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現在的位置,是古代黃河改道前泥沙形成的沖積平原。古代黃河在天津附近三次改道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西漢時在黃驊附近,北宋時在天津南郊。晉朝時,黃河改道南下,天津海岸線固定。最遲到戰國時期,就已經有先民在這裏勞動和生活了。
西漢時,武帝在武清設鹽官。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南運河和北運河交匯處的三岔河口成為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時,在蘆臺開鹽場,在寶坻設鹽倉。唐朝中期以後,天津成為南糧北運的水陸碼頭。海河曾是宋遼的“界河”,南北分宋遼。
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置了許多軍事據點,如南河、沙窩、劉度等,以防止遼軍南下。金朝在三岔口設立軍事重鎮“支固村”,當時天後宮附近形成街道。
元代,曹海開放後,直沽成為水上交通樞紐。為此,在直沽設立了接待廳和臨清萬虎府,並修建了糧倉和天後宮。1316年,支固建立“海進鎮”,當時是軍事重鎮和漕運中心。
明朝燕王朱迪,以“靖難”之名,與其侄兒文健爭奪皇位,在此渡江南下奪權。永樂二年(1404 65438+2月23日)12月21日,明朝開國皇帝朱迪正式上諭賜名天津衛,意為田字的渡口,並建城設置天津衛。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商業的發展,明廷紛紛在天津設立官署和學堂,或將外國官員和官署遷到天津任理事。清代天津由魏改周,升為周為府。清朝滅亡後,天津的名稱在民國時期沒有改變,繼續稱為“天津”。
擴展數據:
自古而來的天津,曾是閉關自守之地。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黃河,歷史上三次通過天津入海,以驚人的造陸能力沈積到天津平原。
至今,天津的古森林等地仍有壹些貝堤。考古學家說這些是古代海岸線的遺跡。天津的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經歷了無數的歷史開闔和時代變遷。
天津名字的起源始於中國的明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把兒子們分作王,駐紮在全國各地。他的第四個兒子朱迪被封為太子,駐紮在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朱元璋死後,他傳給了他的長孫朱允炆。為了與朱允炆爭奪皇位,朱迪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的靖南之戰。
1399年,燕王朱迪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攻打滄州。1402年,入侵明朝都城南京,登上皇帝寶座。
朱迪即位後,非常欣賞他征戰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他認為這是壹個風水寶地,並要求他的大臣給他們的名字。最後,朱迪選擇了“天津”這個詞,意思是“天子穿越天津的土地”,因此得名天津。
不久,朱迪遷都北京,天津成為北京的門戶,軍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樂二年,在天津設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天津* * *設三魏,駐軍1.6萬余人。因此,人們也稱天津為天津衛。建城就是建城,天津作為壹個完整意義上的城市歷史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百度百科-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