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廚神是家庭的守護者。臘月二十四,他要去天庭報這壹家壹年的善惡行為,然後在除夕返回人間。祭竈時,全家不僅要燒香祭神,還要在竈上貼對聯,祭出麥芽糖、慈菇、老淩、芋頭等。麥芽糖又粘又甜,可以封住竈神的嘴,多說好話。其他的都是上海話的諧音,希望竈神在玉帝面前壹直說“是”“老靈”“哦,不是”。送走竈神,臘月二十五,上海人開始祭拜城隍,寫春聯,貼大門,打掃衛生,做年貨。上海人通常在除夕夜在家祭祖,除夕夜見竈王爺,吃團圓飯。午夜過後,他們點燃蠟燭,焚香,這就是所謂的“點天香”。正月初壹,早起的人會穿上新衣服放鞭炮,有的還會去附近的寺廟燒香。大部分人起床後,將冬青、臘梅、竹子、水仙花插在花瓶裏,祭奠天地和長輩,並在八仙桌上擺好四盤糕點和糖果,然後開門為鄰居拜年。大年初二、初三,親戚開始登門拜年,年輕人都約好了出去旅遊。從初壹到初三,有幾天禁止打掃衛生。新娘壹般在大年初三回父母家,但必須當天回去,過年家裏沒房間。在農歷新年的第四天,來自農村的新鮮鯉魚過去常常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出售。因其諧音“李煜”,故又稱“元寶魚”。上海人買來用紅絲帶紮起來,準備給財神用。大年初四初五的年夜飯壹定要喝,才能熱鬧。農歷五月初五,收到趙元帥騎黑虎像,拜豬頭、鯉魚、公雞及蜜棗、桂圓等精品幹果,點香燃燭,鞭炮聲不絕於耳。《海上竹枝詞》說:“鞭炮接不上,財神忙著爭。今年只想生意好,何不坐班車去五更?”農歷正月初七稱為“人節”(正月初壹至初七分別稱為“雞、狗、羊、豬、牛、馬、人”)。這壹天吃七菜湯紅豆粥是上海的老習俗,這壹天壹定不能有爭論。
上海民間傳說“頭七後八”算去年初壹的前七天和後八天,是今天國慶節的兩倍。正月十五是過年的最後壹個高潮,到處都是燈光。老話說,元宵節點了三天,元宵節到正月十八才結束。今年剛剛過去。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八,舊上海過年真的比今天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