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壹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選擇題。
1.選擇題:每道題目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壹個符合題目要求(本題為***20題,每題1分,每題***20分)。
1.右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關於它的陳述是正確的
(1)工程是忽必烈下令的。
根本目的是鞏固統治。
③項目以洛陽為中心。
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歷史貢獻不屬於隋朝。
A.創建科舉制度b .開通大運河
C.實現南北統壹d .完善科舉制度
3.《貞觀政要》記載了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時的政績?
A.隋文帝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康熙
4.唐太宗對“民為立國之本,國為立國之本”的思想認識,主要源於他對以下哪壹個歷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A.春秋時期,軍閥爭奪霸權。b .漢末軍閥割據。c .魏晉和北方的人南遷。隋朝死於暴政之下。
5.以下場景不可能出現在唐朝。
A.唐太宗問蔡襄經濟問題。b .學者李沖在寒窗苦讀壹個高中學者。
C.江南的農民使用屈原犁耕作d .白居易背誦詩歌《新樂府》
6.民族交流在我國歷史上寫下了許多佳話。文成宮
主要入藏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吐蕃的發展。
吐蕃位於右側
A.①
B.②
C.③
D.④
7.以下歷史人物和相關史實的搭配是正確的。
A.唐太宗——任命姚崇等人為相乙唐玄宗——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
C.玄奘-在天竺學習佛經。
8.郭沫若曾寫過壹首詩:“鑒真盲駛東海,實誠照得太清。舍身傳藝,唐風滿奈良城。”詩歌中的“道家藝術”不能包括
A.中醫思想b .建築藝術c .佛教經典d .活字印刷
9.壹個學習小組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他們收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範欽》、《鑒真杜東》等相關資料,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研究課題是
A.建立統壹的國家b .繁榮開放的社會
C.經濟重心南移與民族關系的發展d .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社會危機
10.京劇《禪院之盟》是壹部歷史故事劇,其中的臺詞“我要看黃河夜景”指的是歷史上哪位皇帝?
A.寇準宋真宗宋高宗明太祖
11.壹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中國古代歷史圖片展,以下圖片出現在壹個展廳。這個展覽館最恰當的名字是
A.宋代的商業繁榮b .民族政權共存c .國家統壹d .宋代的民族融合
12.下表是從漢代到南宋的戶數統計表(單位:萬戶)。表中戶數的變化最能說明這壹時期。
王朝
地域西漢(2年)西晉(280年)唐朝(742年)宋朝(1080年)
北965 149 493 459
南111 65 257 830
A.經濟重心南移b .政治統治開明c .城市經濟活躍d .民族融合加強
13.右表所列內容是中國某個朝代的壹些特征。
據此推斷,這個朝代是
A.漢朝b .唐朝
C.宋朝d .元朝
14.元朝是中國第壹個統壹全國的少數民族政權。以下事件發生在元朝。
①凱爾?波羅來到中國,回民形成,大、小、卓叛亂被平定,鐵木真統壹蒙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今天的江蘇、浙江等省級區劃體制始於1960年
A.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
16.在明太祖時,他親自處理全國的重大軍政事務,忙得不可開交。這是因為他廢除了
A.金逸瑋b .中書省c .宰相d .第三司
17.以下詩歌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順序正確。
(1)回想當年開元的鼎盛時期,小燕還藏著千家萬戶。(2)暖風使遊人醉,使杭州變洲。
(三)封侯不是我的本意,我希望是海伯平。(4)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知彎弓射大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18.1684年,俄羅斯政府向盤踞在雅克城的侵略首領贈送了壹個盾形的城徽,圖案為壹只張開翅膀的雄鷹,壹爪持弓,另壹爪持箭。為抵禦這只“鷹”的攻擊做出重要貢獻的皇帝是
A.明成祖b .康熙帝c .雍正帝d .甘狄龍
19.“開拓靜真,將來大有作為;驅逐荷蘭人,壹代英雄”,這幅挽聯歌頌
A.文天祥b .戚繼光c .鄭成功d .嶽飛
20.清朝初期,中國疆域遼闊。為了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清政府設立了
A.西域都護府b .宣政院c .嶺北省d .伊犁將軍
蘇州初中期末考試歷史試卷不是選擇題。
2.判斷題: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寫,正確填寫A,錯誤填寫B(此大題為***6小題,每小題為1,***6分)。
21.武則天在位期間,繼續在唐玄宗推行促進生產、選拔人才的政策,促進了經濟發展。
22.派遣唐使節回國後,受到高度重視。他們根據唐朝的制度進行政治改革。
23.南宋與金達成和平協議,導致宋金對峙。後來金遷都燕京,改名北京。
24.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於軍事。
25.軍部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壹步加強。
26.清朝統治者害怕國家的領土主權被倭寇侵犯,害怕沿海人民與外國人的交往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采取閉關鎖國的政策。
3.填空:(此大題為***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 * * 6分)。
27.宋元文化燦爛,名人輩出。▲司馬光寫的是壹部通史的編年史巨著。元代大畫家▲的畫被當時的人們譽為“奇葩”。
28.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點是▲。從此,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了非洲沿海和東海岸。
29.▲王朝時期,X西藏成為中央政府管轄的正式行政區域。清朝明確規定▲代表中央政府,與_ _和班禪壹起管理X藏,加強了中央政府對X藏的管轄。
4.關於材料的問答: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根據問題回答問題(每題6分,***18分)。
30.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壹:中晚唐宰相李德裕認為,朝廷所有大臣都應該由官員的子女擔任,因為他們熟悉朝廷的事務和禮儀。出身貧寒的人,即使有傑出的才能,也會因為做官後不熟悉政務而不能勝任。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二:科舉有什麽弊端?科舉,最好的方法是也。古人有智慧,春秋嘲笑。罵天下,所以科舉也成立。石清的缺點是,壹個貴族家庭的兒子,不必學習,不必知道如何學習。他雖然愚昧無知,但會循規蹈矩,步入政壇,所以讀書求學者必不可少。如果是這樣,他就沒有天賦。齊人的後代,雖然再讀書,雖然再學習,有資格考第壹,但是沒有取得官職,所以尋求讀書學習的學者很少,所以沒有人才。.....科舉,兩弊革。
——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
材料三:(太宗)嘗私幸,見新進士出。他高興地說:“進入我的羅網吧,天下英雄(原指箭所能到達的範圍,後比喻籠子和陷阱)。”正所謂“唐太宗真的是謀略長遠,賺英雄盡英雄。”
——《唐嫣顏》
請回答:
(1)壹個人對科舉制度的態度是什麽物質?原因是什麽?(2分)
(2)材料二對科舉制度是什麽態度?原因是什麽?(2分)
(3)根據第三份材料和所學知識,唐太宗實施科舉制度的主觀目的是什麽?並引用材料3中的壹句原話來印證。(2分)
31.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1:
材料2:...這是預示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摧毀了騎士精神,...打開了世界市場,建立了殖民地,但是.....成了新教的工具,總體上是科學復興的手段,是創新精神發展的最重要動力。馬克思
請回答:
(1)材料壹中的三幅圖分別代表中國古代的三大發明是什麽?(按照圖1、2和3的順序回答)
(3分)
(2)根據第二份材料,這三項發明的主要影響是什麽?(2分)
(3)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自己對科技作用的理解。(1)
32.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壹: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右圖1和2是唐代發明和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
材料二:北宋時期,全國財政收入的80%左右來自淮河以南。淮南每年向首都汴京運送糧食600萬石、絲綢和茶葉。
樹葉等物品也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南方地區持續的經濟發展支撐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材料三:清朝...開放四個口岸為對外貿易口岸;並對出口貨物種類和出海船舶載重量進行嚴格限制。(後來)廣州只有壹個口岸被下令開放為外貿口岸,其他口岸都關閉了。
請回答:
(1)寫出材料1中圖1和圖2所示生產工具的名稱(按圖1和圖2的順序回答)。(2分)
(2)根據第二份材料和所學知識,我國的經濟中心在宋代是如何變化的?為什麽會這樣?(2分)
(3)根據材料3,清朝實行了哪些政策?這壹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哪些嚴重後果?(2分)
蘇州壹年級期末歷史試卷答案。
壹、選擇題:(這個大題***20個小題。65438+每道小題0分,***20分)
題號是1 23455 6789 10。
回答C D B D A A C D B B
題號是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答A A C A D C B B C D
二、判斷題:判斷對錯,並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寫正確的A,填寫錯誤的B(此大題為***6小題,每小題為1,且***6分)。
標題21 22 23 24 25 26
回答b a b a b a b
3.填空題:(此大題為***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每空***6分)(錯別字不加分)
27.紫同治趙建蒙府
28.劉家崗紅海
29.袁駐藏大臣
四、材料分析、問答(每道小題6分,***18分)
30.(1)負(反);(1)原因:出身貧寒的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1)
(2)肯定(認可);(1)原因:打破貴族對政治的壟斷;讓讀書的氛圍盛行;有利於消除壹些政治弊端。(1,隨便答壹點)
(3)主觀目的:維護封建統治;(1分)原話:天下英雄盡在我樞紐。(1)
31.(1)圖1:活字印刷術(或印刷術)(1),圖2:指南針(1),圖3:火藥(1)。
(二)幫助資產階級推翻封建統治;有利於世界市場的建立;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和創新;它預示著資產階級社會的到來。(2分,只回答兩點)
(3)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如果有意義)(1分)
32.(1)屈原裏,(1)下卡(1)
(2)變化:經濟重心南移(或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1)
原因:北方人口南遷,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北方人口)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的戰爭少了。(1,隨便答壹點)
(3)閉門策略(或閉門策略和閉門策略)(1)
後果:它阻止了中國學習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後了。(1,隨便答壹點)
猜妳喜歡:
1.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2.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3.七年級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4.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分析。
5.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