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公共論壇
指南針是指示方向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勘探等領域。有兩種:壹種是基於地球磁場極性的地磁羅盤,但這種羅盤指示的南北方向與真正的南北方向不同,存在磁偏角;二是電子羅盤,采用了磁場傳感器的磁阻(MR)技術,可以很好的修正磁偏角問題,在GPS定位設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英國漢學家李約瑟稱指南針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歷史上的指南針在中華文明圈裏用來指示方向的時間比歐洲早壹點,但實用的磁羅盤究竟是中國發明的還是歐洲發明的,這是有爭議的。新浪有壹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記載的“新浪”是指南針的最早形式。東漢王充《論衡(明嘉靖版)》(公元27年~約97年)卷十七是對第五十二條的回應“司南之鏟,鑄之於地,其鏟”的引導。這個記錄雖然不是最早的,但卻是第壹個被明確表述的。但新浪的具體形式存在爭議。早期的研究人員決定用天然磁鐵作為勺子與網站合作。雖然有出土漢地的新浪勺圖和河南南陽東漢墓出土的石刻,但沒有完全的配合。1950年期間,我國科技史家曾嘗試用天然磁鐵制作勺形新浪,但因磁距小、底部摩擦力大而失敗。2005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季孫根據原北平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殘宋版《論衡》認定“新浪的瓢”壹詞確實恰當,因此似乎“其瓢指南”並非指勺柄。雖然不能否認王充所說的司南是壹種“以磁鐵為匙配合場地”的羅盤,但在實用磁羅盤發明之前,羅盤的主要形式是水浮羅盤,還有邊靠、絲掛、尖頂等其他形式。目前最早用於航海的羅盤,是宋代朱的《會說話》中記載的:“船師通地理,夜觀星宿,晝觀太陽,冥冥中觀羅盤”。《周萍柯譚》寫於1111年——1117年,不過是1086 [1]左右。這比亞歷山大·內克姆在《變性是rerum》中可能寫於1190的說法早了壹個世紀左右:“航行時,白天雲遮日,或晚上天黑時,用磁鐵摩擦鐵針,針停時指南北。”幾乎與英國同時,法國和後來的意大利也記錄了第壹個指南針。浮羅盤也可以用於導航,因為它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麽容易溢出。最近在青島和海南發現了明代的瓷浮羅盤,尺寸大到:最大外徑9.5厘米;有同心圓含水,孔徑4.4厘米,孔深2.3厘米。外圍以青花釉為標誌,底座和墻壁厚實堅實。估計是收水,用的時候加水。現代液體羅盤的基本原理類似,只是改進采用了密封技術。
指南針是磁性指針,與方向盤結合成為指南針。指南針的發明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與造紙、印刷術、火藥壹起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在他的《新工具》壹書中指出,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大發明改變了世界上各種事物的整個面貌和處境,並由此引發了無數的變化。似乎任何壹個帝國或教派都影響了人類。事實上,指南針的出現及其在航海中的應用,結合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和天文知識,無疑將對中國乃至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指南針的創造要有壹定的磁學知識基礎,包括長磁棒具有取南北方向的性質的知識,磁感應、磁極性、磁引力和磁斥力的性質的知識,以及地磁偏角的知識,即指南針指向的南北方向與地理上的南北方向不完全重合,它們方向之間的夾角稱為地磁偏角。還要明白,磁偏角會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而變化。只有在這種知識的基礎上發明了指南針,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發明。
參考:chiculture/0802
指南針在中華文明圈裏用來指示方向的時間略早於歐洲,但實用的磁羅盤究竟是中國發明的還是歐洲發明的卻存在爭議。【編者】新浪有觀點認為,中國古代記載的“新浪”是指南針的最早形式。東漢王充《論衡(明嘉靖版)》(公元27年~約97年)卷十七是對第五十二條的回應“司南之鏟,鑄之於地,其鏟”的引導。這個記錄雖然不是最早的,但卻是第壹個被明確表述的。但新浪的具體形式存在爭議。早期的研究人員決定用天然磁鐵作為勺子與網站合作。雖然有出土漢地的新浪勺圖和河南南陽東漢墓出土的石刻,但沒有完全的配合。1950年期間,我國科技史家曾嘗試用天然磁鐵制作勺形新浪,但因磁距小、底部摩擦力大而失敗。2005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季孫根據原北平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殘宋版《論衡》認定“新浪的瓢”壹詞確實恰當,因此似乎“其瓢指南”並非指勺柄。雖然不能否認王充所說的司南是壹種“以磁鐵為匙配合場地”的羅盤,但在實用磁羅盤發明之前,羅盤的主要形式是水浮羅盤,還有邊靠、絲掛、尖頂等其他形式。目前最早用於航海的羅盤,是宋代朱的《會說話》中記載的:“船師通地理,夜觀星宿,晝觀太陽,冥冥中觀羅盤”。《周萍柯譚》寫於1111年——1117年,但大約是1086 [1]。這比亞歷山大·內克姆在《變性是rerum》中可能寫於1190的說法早了壹個世紀左右:“航行時,白天雲遮日,或晚上天黑時,用磁鐵摩擦鐵針,針停時指南北。”幾乎與英國同時,法國和後來的意大利也記錄了第壹個指南針。浮羅盤也可以用於導航,因為它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麽容易溢出。最近在青島和海南發現了明代的瓷浮羅盤,尺寸大到:最大外徑9.5厘米;有同心圓含水,孔徑4.4厘米,孔深2.3厘米。外圍以青花釉為標誌,底座和墻壁厚實堅實。估計是收水,用的時候加水。現代液體羅盤的基本原理類似,只是改進采用了密封技術。【編者】磁偏角的發現北宋李青元年(1041),田健大學天文學家楊威得到了穎園的記錄。“客人接過來,四點應該沒錯。中間取針時,恰到好處。”蓋陽生於子,從子到C;陰生於午,由午反為不合;故丙午之君,天地正中,南北正。1088沈括《孟茜筆談》“方嘉用磁鐵磨針,所以能導向。但是,往往是東,不全是南。”1115《本草伊彥》“用針穿過燈中心,浮在水面上,也是壹種指引,但往往偏向c .【編者】現代羅盤幹旱羅盤是現代羅盤的基本形式,據說是意大利人發明的。根據* * *人的史料記載,指南針是中國發明的,經過* * *人的有效改進後傳入歐洲。然而,歐洲現存的關於指南針的記載要早於* * *,而* * *中的al-konbas壹詞似乎源於古意大利語。中國的幹旱指南針早於西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記載。最近在江西臨川1198埋葬的壹座宋代墓葬中發現了壹個小雕像(標記為“張”),上面拿著壹個類似風水羅盤的東西,也是壹個幹羅盤。有人認為,幹羅盤中國使用的時間可能比西方早,但最早可能是在江南沿海地區(如全光)發明的,所以不作為沈括學。以後內陸後世的幹圓規多用於風水圓規和計時圓規。比如174/l189曾三義的《同談錄》有地螺,或者它有子午針,或者它用子午針縫。天地南北正,當用午。“蝸牛”可能是壹個校正時間的指南針,它的主要目的是校正時間。