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南京的歷史變遷(下)

南京的歷史變遷(下)

孫中山先生曾這樣評價南京:南京是中國的古都,在北京之前。

它的位置在壹個美麗的地區。

它的土地有山脈、深水和平原。

在世界大都市很難找到如此美麗的地方。

歷史上,南京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非凡的風水風光而受益,也深受其害。過去,南京多次遭受軍事災難,但也多次從廢墟中重建繁榮。

而當中原被外族占領,漢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漢族通常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誌北伐,恢復中華。

大明與民國第二次北伐成功;東晉時,梁肖和劉崧在北伐中戰敗。

南宋初,群臣壹致同意以建康為都城,恢復中原。令他們遺憾的是,宋高宗無意北伐,卻迫於輿論而定都金陵。

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首都,也是以驅逐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壹。

因此,南京被視為漢民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價值。

所以朱岱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之後說:“這四大都城中,文學昌盛,人帥,山川秀美,氣象壯麗,與國難有密切關系,尤其是金陵。”

南京在654.38+0萬年前至654.38+0.2萬年前有古人類活動,35萬多年前有猿類生活在南京。南京猿人化石出土於湯山舊石器文化遺址,是南京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距今2065.438+00年的人類生活遺跡。

大約在7000-8000年前,出現了以北音營文化為代表的原始新石器時代村落。

在市區鼓樓崗以北的陰陽營、江寧區陶武鄉七廟等地,發現了200多處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石骨制的陶器和日用器皿。

3000年前,中原商周之際,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湖熟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最早的城市就是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的。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的封地。

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楚國已在今天的六合區設立堂邑,這是南京有歷史記載最早的地方,也是南京城建設的開端,距今已有2585年的歷史。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在現在的天宮壹帶,修建冶煉城,設立冶煉、鑄造青銅器的手工業作坊。

周元王四年,越國滅吳後,在現在的中華門外的長街上修建了越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頭城建金陵城,金陵由此得名。

公元229年,武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282年改為建業)。

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先後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如今,南京圖書館保留著六朝建康城遺址。

六朝時期,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壹百萬人口。它是世界上第壹個人口超過壹百萬的城市。其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江南保存了中國古代文化。

六朝時期,南京和羅馬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的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影響深遠,所以南京在“四大古都”中特色鮮明。

隋唐時期,南京被北方刻意貶低,但其地理優勢使這壹地區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壯大。

唐朝130年行政建制降為潤州郡,李白、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大詩人在此居住、遊覽。

唐朝滅亡後,南唐定都金陵,並擴張城市。

北方的中國戰亂不斷,但自楊武開始,境內已經70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了。

秦淮河兩岸市場紅火,商賈雲集。

經濟的繁榮伴隨著文化的發展,詩詞書畫都是壹代人的流行。

宋元時期,金陵仍保持南唐的城市規模,作為東南地區的經濟中心而聞名。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三任宰相,任江寧知府,並在此定居,直至去世。

1129年,宋高宗趙構將江寧府改為建康府,作為都城,為江南東路都城。

紹興八年,建康定為都城。

南宋名將嶽飛,曾在南郊牛首山大敗金兵,有其抗金老根據地殘余。

在元代,它被改為慶忌路。城內有東、西織染局,組織大量生產絲綢產品,有專業工匠6000多人。南京雲錦也在元代成為禦品,逐漸成為江南的紡織中心。

1356年,朱元璋攻陷慶忌,改應天府。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應天為首都,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

明初史靜總人口約70萬,是當時中國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歷時27年的南京明城墻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墻。

雞籠山腳下的國子監有近萬名學生,也有日本、朝鮮等國的學生在此求學。

1402年,朱迪發動了奪取文健皇位的靖南戰役。19年後,遷都北平,改南京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

明朝中期,南京人口達到654.38+2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從明末開始,南京壹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645年,清朝入關,攻陷南京後,廢除都城地位,改天府為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省會。

南京成為兩江總督的府邸,管轄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三省軍政。

南京在經濟上相當重要。清廷在南京設立了規模龐大的江寧織造所,生產供皇室需求的絲綢產品。

1842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朝於1842年在下關河上的英國軍艦“康華裏”號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帷幕。

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名天京,定都11年。

191112月29日,17省起義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在南京臨時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1927年3月2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京。

18年4月,南京國民成立,以南京為首都,同年成立南京特別市。

1930變更為該院所轄城市(直轄市)。

1927到1937這十年被稱為“黃金十年”,這期間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為近代城市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1937年,南京的城市人口已經增加到100多萬,成為中國六大城市之壹。

1949年4月23日,人民* * *攻占南京,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13直轄市之壹。

1952年9月,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並,組成江蘇省。165438+10月15,南京改為省會城市。

1953 65438+10月1,江蘇省人民成立,南京由省轄市改為江蘇省省會。

1994年2月,中央明確南京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2]

曾用名:鄴城、嶽城、石城、白下、江寧、丹陽、金陵、秣陵、建業、揚州、建業、建康、秦淮、嵊州、江州、上元、慶忌、應天、史靜、南靖、杜南、天津、首都。

別稱:龍蟠虎居(龍蟠虎居),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博愛之都,開明之城,美麗的江南大地,風雨飄搖的皇城中山。

建都朝代:東吳、東晉、南宋、南齊、南梁、南陳、五代楊武(西都)、五代南唐、南宋(杭都)、明、南明、太平天國、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