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蚩尤的起源

蚩尤的起源

黃帝與蚩尤之戰,史稱“涿鹿之戰”,其戰場壹直有兩個不同版本:壹個是河北涿鹿縣東南;第二個是山西運城鹽池。這兩種說法都有其由來和原因。但是,歷史事實只能有壹個。筆者認為,黃帝與蚩尤之戰不應該在河北涿鹿,而應該在山西運城鹽池,也就是古之地。原因如下:

壹、從黃帝與蚩尤之戰的原因來看。黃帝和蚩尤為什麽打仗?這是討論“涿鹿之戰”的前提。根據許多歷史記載,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爭奪領土或王位。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處於狩獵采集時代,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收獲自然的好處。在維持生命的因素中,大自然賦予了原始先民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各種獵物和天然植物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然而,對維持生命非常重要的鹽卻很難得到。而且中國先民破土的黃河中遊地區並不臨海,制鹽條件並不成熟。但是,上帝給了河東大地天然的鹽。做飯不需要人力,只靠太陽的暴曬和中條山的南風。“反反復復,生生不息”這個詞的引申義也體現了鹽的天然性。另外,從《說文解字》壹詞的本義來說:“河東鹽池五十壹裏,七裏光,十六”,指的就是運城鹽池。這些都體現了鹽在河東的歷史地位和古人對它的依賴(其實鹽的重要性從來沒有改變過。漢代桑弘羊主管鹽鐵制作,著有《鹽鐵論》,是河東成為堯舜禹都的主要原因。在堯、舜、禹之前的黃帝時代,自然更加依賴河東鹽,黃帝部落自然以河東為立足點,控制鹽池。然而,祖先們都需要鹽,包括顏地部落、蚩尤部落和其他部落。在這種背景下,炎黃與蚩尤之戰成為必然,只是結果不同。炎黃和蚩尤之戰,導致了兩個部落的民族融合。炎黃與蚩尤之戰,導致蚩尤被殺,蚩尤部落群龍無首,民不聊生,壹部分並入炎黃氏族,壹部分則傾向其他黨派。

第二,從“涿鹿”二字。“涿鹿”不同於現在的河北涿鹿,它的位置應該是在河東的鹽池壹帶。在這次試驗之前,有必要解釋和探討壹下顏、黃和蚩尤的疆域。據考證,顏地的疆域在上黨高平羊頭山,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雖然關於黃帝的疆域有各種說法,但從姚舜禹的繼承和建都可以看出,黃帝的疆域也在河東地區。至於蚩尤,據說是九黎人,其疆域應該也在河東壹帶。從甲骨文、金文、篆書的字形演變來看,“姬”字的本義是象征頭戴犄角面具,腳呈獸爪形狀的舞蹈——後世稱之為“蚩尤戲”,而這種後來演變為“磕磕絆絆”的蚩尤戲,其實不僅在河北涿鹿,在山西,尤其是晉中、晉南、山西等地也很常見。《說文解字》中許慎將“冀”解釋為“北”;爾雅解釋為“兩江之間的冀州”;《魯春秋》記載為:“冀州與晉在兩河之間。”顧頡剛先生在《國與嶽的演變》中斷言:“冀州原出於冀,冀為晉所滅,故冀稱晉。”根據文獻記載,古冀州是指黃河的東、北、西,河東、上黨都在其中,但不壹定包括現在的涿鹿。古冀州是指以鹽池為中心的河東地區,今河津市境內的冀州與古冀州國之間必然有繼承或聯系。在這種情況下,這種“銅頭鐵額”的蚩尤人也會生活在河東周邊或者就在河東。從分析來看,燕、黃、蚩尤在古代實際上生活在同壹個生活區域,圍繞著風水寶地河東燕池的爭奪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易呢?《品麥》篇記載:“昔日之初,二生之後,為建築典。命赤帝分為兩卿,命蚩尤於韶高,出使四方...蚩尤乃受帝,為涿鹿河,九角。赤帝對黃帝心生敬畏。持蚩尤,殺於中宇。”從這段文字記述中可以得出以下幾點:①蚩尤曾經追過皇帝;(2)爭取涿鹿河;3蚩尤在中集被殺。蚩尤追帝的目的顯然是奪取鹽池,但涿鹿到底是什麽意思?筆者認為涿鹿其實應該是“以鹵驅之”,意思是把鹵水趕出去,也就是鹽池。史記?《貨殖列傳》說:“山東吃海鹽,山西吃鹵水。”段玉裁的《說文解字》?《鹽部》說:“鹽,鹵也。生鹵水,命鹽”,即許慎所指的“生”。之後“追鹵”壹詞演變為“涿鹿”壹詞,把蚩尤趕出鹽池的“爭鹵”也變成了“爭鹿”。同時,《涿鹿之爭》反映了鹽池黃河之戰,與風後另壹歷史人物葬風陵渡的傳說相吻合,怕蚩尤殘余卷土重來,鎮守西南門。

第三,來自民間傳說。在三晉大地,尤其是晉南、晉東南、晉中,流傳著許多關於古代歷史的傳說。這裏有幾個例子:

據《安義縣誌》“蚩尤村獻蚩尤”。這個蚩尤村是中條山腳下東郭鄉的叢珊村,位於鹽池東南約兩英裏處。以前叫蚩尤村,後來改名,意思是“化惡為善”,是村裏的蚩尤墓。說明蚩尤村的來歷不同尋常,也反映出蚩尤至少曾經在這裏活動過。宋代沈括在《孟茜筆談》中記載:“軒轅氏在涿鹿之田屠蚩尤,血入池化為鹵水,使天下人食之。此池之南有蚩尤城,據說是其葬地。”“解州紹澤方世禮。久雨,四山之水,悉未曾溢;幹旱還沒有消失。鹵色為紅,在漢泉之野,俗稱之為蚩尤血。”沈括的記載不是憑空而來,但肯定是取自宋代的傳說或史籍。河東的謝賢縣直到漢代才設立,離鹽池不遠。傳說這裏之所以叫謝賢,是因為黃帝抓住蚩尤後,就是在這裏砍下蚩尤的頭,分解了他的屍體。《說文解字》解釋“解”說:“解,判官也。”

在晉東南的高平有壹個傳說:高平有壹個“換馬村”,離羊頭山顏地陵壹裏地。據說顏地去羊頭山采藥救親人,壹天中了70次毒。有壹次,壹種斷腸草使顏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不能騎馬,只好下馬擡走,於是這個地方就叫“換馬村”。走了壹段路,人們發現炎帝的情況有異,紛紛呼救,但是炎帝病得很重,連回應的力氣都沒有。這個地方叫“不”,後來諧音為“北營村”,也就是現在的“北營村”。炎帝死在“北營”,人們把他擡到壹個山溝裏安葬。這個山溝叫“臥龍彎”,埋葬的地方叫“李莊村”。顏地的妻子來自距離李莊村四英裏的長鎮村。她為“精衛”顏地生了三個兒子和壹個女兒。至今,長鎮村還有壹個和其他地方不壹樣的習俗。大旱祈雨之日,其他村民只能恭恭敬敬地燒香,向炎帝祈福。只有長鎮村的人,依靠炎帝張越的家人,居然把炎帝的雕像擡到院子裏,在太陽底下暴曬了三天,逼著他克制住大地上燃燒的火和雨。

在歷史悠久的山西儺戲中,至今還有壹部傳統劇目《軒轅詹蚩尤》。二十四個表演者,裝扮成黃帝的士兵,出發去攻擊並打敗蚩尤。演員戴面具代表黃帝和蚩尤的戰鬥。此劇流傳於壽陽縣北部。

關於山西古代史的傳說很多,這裏就舉幾個,就足以證明河東是整個山西中南部歷史的輝煌。這些傳說反映了古炎、黃、蚩尤的歷史遺跡。

河東鹽池曾是華夏先民的搖籃。在這片土地上,壹代又壹代人創造了歷史輝煌,孕育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河東鹽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