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俗稱楊二郎,是仙範的兒子。這個故事載於明朝的《二郎寶卷》。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二郎神劈山救母”故事中,二郎神是玉帝三女三公主(或玉帝妹妹)與下界楊天佑聯姻所生的獨子。
在明初移民政策的背景下,二郎信仰向西北傳播。源於古蜀文化的二郎神信仰,在故土受到各族人民的青睞,並憑借神魔小說的力量成為明清以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二郎神”。
西遊記第六次稱他為“二郎神真王,聖人,居關州關江口”。《封神演義》給他取名楊戩,他是丁於的徒弟。早在北宋初期,“楊二郎”之說就已在民間流傳。比如《幽居錄》中有壹句話,說的是呂氏叔侄在城樓上“與楊二郎在陸上”,楊二郎被稱為神人,“出入如風,徒然”。
四川是羌人和氐人的故地。氐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中國的西北部。他們壹直保持著“把額頭刷向天空”的習俗,即用刀在額頭上刻上記號,然後在傷口上塗上墨水,使其長入肉裏,形成壹個看起來像豎立的眼睛的永久性記號,即所謂的“天空之眼”
東漢時期,苗族從隴南向川北、西康等地擴散。這壹帶不僅有很多二郎神的寺廟,也有很多因二郎神而出名的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康的二郎山。唐朝以後,氐人逐漸與漢藏民族融合,氐人的三眼始祖神成為道教神靈體系中的壹員,成為民間信仰廣泛崇拜的二郎神。甘肅、西藏的青衣神也是三只眼,恐怕很多都和藏、藏融合有關。
還有壹條線索可以追溯它的起源。在山西平定鎮,有南宋第三年趙誘王的碑文。碑文上寫著:“伏詔惠玲為王,蜀中人,帝之後裔,先天之神。”象帝是天神,二郎神是天神的後代,民間把玉皇大帝奉為神(神,天神),二郎神是玉皇大帝(天神)的侄子(或孫子),都是出自宋代流傳的趙輝加冕為王的說法。
二郎神的民俗遺產
二郎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信仰的壹個有廣泛影響的例子。自古以來,四川灌口就被視為二郎的正宗祭祀地,有至今屹立在都江堰岷江東岸的二王廟。與此相對應,二郎崇拜也是四川民間最為興盛的,各種傳統民俗行為,如驅邪、鎮邪、治洪、節令比賽等,都要邀請二郎。
大量關於二郎的傳說被融入到各種劇中,甚至影響到地名和山名。如榮昌區二郎關、重慶萬盛二郎山公園、陜西綏德二郎山、陜西神木二郎山、陜西xi長安區二郎山景區、陜西延安市安塞縣二郎山、甘肅岷縣二郎山等。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