步。
“思考食物”是意誌的作用,期待自己喜歡的東西存在。如果災難發生,求生意誌強的人生還幾率大。
“知食”是指精神主體,根據前三種食物的影響,產生思想、語言、行為三個產業。每壹個行業(行動)都會有後果(反作用),形成死後輪回的力量,維持身體和生命的源源不斷。
●世界上的五種食物。
至於佛教,有五種能使人擺脫煩惱、痛苦或生死的世外之食,包括“禪悅之食”、“愛法之食”、“欲求之食”、“解脫之食”。
“禪石悅”意味著修行者可以平靜下來,有益於心靈,並獲得冥想的快樂。
“法以食為樂”是指修行者聽經聞法,得知生命宇宙的真相,從而心生歡喜,善根生長,智慧大開。
“願吃”就是修行者立大願,利益眾生,斷煩惱,悟道,以願執己,壹直修行清凈行為。
“念食”就是修行者頭腦清醒,記取善法,篤信善法,不反轉妄想,不分別計較,不執著,能超越煩惱。
“解脫食”是指修行者修習解脫聖道,打破煩惱和業力的束縛,不受生死的逼迫。
◎從業者吃幹凈的五種方法。
在醫學和營養學都不發達的古代,佛教中的物質食物(臨食)觀念,側重於處理食物的方法和使用食物的心態,以幫助修行為原則。
和尚吃東西壹定要幹凈。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保持食物的衛生和營養。清潔的方法有五種,符合現代的衛生觀念:
方法壹:“用火清洗食物”:應該用火煮的食物,壹定要用火煮後再吃(避免留下寄生蟲或現代農藥)。
方法二:“用刀清洗食物”:應該去皮去核的水果壹定要用刀吃(以免留下汙垢和現代農藥)。
方法三:“用爪子清理食物”:削好的水果要用手去,壹定要用手吃(以免留下汙垢和現代農藥)。
方法四:“幹凈(枯萎)的食物”:吃已經枯萎不能做種子的果實(以免可以做種子的果實發芽或者發黴有毒)。
方法五:“鳥啄幹凈的食物”:拿鳥啄的東西吃(鳥啄的東西必須無毒)。
◎要飯,破邪魔,自生自滅。
修行佛教的和尚經常乞討食物。據說他們可以破除四種惡命,過上積極向上的生活。正命是以正確的方式或職業謀生(在正確的家庭),惡命是以錯誤的方式或職業謀生(在錯誤的家庭)。
邪惡的生活可以分為以下四種謀生方式:
吃:種田,調制湯藥,以求得溫飽(印度或南傳佛教僧侶以討食為生,討什麽就吃什麽,討不到食物就不吃,所以制定這壹規定是為了避免增加貪欲。這種戒律不符合中國的習俗,所以媽祖在唐朝建了壹個叢林,制定了壹百條條條框框,壹天不吃,提倡苦修,不想吃飯。兩者思路不同,不應混淆)。
羊口食:仰望星空風雨,以技數之學求溫飽(修行是修心,不求外力,以免怪力迷茫)。
方寇氏:曲美是個有權有勢的人,奉承有錢人,為的是溫飽(不要去討好,不要和有權有勢的人交朋友,就是要遠離財權,以免貪得無厭)。
衛口師:學習咒語,預測吉兇,以求得衣食(避免迷信和謠言)。
◎佛教的五食戒律。
修行佛法的僧人,在飲食方面有五戒:
經常乞討食物:每天早上出去乞討食物,不僅可以與人接觸,對人進行教育,還可以因為乞討而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培養忍辱負重和平常心,甚至可以避免因做飯而增加貪欲。乞討食物是壹項偉大的壯舉。
第二要飯:每天只能有七戶人家要飯,不要挑出有錢或慈善的人來增加平等;同時,討什麽吃什麽,討不到也不能去八府討吃的,免得貪得無厭。
壹碗食物:碗的大小是根據妳吃的食物量來決定的。壹天只能吃壹碗,避免過量,符合“只吃七分飽”的現代衛生原則。
a食物:每次吃飯,坐下後不能起身拿食物,以免貪吃。
中午後不吃東西:中午前必須開始吃,直到吃完為止。中午以後只能喝白開水,連液體都不行。
◎佛教“禪定”對“調理飲食”的重要性
隋代天臺智者大師在《孝知觀》中提到了“調食”對“禪定”的重要性:“夫食為法,欲自學。吃多了會氣短體飽,脈塞,堵心不安。吃得太少,身心就懸著,思想就不紮實。兩者都必須確定。吃了不幹凈的東西,就會不省人事;吃了不適合的東西,就會生病,犯四大違。這是復習的開始,要慎重。所以俗話說得好,健康則昌,飲食則儉。總是在閑暇中快樂,安靜而勤奮。這是著名的佛教。”“白天不貪飯吃,晚上不貪好床睡。”“不要貪食貪味,也不要吃得太多。很多病人,很少有人再餓,只是好玩,也不好吃。」
這種說法似乎與現代人倡導的養生理念不謀而合,值得作為飲食文化的借鑒。
◎進食前後清晰的正念。
在中國禪林吃飯有上朝的規矩。吃飯前可以打坐冥想,通過分泌唾液來消化食物。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看著碗裏的東西。龍含珠(壹只手用拇指按住碗沿,其余四指夾住碗)鳳點頭(另壹只手拿筷子夾住食物,不許攪拌)。他胳膊托著胸,可以用嘴吃,不能用嘴吃。飯後念誦慧黛,培養感恩之心,可以保持正念。
對食物和儲藏的五種看法:壹個人有多少價值,他從哪裏來。
兩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德行,都缺乏告白。
三者防異化,貪則治。
這四種都是治療枯槁的良藥。
五是造道行業,應該由他們來提供。
早上吃粥有十大好處:
壹個是色彩豐富,身材好,臉型豐富。
既加強力量,又補充弱點,增加力量。
三者可以延年益壽,補充元氣,增加壽命。
四者皆大歡喜,幹凈柔軟,食物皆大歡喜。
五個字清晰,氣不滯,字正腔圓。
六人主張,潤潤喉舌,討論壹下,沒問題。
七消除隔夜食物,溫暖脾胃,隔夜食物和消化。
八、除風,和而益之,除風氣。
九人消除饑餓,適當填飽肚子,饑餓就消除了。
十人解渴,口器滋潤,口渴消失。
便當中讀到:“此食美味可口,上奉十佛,中奉聖賢,下奉六品。布施無分別,如妳所願圓滿,使今日布施者得無量波羅蜜。”三德六味供佛僧,法界滿情共養。」
除了供養佛菩薩護法僧,還要念換食甘露水,普度眾生的咒。
食前念:“若食,應願眾生,以禪定而食,滿有法喜。飯後應念:“飯畢,願眾生壹切,壹切佛法。」
◎禁食和素食
印度自古以來盛行的齋戒方法,最初是瑜伽或其他苦行僧的修行,後來被佛教采用。特別是密宗修行者,修行齋戒是為了表示誠意,保持身體清潔,避免各種汙穢的汙染。除了宗教實踐,齋戒也常被視為治療疾病或開發生命潛能的重要方法。
至於吃素的修行緣起,則與中國大乘佛教有關,如大乘經、楞嚴經、楞嚴經等,主張菩薩、道士要長期修慈悲,不斷修大慈悲。同時,為了堅定自己的精神信仰,也不能吃大蒜、大蔥、善良蔥、青蔥、杏曲等五種香料。但是佛教中素食的觀念不是壹成不變的,特殊情況下會有應對的方法。按照原始佛教和南傳佛教教的戒律,和尚要討食,所以不能吃素,也可以吃三金肉(不殺生,不聞生,不為我殺生)。由於自然環境的影響,西藏的水果蔬菜十分匱乏,所以不吃素,但修行者多為素食者,可見佛教飲食也與各教派的信仰和當地的生活文化密切相關。
現代醫學認為,酒精會麻痹神經,損傷腦細胞,影響睡眠的性質,所以不宜過量飲酒。不喝酒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之壹,但不喝酒屬於掩人耳目,意思是喝酒會掩蓋本性,使人不檢點。但是如果想治病或者做飯,還是可以用酒的。為了社交,家人不壹定要戒酒,但也不能超過自己的酒量,以免壞事。
鄭教授現任《匯聚》雜誌出版人、匯聚出版社社長。
教育背景:畢業於臺灣大學外語系,程池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經歷:大學期間,我活躍在佛教社團,擔任過臺大黎明社社長。我與海內外佛教高僧大德關系密切,尤其得益於受到臺中蓮社導師李炳南教授和慧聚創始人周宣德教授的教誨。研究生畢業後,曾在大學、佛教社團、佛學研究所任教。在擔任慧聚聯合組織副主席不久後,實際管理行政和編輯事務,參與創辦慧聚出版社、慧聚通訊社、中國慧聚佛教學會等合法組織,推動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和日常化。在臺灣省、東南亞、美國和加拿大經常舉辦各種佛教講座、講習班和禪修營。
鄭居士學佛30多年。他既有悲天憫人的福報,又有智慧,既有解,又有修行。每逢閑暇,他就去各種佛學研究所、道場、佛學學習團等單位弘法,佛法雨露,無不沾甘露。
鄭居士不僅欣賞群體經典,而且深諳其中的含義,其中,他的英語造詣也是爐火純青;除了經常發表的文章外,還被翻譯成《燃炬記》、《觀息記》、《生活小貼士》、《學佛釋疑》、《藏生死書》、《靈醫》等十余部佛教名著。此外,他的口譯技巧也非常出色。曾為壹行禪師和葛印卡大師擔任即興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