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北向南遷移的漢人與南方土著融合並進化;
在壹般人眼裏,客家人就是移民,是北方漢人移民到南方的壹個分支。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形成、演變、發展成為壹個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宗族。
2007年5月,在美國權威學術雜誌《人類遺傳學》上發表了壹篇文章:《長江沿岸歷史人物的Y染色體》,其中有壹組數據非常驚人。下圖顯示,客家人的中原基因占了很大比例。
1.根
客家人的根在漢族。
傳統上,客家的源頭是河洛。所謂河洛,是指黃河和洛河。從廣義上講,河洛是黃河中遊和洛河流域。狹義的河洛是洛陽。“紮根河洛”有三個依據:①根據族譜記載,很多客家族譜記載祖先居住在河洛。②泰山石敢當的傳說。③客家文言文;是普通話的壹種,很像中州的河南話。紮根河洛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客家人都是河洛人,它的範圍應該包括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漢水流域以東、淮河以西的中原故地,其核心在河洛。
2.遷移的原因
客家人的遷徙包括客家人祖先的南遷和客家人的國內和國際遷徙。就遷移行為而言,有主動和被動之分,對應遷移過程的歷史,不同時期遷移的原因也不同。壹般來說,有四個方面的各種遷移因素:
A.與遷出地有關的因素,即推動因素。
①耕地面積和人口的逆向發展是經常起作用的根本因素。
2戰爭。殘酷的戰爭把繁榮的城市和富裕的村莊變成了廢墟,數百萬人在戰爭中喪生。幸存者為了尋求穩定的社會環境,被迫背井離鄉,遷徙到各地,這是大規模突然遷徙的根本原因。
(3)正式搬遷安置。
④讀書經商。
⑤鬥爭,包括政治鬥爭和經濟鬥爭。
B.與遷移地點有關的因素,即“拉力”。
北方發展早,南方發展晚。南方地域遼闊,人口少,戰亂少,對於南遷的漢人定居和發展農業有著良好的條件。如南宋廣東梅州,“地瘠民懶,但農鮮,居者及華僑耕種,故老人不患無田,每田不廢勞力。”此外,唐宋時期,南方百越地區實行“無稅”政策。對北方逃亡的漢人來說,可謂“世外桃源”,在江南、嶺南壹帶都有定居。
C.與幹預障礙有關的因素,即“中介因素”。
客家人的祖先從河洛和中原遷移到江南和嶺南地區。雖然交通條件極其困難,但並非沒有出路。從秦朝開始,就有了驛道;隋代以來就有運河水路,特別是東南路和嶺南路。從宋代開始,就有了“湯普”等。
東南路以大運河為主,連接關中、淮南、東南,延伸至江西、福建等地。進入嶺南有四條途徑:壹是從荊湘路進入湖南,經響水、靈渠、桂江、西江進入珠三角;壹是從湖南大嶽耿陵,沿鎮江、北江;壹是從長江、贛江出發,更嶺山沿鎮江、北江南下;壹是從福州到廣東西南沿海。暢通的道路為歷代客家先民南遷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康熙二十三年的“移海復界”、康熙51年的“湖廣填川”等封建政府的填海造地,也為客家人再次遷徙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D.與個人心理、生理相關的因素,即“自身原因”。
流動人口是有特殊性格的人,不是壹般的遷出人口,體現為冒險精神和對現狀的不滿,這與個人因素密切相關。比如稱矮個子為“末代人”的本質。
3.遷移過程和路線。
北方漢族人口南遷的歷史記載很多,但關於客家先民從中原開始大規模遷徙的時間,學術界說法不壹。有人認為始於秦,也有人認為始於漢或三國,或東晉,或唐朝,或五代,或南宋等。,從而形成客家大遷徙,有“第二論”、“第三論”、“第五論”、“第六論”、“第九論”。壹般認為,客家人有五次大規模、爆發性的遷徙。總的來說,他們的遷徙模式和路線是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平原到丘陵和山區,沿著河流到核心地區,從國內到國外和分散在世界各地。
A.晉南北朝
主要是受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的影響,大量北方漢人南遷。最遠的遷徙從今天的山西長治開始,最近的從今天的河南靈寶南下,沿潁、汝、淮等流域,沿長江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西北岸。
B.晚唐五代
主要受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藩鎮割據的影響,遠南遷者多從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進入江西,甚至移至閩南;最近的從江西北部或中部移到江西南部或福建西部,或廣東北部和東部的邊界。
C.宋朝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和元末農民起義的影響。宋末文天祥領導的反元鬥爭失敗後,為了躲避元朝的追擊,客家人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遷徙,唯恐不深山密林,形成了“每山有客,無客可居”的特點,使客家人具有了典型的山民特征。元末明初的戰亂,觸動了客家人的遷徙。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出地集中在嘉應。主要原因是嘉應地處嶺南東部向北的最佳通道,有多處低窪丘陵地帶可供開墾。此外,在抵抗元朝的過程中,也曾壹度壹片廢墟,即響應“魯文號召參軍勤政,崖山被蓋,州裏百姓盡亡,荊軻空虛”的號召。所以客家人從其他城市搬來重新組合。隨著元末明初大量客家人遷入嘉應地區,嘉應成為客家腹地、客家聚居中心和“客家之都”的地位。簡而言之,這壹時期的移民是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從贛南、閩西向粵東、粵北遷移。
D.明末清初
遷徙的原因壹方面是內部人口的膨脹,另壹方面是滿清貴族進入中原的影響。由於山多田少,人口與耕地的矛盾越來越激烈,人們不斷向國外遷徙。例如,在明朝嘉靖年間,人們從程響和長樂遷移到海豐和桂山,從汀州遷移到福州。清初,康熙以廣州為核心,從嘉應、韶州遷至增城、華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時移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臺山等地,“湖廣填川”時移至四川、廣西、雲南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在出兵失敗後,許多人為了避免牽連到鄭成功而隨他遷往臺灣。
這壹階段的遷徙路線是:主要從舊居二期、三期開始,向廣東中部和沿海地區,以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臺灣省遷移,少數從閩西、粵北、粵東遷回江西南部和江西中北部西部的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客家出現新老顧客的分化。
E.同治年間
廣東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國運動引起的客家人遷徙。
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的客家人在政府的幫助下,大部分南遷到了高、雷、秦、漣等州,尤其是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還有遠的渡海到了海南島的雅縣、定安。
以客家人為主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屠殺所有參加起義的洪等男女老幼,於是很多客家人改名換姓或逃往外地。大量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海口,被迫像契約華工壹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做苦力。這壹時期主要從廣東中東部向西部、南部和海南及東南亞地區移動。
不是每壹次遷徙都是客家人遷徙,但有嚴格的區分。壹般認為,南宋以前的遷徙是客家先民的遷徙,南宋以後的遷徙才是真正的客家遷徙。客家遷徙不像水波,壹波接著壹波,也不像射箭,也不是有組織有領導,而是無組織,非常繁榮。
4.客家的形成
目前主要觀點有:五代宋初;宋明兩代;明朝中葉以後;清中葉以後。
壹般認為,在南宋時期,客家人群體分化為漢族的壹個分支,並開始形成規模。到明朝中期,人數眾多,成為壹股很大的社會力量。到了清朝,客家人的自我意識更加強烈,在社會舞臺上非常活躍和活躍。南宋客家形成的主要依據是什麽?
(1)客家方言的形成。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壹個重要的標誌。根據各種研究,客家方言最晚形成於南宋時期。
(2)相當大的人口規模。人口是民族和宗族的載體。沒有壹定數量的人,就沒有民族或宗族。客家的歷史人口很難用統計來估計,但可以從客家集中區的縣數來分析。以羅祥林《客家源流考》所列的淳科縣為依據,按明代行政區劃,客家人主要聚居在江西的南安、贛州,福建的汀州、漳州,廣東的潮州、李安平、韶州、南雄。這八個縣以前都是山區,地廣人稀(潮汕沿海除外),縣政府很少。宋代以後,郡數逐漸增多,明代郡數增加了12。增設郡治無疑是為了加強統治,但必須建立在居民聚居數量多、生產發展水平高的基礎上。在這些郡建立之前,壹定有很多人居住在這裏。即南宋時期,居住在閩粵贛交界地區的北方漢族經過與原有居民數百年的融合與演變,已經站穩了腳跟,具有了壹定的人口規模。
(3) * * *相同的地理環境。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帶多山,森林茂密,交通閉塞,通訊困難,非常有利於客家人的形成。
A.小流域農耕經濟為客家人的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
B.小盆地造成的風俗。這些移民居住在小盆地山村,在封閉的地理條件下獲得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與原住居民融合後保留了原有的方言和習俗。
(4) * * *同性社會行動。這是客家人爭取自身利益的表現,是強烈群體意識的體現,也是客家人成為獨立族群的重要基礎。贛閩粵客家聚居區相連,經濟往來頻繁,被壓迫者的反抗鬥爭相互呼應。相應的封建王朝在統治時也將這壹地區作為特定的政治單位對待。從經濟來源看,南宋時期贛南、汀州人在梅州租田。在政治鬥爭方面,如南宋範、、和陳領導的農民起義,以及文天祥在、贛兩省領導的反袁鬥爭。
5.客家的形成區域和過程。
目前主要觀點有:鄱陽湖平原;甘南:石城;汀州:寧化縣石壁村;梅州:梅縣;贛閩粵邊區。
(1)客家根據地和大本營:贛閩粵邊區;
(2)客家要道:石城;
(3)客家錨地:贛州;
(4)客家郵亭:石壁;
(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6)客家腹地:以梅州為中心的十余個縣;
(7)世界客都:梅州。
6.客家人
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族群之壹,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之壹。中國有客家聚居區,***19個省、自治區和265個縣市,其中純或基本純客家縣市41個,總人口約5500萬。此外,香港約為654.38+0.25萬,澳門約為654.38+萬,臺灣省約為460萬。國外有五大洲六大洋,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