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保溫性能好,所以說冬暖夏涼。
這個洞穴是在山坡上挖的,所以它的“屋頂”和“墻壁”都相當厚。
當人們挖洞穴時,他們選擇土壤堅硬的地方。這種又厚又硬的“墻”不容易傳熱。
因此,洞穴的頂部和壁既不能直接從大氣中吸熱,也不能直接向大氣散熱,只有洞口與外界直接接觸。
所以洞內溫度變化總是滯後於外界溫度變化,溫差變化不大。
陜北土窯洞
很久很久以前,風把黃土從遙遠的北方帶到了中國的西北高原,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就這樣形成了陜北這片廣袤而厚重的黃土地。
在這片土地上,既然有人,就有洞穴。
這些洞穴是炎黃子孫繁衍生息、創造燦爛文化的地方。
地處黃河中遊,屬於黃土高原溝壑區的延安地區,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鄉村,仍然是人們最重要的生活形態。
我從小就知道窯洞,但直到最近壹次去延安,在最原始的土洞裏呆了幾天,我才真正了解窯洞。
人類的房間大多是因地制宜建造的,尤其是在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的土崖岸邊,是挖窯洞的天然地形。
土洞冬暖夏涼省力,非常適合居住。
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中遊的氏族部落就以黃土層為壁,在土洞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易窯洞和淺窯洞,逐漸形成聚落。
陜北窯洞種類繁多,有背山土窯、石縫土窯、平板石窯等。壹般城市以石磚窯居多,農村多為土窯或石砌土窯。
陜北最典型的窯洞是靠山窯。
他們在天然土墻上鑿橫向的洞,往往幾個洞連在壹起,或者幾層上下。有的在洞內加磚券或石券,防止土崩,或在洞外砌磚墻,保護崖面。
大規模的房屋建在懸崖外形成院落,就成了崖窯。
來到延長縣羅子山鄉,遇到壹戶人家在建新窯洞。
壹眼望去,壹排四孔土洞已基本成型。窯洞背靠黃土,面向公路,上面已經開挖了兩個土洞。從窯洞裏挖出來的土正好蓋住下面的土窯,成為平頂。
幾個年輕人參加了建窯。他們告訴我,冬季農閑季節是修建洞穴的最佳時機,平時很難遇到。很高興能遇到這麽好的機會,和小夥子們展開對話。
他們說建造新洞穴的壓力很大。
第壹件事就是找人看風水,選地形。
選擇挖洞穴的土壤很重要,壹定是粘土。
山洞要向陽,背山,面向開闊地帶。
新建的洞穴仍然是傳統的形式。從外面看,四個孔要分開開。當妳走進去的時候,妳會發現它們有隧道式的小門相互溝通,成為壹個整體,把家庭的所有成員連接起來。
洞寬約4米,深5米,高3米,兩壁黃土面刮得非常平整光滑。
穹頂是半圓形的。
這讓本來就很寬敞的山洞顯得很高,空間很大。
從中間壹個洞窯的內壁,有壹個隧道式的小門,通向壹個完全黑暗的小洞穴,裏面有壹個存放食物等物品的倉庫。
這個新建的窯洞裏的炕和竈已經修好,墻上還挖了壹些放物品的方形凹洞。
男孩們在洞穴外面建造了磚砌的窗臺和門。
他們說,當最後壹塊磚放在洞穴拱形門的中間時,就全部完成了。
完工後,將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主人會在窯內外貼紅剪紙,在門口貼對聯,放鞭炮。
村裏的親戚朋友都會來祝賀,主人會請他們喝酒吃肉,這將是壹個熱鬧的事件。
在幾家的窯洞前,我看到幾個婦女在包粽子。
門外放著鍋和爐子,我問他們是不是都在戶外做飯。
其中壹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告訴我,大多數窯洞都有兩個爐子,只有熱的人才可以在戶外做飯。
她邀我進屋,我帶著旅途的塵土和汗水步入山洞,感覺清涼。
這個山洞有20多平米大小,洞深處靠墻有壹個大炕。大嫂說那叫壹掌炕。
有些洞穴被稱為窗戶附近的乾康。
無論掌炕還是前炕,炕的壹頭都有壹個三孔竈,平時做飯的地方。
因為竈火的煙道穿過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
爐子上方的墻上有壹個凹洞,裏面裝著油、鹽、醬、醋等。室內墻壁壹側立著壹排高低不壹的粗瓷罐,用來存放水、食物和鹹菜。
另外,房間裏還有壹個紅色的大櫃子,上面有圖案,裏面存放著衣服,上面放著壹些簡單的飾品。
周圍的墻上有各種各樣的日歷和年畫。
尤其是炕四周的三面墻,寬約1米,有壹些用各種煙盒拼貼的帶圖案和圖畫的紙,他們稱之為炕圍,非常漂亮。
炕圍是壹種實用的裝飾,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墻壁直接接觸和摩擦,保持幹凈。
為了美化客廳,許多人在炕上畫圈。
這就是陜北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炕外畫。
延安窯洞的窗戶也許是整個窯洞中最精致、最美麗的部分。
拱形洞由木格拼成各種美麗的圖案。
窗戶分為天窗、斜窗、炕窗和門窗四部分。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顏色單調。為了美化生活,洞穴主人用剪紙裝飾洞穴。
根據窗戶的圖案,他們把窗花裝飾得既漂亮又得體。
窯洞的窗戶是窯洞的主要光源,窗花貼在窗外,從外面看色彩鮮艷,從裏面看明亮舒適,從而產生獨特的光、色、調的形式美。
在安塞縣徐家溝,我特意拜訪了著名剪紙專家王獻。
王獻是壹個40歲左右的農村婦女。
如果妳看她的剪紙和繪畫,妳不能不承認她是壹個優秀的民間藝術家。
在她洞穴的拱形屋頂上,我看到壹個圓形的剪紙,上面寫著大字,周圍有壹些花。她說是洞頂的花。
她向我介紹,剪紙的種類很多,有窗花、炕墻花、窯頂花、神社剪紙、婚喪剪紙等,不同的時間和場合貼不同的剪紙。
她給我看了造型各異、樣品豐富、美麗生動的剪紙,有十二生肖、龍鳳、花籃、蝴蝶等等。
我不明白為什麽在其他洞穴裏很少看到這樣的剪紙。她笑著說:“如果妳在春節前後來陜北,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窗花。
特別是對於喜結良緣的人來說,窗花特別豐富精彩。
那家的剪紙和窗花簡直就是壹個小展覽。“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做出這麽漂亮的剪紙。
王獻立即拿出幾張紅紙和壹把普通的剪刀,開始剪起來。
不壹會兒,就像變魔術壹樣,八只壹模壹樣栩栩如生的紙鳳凰出現在我眼前,讓妳不禁贊嘆黃土地上勞動婦女的心靈手巧。
正是他們和黃土地上的壯漢們創造了這壹排排聞名中國的土洞。
陜北的窯洞就是這種根據山勢挖的拱形窯洞。
由於黃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倒的性質,拱頂的承載力優於平頂,窯洞壹般采用拱頂來保證其穩定性。
陜北以黃土高原土層厚、地下水位低為特點,挖窯洞做民居具有冬暖夏涼的優勢。
窯洞可分為坑式、崖式和土坯式。
地面挖坑式窯洞,三面或四面挖窯洞居住,陜北窯洞有坡道進出。
懸崖窯洞是沿山側和溝側逐層挖掘的窯洞。
土坯拱洞用土坯拱砌,覆土保溫。
此外,還有磚石窯洞房屋。
黃土層較厚的豫西平原也有坑型洞穴,如河南省珙縣的坑型洞穴。往往整個村子和街道都建在梯田下面,遠遠望去只能看到村子的樹冠和地上的樹木。
坑穴頂上的土地還能種莊稼。
隴東也有這樣的地下街。
從西方環境建築師的角度來看,這個坑穴建築是不破壞自然的完美文明建築。
地下窯洞的組合依然保持著北方傳統四合院的格局,有廚房,有儲存糧食的倉庫,有飲水井和滲井,還有飼養牲畜的棚子,形成壹個舒適的地下庭院。
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劃分、上下樓層的交通關系、采光、通風、排水等方面都有巧妙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