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古壯寨至少有430多年的歷史。據古壯寨廖姓、侯姓族譜以及潘家祖墳碑刻記載,三姓祖先均來自南丹慶遠府。據《龍勝縣誌》載,龍脊廖姓於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年)遷入現在居地。古壯寨擁有廣西乃至全國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壯族幹欄式吊腳木樓建築群,其中有5處木樓已經有超過100年以上的歷史,其中最老的木樓達250年的歷史,古老而富有神韻。 龍脊古壯寨是傳統風水選址的典型。村寨旁邊有壹條山脊像壹條巨龍盤旋而下直到金江,古壯寨就座落在這壹山脊上,“龍脊”因此得名。村寨的兩旁各有壹條巨大的山脊蔓延而下,像座椅的兩個扶手,龍脊古壯寨坐落其間,就像是坐在壹把龍椅上,是壹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龍脊人民世世代代辛苦勞作並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形成了從山頂的高山林地—村寨—梯田的和諧生態環境,表現出人土構建的均衡布局,森林、溪流、村寨、梯田四者在不同海拔層次上的有序分布和協調布局,展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村寨風雨橋上著名的石刻“三魚***首”的壹個寓意是廖、候、潘三姓的和諧團結,更深壹層的寓意是壯、瑤、侗三族的和諧團結,而其最深層的寓意則是道家“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思想的體現,包含人類宇宙最基本的規律即:天、地、人和諧。 龍脊人民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材,創造出獨特的壯族石文化。村寨內百轉千回的青石板路、57座青石板橋、層層疊疊的木樓石地基、太平清缸、石水槽、石寨門、石碾、石磨、石臼、石頭墻、石繡球、石廟、三魚***首石刻,以及從清朝、民國至今的壹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石碑刻,可謂是“三步壹石,五步壹刻,十步壹碑”。
古壯寨的石板路與石板橋是龍脊人民勤勞與智慧的象征,許多石板橋上都刻畫著蓮花、寶劍、太極、八卦等道教符號,最具有代表性和最為珍貴的是村公所門前的風雨橋上刻的“三魚***首圖”。
村寨內遺存著大量從清代到近代民國時期的石刻碑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刻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桂林府嚴禁衙門書差藉端滋擾僮瑤碑》。另外,龍脊古壯寨的莫壹大王石像、石刻繡球圖和石寨門為廣西所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