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隨著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中國的學術思想受到了觸動。此時,西方的科學技術即將開始迅速發展,而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已經非常緩慢,同時大大落後於歐洲。傳教士在傳播天主教教義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的西方科學技術。當時中國的壹些文人和帝王接受了科技知識,但思想基本不受影響。在這壹階段,西學東漸因雍正的禁令和梵蒂岡對華傳教政策的改變而中斷,但更小規模的西學東漸並未完全停止。
這時,西學的引進主要是以傳教士和壹些中國人翻譯西方科學著作為基礎的。65438年至0605年,利瑪竇編纂了《幹坤體義》,被《四庫全書》編纂者稱為“西學東漸之始”。當時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在天文學、數學和地圖學方面。由於它只在少數文人階層中流傳,而且大部分都藏在宮中,所以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第二階段
19世紀中葉前後,西方人開始再次進入中國,通過各種媒介從西方帶來了新的知識。由於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的刺激,清政府在公元1860年代開始進行洋務運動,這也促使西方科學技術再次傳入中國。當時洋務人士面對西學主要采取“中學而學,用西學”的態度,但主要關註西方先進的武器和相關裝備運輸,而沒有試圖學習西方的學術思想。因此,這壹時期學術思想的傳入主要是通過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媒介和洋務機構為軍事目的翻譯介紹的書籍。
甲午戰爭後,由於中國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命運,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更加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出現了嚴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壹批思想家。他們從西方學到了很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他們也要求政治改革。這壹時期,大量西方知識傳入中國,影響非常廣泛。很多人通過翻譯日本人寫的西洋書來接受西學。民國時期,對政治的不滿進壹步導致知識分子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在五四時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股西學東漸的浪潮壹直延續到當代,但本文主要討論的是五四前後。
西學東漸的媒介
外國人來中國
來華的西方人,包括傳教士、外交官、官員等。,都對西學東漸產生影響。
傳教士
在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傳教士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的傳教士,主要是耶穌會士(後來的方濟各會、多明我會等。),在努力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同時,引進了西方的科技學術思想,翻譯了大量與西學有關的書籍。其中,利瑪竇、朱利奧·阿萊尼、湯若望等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19世紀西學東漸期間,隨著口岸開放,天主教神父四處遊歷,新教神父開始進入中國。他們建立教會學校和醫院,創辦出版社,創辦期刊,翻譯大量書籍。它為西學東漸做出了巨大貢獻。如魏和李提摩太主持的廣學會翻譯出版的書刊,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了解西學的重要信息來源。
其他來中國的外國人
除了傳教士,很多來華的官員和探險家也成為西學東漸的重要媒介,比如洋務時期戈登將軍對中國軍事的影響。主持海關稅務總局的赫德,對引進西方管理制度,以及引進譯著和最早的西方軍樂隊都有影響。
出國的中國人。
旅行者、商人和外交官
明末清初,許多中國人隨傳教士前往歐洲,但早期並未留下相關文字,因此對西方文化的傳入影響不大。最早的記載是範守義(1682-1753)在康熙時期隨四位傳教士到羅馬,寫下了《親筆錄》(17265438+)。乾隆年間商人謝,著有《海錄》(1820),記載了歐洲的貿易、工藝、人民生活和世界地理。
鴉片戰爭後,更多的中國人自己出國了。1849年,商人林澄寫了《西遊記》,描寫了他的歐美之行。王韜,近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1867年遊歷歐洲,1870年出版了《法國簡史》和《普法學科》兩本書。1879年的日本之行影響了他的各種想法。1876年,商人李貴赴美參加博覽會,寫了壹本書《環遊地球新記錄》,成為中國人環遊世界的第壹個敘述者,介紹了美國學術科技的發展。
由於洋務運動的推行,清政府於1866年派遣賓純等官員考察歐洲12國,並撰寫了乘車筆記。從1868到1870,滿清誌剛第壹次正式出使歐美,他寫下了第壹任駐泰西大使。此外,早年訪問過賓淳的文同博物館學生張得壹,此後多次前往歐洲,並寫了七本書《* * *》,更深入地描述了歐洲社會的學術文化。
光緒開始在國外設置使節後,更多的重要官員和知識分子去歐美寫遊記,而且由於使節比普通旅行者停留的時間更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其中,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較大的有李鴻章(著有《聘歐美日記》)、郭嵩燾(著有《倫敦巴黎日記》)、劉錫鴻(著有《應永親記》)、黎庶昌(著有《西洋雜誌》)、曾紀澤(著有《駐西大使日記》、《駐英法大使日記》)。甲午戰爭後,中外交通大開,出國成了很普遍的現象,就不贅述了。
留學生
近代中國的留學生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的。早期的留學生大多來自港澳的教會學校,並在國外進壹步發展。容閎,65438-0850去美國耶魯大學,黃寬,65438-0848去英國愛丁堡大學,是早期留學生的代表之壹。容容在求學期間感受到了中國社會文化的缺失,所以回國後希望有更多的人出國學習西方的東西。在他的提議下,清政府終於在1872年選拔了第壹批幼童赴美留學,次年又選拔了第二批。中學畢業後主要學習西方軍事和工業技術,雖然在18866。
另壹方面,從65438年到0875年,福建造船廠和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陸續被派往歐洲各國留學,對晚清西方海軍的研究做出了貢獻,但其中最著名的嚴復對其他西學的引進影響很大,而不是軍事。
與洋務運動時期相比,留學生多為官員,數量少且零星。甲午戰爭後,最初出現了壹股留日浪潮,出現了大量由政府贊助、民間自行前往的留日學生,對日本學習西學有很大幫助。此外,1900之後,由於美國返還部分庚子賠款作為赴美留學資金,赴美留學人數大增。在法國留學時,1912年前後,李世曾、蔡元培等人發起勤工儉學,使許多人留在了法國。這些大量的外國學生直接接觸到西方教育,這使他們能夠更直接地將西學引入中國。1915年,康奈爾大學的壹批留學生創辦了中國科學社和《科學》雜誌,在系統地向中國介紹和推介西方科學思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媒介
媒體是將少數知識分子獲得的西學快速傳播給更多人的壹種方式。在近代西學東漸中,最重要的媒介是書籍、期刊、報紙等。
書籍的出版和流通
西文書籍的翻譯和寫作是西學東漸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媒介。各種已出版的書籍和簡介見以下各種學科的書籍和相關內容列表。這裏主要討論書籍的出版和流通。
明末清初西學東漸期間,雖然出現了大量由教士和學者合著、合譯的書籍,但這些書籍未能得到當時壹般社會的重視,也未能進入明末發達的商業出版業。因此,西學書籍雖然印刷出版,但主要是在少數感興趣的學者之間流傳。
自19世紀初開始,首先開始出版大量西文書籍的是西方教會組織。比如1843年,英國傳教士馬多克斯在上海創辦了莫海圖書館。墨海圖書館出版了壹批有關西方政治、科學和宗教的書籍,如《新約全書》、《大美洲簡介》、《博物學新集》、《植物學》、《微積的產生》、《代數》等。它還出版了中文期刊《六合叢談》,這是道縣時期翻譯和介紹西學最重要的出版機構。此外,它還是早期重要的西方人。
自1887以來,由傳教士和外商組成的廣學社壹直是西學的另壹個重要出版機構。出版翻譯了大量政治、科技、歷史、地理、法律等方面的書籍,尤其是1895以來,成為康有為等維新派的重要思想來源。
另壹個重要的翻譯出版機構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的推行下成立的。其中,成立於1865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譯的書籍最多,影響也最大,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北京的文同博物館對國際公法、化學和法律方面的書籍影響最大。此外,福州船政局、開平礦務局、天津機器局、上海廣東館、廣州文同館等機構都有翻譯出版機構。
中國的民營出版社是從商務印書館起步的,商務印書館成立於1897。出於商業上的考慮,它的出版非常重視普及知識的介紹和配合新教育的推廣而出版的新教材。同時,由於其出版社在全國各地設有分社和銷售點,為向更廣泛的公眾傳播西學新知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1912成立的與商業競爭的中華書局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
至於圖書的流通,除了書店,戊戌變法時也開始推廣各類圖書館,希望改變中國圖書官藏私藏,流通不好的傳統局面。最早,改革者在全國各地成立社團,並向公眾開放他們的書籍供借閱。除了傳統的學術書籍,許多西方書籍被添加到收藏中。公共圖書館是清政府於1902年設立的,1905年湖南建立了第壹個大型公共圖書館,收藏了大量西文圖書。後來各省逐漸建立。到了民國時期,公共圖書館和私人圖書館更加發達,在向民眾傳播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雜誌
與書籍相比,雜誌和報紙在傳播最新的西方知識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們定期出版。在西學東漸的第壹階段,沒有期刊。
晚清早期的期刊多為教會期刊。中國最早的期刊是英國耶穌會士馬禮遜和馬六甲的米利安(1815)創辦的《考世俗月記傳》。雖然沒有在中國出版,但很多都傳到了中國。在中國,由荷蘭神父卡爾·居茨拉夫(Karl gutzlaff)於1833年創辦的《東西方考試月報》介紹了西方的文化、新聞和文學。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傳教士們陸續創辦了各種期刊,但大多時間不長(五年是很長的壹段時間),發行量影響也很小。1853年,理雅各、麥華陀在港創辦“寶藏遠景”;1854年,美國傳教士瑪戈特在寧波創辦《中外公報》。1857,墨海圖書館出版中文期刊《六合叢談》;1862年,英國耶穌會士在上海創辦《中西雜記》。美國牧師林樂之於1868年創辦的中國教會新報(1874)更名為《世界通報》,廣泛介紹各種西方知識。它持續了壹個林樂知的大發行量。它是晚清傳播西學的重要媒介。從65438年到0872年,北京京都石醫院出版的《中國盧文建》是北京最早的期刊。此外,約翰·傅蘭雅(原名約翰·傅蘭雅)於1876年創辦的《格致》是中國第壹份科學期刊,對西方科學知識的傳入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甲午戰爭1895的刺激下,中國人創辦的期刊大量湧現,多用於宣傳西方政治思想和學術。最早的有1895年康有為創辦的《萬國公報》(與林樂之創辦的同名),1896年創辦的《強刊》,以及同年梁啟超創辦的《時事報》。戊戌變法失敗後,清漪報於1898年在日本橫濱創辦,後於1901年被火燒停。與此同時,革命團體在日本有了人民報紙。這兩份報紙之間的爭論激起了讀者對政治事務的熱情參與,以及他們對許多西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理論的了解。
辛亥革命的成功降低了晚清政治期刊的熱潮。《新青年》創刊於1915,代表了壹種以文化討論為主要目的的新型期刊。《新青年》等類似期刊對民國時期西方思想的引進產生了很大影響。
報紙
與期刊相比,報紙大多是報道性和商業性的,缺乏深入的知識,但由於其出版時間快,發行量大,有助於廣泛傳播西方知識和新聞。在影響最大的報紙中,最早的是英國商人皮克伍德於1861年在上海創辦的《上海新報》。其內容包括新聞和商業新聞,以及西方科學技術的介紹。從65438年到0864年,在香港出版了《中外公報》、《時事目錄》和《陳德喜報》中文版。後來,另壹位西方商人美查在1872創辦了《申報》,成為清末民國時期的重要報紙。雖然其內容主要是新聞和軼事,但也包括對西方思想和新聞的報道,以及在讀者投稿中對中西文化接觸的討論(特別是鐵路和風水的辯論)。1874年,王韜在香港創辦了《循環日報》,這是世界上第壹份由華人創辦的中文日報。王韜寫了很多主張改革和自強的政論文章。
在1895之前,新報的影響力還僅限於沿海港口地區。但是1895之後,這些報紙的發行量大增。比如除了《申報》增加版面和發行區域外,更多的報紙開始競爭,包括《上海新聞》、《泰晤士報》、《天津大公報》。此外,還有《報警日報》等革命性報紙,報紙早期開始以文言文為主,轉向用更多接近口語的文字吸引更多讀者。晚清時期全國各地也出現了許多白話報紙,對西方新思潮的傳播產生了很大影響。
新學校
明末清初,歐洲各國的學校制度在朱利奧·阿勒尼神父所著的《職役弟子》(1623)壹書中有所介紹,但當時並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也沒有影響到我國的教育。
清末,隨著這股西學東漸的浪潮,新式西式學堂開始逐漸建立,成為學習西學的重要媒介。早期的西式學校大多是西方人辦的,尤其是教會。最早的學校是1839年在澳門建立的馬禮遜學校,在當時唯壹的港口廣州也建立了類似的學校。1840鴉片戰爭後,在各港口廣泛建立教會學校,1858天津條約後進壹步向內地發展,成為西學在民間早期傳播的重要渠道。格致書院由徐壽和約翰·弗萊爾於1876年創建,是較早教授西方自然科學的書院。
在洋務運動中,為了培養相關人才,清政府也開始興辦新式學堂,最早的是北京的文同館和上海的粵館。後來,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專門研究天文、電學、醫學和軍事的西式學校。這壹時期,教會學校也進壹步發展,開始淡化學校的宗教色彩,對西學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甲午戰爭的刺激和戊戌變法的倡導下,清末新政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新式學堂,大量的傳統書院被改為新式學堂。1905科舉的廢除,使傳統私塾失去了主體作用,走向衰落或轉型。清末新政,正式采用西方學制規範各級學校,學習西學的內容更加廣泛。
香港、澳門和其他港口租界的作用
明朝末年,澳門被朝廷割讓給葡萄牙。因此,在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西方傳教士往往以澳門為中繼站,壹些學術思想逐漸傳入中國內地。許多與西方人打交道的中國人也在澳門學習西方語言和文化。
1841年,香港在《南京條約》中被割讓給英國,這使得香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澳門成為溝通中西的橋梁。移居香港的中國人接觸到了英國的制度、法律、習俗、學術文化等。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許多近代中國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包括王韜、何啟、洪仁玕等。
隨著清朝與西方國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各地的通商口岸租界逐漸建立,產生了許多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其中,上海租界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居住在租界的民眾更直接地接觸到西方新的科技事物、西式政治法律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和西式媒體。所以近代很多新知識分子因為生活在上海而受到西學的影響。此外,活躍在各個港口的買辦商人,因為業務需要,也成為了較早開始了解西方語言和文化習俗的壹群人。例如,主張議會民主的鄭就是出生在廣東港口地區的商人。
日本在西學東漸中的作用
道光鹹豐年間,中國在日本之前就已經和西方有了接觸,所以日本人經常通過中國的翻譯(包括魏源等人的作品)來了解西方。但隨著日本人開始學習西學,包括明治維新的實施,到了60年代,西學的學習開始超過中國,引起了李鴻章等人的註意。此外,日本領事黃遵憲在1887年撰寫了《日本史》,介紹了日本的歷史、進步和發展,但在當時並不被人們所重視。
甲午戰爭讓更多人關註到日本人向西方學習的成功。之後俄國入侵中國東北,使清政府決定與日本友好。此外,由於地理上的便利,大量留學生赴日留學。由於漢字的封閉性(當時日語中的漢字比現代日語中的漢字多),很多只對日語略知壹二的人就能讀懂甚至翻譯西學的日文譯本,所以日本在晚清時期(尤其是1895-1914時期)成為中國學習西方學術文化最重要的媒介。
比如維新派的康有為,在推行新政時,就以日本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為例。梁啟超是晚清思想界最有影響的人物之壹,他在日本期間從相關譯著的研究中引進了大量的西學詞匯。日本對西學在中國傳播的影響,可以從大量引用日本文字中看出,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哲學、化學、物理等重要的西方新概念。* * *數百個日譯西方新詞傳入中國,並被廣泛使用。
1914以後,由於日本向中國政府提出二十壹條引起強烈的反日運動,加上留學歐美的便利,人數增多,更受重視,日本在中國學習西學的中介作用減弱。
中國人西學觀的變化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西學東漸,使中國少數學者開始意識到西學優於中國,但這並沒有改變中國人對中西學的基本看法。在西學中,技術方面,如天文歷法、測量學和所謂的“西洋奇物”仍是主要關註點,對中國學術本身影響不大。
另外,當時最普遍的說法是“西學起源於中國”,認為現在壹些不如西學的東西,其實是中國古代就有的東西,傳入西方,而中國自己卻失傳了。比如黃宗羲認為《周公》中把壹些數學原理介紹給了西方。王夫之認為西學多是“抄襲中國思想”。錢大昕認為西方的天文學和算術是從祖沖之在中國已經失傳的著作中學習來的,這使當時的人們心安理得地承認和學習這些優越的西方學術。
晚清時期西學觀的變遷
清末道光、鹹豐之交中國人接觸西方人時,只有林則徐、魏源等少數有識之士開始註意到西學有其優點,但基本上仍未把西學視為相當於中學的學術文化。從魏源的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來看,西學只能是“師夷長技”。
洋務運動初期,大多數人還是有這種類似的看法。但隨著與西方接觸的增多,“西學”壹詞逐漸取代了“洋學”。許多官員和知識分子開始正視西學作為壹種相當於中學的學術思想,開始探索如何整合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來幫助中國富強。當時在政界和學術界有重要地位的張之洞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這種中學西學觀壹度讓這壹代知識分子在晚清暫時獲得了壹種安心學習西學的模式,但在晚清最後十年開始受到挑戰。民國初年,更多的人對傳統文化不滿,開始將西學視為“新學”,認為西學高於中學,應該取代中學,引發了進壹步的爭論。
民國時期西學東漸的論爭及其影響
第壹次正面的理論交鋒,始於1915年《新青年》的出版。爭論的焦點是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評價和理解。《新青年》壹出,就大張旗鼓地宣傳倡導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他們鼓吹“所謂新就是外來的西方文化,所謂舊就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公開主張用西方文化取代傳統的封建文化。為了強調西方文明的先進性,陳獨秀在《東西方民族基本思想的差異》中,對東西方文明進行了比較後,總結出了東西方文明的特點。他認為西方民族以戰爭為標準,東方民族以休息為標準;西方民族以個人為導向,東方民族以家庭為導向;西方民族以法治為本位,以實際利益為本位,東方民族以感情為本位,以空洞的文字為本位。本文用西方文化的長度來反映中國文化的長度。這種態度和明顯的導向很快引起了文化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從1916開始,《東方雜誌》主編杜亞泉以“槍爺”為筆名,發表了壹系列關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文章,與陳獨秀等人爭論。他也采用了陳獨秀的比較方法,但他的結論完全相反。他把西方文明概括為動態文明,而中國文明是靜態文明。他說,這兩種文明可以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但同時“又不得不以靜為基礎”。即使是西方文明,也要靠我們國家的文明來救窮。他告誡國人不要被西方的物質文明弄得眼花繚亂,堅持以儒家思想為是非標準。他指責從西方輸入新思想新文化,破壞了這種傳統標準,從而造成“人心的混亂”,國家的少失,精神的少破產。陳獨秀和李大釗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駁。李大釗采納了“槍父”主張東方文明安靜,西方文明活躍的觀點,但在價值取向上完全否定槍父的論點。
然後,第二次大規模的論戰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之後。此時,傳統文化受到猛烈沖擊,西方文化湧入,新文化傳播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完全排斥外來文化的論調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在文化戰線上出現了壹種中西文化的“和諧”。從1919秋天開始,張就開始到處演講,鼓吹調和新舊的理論。他認為:“調和者,社會已進化到本質”,“沒有舊,就沒有新”,“不善於保存舊,就決不能歡迎新”。杜亞泉等人也迅速附和這壹論點,進壹步提出中國固有的文明不能“廢”,這種和諧只能通過“將西方文明融入我們自己的”來實現。其實這還是壹種全新的文化保守主義。在論戰中,李大釗從經濟基礎的決定性因素分析了新文化必須取代舊文化,而不是與之調和的客觀必然性。《新青年》、《新潮》、《民豐》、《每周評論》等雜誌都積極參與了這場辯論。這場論爭壹方面進壹步傳播了與封建傳統文化徹底決裂的新文化精神,同時也開了“全盤西化”論的先河。
第三次關於中西文化的爭論發生在1968+0920年代初。它的主題是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1918年,梁啟超從歐洲歸來,出版了《歐洲遊記》,發表了很多印象。主要是歐洲這壹百年物質文明高度發展,卻帶來了很多災難。要想解放西方世界,只能依靠中國的古老文明。而梁漱溟在1921出版的《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認為,西方文化“以前進欲望為根本精神”,印度文化“以逆向欲望為根本精神”,中國文化“以自我欲望為根本精神”。他認為這三種文化體系代表了人類文化發展的三個階段,並得出結論:西方文化的道路已經走到盡頭,接下來是“中國文化復興成為世界文化的時代。”胡適等人立即奮起抗爭。胡適認為:“現在世界大了,原來鞭策歐洲人的環境和問題,現在也在鞭策我們。毫無疑問,中國和印度在未來會變得更加科學,更加民治。李大釗、瞿秋白等人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參與這場論戰。瞿秋白指出:“西方文化已經從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而東方文化還卡在宗法社會和封建制度之間”,這兩者都應該被當代社會所拋棄。只有進行無產階級的世界革命,才能實現真正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