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擇業也復古。
擇業中的復古主義是壹個很奇妙的詞。n年前,國企事業單位是我們父輩眼中的鐵飯碗,是為數不多的讓自己看起來還不錯的“正經”工作。這種工作的穩定和保障,兼顧了當時人們想要的裏子和面子,不僅是他們認為最好的職業選擇,而且極其鼓勵子女進入體制內,成為國有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壹員。
然而,在我們這壹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國企恰逢衰落。不僅國企員工出現了裁員潮,而且他們掙的工資與那個年代逐漸成長起來的外企甚至私企相比,確實有點遙不可及。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以華為、騰訊、阿裏為代表的大廠把國企的那點待遇留給了渣渣。
時光飛逝。當初滿身衣服的少年,已經變成了油膩膩的光頭大叔。他們在賺夠首付或N套房的同時,也經歷了“工作996,生病ICU”的社會抽打。
再加上這兩年疫情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各種大廠小廠裁員的影響,他們摸著自己隆起的肚子,突然發現生命的愛是清歡,他們為誰而努力。
驀然回首,當初老爸爸媽媽們推崇的國企單位,更符合“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間道理。於是,無論是主動下船的,還是被動畢業的,都奔向了國企事業單位,在老m口中掀起了壹股擇業復古潮。
職場人在壹定階段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從現實的角度進入國企,絕對是壹個值得考慮的方向,不考慮其他。但是,畢竟粥不夠。沒有機會進入國企,進入編制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在當前的環境下,如何管理自己?
當今職場必須具備的幾個認知
1.年輕人應該增強改變領導者的能力。
所謂換領導,就是換環境,換體制。變革領導的能力,其實就是適應新環境、新體制的能力。讓我和妳們分享壹個近年來流行的詞,VUCA。這是四個詞的縮寫,代表四種狀態,分別是:易變不穩定,不確定,復雜復雜,模棱兩可。
用來形容職場人目前面臨的環境,也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在VUCA時代,職場人需要的重要能力是應變能力;壹是韌性。壹個人的適應能力分為兩個層面,壹個是認知層面,壹個是行為層面;要想適應環境,向新環境妥協,首先要對自己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了解自己的優勢,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如何在新環境下快速揚長避短,不斷發揮自己的價值,掌握壹定的主動權。
對自己有了清晰的內在認知,在應對環境變化時就要能夠轉化為外在的行為,真正把認知落實到行動上,才能真正實現適應性的徹底“轉變”,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體現自己的價值。韌性,主要以抗壓、抗沖擊為主,應具備基本的抗脆能力和品質。在VUCA時代,很多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或者現成的解決方案。
除了適應能力,還要有摸索前進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或跌入坑中,不管這叫試錯成本還是付出的代價,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是衡量壹個人在VUCA的狀態下能走多遠、走多久的關鍵。
在VUCA時代,無論妳改變什麽,努力活下去才是王道。適應變化,充滿韌性,妳的壹切努力都不可恥。
2.如果非要“平躺”,請積極平躺。
孔子雲:有道就顯,無道就隱。當大環境不允許折騰的時候,先“躲”起來才是明智的選擇。這裏說的隱蔽,不是指平躺不做任何事。客戶不擅長開發,我就根本不開發;如果沒人關心打磨產品,就不會再關註產品的改進。而是即使平躺也要主動“平躺”。
如果客戶不擅長開發,他會仔細分析用戶畫像是否不準確,或者自己的產品是否有市場。他可以不盲目增加產品營銷的投入,但他永遠不會停止研究和改進新的想法和方法來獲得客戶。同樣,很少有人在意用心打磨的產品,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匠心。我們可以不急於大張旗鼓、大投入地重新開始,但不能停止研究產品的功能特性,是否能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解決用戶的痛點和問題。
這些都是在不努力,不盲目投入的前提下的積極努力。
3.人才都走了。
越是不確定的時期,大家越沒有安全感,越想給自己做壹個更全面的規劃。K哥這壹個月聽幾個朋友說重新規劃戰場和賽道。新的機遇和機會真的需要壹顆心甘情願的心的敏銳判斷來率先行動。有些職場人到了壹定階段,確實需要壹個全面的重整,壹個審慎的重新出發。
但並不是說因為客觀環境不樂觀,大家就要丟掉自己擁有的,為了壹個想象中的出路而去赴死。對於很多人來說,堅持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吹散黃沙始於黃金,每壹個行業的中流砥柱大多都經歷過多次洗禮,帶著傷痕迎接轉移和希望。這時候,身上的傷疤也變成了閃亮的勛章。
有個朋友壹直在做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但是前段時間他的公司倒閉了。這個朋友還沒反映過來。獵頭已經找上門了。壹家智能家居公司願意用高薪和期權把他挖過去,但是這哥們最後沒有接受這個報價,而是選擇了另壹家薪水不如這家公司的車企。他說他知道自己最大的價值在哪裏,未來最有價值的行業在哪裏,他的選擇就是他的堅持和堅持。
踏踏實實往前走,懷念曾經揮灑汗水奮鬥的日子,也是人生壹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